|
楼主 |
发表于 2006-5-15 17: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27、Chateau Ausone(欧颂庄园) ; \) z. G( T% K8 S% Z/ s
位于波尔多圣特美隆区,面积7。3公顷。特色品评:高傲,具有孤芳自赏的气质,颜色至美,香气集中却又复杂。
: c# D# r& W; G; y8 X2 H圣特美隆区(Saint Emilion)是庞梅洛区的近邻,是波尔多另一个重要葡萄酒产区。这个面积达到5300公顷的酒区也是名园辈出。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本区的酒甚至被人讥为“车夫之酒”,直到1954年本地才开始建立评鉴制度。本地红酒分四个等级,最高级为“超级”(Premiers Grands Crus Classes),其中又分为A等和B等;次高级为“顶级”(Grands Crus Classe),第三级为“优级”(Grands Crus);至于最低级则仅标明“圣特美隆”。第一次评鉴名单在1955年公布,之后原则上每10年改动一次。在各等级中值得我们关心的是其“超级”的名单,自首次评比开始,名列A等都仅两家。其中之一就是欧颂庄园。 2 p% e4 t0 Z% {3 c5 F0 s
欧颂庄园早在18世纪初就已成园,当时归从事木桶生意的卡特纳家族所有。19世纪前半叶再转给亲戚拉法戈家族,到1891年再由亲戚夏隆家族继承,并当作嫁妆进入杜宝家,成为杜宝-夏隆家族的产业。嗣后,杜宝-夏隆多了一位女婿伏瑟,于是本园就由此两家所有。股权各占一半。 + V! |' G' K; [ C
本园在最早的一代园主卡特纳时就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园名:欧颂庄园,欧颂(Decimus Magnus Ausonius,310-394)是罗马时代生于此地的一位罗马教授、诗人,由于当过罗马皇帝太子的老师,所以当时官运亨通,官至当地总督及枢密院长老。他以爱酒出名,曾经在波尔多及德国都拥有酒园。不过,幸亏本园面积不大,历代园主还算争气,所以在19世纪中已跻身本区最好的三四家园之列。到了30 世纪初已经无疑稳居本区最好酒园的宝座了。
# B, S( S4 A8 b5 ~! K欧颂庄园地朝东南,可以挡西北风,园地坡度甚陡,表层土壤平均厚度仅30-40厘米,因此树根可轻易穿过土壤,达到下层的石灰岩、砾层与冲积吵层。本酒园所种葡萄卡本内苏维浓与美洛各占一半,葡萄树平均年龄为50岁。欧颂庄园的面积仅7公顷,是一个精耕式的园地。1989年公顷产量为4500公升,1988年为3700公升,1981年则仅有2200公升,可见其产量之低。酒厂的设备堪称袖珍,年产量仅25000瓶。初榨汁的欧颂庄园会在全新木桶内醇化16-20个月。
" z7 o; _: F$ p5 h! x6 Q在上个世纪50年代-80年代,欧颂庄园一度表现平平,葡萄挑选随便,醇化使用的新橡木桶太少,使得酒体单薄,香味不足。大家已经怀疑欧颂庄园是否已达到了该让出本区第一名的地步。造成这种衰败的主因是园主、总管及酿酒师不是老病就是到了退休年龄,难免使本园暮气沉沉。
. Z: K' l! J( I/ i& Q, R* x6 u一直到1974年园主杜宝-夏隆去世,遗孀海雅终于放下照顾病夫的重担,开始整理酒园。次年聘请刚读完酿酒学业,年方20的德贝克负责本园酿酒。这是位年轻、并无太多经验的酿酒师,正因如此,这个大胆的决定造成了两个所有权人之间的龃龉,并反目成仇。虽然时间证明海雅的识人之明,德贝克表现极出众,并造成本园的复兴,但两位所有仅人却并未和好。海雅虽然是目前代表伏替家族的两位兄妹亚伦和凯萨琳的姨婆,且分住欧颂庄园的两边,但彼此从不交谈,只靠信函往来。几年来为争取本园的经营权,两家对簿公堂,互有输赢。直到1996年10月,法院才确定经营权由伏替兄妹拥有。同时法院也决定本酒园总值为 950美元。 ; q8 i4 `1 x& ~6 J4 V- Z- ^& ]
输了官司后,78岁的海雅不愿为倒孙辈共事,便放出让售风声。在1993年风风光光买下拉图尔庄园的皮诺立刻开出1030万美金,高过法院定价及当年购买拉图尔庄园平均地价一倍有余,最终买下其股份;同时皮诺也以同样的价格要求伏替兄妹转让。但他们想,依法国法律共有人可以在一月内拥有承购共同股份的优先仅。于是他们四处借贷买下姨婆的股份,成为本园唯一所有人。这两年来,本园由43岁的亚伦当家,并自1995年起聘用极有名的酿酒大师罗兰担任顾问,195年份的欧颂庄园又获得掌声。
! n1 X, E3 K" X+ K在20世纪60及70年代,欧颂庄园不能和波尔多五个一等顶级酒并论,价格大致差了30%-50%,但到了50年代,两者之间已经打平,到了 90年代开始,欧颂庄园已经超过穆顿园等,每年本庄园仅有25000瓶的并不是是上述名酒的1/10,其行情可想而知。欧颂庄园既是以诗人欧颂为名,故一直有“诗人之酒”的美誉,但这个诗人并不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诗人,而是高傲、有深厚孤芳自赏的气质。可知本酒要等很久时间才会变得平顺入口。至少在15年后,你会对单宁中庸、颜色至美,香气极集中又复杂的欧颂庄园惊叹不已。溜须拍马克先生曾有一句话形容:如果耐心不是您的美德,那么买一瓶欧颂庄园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0 k" [+ ~% E! x3 \: Z
其它: ; _6 r3 H5 Y' o4 G9 @1 }
本区正式分等系统要比梅多克区晚一个世纪,直到1955年才自成体系,共有11个可与梅多克媲美的一级酒庄和大约70个顶级酒园。在1个顶级一级酒园中,欧颂庄园名列第一。 ; x) l: t) w$ Z5 N# i) W
7 n6 n6 P. E+ O" A) s: O0 O3 G% ~
% v0 j6 s4 c) U3 J- J" k/ W7 J5 z" i% n$ R# C
+ \, ~0 z; k% ~. Q5 m
28、La Turque杜克
2 ~0 y( K# c4 ]$ p2 ?- C位于法国隆河谷地。面积一公顷。特色品评:有熟透的梅子、咖啡、巧克力和橡木的香气,单宁中庸。
, w6 j% i* G4 M7 g6 d# D7 y$ p法国三大产酒区除勃艮第、波尔多之外,还有位于法国东南部,马赛港以北、里昂与勃艮第以南一段狭长的隆河河谷,也称为隆河谷地,这个区盛产浓郁、酒度较高的红酒,其年产量可达3500万箱。整个隆河区最珍贵的红酒,当推杜克酒。
$ Q: b: y5 _$ `杜克园位于隆河谷地的北河谷一处被称为罗帝坡(Cote Rotie)的地方。罗帝坡意即“烤干的坡地”,因其石灰土土色的深浅,而分成“金坡”和“褐坡”。论名气,罗帝坡显然不能同波尔多地区相提并论,但只有真正的行家才能慧眼训英雄。占地150公顷的罗帝地区已有2600年的历史,当波尔多区还是一片原始森林时,希腊人就在罗帝地区种植葡萄树、酿酒。罗马人接踵而至,也在此地酿酒且在附近东边坡下兴建一个“维恩”(Vienne)的小城,此城至今尚存,只不过远不及罗马人后来在奥地利成立的另一个城市“维恩”来得响亮,这个奥地利的“维恩”即是现在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出于罗帝坡是法国最早开辟的葡萄园区域,所种植的多半是颜色深紫、涩味极重的Syrah (席拉)种葡萄。 [2 S, Q# K6 y: D9 ?
杜克园原本隶属于德伏-卡杰先生所有。20世纪初他去世后,酒园由儿子小德伏-卡杰继承。由于新园主不善应对官场,杜克酒园不论在土地或葡萄园的收成等事项上,都会被官方找麻烦,搞得小德伏-卡杰终于精神错乱,在精神病院中度过人生的最后40年。这段悲剧使杜克酒从1928年起在市场上消失,直到半个世纪后才复出。 ' w1 ~0 v! y0 I$ W" _
杜克园在园主发疯后,因无人照料而荒芜,终于因积欠税款过久,在1970年被拍卖给维达-福利家族。新东家雇佣了一位“善酿师”积架先生任总管。在1981年全园的葡萄重新种植成功,1984年开始收成,在1984年夏秋之交,葡萄树已成长得十分茂盛,但谁也不知将来结果如何,园主维达-福利家族便将杜克园转卖给积架父子。
( ]7 s; }9 t5 r) ^. V6 q( K杜克园在出厂前会在全新的木桶中醇化18个月,同时具有较高的酒精度,细腻但极稳定的品质。一般需要至少10年以上的时间,才会使杜克趋向成熟圆满。杜克重出的时间刚满10年,这几乎是世界名酒中资历最浅的一支,自然引起酒坛的重视。加上酒园仅有一公顷,每年8000瓶的产量,理当供不应求。不过这也是杜克酒吃亏的地方,除非行家,一般人对杜克都极为陌生。不仅投机客尚未染指该酒,就连葡萄酒的专业书籍也鲜有介绍,杜克的价钱因此还未飙升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对于爱酒人士也算是一个佳音吧。杜克酒唯一显著的特点,恐怕要算是其酒标的设计,乍看之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摆在超市里的廉价佐餐酒。
" A8 w6 w' S# j5 a4 q9 C各架酒园共有12公顷,另外还向其它葡萄园购买了40公顷的园地生产葡萄酿酒,酿造的酒共有四个品牌,其中高级酒除杜克之外,还有两支。第一支名叫Cote Rotie la Mauline(慕林),该酒的葡萄园地有1公顷多,年产只有6000瓶,成为杜克酒第二;另一支名叫La Landonne(兰多妮)是由杜克园位于褐坡上仅有的1。5公顷园地所产,每年也是6000瓶,也成为各方搜寻的对象,并且价钱也同前两支酒一样。这一门三杰的酒性差异不大,都有熟透的梅子、咖啡、巧克力和橡木的味道,中庸的单宁,除了兰多妮比较生涩外,另外两支的实力在伯仲之间。至于积架的另一支“量贩酒”只标明“罗帝坡”(Cote Rotie),年产24万瓶,味道平平,温和、中庸、稍带甜味,每年的新酒在美国的平均售价为30美元左右。 % T% I6 a$ c& u6 q) [6 u, Y
2 @ A( W# S. y4 _' Q' p6 o
/ J/ M# X9 c4 w. T
% z! V3 P$ J/ ~1 Q/ ~4 V# K
: c, u' P. T2 Z U. u" H29、Hermitage "La Chapelle"——贺米达治的“小教堂”
# }5 o/ b5 E9 }/ n, v位于法国隆河谷地,酒园面积18公顷。特色品评:新酿酒劲丰满,阳刚味十足,陈年酒柔中带刚。 4 y @6 r0 [2 f
贺米达治的意思是“隐居地”。公元1230年一位参加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武士史特林堡征战归来。据说他为了逃避悍妻的骚扰,独自来到隆河谷地中段的山上隐居,并于1235年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小教学作祈祷用。这个地区以后就被称为“隐居地”。本酒园共有125公顷之大,主要生产红酒,间或也产少量白酒。
3 U" v! o- L4 N6 [1 a3 _. U目前在隆河谷地北边有一个城市名为“唐-贺米达治”,著名的隐居地红酒即产于山坡上,享誉数百年而不衰。1902年法国总统卢贝访俄时,沙皇尼古拉二世飨以陈年的隐居地酒。卢贝总统十分惊讶地向沙皇询问何以知其珍贵,沙皇答:俄国皇室250年以来一向购买此酒,从未间断。并且陈放适时后方才饮用。卢贝总统这才知道隐居地酒早已为沙皇所用多年了。 " M3 ^- C% C" T1 |, |3 V
由于隐居地酒村地广达125公顷,共有17个小产区,加上盛名在外,所以许多酒商会鱼目混珠,使得隐居地酒和勃艮第的伏旧园一样良莠不齐。隐居地酒村中最重要的一个酒园是Paul Jahoulet Aine(沙布勒-安内酒园。本园在隆河区共有64公顷的园地,位于隐居地山区的园区共有25公顷。其中18公顷酿制红葡萄酒,有7公顷酿制白葡萄酒。本酒园在1834年已经建立,可说是隆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酒园,生产十三四种各式红白酒,年产量达150万瓶,其中六成外销。提起隆河的酒商而不提本园,就像提起布艮地沃恩酒村而不提康帝园一样。
% V) {1 [* L6 {. e安内园区占地由海拔130-250之间,较低处土质为沙土、碎石土与砂石块,偏高处的土壤以棕色的粗土与岩石土为主。表层土壤厚度在0。6- 1。5米之间,在下之下就是岩石。山坡的坡度为60度,因此必须采取梯田耕种,并用绳索运送东西。本酒园葡萄树的平均年龄约35,几乎为清一色的席拉种。采收自10月初开始进行15天。葡萄蓝外表看来像是雪撬,以绳索运送。由于葡萄园上下高度差距达110米,所以全园葡萄成熟期也相差最多10天,因此每次只需25-30人就可采收完毕。葡萄压榨发酵后存入木桶醇化15个月,每年有三成的木桶是全新的。醇化期满再换3-5次后予以混合,使得每桶味道能够一致。沙布勒在每个园地酿制的酒都各有名称,例如在隐居地园区酿制的红酒命名为“小教堂”,年产可达10万瓶左右,白酒命名为Le Chevalir de Sterimberg“史特林堡骑士”,此酒可以很年轻时就饮用,清新、微甜,是支令人愉悦、在任何时刻、享受任何美食的好佐餐酒。 # ^: \; x8 E% a3 l/ n
一般而言,隐居地的酒是以酒劲、丰满而著名,是一种阳刚味极重的酒。品酒名家休-约翰逊便称之为“男人之酒”。“小教堂”在年轻时充满了橡木味,掩盖了其它气息,因此饮用者大多是不喜欢此时颜色深红呈紫、也不晶莹可爱的“小教堂”。至少要过了10年之后,酒性变得柔和一些,颜色转淡,“小教堂”的风貌才开始散发出一种柔中带刚的个性。比起波尔多一流的顶级酒并不逊色,便是价钱却差很多。据说在上个世纪,波尔多地区一流的酒厂,例如拉图尔庄园与拉菲特庄园会到隐居地酒村来购进成批的酒,偷偷掺进自家的酒中,以加重其口味、劲道与香气。但这个传言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的。
" S5 h6 Q4 ]0 k8 {( P. x- M3 e8 u2 D% i! A9 _2 D
2 l( N- w2 G# F0 a
" w" _2 n {9 N5 Y; E
其它:
3 F; [: H3 m9 f/ c/ n+ d7 @1、隆河谷地的酒要比其他法国酒含有更高的酒精。法国的法律规定隆河谷地所产的酒内酒精含量至少要占10。5%。法国有一部份最古老的葡萄园就位于该谷地,如Hemitage至少已有两千年历史了,这也是本河谷中最好且最适宜久藏的酒,最好年份的甚至可摆上50年。
; [! J% ]1 V, O) K6 i2、典型的隆河谷酒要比勃艮第的更为浓郁,酒精含量也更高,这都是地理位置造成的。 3 T, z! Q0 n4 j
# N* Z8 s, r0 A8 Q! {7 g4 A隆河谷红酒最好年份:1983 1985 1988 1989
; ?: b* f' j- `) k: }
8 G8 ~* ?& j/ j' \! c$ z3 e4 Z. @6 r3 n, s3 K
u) Z$ o# k, _3 b
$ S7 L6 u2 n, f& u u感谢大家来看帖....累死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