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550|回复: 1

看完后眼睛找不着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1 19: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克莱克·奥·布莱恩-康斯威特方块
: I! a2 L" O1 Y8 V4 _; e$ |$ _: w两块灰色的正方形看起来亮度一样,还是不一样?
' H* N3 Y9 O. Q, t$ l这个幻觉的表明两个方块小小的边界使得两个亮度完全一致的灰色方块看起来有些不同。- B; K* D- b6 s! `
, @7 W/ `' v7 W# X0 p' q' t
- T! j" F% w* @+ h
" j& \3 h2 C+ }) c1 o) {; L

8 w5 ~: ?3 G% L3 D图中两只小三角形的颜色是完全一样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看上去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大三角形的黄色和蓝色影响了人们的感觉,大脑在理解颜色的时候,会将背景也考虑进去。 & i% t6 c4 T/ o0 Y: h
7 u$ M% w: ?7 q% Z  j2 a& ~; V

# {% p7 \) T3 u+ o3 [
2 X5 F4 z4 u, N! P! X# M- ~# H
. k0 k: F( b- w& b竖线似乎是弯曲的,但其实他们是笔直而相互平行的。
4 |3 O7 Z0 w6 C. M5 u+ Q/ J+ H9 R, |【解析】当你的视网膜把边缘和轮廓译成密码,幻觉就偶然地现在视觉系统发生。这就是曲线幻觉。
, m0 }6 i" l, A2 V7 N# s# R' e1 p7 I! W' k
3 I* T  F" Q- v& _
) k* r9 B, K8 j* B7 u0 K& X2 e

" M6 u3 A! y9 I  N: n% n0 Y这幅的名字叫“kitaoka波”:
# f4 m$ D: ?5 t3 |- }! z1 b; _6 @/ X& Q9 H5 E* M& p) L
0 c  [- [6 W: d) s$ s& s

' `& G! l% H  p: m# k+ s
! D; I4 I5 {8 \6 w- v' `7 n著名的“弗雷泽螺旋:
$ N) `# s  w! I  e0 q  x我们所看到的好像是个螺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不信就用笔沿着“螺旋线”转一圈看看,看是不是“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我才发觉”?
3 d" Q6 }& u  P! K& Y+ i) [7 b【解析】每一个小圆的“缠绕感”通过大圆传递出去产生了螺旋效应。遮住插图的一半,幻觉将不再起作用。作者:英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弗雷泽。创作年代:1906年
3 X4 Y; p9 T. j2 O0 Z' d) \8 a! z! b. V6 E  N+ m, R: j, U% E

! Q# e2 M! L; x+ K9 @9 n% s$ d/ u8 E( c* ]  {
3 r2 p7 O) o6 R; u
图中哪条线更长? 5 H. r" l+ w$ g
9 t" F8 V3 s) [) w

$ z/ A0 }8 u4 s# L& P7 c
: k$ g2 ], ^3 p, ]# O. m. W/ O. |& I/ {% g7 w! }
这幅典型的图,于那四条放射线的“衬托,右侧的红色方块显得比左侧的要高,其实它们的高度完全一致。
- l7 l) M7 V  I4 y( h' B" r1 v1 f
; [* T( ]3 u) l: w" H  F* L5 ~/ H9 B+ H% O0 f( E+ d

/ L3 a' H# j, ^4 g, F' B) \/ q4 Q3 `8 z) {" A
米勒 莱尔幻觉:  P3 [( O6 `0 ~) i/ \  T% ~  D
哪条红线更长?9 f0 p2 E# m) C; s& N! |
【解析】信不信由你,两条红线完全等长。透视的运用大大地增强了传统的米勒·莱尔幻觉版本的效果。相形之下,传统的米勒·莱尔版本逊色不少。 3 h; O2 i7 a1 W; P
+ t- N; R5 Z& G6 f) J/ |7 V
9 s4 K- ?  O9 c# r7 o
1 k( p4 l- H5 a: M! t
/ B, K8 Q' j9 w
图中的正方形是变形的吗?
9 M  w) B9 w, p3 G# i. q【解析】图中的正方形确实是一个完好的正方形,是放射线歪曲了人对线条和形状的感知。它虽被称作奥毕森幻觉,其实它是黑林幻觉的一个变体。. w) q* Z" F1 l9 q4 w( p
, H0 p8 }! H4 f; M3 `

- ?/ X* \$ Q) P$ Y. H* F4 i, x4 s0 x( [3 }
3 R. |/ w, b  ~; ~! w3 h4 s
图中这些是完全的正方形吗?/ {. M3 X7 G& I$ A) @
【解析】正方形看起来是变形了,但其实它们的边线都是笔直而彼此平行的。比尔·切斯塞尔创作了这个曲线幻觉的视觉艺术版本。
$ K' M/ X( C$ n
6 n* t2 F' R4 _6 w
4 h' `% F  O1 G/ r9 e7 q, s9 R; w' k
3 T" N' ?2 {7 w- b
让灯泡亮起来7 E3 ~( |+ T( m- |5 G! b
盯着这个黑色的灯泡看三十秒或更久,不要动。然后迅速转移目光看一张空白的白纸或灰纸。你将看到一个发光的灯泡!再试一次,但这次是看远处的墙。结果怎么样?发生了什么?) d- j/ k2 Q8 v, V- ~3 P* c
- M6 D6 ^% A+ j0 J
6 ?2 \5 A" P, v9 P) `

7 m8 x" r( C' S
9 l% g* P4 R& L- m7 u% X( R6 X在黑方格交错的地方你是否看到了无形的黑点? 8 ^/ g( R+ J3 }8 E# I% }& [/ L) D
! \5 ^- q8 Q' d- J3 j
# x4 x# {8 A1 X& b# ?1 \/ w- j9 X

# v1 d. X" q2 V6 O8 o! j( A0 |5 t( u8 x# T6 @2 N9 c
闪烁的网格& f7 r5 i# Q1 B* A3 I% [
当你的眼睛环顾图像时,网格连接处的圆片将会一闪一闪。' m8 L2 i7 K2 Q0 \' R9 n5 {0 S
发现者:德国视觉科学家迈克尔·施若夫和E.R.威斯特。(1997年发现勒索闪烁的网格幻觉)。这种幻觉产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J) B2 a  k7 S. y; o' X8 d

! q8 H" P4 q2 a6 d1 m8 m! B! e9 y1 }9 v5 @* ~+ z7 [
- D4 P4 g; m" Q  x
, S- T9 t6 w/ I" {/ k
《鲁宾的面孔/花瓶错觉》% a6 N  ?+ j: C& ^4 B/ X
你看的是一个花瓶还是两个人的头的侧面像?
6 K& C. g- G  {. L, U# ~# g【解析】两种解读都能看到。但是,在任何时候,你都只能看见面孔或只能看见花瓶。如果继续看,图形会自己调换以使你在面孔和花瓶之间只能选择看到一个。作者: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其灵感来源于一张19世纪的智力玩具卡片。* d2 W3 ^5 q& _8 @
; E; {% L4 s2 \& m

3 r- X8 b$ M2 ^% j! W! i
9 e* G+ z) c5 Z3 P9 e
! Z) J* n. E! d1 e" h1 I) p这两个叫凯尼泽三角形4 L; _0 j3 d! c) w2 w
你能看见三角形吗?虽然它们没有边缘和轮廓
% [9 a' s" y1 {: E  C! D: @, M5 N' |5 n

8 o& [3 w$ Z0 D  o# q. Y5 m
/ r& b* v' n3 a: M% n* m: Z  Q& W" G; M# @
“不可能三角形”
) Y" M2 `" [9 e
# F8 b0 ^  z6 L$ @- I; A$ x9 o
% @+ I. }2 y% v! u! a& Z/ ^2 n( F  c, c- o+ j/ Z6 `

$ R1 N! F' I0 E不可能的叉子
1 [$ Y9 D; C+ W  |# B你能数出几个分岔?把每个分岔的一半遮住,你将发现分岔另一半的端口都是完全成立的。但当你把揭开盖住的另一半,你又会得到一个完全不可能的图形。这幅图1964年开始出现于各种出版物中,没有人知道谁首先创造了这个著名的不可能图形。. H+ l2 ~9 e8 K: ^1 {

* C! N' @' `7 t$ Y$ f$ G2 W; a. `- |6 u. Y! g

2 w' C- ?% |  J* N. I
: @( F8 m# ^% }7 m+ Y& Z9 U筷子三塔和奇特的烤肉串 1 t- r- o2 R. `1 a, z  c# {' c1 m! Y6 B" w, U
, |* l7 v9 G% P6 k7 i9 A' S4 C
$ R: _& f3 O* e) w

1 Q2 i' a! D: H3 l: M* y
: L2 M$ X1 F* S“不可能图形” & N$ w+ f% P9 Z& y( l
% [% w9 f4 }/ y0 [
: Q. G% _& y" l, ], H/ P
4 @3 k4 B$ y) u; T9 n% e! S- [. F

+ m2 u) {! R) ?& c/ Y2 O5 ~, j这些正方形是不是有点变形?
- u1 Q3 @6 i: W3 d  ^, ^: T
发表于 2008-6-22 09: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由于视觉产生的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2-22 16:38 , Processed in 0.08078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