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454|回复: 0

错字的幽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9 09: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社有位校对,自嘲自己得了“校对综合征”:看到街上某店铺招牌上写着“定做××”(应为“订做”)总禁不住对“定”字猛瞪两眼,恨不得拿笔将它圈上。
8 T# n' W9 D* i4 l. x8 p
# }; o) I3 f8 l6 ~; H1 h  的确,搞文字搞久了,会对文字有一种特有的敏感。朋友给我发短信,将“抱歉”写成“报歉”,我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而类似的事情,在网上聊天时,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有位先生竟把“一碗水饺值几个钱”打成了“一晚睡觉值几个钱”,让对方一顿好骂。但是,错别字除了带来不快和无奈之外,有时也能因其独特的“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用“智能拼音”打字时,真可谓“丑态”百出、笑料不断。
8 k$ n( c5 n( k: k' d. v1 y  ]! [8 ^1 B- C# y* Q
6 t. L) Y9 P% I1 l: K
  比如,现在网上流行的“大虾”,其实是“大侠”的演变,“斑竹”其实是“版主”的别称。特别是“斑竹”,错得很妙,不仅淡化了“主”的严肃色彩,而且将论坛管理者的一本正经,变得像细细而翠绿的竹子一样“妖冶垛子”(摇曳多姿)。
. A( N9 X6 u, F, J" e* T5 i! ~) b( I7 c

8 L( l: Z. [7 t' L  用“智能拼音”打成的急文章,往往错字较多,时间一长,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当“笑傲江湖”打成“笑熬糨糊”,“南方都市报”打成“男方都是宝”时,自然让人捧腹。而“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一旦打成“同舟攻击孩让路,耗子一喊狼靠边”,又怎不让人笑得肚疼?当然,有人将“与版主同志共勉”打成“与斑竹同志共眠”,更是引起了一场网上绯闻,因为字面意思怎么也挡不住人们往“茄子地”里想。 - }. n+ E6 v. q* V' h3 h5 A9 X
/ E1 l/ M6 G  H7 r5 X+ }5 _1 {

: r6 x- f; t1 z1 m1 |8 B  最可笑的还是我们校对室的“故事”:审稿时,有时发现“直到”被作者打成“知道”,“税收”打成“水手”,“长葛”打成“唱歌”,“魏都”打成“纬度”,“禹州”打成“宇宙”。当不解其义、斟酌半天最终茅塞顿开时,那种感觉不亚于抖开一个相声的“包袱”。更可笑的还在后头,当记者“夏友胜”打自己的名字时(他已将其输成词组),总是蹦出个“小意思”,于是,他早已视这三个字为眼中钉;当“杜晓霞”把后两个字总打成“消夏”时,那种夏天时的一丝凉意,冬天时的一种温暖,也不失为一种享受。而最让人“幸灾乐祸”的,则是当“牛书培”打成“暖水瓶”时,这位大名鼎鼎的摄影记者掩饰不住的愤怒。 ; V/ O; N$ o) W
" e4 Z1 u7 T( j  z+ W0 P
# D0 F8 u0 c! E
  不过,自己刚初学的五笔,有时也让人大跌眼镜———当打“便”字时,一不留神就打成“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当打“怎么”时,会出来个“自私”,打“总编”时,则冒出个“总统”,打“健康”时,又蹦出个“伊朗”……
% M$ \7 m" G$ D; p/ K; D! H. U
. [( l( j; ^0 F: C+ m* ~- N4 {& f+ j" t+ \' Y8 E3 w) I8 O; k+ j( \. n
  唉!这可爱而又会“捣乱”的死电脑,有时真要把人气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2-21 04:01 , Processed in 0.05020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