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569|回复: 0

不知道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9 11: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在别处不在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而是一种很艰难的生存图景。
. U: `, |2 g( b  I0 v" t    每次听到“喝茶”,或者说从带“深圳”两个文字的路牌下走过,我都会感觉到我正过着一种“他人的生活”。 9 H' `9 N7 O$ \/ y2 w
    在“创意”喝茶与在“星巴克”喝摩卡咖啡,这有什么不同?很少有人告诉我这其中的差别与奥妙。仅仅是听起来,终于可以短暂地拥有它的荣耀?只有少数人才会去挖掘到人与人之间有着列数不完的生活。 # _) E& f4 X. S, J& ]3 |
    身份的丧失是一种可怕的开始。怎么可以相信,丧失身份感的人,会炮制出所谓的“优雅”。许多东西,一旦还原,会令人无比蒙羞。“星巴克”夹隔在两条尘土飞扬的公路边,“市级图书馆”最多的是《知音》、《家庭》,至于说世界之窗——谁在这里看到了欧洲? / c7 }+ \0 @/ k7 w0 C
    我不得不再次搬出自己的精神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正是在不断丧失身份中寻找到一种途径。
  o) }; @: {/ X3 x4 q+ A1 {/ U3 y' x$ \    语言和学术,这些意识形态中的东西可以逐步转化为世俗的权力,也可以转化为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也可以转变成美国的海军舰队和空军……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也可以逐步化为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住在“英国”,每天在“牛津”大道散步,翻阅“生活新报”,等我们长大,别人问起的时候,会这样表述“我从小就在牛津”长大,那么接下来呢? 4 Q8 ^) f8 K  M
    只是有一次,朋友约我去某个酒吧玩,他说,就在“创意”旁边,我顿时有醍醐灌顶的感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7-9 10:23 , Processed in 0.06088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