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 n& `( k9 L( I# V( Q- {$ a8 F5 Y" \
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 q7 E% K: {2 l% E6 x& S% y+ Q
和“慧”体现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脱。“悲智双运”是的大乘佛教就! W- C5 w9 g O1 x0 t: h) |: I
教义和宗旨来讲的,而“福慧并修”则是从修道者的修行方向和方法来谈的。3 |/ c! R/ E# h, Q: _3 I6 D" Y) {
: p2 i) L' ]) L8 I$ n# H+ f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 N# w ^! |& n! J' v) }# k
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因观世间众生沉溺欲海,饱受生老病死之苦,从
, M1 t: D0 d" R. U* |: ?而发心出家求解脱之道。经过十余年的访师求道和潜心修行,释迦牟尼终于证得; w" g, q# P7 {$ w# J$ o
了解脱生死轮回之无上正等正觉(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之后,释迦牟尼以
) {5 }" [( Y1 g/ n% V: L此无上菩提法化导众生,说法四十余年,直至圆寂,以实践他降生之时即立下的
8 O8 J( W6 ^# Q' {9 F誓愿:“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修行本起经》卷上);“此生利益一切人天”! L; ?6 ]4 o2 W2 |; c. x
(《过去现在因果经》)。佛陀的这一誓愿,体现了佛教关怀众生、利乐有情的
- @ \* Z! f2 C( u7 H伟大的慈悲精神。& ?' M0 Q9 T2 W( q5 t" x
按照佛教经典原本的解释,“慈”和“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
8 d7 m; b6 ` ?: k! M8 d* i佛教对众生的关怀的。慈是与众生乐,悲是去众生苦。如《大智度论》中说:
0 r0 y% F% d" z“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
* M0 N! W% m' F% G! Z因缘与众生。”佛教视“苦”为一切世间法的根本相状,求道修证也就是要脱离
( ^9 _/ [$ o7 ^, g7 c此无边之苦海。所以,在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中,亦以拔苦为根本。佛教的这种! X- j3 i" v `/ T/ Z6 g
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扬,甚至被视为佛教的最根本精神。
4 S8 f. M# v7 `/ v8 q! ]* N$ C如《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中则更明确宣
& d% s. Y& ^5 F, c S- v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在大乘佛教所崇仰的那些佛、菩萨中,无一不有自
3 [) ?3 }% E7 G* t己的誓愿,然救世济众则是他们共同的誓愿。此中,尤以地藏菩萨救度众生的誓1 I6 @0 r7 H3 H
愿最大、最为感人。据《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载,地藏菩萨发愿说:“若不先
1 t) ?$ ]1 o' p0 T- L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卷上)所以,后人为地藏菩1 v$ }$ j0 ^9 P9 C1 E
萨所作的对联曰:“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充分表达了地藏
' Z) T: [5 z7 c0 x2 [! ~菩萨的宏大誓愿。
& V& n5 E2 B! | 大乘佛教中有许多救苦救难的佛、菩萨,除以上已提到的释迦牟尼佛和地藏0 b( R R" B Q2 ]1 K
菩萨外,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等也是最受广大信众崇拜的救苦救难的佛、菩萨。 N0 c3 w: [) b; j/ x! ]+ q9 ?
应当指出的是,大乘佛教通过佛、菩萨体现出来的这种慈悲精神,并不是让人们- i% Z# K( y: d$ c. C% Y
通过祈祷去期待佛、菩萨来救度自己,而是要信众按照佛、菩萨的慈悲精神去实
/ i* o: p8 ^" ?% K2 J7 T! F践。上述“福慧并修”中的修“福”业,即是要求信众通过对大乘佛法“六度”
0 A i5 N. K( z$ U8 X3 S* R8 l& E(六波罗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等修法的实践,以实现利他的慈: ]+ v: h: V. G3 \% v1 f. P
悲精神。中国的禅宗强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和“即心即佛”,认为“自性9 o' n8 E6 ?( p* B
迷,佛即是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倡导“自性自度”,更是把实践济世% O2 p! X% W1 N7 V0 g+ u8 G
利生的慈悲精神视作是否悟得“自性佛”的体现。
+ [6 T$ j; c- S' [9 y0 ~. P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它不仅需要有一个各国人民、政府之间/ Q3 `! @" c$ s. D. ~
的平等相待和互相尊重的国际环境,更需要人人都怀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和同情心。
1 W4 U% x% J: U! K! x$ }若能发扬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的精神,将有助于人类爱心、同情心的养成和增长。& ?! l0 P; `, d3 t: s0 F9 V
此外,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不单是对人类社会,它也遍及于一切有情之生
3 m' P, D1 C. g; q2 c3 ]5 B命,乃至所有无情之山水土石。佛教对有情生命之慈悲,不仅体现于“不杀生”
$ [9 ?# r2 C4 ]& d9 N( O7 H I的戒律中,更体现于为救有情众生之生命,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4 W$ ?; e4 y1 Z0 q在佛典中有大量记载着佛、菩萨为救助有情众生,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故事。其
8 J. v; g4 \5 x. e, A中“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等是人们熟知的故事,虽不免有所夸张和极端,
8 x) W& u+ Q) f( c! l1 R' q但它表达了慈悲利他精神的理想和升华。佛教对无情山水草木的慈悲,则体现为* i. b( H- ]) m) X# N' j1 M0 o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良好保护。中国有句俗话:“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佛教/ q- O3 U) _0 c; J) q# K+ z
寺庙大多建在风景幽雅、环境优美的名山中,而他们对优美环境的保护也作出了1 x F' }' f' e$ s/ ]* I& X; B
重要的贡献。5 G# \$ M$ p! C) p5 ?
我们现代人如能从佛教的不杀生和同情、爱惜一切有情众生之生命,以及积
. [& n1 Z5 v8 @# ~9 t3 \极保护生存环境等慈悲精神中学到一些东西的话,我想对改进当今世界面临的严
( `' W* f% b& l$ w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破坏,当会有所裨益的。3 |8 J, ^0 N+ p8 M( I9 M, `& ?9 M& S
- D4 X. l% @% \" ?) N5 u$ o* M
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4 D" G& j* r1 }4 w* F0 z2 \/ i) c2 W
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来源于人们的分别心。佛典中常说:( R3 w0 u* S' S* q/ J# s, J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就是说现象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源于人. s/ V$ o+ p& u3 c
们的这种分别心。人们由分别心而起我执、法执,生贪、嗔、痴三毒心,成种种; l0 T, @* r' ?/ N' N s
颠倒妄想,从而陷于无尽的烦恼、无边的苦海不得解脱。对此,大乘佛教认为要
6 n$ z# S A/ B9 ^( Z" l得到彻底的解脱,就必须以无分别的、平等的“般若”智慧,从根本上去除人们
- F8 V2 d# k8 e R3 ^5 `# Z1 u的分别心。这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谓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褥多罗/ V8 q- l+ t0 T7 D/ f* |8 t
三藐三菩提。”
8 r3 G6 t/ Z$ Y& I, l. J$ K 对于现代人来讲,精神上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大概无过于“自我”的失# X& Y. ?# e# \3 v9 u" E8 ?1 Z( ^
落。而这种“自我”失落,完全是现代人盲目依赖物质手段和无节制追求物欲的; L4 \2 m, o1 v! d( N
结果。若追究其根由,也不外于佛教所揭出的贪、嗔、痴三毒心。贪,为人的贪
* Z# d; q# ?. r3 |$ e4 e7 U/ k+ R) A欲心;嗔,为人的嗔怒心;痴,为人的愚痴心。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 ]" B+ Z8 `- k! |; k
的东西的无限制追求;嗔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众生的嫉妒或憎恨;愚痴则是对
* k# G9 r7 ~4 W1 N! o/ S事理的颠倒执着。三毒心的不断扩张,使现代人在不断扩张的物欲追求中,身为; \ b- r9 c! u- `% k$ X
物欲之奴隶而尚不自觉;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面前,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
# Q2 N# S: K% W' E. z7 w# D: [1 c: d环境所支配,而走向“自我异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越来越多! Z2 O2 x& E% k/ Z3 U% M4 X& g
的个体自我本有的主动和自由,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
+ p5 F& t0 z& j, J 佛教以戒、定、慧三学来对治贪、嗔、痴三毒,教导人们以布施心去转化贪
5 d( N0 B; U/ E' @+ {欲心,以慈悲心去转化嗔怒心,以智慧心去转化愚痴心。大乘佛教以本来清净为
4 N/ o* A% f$ Y8 U" R# F0 _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3 g: F0 w0 K8 {/ E `' R
名为利,自寻无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俗话说:“生不带来,死8 U1 ?+ V! C5 z3 }3 x
不带去”,这对于每个人来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试问,世上有哪一个人8 p! H( u0 a- o$ H& N& y/ R5 b( Q
不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的?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大乘佛教以$ t& E! b+ ]/ ^: y0 e
清净本性为自我是极其深刻的。' y( m9 n9 M& b3 ?5 b e3 l5 W
清净也就是空,不过大乘佛教是不离色言空的,他反对各种离色空、断灭空
$ r" H8 D* O `6 a* [* M! e0 b的说法,并斥之为戏论。因此,大乘佛教并不否定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人 R8 Z$ C, Q) p8 s* r! K' A; a
们必要的物质生活。他只是要人们不要迷执于物相,沉溺于物欲。人类创造的财
& b A7 R1 p' m V, S富,归根结底是属于全社会的,对于个人来说终究是身外之物,不仅不可执著贪7 k1 i+ {: F1 D" O1 Y( Q6 O
求,更应发心施舍,还之于社会大众。一个迷执于自我的人,必然把追求个人身
7 M' r- A: A' Z心之欲求放在首位,这样他也就把自己封闭于自筑的牢笼中,终日用尽心计谋略,
3 j9 K5 D& K( G+ D% w2 _. d落得个无穷得失烦恼,而终归于空虚茫然的人生。若能打破我执,视人我诸法平0 m; I! @, a! V- d
等无二,行慈悲利他之行,则必将体现出自我的真实价值,识得清净本性之自我, r0 M1 b3 v/ T4 X" G" x. S- v7 @
的本来面目。4 M$ R l' X3 [' H% f6 Y
由此说来,大乘佛教之慈悲利他精神和智慧解脱法门,在今天还有其合乎时& w, g' l8 l0 m0 n* x
代的现实意义,可为现代人精神修养的资粮。9 ~4 f9 u8 p" H& L( t" {! \
7 q9 b% `2 m' y j$ `7 s
[ 本帖最后由 寶曇花 于 2008-11-24 08:0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