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佛的目的
' I: O$ M1 e# k0 W* d+ C ^4 H) {) W5 `
) a7 h; Q; U4 E1 @" u+ ?7 e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的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辈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的究竟,希求同成佛道。+ s1 W1 N3 @( z: N2 r2 }
( j6 }/ j3 C8 c. {: K8 E4 \: a8 K5 R0 K% H. E& G
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话是两条,而仍是一事。转迷成悟在于求真理,是属于解;离苦得乐在于修圣道,是属于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离苦;如果因修道而离苦,自然也可以开悟。所以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仍是一体两面,一个目的。, w4 D! S5 Y/ ]- b6 c' ^% s& _
/ n" E& J0 U- e( P1 v: C
+ S# K, G/ u! C9 T什么叫做迷呢?昧于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著,误认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这一切,都叫做迷。 L9 | A% o2 d" [5 w6 a& B) e
$ ]1 R' M1 c) Z$ G
# t) x( s( v e迷有迷于理及迷于事的分别,迷于理的,则执身、边、邪、戒取、见取等诸见;迷于事的,则起贪、嗔、痴、慢、疑诸惑,这二者,前者谓之见惑,后者谓之思惑,见思二惑,合称利钝十使。, S! {6 Z8 R6 t, J1 ~' l- T
' F! F# C" p: S; B" Z: ]
3 L0 q5 p1 B1 O7 U
身见,是执著五蕴为自身,执身外事物为我所有。边见,谓我死后,或执断灭,或执常恒不变,皆为偏见,而非中道。邪见是谤无因果。戒取见是执取非理之戒禁,执为生天受乐之法,作无益勤苦。见取见,是取余四见一种或多种,执为究竟之理。
* a. Q4 k0 k; Z1 K: j
( \4 `. P2 m4 W" U7 \* `4 ]4 v9 p5 o) Z
贪、嗔、痴三者,本文中屡有述及,不再赘述。慢者,恃己凌他,谓人皆劣于己,己独胜于人之意。疑者,是于实理实事,犹豫不决之谓。
, E9 y8 C7 M' }0 S; I' V
8 h5 D R# S* H7 [0 m1 J5 a9 }0 Q/ I) c
以上身、边、邪、戒取、见取诸见,和贪、嗔、痴、慢、疑,,都是迷惑。学佛者欲转迷成悟,先要断惑。断惑才能证真,才能去掉我们心识上的妄想执著,才能显露出我们的真如本性。# ?# s' I5 q F7 H" _$ q& j
2 p$ [1 a S; [2 J2 W2 o
8 h. f- P U6 t
我们的心识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业。有了业,就要因业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关于苦,有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内苦、外苦等,难以尽述,总之,‘受即是苦’。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说是苦。
& S$ Y; A; \! k4 Q# s7 q) Q; F/ p& z( y- r* }% E
5 K% C) p; R3 T* A* S0 P- w苦是与生俱来,无以避免。要想离苦,先要消业——使身口意三业戒恶向善——要想消业,先要断惑。断惑是转迷成悟,开悟后就可以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归根结底说起来,也只是求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达成佛的目标。
& |( c% Z8 {- p- B/ F$ `) `; n( u# ]* t# d4 \+ r
- }7 j4 g0 ~9 r/ q2 f8 f J
但要学佛,有学佛的方法和途径,依此方法途径来修习的,才能达到学佛的愿望,现在,先自学佛的历程途径说起。' R- a, m3 [2 L' P. t6 k. a w4 t
1 X. U* t, x- }3 T
7 B ]" F" \; i4 e二、学佛的历程) D9 G8 r( {! ] O
2 g5 m3 [- }& w- T6 b9 l- C0 A' t* J* |0 G) k% l
学佛要经过四个阶段,是‘信、解、行、证。’信是信受,我们对于一件事物,若先存下怀疑不信的念头,根本就不会去研究它。即是研究,但因心识上有著先入为主的怀疑之见,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难免断章取义,批评指摘。佛法博大精微,若不先具信心,深入研究,绝难融会其义,获得利益。所以学佛历程,起信第一。
+ _: T' k- n/ j9 q# K/ f! X: x$ o' X
~" C, A) F/ h, Z. v7 q
其次是解。起信之后,就要了解它的内容——佛法何以能使众生转迷成悟,又何以能使众生了生脱死。只有在正确的了解了佛法的内容后,我们所起的信心才会坚定不移。佛经中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所信奉的,只是法——真理,不是人,神,或偶像。我们是绝对理智的抉择,不是盲目感情的冲动。只有在这种态度下去探求真理,开发智慧,在学佛的过程中才不致动摇信心,发生障碍。
& h6 t) z6 E+ n) P
# G) a& w+ {! @% ]& N" m4 E5 _+ \, ]7 q n0 e" J/ N) s
在起信求解之后,再进一步就是‘行’。行是实践,社会上,有些人,他们也承认佛法的博大高深,但承认只是承认,他并不信受。也有些人日常也看经研教,但他们只是当作学术来研究鉴赏,可以说是解而不行。这些人,只算是说食数宝,说了数了之后,与自己仍毫无相干。
' Y& l/ b3 _# O5 H
, y1 R7 N+ a0 o' Y; H( a
0 C* f' [4 W/ \学佛,是在明白了佛的教法之后,必须躬行实践,依法修持,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转迷成悟,获得学佛的利益。
6 `7 i0 \; a& T+ U" W
3 W( j# j6 G, s. F3 O W
5 r3 |& \" G6 O5 R8 u/ ~) t6 C学佛最后的一个阶段是‘证’,在世间法上,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具备信心,充分了解,且脚踏实地去实践,最后必可获得成效。而学佛亦是如此,学佛的人,如果信心坚定,教法透澈,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后在心境上必有所得,这就是‘证’。至于所证的境相究竟如何,那是‘譬如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亲自证得者始可领会。3 b1 W. P$ B; P
7 `6 c, \) O) o; N& O1 v" y1 |3 z) n% K, H, T: v; P
本文由开始到现在,已写完了八章,这八章中的第一二两章,缘起及释疑,是在劝人释去疑团,以启信心。由第三章到第八章是使对佛法已起信的人,进一步对佛法的内容有个概略的了解,所以把佛教的源起,在华弘传的概要,以及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大小乘佛法的意义,都作了个概略的介绍。现在再要介绍的,是学佛的第三个阶段,‘行’的问题。& d8 @3 _! c( ]
, G* [( I8 B% K# T% B6 A8 U2 C) v, f9 n- L4 `3 l
行是实践,也是修持。我们在家人学佛如何修持呢?这应先自入道皈依说起。
8 e- Z) l/ ?2 c, ~* |# z& E6 l% j
/ C! s+ X, d9 `# C) L5 O- V/ v( x8 B2 f1 `) O
三、学佛的途径/ k, W3 \! g- \0 D3 O) A: G8 H$ n
( q$ R% B- C) n$ F3 Z* [0 o. s2 V ^# m8 u" o* E7 p3 ^
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别。出家者,是出离家庭的生活,专修沙门净行。在家者,是有父母妻子眷属,及世事营谋劳役,而能兼修佛道者。
% s/ \7 k7 p0 H- G+ J2 u
, D1 n' V/ Q& V( c+ V# V) C- W& Q( g" x y$ Y
家,实在是烦恼的因缘。有了家,就有亲属以累其想,就有名利以动其意,就有世事以纷其心,就有祸患以扰其志。法苑珠林中说:‘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实难,如陆地行船。船虽是同,由处有异,故迟速不同,修犯难易。是知生死易染,善法难成;早求自度,励慕出俗。’所以要修道,贵乎出家。$ L9 {" T2 T$ A9 ^" }. u: ^
9 }. o9 f G# t& c) [- M
7 z6 E+ C3 c3 t, b然而,舍亲割爱,专修梵行,实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唐太宗曾说:‘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由此可见出家是一件大事,不能轻易的贸然从事。尤其是在今日社会上,各人都有本身的工作和职责,果然能摆脱一切,剃染出俗,固是超格丈夫;但如因环境不许,不脱本身工作岗位而兼修佛道者,也未尝不是宿世福德因缘成熟之所感召。故法苑珠林中亦说:‘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荣亲,亦有君子,高慕释教,遵奉修行,贞仁退让,廉谨信顺,皆是宿种,禀性自然,与道何殊。’就是指在家修道而说的。. w; w8 l) h; i% D9 O, x
& m {' t& i* {1 ?- h
% |. T& \- w c3 @4 V2 S7 v在家修道,先要经过入道的手续,才能称为佛门弟子。所谓入道者,就是皈依三宝,受持五戒。
& p& E" Z# f1 U2 k6 O3 P. ]2 v4 h9 C6 r- ]+ K, g7 o
$ `8 ]+ B- }- v7 i$ R三皈五戒,是释迦世尊亲口所订的。演道俗业轻云:‘给孤独氏问言,初学道,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归于三。何谓五戒?一日慈心恩仁,不杀。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曰贞良鲜洁,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自明,不乱。何谓三自归?一曰归佛,无上正觉。二曰归法,以御自心,三曰归众,聚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 a9 c8 a& i$ ^( E" O
! N5 c' p" G; K( r% t- W3 o
- F' S- O& `$ W如上所说,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信仰修学的佛教,是为佛的教法,立此教法的,就是佛——在我们娑婆世间来说,立此教法的,是释迦牟尼佛。佛所说的教,称为法——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法的范围。传持佛的教法者,称为僧——僧者‘和合众’之义,众比丘同居一处,和合无间,同修圣道者,谓之曰僧。此佛、法、僧三者,合称为三宝。& L8 X& P @% L: a" g- i$ S- h% w
, ?: [8 ?: D2 w( Q% ?. j
2 I9 X" ]( _% q5 g- f$ A T皈依者,皈是皈投,依是依伏,如子之皈父,如民之依王。把我们的身形寿命,交付给佛,交付给法,交付给僧。就是皈依三宝。
! @0 {* _0 y+ o, x* j, Z
+ A2 `/ T D U3 V& h* U' }- E, H* I* [9 n H8 h% n
在家修道的人,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佛在涅槃经中说:‘皈依于佛者,是真优婆塞,终不更皈依其余诸天神;皈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终不更皈依外道诸典籍;皈依于僧者,不求诸外道。’
) D9 H0 _' I% }0 @, R# J4 o
0 l- Q+ A; \ @4 l9 S( d+ y5 E- V& S) H) R- I; m8 q6 Z. e {
其实佛法僧三者,也就是佛教的全部内容,这三者有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修行佛道的基础。至于五戒,本文中屡有提及,不再赘述。
3 ~+ X4 M. F% Z; [! c3 h) w1 O5 V; M c2 `# Z/ I3 R& u. [
) {0 R/ q2 S4 W# d- ?" Y( F三皈五戒,都有一定的仪式,那就是在皈依师或授戒师——受过具足戒之比丘的指导下,在佛前项礼宣誓。受过三皈五戒后,才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优婆塞或优婆夷。2 X2 @% [7 i6 f. |- S
# L! T3 B9 v6 |4 D
) L* P( M& Y2 O四、修持的基础
6 V7 l- V$ f9 Q. D" a z+ _: @) i2 q8 g- ] T, D& Q( ]
7 w d7 `4 _/ L$ H7 ]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
$ _, U$ Q7 T( t9 S: |( O' l; v* h/ E$ l2 X- p- z: ]
7 q/ v+ B# z+ J何以说此三学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释迦世尊的根本教法,本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所谓‘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者是。修道,修的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则摄于戒定慧三学之内,如下表所示:
, a+ z9 u7 |( p/ N+ Y" s0 {/ y+ T# H6 u. t1 @' H/ i
+ ]- B4 d/ Z# g6 k$ R& n% }
正语————┐
2 f1 k( \8 h' _! t+ b% t0 D
( W7 I' N2 o6 w0 e2 N8 Y, {正业————┤, B5 b; \% k$ T; R
, W M5 T! s" ?8 F7 r
├戒学
. N' x! [* `) i
9 Q$ R2 Z2 c- t2 U8 h! Y% i! w' Q正命————┤" ~+ j% j6 H* C1 m
3 n7 U5 g p6 f9 `8 c
正精进———┘ q0 O4 y) n f' x
: [6 M! T+ d% [" d& M& q
1 A) U0 i- i1 H1 @# P5 d正念————┐4 l0 r7 W1 S) |( c R8 i
, x8 `1 \. @' p) m, l5 E
├定学
2 m9 O3 Z- y& [5 u2 C7 x) U `+ R0 O# i' x- c
正定————┘
. Q. l1 i4 z9 g- |/ L1 H" T6 x% n3 G" ^
1 ~+ q" _: b! z2 C正见————┐& N& G) C* {; s* A* ]7 o
[$ u6 Z& d6 m0 ^1 l
├慧学5 g9 G- a* ~ p- m" p# k$ V
/ g! S9 P$ ^% M- }: @
正思惟———┘
1 E1 k4 u: a* I- n
( s# h& F# o+ `+ _% {
, F; s+ @/ t! ]! {4 f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兹将此三学再分述如下:1 j5 ?* U1 Z. T3 @, q8 M$ Q' i/ O
) u9 X( A" j! _1 w$ h& t$ h( }$ [ y* `4 F: {# S( b
一、戒学: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轨范。我人起心动意,日常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此三业,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 I4 ^. P2 M, @1 T0 A
: {& `) k. D( M
! _# ?$ n$ N E6 d* {释迦世尊曾说十六字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4 A. H2 {# w3 l) j. ?
, E5 Y: m W* I
% P' A2 `* `* [: p我人的根本烦恼,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以意为主,发之于身者为杀生、偷盗、邪淫,发之于口者为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故佛门基本大戒,首戒杀盗淫妄酒。然而五戒,是消极的外在的戒恶,进一步更要积极的内发的为善。为善,就是把贪、嗔、痴、杀、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等十恶,化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十善。. o: d" g" {& ^
% s y6 @! v; K0 U
C% j1 e ?$ o- z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们在家学佛人所应遵守的。至于出家众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文细密,成为专门学问。以在家人不阅出家律,我们初学佛者可不必研究。9 k3 T) c( j' Y7 e# F7 S- y% ?
+ f5 d0 B y. h, c: w9 b8 @# J
% \3 M7 h8 v! P- G二、定学:定又名禅定,在于治心,修之可免去情虑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纷乱。
4 O3 A5 n6 Q7 w% R% n( N" O i S
7 v; T4 J0 |# w9 X
我人身心感受的苦果,是业和烦惑聚集而来的。因此要解脱苦果,先要断除苦因,苦因的由来,无非是由我们这一颗妄心上发生,试看我人心上的妄念,前念甫灭,后念已生,刹那不停,相续无已。妄念是惑,发之于身口意的意念行为是业。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就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所以修道在于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恶业,定是治内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资定,由定而生慧。
9 Y7 B1 }! X; T" Z! V! W2 H8 Z1 s$ H2 g3 S3 C$ o
5 J' a; a7 D! ?. ?8 {
禅定的种类颇多,于修持的方法中再行介绍。6 o& T2 r% b+ m% _; V! Q( ^
0 K, ^1 e5 M3 p) A2 [# Y p I5 G2 R
4 P0 L ?# Q/ @0 a' g三、慧学:慧又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所证得的大智慧,无漏智慧。智慧梵语般若,译为智慧者,相近之辞也。智慧并不能包括般若之含义。& x3 p1 J! h* ~
; Q& ~; M% h, Q
) R% i& [9 }6 @+ D. a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在矿中,如明镜蒙尘。矿中之金,本质未损,蒙尘之镜,光明仍俱,若汰去沙土,拭去尘垢,纯金的本质和镜体的光明,仍然可以显露出来。正如我们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扫除妄惑,归于一个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真心显露,这就是证得‘般若’了。
1 k* Y* `& ]1 V/ o' N# Z$ s' z8 Y1 C& }& T) Z3 y
. O4 M7 u% f) G3 g c3 K/ Y; n% b
戒定慧三学,是修道的基础,不但八正道摄于此三学,即大乘六度亦摄于此三学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学,亦即广行六度也。7 m, ?1 D+ P/ Z3 M
' @* v- _: t* t4 G- V
0 N) q* a* G- J ┌布施————┐
; m, i+ P K' i- G% K) e1 ~" `8 {, D2 e r S9 c' z
├持戒————┤
9 v" G/ \- z1 o0 m4 i
1 L; Q0 x, g6 N) o8 ? │ ├戒学" B' W3 G b: B7 S" r- I4 g
* _) Q# N- Z7 s/ t0 q/ s8 {( T8 X ├忍辱————┤
( C" ~' e8 ?/ j- ~8 ]
$ C0 A1 P) A& C/ E/ p4 w2 t六度┤ │: @5 L+ w# G) _& t
: W+ M% g# h( g% @& \& j5 A
├精进————┘4 W$ n7 S- U# V6 p6 z
7 `% W+ Z1 L% R1 r( \
├禅定————定学1 e/ }& w! i3 t8 v7 N$ c
/ F+ }7 m4 X3 I3 @) ?/ O3 c% q
└智慧————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