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4366|回复: 9

佛教对同性爱是如何看待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02: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讲不要戒色吗,佛教对同性爱是如何看待的?一直不明白,请懂佛教的同志给讲一讲,多谢了。
发表于 2009-4-10 01: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明所显现的!
: A' M. d' |" {, ~+ _& P& Z. B* k% u0 ~
去除无明,自然不执照同和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10: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对同性爱好像没有明确的规定,呵呵,倒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同志有残酷的压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00: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里的色,指的是色蕴,有点接近科学里的物质的概念,而不是色情的意思5 v2 C) t6 n; ]% u; T) s& l

3 @3 X4 A9 w# C7 J/ @佛教里的色是指什么呢?
& n# R+ x* y0 o7 k! Y3 K+ Z$ {/ P5 Q' f( E- J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水界。谓流湿性。云何火界。谓温燥性。云何风界。谓轻等动性。云何四大种所造诸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无表色等”——《大乘五蕴论》
; i3 x) ^! N9 _, i! O$ T: }- U9 s1 f' D* E- C5 b0 K: Q% e

9 T! j% Z, C( a5 z那么,佛教里戒不戒色情呢?! r8 X% p; R) R. f1 R+ s( ^
: W9 q& M: A3 H; W7 u) k
分两种:$ p: M( w; q& k7 i( u8 B# v
& M1 t( P; \: m- L
1、出家人所受的戒,戒除一切性行为;
* {6 m! X7 Y3 I/ u: A: _5 E9 G9 h; g5 k7 g! }4 x/ D. L6 I
2、在家居士所受的戒,戒除一切不正当的性行为。何谓不正当的行为?一般简单的解释就是,与合法妻子以外的对象发生的性行为,同时也包含与妻子不正当的地点、方式、位置、时间等条件下的性行为。2 a9 Y. y  o. `8 A

3 E' G8 x: o+ v! q) v对于这种不正当的性行为的定义佛教内部有一些小的分歧,不过,对于同志性行为的定义,确实没有统一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5 22: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中,世尊对男同性性行为的果报也有所开示,并且慈悲的开示了忏悔改过的方法。) I) b4 E" _7 @
* H. x: r4 }8 d2 k, E
世尊的慈悲智慧,让人感动的无以言表了。; P( i' a- u! ~5 V

- ^6 z  u6 v9 v4 l  K“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黄门(男根毁损)身。何等为四。
$ E( k0 U( U6 @一者残害他形乃至畜生。& C" F8 J& E, g0 k8 A% q: P& n7 l
二者于持戒沙门嗔笑谤毁。
2 S7 M  O* I: y  G6 g( [三者情多贪欲故心犯戒。
6 ^1 I0 |3 ?" m; C) d5 s+ z四者亲犯戒人复劝他犯。8 C8 d0 T# t  T: |7 t, C$ D9 i
若有男子先行此事。后起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斯报。常作丈夫诸根具足。+ v0 ?) ^( u) h7 s3 ~% T
6 c1 _8 V2 k! T9 P- ^, t1 J
弥勒。有四种业。能令丈夫受二形身(同时拥有男性生殖器和女性生殖器的阴阳人身)。一切人中最为其下。何等为四。2 x' P, a5 J! _& P5 h8 {$ E
一者于尊敬所而有烝秽。
/ x; R1 \, K: Q, B2 L. L二者于男子身非处染着。(即指同性性行为)
7 z3 B7 H4 s# V$ K2 G三者即于自己而行欲事。4 {; v* O% ~, ]8 w
四者詃卖女色而与他人。
1 q6 \5 l7 J8 o3 [若有众生曾行此事。深自咎责悔先所犯。起净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此身。; e1 a2 M* ?0 O- y- C  W# ]  i
) h3 \6 p( a5 P; {( B9 V# H2 g
弥勒。复有四缘令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何等为四。1 C1 F0 p% b, c" d* g# M, r9 D
(为何今生受同性爱果报)
# z0 d* I4 t& K7 G- M一者或嫌或戏谤毁于人。+ Z7 e: B, W/ Y( v! i: m
二者乐作女人衣服庄饰。
# b$ ]( S4 i! v. |3 h1 x三者于亲族女行淫秽事。2 Y" w9 U) @- @( I
四者实无胜德妄受其礼。
* O6 S7 r- q) Z% X+ g1 h* p以此因缘令诸丈夫起于如是别异烦恼。若悔先犯更不造新。心生信乐作佛形像。其罪既灭此心亦息。
2 r" t+ B+ q! U; i. o+ ^& N
8 Y" o; b3 g. ]2 B0 J  F此经提及的同性性行为的果报是受“二形身”,没有落畜生道。补救的办法是“深自咎责悔先所犯。起净信心造佛形像。”就可以“乃至成佛不受此身”了。所以末学在此劝请各位gay/les同修,尽早忏悔改过,发心造佛形像,免受恶报苦楚。/ O1 H$ _( Z' |8 G( ]( z0 f- p
7 M, E( Q/ ?& e
佛教的本怀就是慈悲与平等。本人严重反对以“邪淫”为旗号的道德恐怖主义。" d/ ?0 L" |4 q5 R2 Z' C7 Y

2 ~6 T% Q7 P8 N5 i, E很多同性爱者希望能够在佛教中认识自己,并且找到心灵的归宿。可是当ta们打开网页,看到的满眼都是地狱、惩罚、苦果,很多人都是畏惧然后回避。ta们宁可不相信(他们看到的这种)“佛教”,也不愿意接受自己因为“莫明”的过错,而要“下地狱”的惩罚。& W2 i/ `" V8 @7 E, C
* A0 e% o- T9 O8 l( \
“邪淫(包括同性爱)”只是我们人道众生的坏习惯的一种,我们克服修正这些坏习惯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
0 R) k- P7 D# E; k9 A6 d. g) j
7 D. \0 o( P& j3 z# B) D" H世尊用柔软语为我们指出了缺点的所在,从来没有责怪和训斥过我们,并且慈悲的为我们开示了改正这些缺点的方法。我们只要按照指引努力去做好就是了,这就是修行。7 b' j+ J# _( \, r( j
7 g5 e) o+ a+ m1 r$ X( ~6 i
我希望我们能把一个正信,宽容,慈悲的佛教介绍给所有人。千万不要断章取义,把世尊的教导扭曲、妖魔化,这恐怕不是一个正信佛教徒应该做的。, w% u2 M2 \: S5 H) W. K1 t
世尊对男同性爱及邪淫果报与忏悔方法的慈悲开示8 G7 N, C* w- w! O) L6 Y/ J
男同性爱的地狱苦报:. [4 x- o, E/ O7 ?9 d+ O) O3 Z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为当更有异处以不。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名多苦恼。是合地狱第六别处。5 h' }& }. y1 {* D& ~+ |- T% A" P
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杀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多苦恼处。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 I- ]9 i7 F/ C+ ^6 `: a+ L. n5 l7 H
何者邪行。谓男行男。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多苦恼处受大苦恼。; x, G, f9 u" H9 d; `. p/ V
作集业力。于地狱中。见本男子。热炎头发。一切身体皆悉热炎。其身坚[革*卬]。
5 R' ^" H) {* c1 T4 Z/ v: m犹如金刚。来抱其身。既被抱已。一切身分皆悉解散。犹如沙抟。死已复活。
8 P6 D/ x9 M7 |6 s7 W% a6 ]5 `以本不善恶业因故。于彼炎人。极生怖畏。走避而去。, V  S+ l8 g: I, b* ?* f- x/ O
堕于崄岸。下未至地。在于空中。有炎嘴乌。6 D3 ?, ^$ ~: h6 M4 r. |: I3 k* G
分分攫斲。令如芥子。寻复还合。然后到地。既到地已。
1 b( T0 ^: z. G) j彼地复有炎口野干而噉食之唯有骨在。复还生肉。既生肉已。阎魔罗人。
3 D. V9 o+ a/ p) O  y8 c: R取置炎鼎。而复煮之。如是无量百千年岁。( p  {4 j* \& i' U
煮之食之。分之散之。乃至恶业未坏未烂。
) s# C  Q! F  z! G8 z4 E1 T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
0 m3 Y5 y' m4 K于多苦处尔乃得脱。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失无量妻。不得一妻。究竟如是。设自有妻。则厌离之。喜乐他人邪行业因余残果报。
3 ?( c& l$ k( ~$ o0 M/ \7 X5 H8 M0 W, S8 s0 M$ o
8 X9 x* ~5 g! o5 v4 s) D; x5 T
乱伦的地狱果报:4 }2 |9 E) @! p7 o& ]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
0 j) C6 T% J% O. q& z8 v名何何奚。是合地狱第九别处。
/ r1 y" B, |' `) U+ [; Y是何业报作集之业。普遍究竟。堕合地狱何何奚处。彼见闻知。若人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堕合地狱何何奚处。杀生偷盗业及果报。如前所说。/ y  `2 R( X: J5 i) U
何者邪行。边地夷人。于姊妹等不应行处。而行淫欲。彼国法尔。生处过恶。% |, J; d! S( E0 _8 }0 F
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生合地狱何何奚处。受大苦恼。
( F6 W  z4 i' I: z+ l所谓彼处地狱之中。常被烧煮。; B2 D0 W. ~' }" b* A" q
阎魔罗人之所挝打苦毒吼唤。其声遍满五千由旬。! H* X1 W# h# @4 x9 z7 C
彼地狱人。未到地狱。在中有中。闻彼吼声。& W( X8 h8 {0 e2 a7 c4 Q
吼声极恶。不可得闻。彼颠倒故。闻彼啼哭。* G7 C  q8 p& B" B8 m! P
则是歌声。拍手等声。种种话声。恶业力故。
7 X& F; x' L2 x+ N( f. J! q闻之爱乐。生如是心。令我到彼如是声处。  X2 G. A% N6 t" i* I% f
如是念已。速生彼处。何因缘有。取因缘有。
" _% g: T3 v/ M3 Z+ }彼中有中。何处何处发心悕取。则生彼。
7 ^* L+ W# J1 U1 G; O心取彼心已。则生彼处。既生彼处。; k* ?1 n- O3 P2 Q3 {, b; i
即于生时得地狱苦。即闻地狱自体恶声急恶苦恼。
, T9 @; V1 h2 h' j1 t无异相似。不可譬喻。受大苦恼。既闻恶声。  h: {3 x: t" b! e9 Q& i; c: g! o
心重破坏。受大苦恼。所谓铁山。名乌丘山。
/ [% T, D7 G  N7 W7 ~- }其山炎燃。其炎极高五千由旬。在虚空界。
5 M  p; j9 C: p! }( |彼有铁树。树有铁乌。乌身炎然。满彼树上。; }% V1 r& q  K! ~: m
彼山火然。间无空处。恶业力故。常有炎火。2 K6 o1 r$ x9 f5 l1 Q; u) i/ G
炽燃不灭。以恶业故。见莲花林。遍满彼山。
0 B1 |/ G7 O1 w- {$ O3 C; D: `  g: s彼地狱人。既见莲花。迭互相唤。作如是言。汝来。汝来。
, [! K/ f7 V' E& c9 `, G/ R, N如是山上。多有冷林润腻之林。
+ z6 V7 d$ M) i# j- y) r4 C今可共往。阎魔罗人。打地狱人。上雨刀石。; H( D) n* r& ?& h
罪人畏故。走赴彼山。望得救免。望主望归。
4 y! t7 }5 ^7 p: E/ w" @0 ]2 n如是罪人。既到彼山。而彼山上。热炎遍满。6 Q7 A, R' e0 W: ?$ m5 }0 u$ Q0 r
多有炎乌。铁嘴甚利。彼地狱人。如是见已。
; m6 o+ m6 V6 S' h, F- S彼乌疾来。向地狱人。彼地狱人。/ b' l; w' X  J
有炎乌来破其头者。复有乌来取其脑者。
/ \/ X& o% m8 R: F$ I0 X复有乌来取其眼者。复有乌来取其鼻者。复有乌来取其颊者。6 ^- Z9 {: f' g, \* s3 Q
复有乌来取其皮者。复有乌来取其胁者。
7 x9 z: n  C7 w) ^复有乌来取其足者。复有乌来取其舌者。
! k) p" ?2 \6 @, R' Q9 [. ^复有乌来取其项者。复有乌来取头皮者。
/ \# Y9 t. U7 c9 O: Q* @复有乌来取其喉者。复有乌来取其心者。
0 ?+ d% e5 O& o复有乌来取其肺者。复有乌来取小大肠者。
4 D! N8 Q: w: S; w6 U9 h复有乌来取其腹皮。复有乌来取其脐下阴密处者。) |& r1 h" e+ k
复有乌来取其髀者。复有乌来取其踹者。
+ p) Q" Y( p$ n% ~/ W3 ^复有乌来取足跟皮。复有乌来取足下皮。# w8 T: O0 b- v- Q
复有乌来取其足指。复有乌来分分食之。
, \2 ^! T1 Y# N0 g' c0 E, G1 P  C复有乌来分分取肋。复有乌来取胁骨者。复有乌来。
2 o( ]" ^* l, j% `; c- S$ |! s唯取其手一厢之骨。  q1 A. R9 n2 \3 V5 L2 `3 z
复有乌来一切身分具足取者。复有乌来取其髓者。' g( g' Y: p  D+ f3 ^5 w3 S
如是众乌食地狱人。分分皆食。罪业力故。食已还生。
: `9 Z+ }& Y' G, c4 r于彼炎乌。阎魔罗人生怖畏故。乌丘山中。
# v2 m) F0 U5 b3 Q处处驰走。望救望归。上乌丘山上彼山已。$ j. H* L3 o% ]) p3 R4 z1 c
以恶业故。炎火遍满。来覆其身。- n& {% [: D/ G- W& ?2 }
如是无量百千年岁。烧而复生。是彼作集恶业力故。受大苦恼。若复上到。乌丘山顶。山头复有火炎。极高五千由旬。彼炎吹举在空而烧。如烧飞虫。+ K! J3 O/ q( `# S! E+ _7 n; g  Y
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受大苦恼。而常不死。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 l5 F( L8 r. v' {
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彼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恶业受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 O+ F7 u: d1 z: f
若于前世过去久远。有善业熟。不生饿鬼畜生之道。若生人中同业之处。一切身分皆悉烂臭。得恶癞病。若得痴病。多有怨对。恒常贫穷。生恶国土。彼作集业。余残果报。6 _' s. i3 g/ o
以下内容摘自《地藏菩萨本愿经》,邪淫的果报先是“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然后是:“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
/ g& _# |6 P" g6 C; R' V) D' Z0 F/ G6 x0 l2 b
尔时地藏菩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若有众生出佛生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n9 A: z+ a: s8 G* U2 g$ O
# a. o6 S; a+ |# E) |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嗔恚者。说丑陋聋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补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牲道。若遇汤火斩斫伤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恶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 \* Q( |' T9 C, L
# l- y0 ^( ]. e* C; j; H'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息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四天王闻已。涕泪悲叹合掌而退。
% u, |. {8 W% o
; ]0 C, D7 p& W- j2 _希望大家看后,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好好听佛菩萨的慈悲开示,大家要做心的主人,而不做心的奴隶,努力与自己做斗争,好好克服自己,千万不要为自己找借口,放纵自己,自欺欺人,希望大家好好依教奉行,南无月光佛,如月光白色佛,威德庄严决定清净佛 月光如月明威严佛 愿诸众生一切邪淫乱理的罪障皆得清净,更不复再造,阿弥陀佛 消除淫乱业障咒 0 S# }' N" r: G7 o7 Z5 x
' s: ^; N# H( U9 w' \
爹欣谢巴 悉吉艾巴  南巴 嫩巴拉 洽擦洛 3 L5 q5 L% Y0 l0 i1 r4 U8 N

, h. x9 W; L  N1 Z2 b◎常念南无月光佛。
; |7 V# F  ?+ m4 `# B1 X
9 a' w4 K( n' t  g+ `! B! o/ k6 l  g0 g9 c# S; G; Z%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5 22: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仗着年轻力壮,故乱行事,现在刚过30就明显感到衰落,五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耗,体弱多病。才改过投入佛门。希望以上的解答能对你有益处。另外可参看《玉历宝钞》及《寿康宝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6 18: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解释太专业,很难看的懂,应该翻译成通俗一点的语言,以前见过一个新加坡的师傅,他说佛教里是不允许同性爱的,同性爱是邪淫,异性之间的淫乱是正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5 22: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的包容性很大,同性爱佛是能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05: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仗着年轻力壮,故乱行事,现在刚过30就明显感到衰落,五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耗,体弱多病。才改过投入佛门。希望以上的解答能对你有益处。另外可参看《玉历宝钞》及《寿康宝鉴》。
; Q9 J! l/ s) p' a0 jWOAIXXX 发表于 2010-6-5 22:40
《玉历宝钞》及《寿康宝鉴》可不是佛门的书,是附佛外道的东西。
4 T. Q* _' e0 k. v' Z2 t9 N% i. L' M# `, n* c# m* w9 y

6 N; A( {& |1 j8 z, ?6 G3 R!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6 07: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基督教里也有理解和维护同性爱的宗教人士,佛教讲的是因果报应,行善积德,然楼上说同爱为“邪淫”,我试问师兄,何为邪?何为正?佛曰∶众生平等。此意已经一目了然。然我佛教信徒纵然有同爱亦然是缘分之安排,岂能说此缘为孽缘?佛之大量,定能容我等之红尘人。我之愚见。
& r, M1 C" `3 I5 c0 }) F, V南无阿弥佗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7-27 07:05 , Processed in 0.06172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