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说:男子之间的同性爱从十八世纪开始成为一个问题,此时正值男人之间的友谊日益淡漠并且开始衰亡。谁也不会想到,3个世纪以后,同性爱着的男人们会因为友谊而受到追捧,来自女人的追捧。 1 R, o4 d( M/ r- j0 X& w
( X I2 B, z v" A
好几年前,当我在一本时尚类杂志做编辑的时候,面对一屋子穿着精致高跟鞋不愿意多走路的莺莺燕燕,主编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下次再招人,一定招个gay--脚踩阴阳两极,情感与力气一样丰富,既能在访问时迅速与女明星拉近姐妹情谊,又可以在电梯停了的时候扛着箱子上16 楼,很少像女同事那样歇斯底里地闹情绪,更无须通宵加班时大家照顾;总之一句话:相当于用一个人的工资请了俩,值!
% E+ I1 H& b6 e3 {
' @9 Q/ @: p- u+ c* A 美女同事们也纷纷表示:我们爱细腻又不多事的gay,如果真有个gay生活在集体中,大家保证让他感到春天般温暖。
0 m( q4 k6 \6 \3 x: E/ ^& D: ~: U& |0 R. X' U
在这之后看《蓝宇》,我就想,刘捍东和蓝宇生错时候入错圈了,要是生在如今,进了时尚圈或者娱乐圈,保证像香饽饽一样人见人爱。不仅备受老板同事器重,更饱受一众美女的爱戴,当然,是爱戴不是爱情。 7 b, a$ W4 X/ \
. }$ H! W' H' @ a6 r 当gay从异类变成同伴 1 [- G* X" h u" g
, t3 q0 q1 o# w
不用太远,当时空退回到90 年代的中国,女人们提起gay,还像提起强奸犯一样,充满惊恐、想象和带着犯罪感的兴奋,尽管两者对于女人的态度南辕北辙。 " g6 X/ b6 P- t5 I2 z+ f6 U( B
" S& z" W @" y/ r; c; }$ M 女人们对gay的想入非非,来自主流社会固执和盲目自大。一直以来,全世界的真理本质上就是以多欺少,异性恋们对于同性爱的鄙视,就像右撇子对左撇子的不以为然一样,毫无道理又理所当然。
. a* j: f+ B, f/ P$ n: r9 e
6 K' E" R9 I/ f- l 但是当女人们看到《春光乍泻》里忧郁的梁朝伟,与《东宫西宫》里充满男人气息的胡军,她们突然觉得,同性爱的男人们好像比身边所谓正常的男人更加能沟通,而且温柔细腻,甚至就是自己梦中情人与闺中密友的完美组合!
( p; d# }/ w. ?- S* u+ K- h4 o3 U' k9 {1 c/ k1 c% a" D) p
如果你更具好奇心,也可能看到这样的报道:通过科学家的观察,发现15%的雄犬只喜欢同性之间的亲昵行为;而在山羊群落中,这个数字是6%。别误会,举这些例子并非出于对gay 的调侃,我只是想说:长期以来认定同性爱违背自然规律的盖棺定论,好像正建立在对于自然规律的缺乏了解之上。
' x/ z3 b5 \# H- q3 {8 {7 J) G* V: m' H5 C. f
当美女遇到gay
7 \5 E/ N3 ]+ p4 C3 P
2 b9 i/ U- [6 f5 y( S6 o$ b9 d7 p: X2 J3 o 如果gay们洪水猛兽的身份已被翻案,女人们对于男同性爱者的白眼变成青眼也就顺理成章。而除了爱情友情亲情,女人们欣喜地发现,gay friend 还能带给自己介于三者之间,又超乎三者之外的感情:搬家的时候可以当男人用,倾诉的时候可以当女人用,而思维又兼具男女特色。女人对感情的需求,就像对高跟鞋的需求一样,永无止境,多多益善。 - y% R Q B, }" {4 F8 Y
" T0 ^, c2 p8 `& u R
况且还有那么多美女与gay第四类情感的唯美范本。不能不再次说起张国荣与梅艳芳。梅艳芳与“哥哥”最为知心,声称“实在嫁不出去就让张国荣娶我。”然而哥哥的同性爱倾向早已公诸天下,在听风就是雨的演艺圈,恐怕只有心中坦荡,毫无芥蒂,才能大喇喇说出这样的话而不怕掀起绯闻的“血雨腥风”吧?梅艳芳的遗憾在于人到中年抱憾而去,穿着婚纱出现在最后一场演唱会上,而身边却没有爱人。爱情缺失,幸好有友情弥补。面对张国荣这样极品的蓝颜知己,难怪一直想嫁人的梅艳芳也会感叹友谊比恋人更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