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神奇的地方,有一群神奇的人,他们告诉我,认真你就输了。我不想输,所以游戏人生。$ G9 Z/ _) ?, k" I: S8 l2 f* n% G h
8 _. i' s5 ~3 T* W, t对面的那间公寓,一直空着。- A: N, `: D; ]$ s9 @/ E3 A* q0 n
7 l) \- g% I! d被调任到这个城市一个月了,公司和公寓——两点一线的生活循环往复。每天早晨总是会在闹钟之前自动醒来,喝一大杯水,然后洗澡换衣。公司派来接我的司机,每次见到我总要说抱歉,其实他从未迟到;我提前到楼下等车,只是为了在上班前抽一根中南海。! [/ c8 n, S% v8 ]8 v& K
! Z) g6 Q8 z5 r1 u, S+ L
没有告诉任何人新的通讯地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期待。除了银行寄来的信用卡账单,不会收到任何邮件。这也没什么,隔三岔五总会上Facebook看一看,所谓的朋友们依然在世界的不同角落活得好好的。有人在我的留言板上写下生日祝福,有人给我寄了虚拟生日礼物。我一一回复,说着冰冷的感谢。
: v Q2 {+ z A0 I8 \ C3 U2 W# K+ g( s a: S# f1 z2 L
月底,看到银行账户上多出了一个月的薪水,因为在这座城市不认识任何朋友,连一起吃火锅的人都找不到,更想不出该去哪里消遣奢侈一下。最后给单反相机添了一个3斤重的定焦镜头,不用出门,在室内拍静物效果很好。
' T- V+ m9 M2 r
- @4 x7 n$ \0 U/ F第二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我见到了苏。9 I F: d9 D' H g( d6 ~
0 }! P j) V0 [$ `
他是从东京来的动画师,和我一样,签了一年公司内部的派遣合同。不过我和他在工作上并无关联,我隶属于市场部,和他的制作部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直到下班的时候,他和我乘同一辆车,在同个公寓门口下车,搭同一部电梯按了同一个楼层,最后他打开了我对面那间公寓的门。我才想起来,这套公寓本来就是公司事先为我准备的。: x7 v5 P( `, B9 |7 J
8 \+ O1 {2 D4 K6 Q' \4 h“你可以叫我Sui,同事兼邻居,请多多关照。”9 K" c+ O( R5 _+ @0 M
6 D' i8 |* x7 O7 m- p# E& X他的口气并不像他的外表那样酷,温和有礼,东方人的美德。他和我讲普通话,口音稍微有点别扭,白天在公司里听过他和老板讲地道的英语,归途的车子上还听过他对着手机讲广东话。
' M7 k4 G( C$ k' D5 a
, `, I4 B7 C q( {8 c2 B' N+ Z我礼貌性地回了一句,但并不准备继续任何话题。转身关上门,其实谁都不认识谁。
: e7 Q4 d6 Q8 L! |) L4 j' X" M6 n7 |" ~, L* _' i" u5 K& E4 S
第二天,关于苏的话题就开始在公司里的女职员间流传。他的确是个话题性的人物,发蜡抓过有型的头发,酷酷的墨镜,花样百出的T恤配低到胯部的仔裤,并不是特别宽松的那种,但因为他很瘦,七分裤和夹脚拖鞋之间的小腿线条,让人力资源部的女职员们又羡慕又嫉妒;午休时她们拿着日系潮人的时尚杂志,聚在咖啡厅里讨论他今天的打扮。再加上他一来就被任命为动画组三十几个人的头头,不消开口说话,就能迷倒一大片雌性生物。, C5 T3 ?: N7 t! b G$ ]/ J
6 v; d& j3 y; t4 v% @" }1 a! a“你好像错过了咖啡厅里的girl gossip,我刚才经过听到她们边笑边讨论。”
! p# o/ f: g3 }% p
0 `9 B# }$ U2 o; s' Y4 T下午茶歇时,他路过我的办公桌,笑着对我说。# R8 m6 A, M- g% X5 `, i7 P2 C
3 k' @0 e6 j" Z, y9 A+ P: \3 A0 i" a
“我从来不参加girl gossip.”0 q) {% E# n9 m0 ~( q
3 v, C" [5 ]/ c0 L$ B
对话骤然冷了下来,他识趣地走开,继续工作。0 E0 F) ]0 f: h, r$ x
2 T! ^) m2 L% M5 E
其实我也有点嫉妒苏,经常要出席正式的商务场合,我没有办法像他们制作部的职员那样随意地穿着。有任务的时候,连casual Friday的权利都会被剥夺。常常觉得,像我这样三伏天还必须穿正装的人,如果没有空调,就真的不用活了。* h' d: g! R3 y
/ \" \# p. v- g. N$ _" G
他有时加班到很晚,所以我并不常和他搭同一部车下班回家。上班则无可避免要碰面,于是不得不出于礼貌和他聊天。除了工作,我从不是个多话的人,一个人的时候戴上墨镜和耳机,就等于与外界隔绝了;一旦狭小的空间里多出一个人,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2 p$ d1 [7 ^; [0 G1 ^$ I! k0 O
# |7 w, c+ @$ |6 w% m“旁边那辆TOYOTA和我的车是同个型号,啊……好想念我的车。”
5 b' w$ H2 [: F, y9 D! w: b7 L$ W; _, v
难得,这天听他说起私人的物件。
. d' C9 |" h9 E* X K: O# ?+ G/ S1 p1 v4 O0 z! S
“你在东京的车?”
. v* Y2 \* z: v, l
9 |. |& {7 H+ n: L6 |& p: e! W4 g- Y“不是,在旧金山的车。”
# n# U6 N. q$ ^$ P+ @# N3 B S/ k. ? ]: D) j
“外国人在中国开车会抓狂的,哪怕你是ABC也一样,还是放弃吧。”
. n1 a. m8 R* g9 l1 ^
! F0 r6 B/ \$ }0 N- |9 L9 b“其实在东京也试过开车,靠左行实在难以适应,最后只能放弃。”
. @& d% c- t! ~# q
2 `3 H: x3 W$ i: h: v, |“为什么从东京来这里?”; _0 @/ P: Q- \/ i5 Y$ I- ]5 x, c
+ P& U$ }0 `( a1 |# s, a" E' t
“公司派遣,你不是也一样么?”
+ y$ y/ P7 Z. J( Y( o+ S i f7 d9 H/ T4 G; N0 M
“一般都会给出两种选择吧,接受派遣比较容易得到晋升的机会,不接受派遣也有别的任务。”+ H3 l& h8 H" ~9 |7 \/ [
6 S) a) N* j3 ^( L9 N
“那你为什么来这里?”# a! v, e: x H' [
" _1 [; y6 N; t/ Q7 P+ S
“我在哪里都一样,接受派遣还有除了年奖之外的bonus.这边一年的任务结束后,还会继续被派遣到新加坡。”5 T: d, D" h7 w" [/ H
" }; g% F# r& f, H' i“我也一样。明年可能去圣保罗。”
/ R6 X6 C. h% M2 Z. L3 s" W' ]2 X4 `9 v% A, k* x1 h
又安静下来了,这种时候车子里的气氛总是让我觉得不舒服。两个人僵硬地并排坐着,却无话可说。我往往塞着耳机假装睡觉,他则经常拿出手机来收发mail;奇怪,我以前认识的美国人,没一个对在小小的手机键盘上戳来戳去输入字母这件事感兴趣,哪怕是黑莓也不招人喜欢。
( k) p* b0 y, B% d
0 K0 m2 M8 w# S7 d$ b, h有一天下班之后,老板和另一位主管意外地和我们搭乘同一部车子,说要去我所住公寓附近的一家日式料理店见客户。真是个会节约的老板,我觉得这样也不错——物尽其用。% Q3 H! Q4 q: [# W2 O7 i
5 c0 P/ O/ ]8 W, p老板和主管坐在前排,一路都在聊公事。我照样坐在后排,塞着耳机,苏坐在我旁边,在看一本很厚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