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940|回复: 4

近年十大灭绝物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 20: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英国《卫报》报道,从2000年到2009年短短的十年间,从中华白鳍豚到圣赫勒拿岛红杉,因为过度捕猎和开采、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一些已在野生环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彻底灭绝。这组图片展示的是十年内野生环境中消亡的十个物种。
" c; Y8 a; i  c5 U; O! f: Q
( D% n4 Y, |1 h/ Z5 \3 O0 ^" o; r
& B5 ]3 ]; j. Z, @, {- ^# F$ P: G1、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4 z4 |+ s; x* \  F* o% c4 K
4 D( K& X: T, H* z1 R
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自从1996年起,白鳍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而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有害渔具、电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
+ `9 _2 [% r1 `: m9 t1 X5 s
$ i/ T8 u: |, j
! u$ s9 _4 r: r- u! p3 w7 ~2 a. z9 Q: U0 a
2、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亚种。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近年来数量急剧下降,已经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单。据悉,这一珍稀物种的成年个体总数量不到50头,事实上可能已经彻底灭绝。最近一次在喀麦隆北部的一次调查行动中,并没有发现野生西非黑犀牛的踪迹,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当地偷猎行动依然非常普遍,即使还有野生西非黑犀牛也难逃偷猎者的捕杀。如同其他黑犀牛种群一样,在过去的50多年间,西非黑犀牛种群数量下降超过80%,专家担忧该物种已经灭绝。
: X0 i. Q- {) x, c3 P# H, D5 ?% ?7 `7 z) y

0 G5 r( ?+ ~' G  U9 X7 X
+ f+ U: I9 |3 L! x$ z3、金蟾蜍,又称环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种,其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因此被称作金蟾蜍。曾大量存在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森林中一片狭小的热带雨林地带,然而自1989年以来,在哥斯达黎加再也没有发现这一物种。1987年,仍有正常数量的金蟾蜍在野外繁殖生长,其繁殖地众所周知。然而到1988年,在其栖息地只能找到两只雌性金蟾蜍和8只雄性金蟾蜍。1989年,只发现过一只雄性金蟾蜍,而且不幸的是这是金蟾蜍物种的最后记录。此后大规模的搜寻工作都无功而返。4 \: z  F2 f+ Z: }4 G- i# m. u
2 y+ f( K. k" O* r
由于全世界范围内两栖动物数量不断下减,金蟾蜍绝灭的实例也被许多相关学者研究,一般认为,造成金蟾蜍绝灭的主要原因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
7 |4 E1 w: v! f* X1 c
: `& i. \6 h6 h  x$ G9 F4 L& v  n& U, i1 V+ d
" d, ~: ]5 Z6 Q; Q' d
4、自2002年最后两只夏威夷乌鸦不见踪迹以后,该物种就被列入灭绝物种目录。栖息地改变,人们的射杀、引进来的天敌(包括老鼠和印度猫鼬)、被夏威夷当地的鹰捕食、禽疟和外来蚊子带来的病菌等导致了夏威夷乌鸦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一些夏威夷乌鸦被人工饲养,而且当局长在制订计划,试图恢复野生夏威夷乌鸦的数量。
4 g. {4 N1 B/ m% Q; ~7 I6 \" ~% ~, m  U" F( ]& {
5 U# N/ w  T1 D* @' F

  w1 D" z: `5 l8 Q5、该物种被列为地区灭绝(Regionally Extinct,简称RE)物种,在塞舌尔群岛范围内已经灭绝。自1972年以来,观察发现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已经大大缩小。而从1994年开始,尽管仔细搜索过其分布区域,但没有再找到纯种的塞舌尔蜗牛。
8 _* p9 m2 G3 d, `* Y" m; k& b6 w$ V0 M2 h1 S

2 ?' [: A8 n1 a0 v& j! z
+ Q6 L- X. d$ _, e" g  \/ `1 y+ ^6、圣赫勒拿岛红杉(英文名:St Helena redwood;学名:Trochetiopsis erythroxylon) 是圣赫勒拿岛特有的树种,现在在野外已经灭绝。当移民登陆这座南大西洋岛屿后,因为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木质优良,以及树皮可以用来鞣制皮革,所以被大量采伐。到1718年,该物种已极为罕见。在19世纪后期,当亚麻种植园开始建立时,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到20世纪中叶,只有一棵圣赫勒拿岛红杉幸存,而这一棵树是今天所有已知的栽培红杉的来源。近亲繁殖所致的物种退化和有限的基因库对该物种的未来生存构成最严重威胁。1 X; O% q4 k! h  i/ T- [7 @- O; F
; L8 n3 n% C; ^4 `
圣赫勒拿岛东距非洲大陆两千公里,是一座死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山,圣赫勒拿岛距非洲西海岸约两千公里,由于位置偏僻,直到十六世纪才被一位葡萄牙航海家发现。达尔文盛赞这里是“物种的天堂”,圣赫勒拿岛还是一代枭雄拿破仑的流放和葬身之地。
( V; K! `) t: C/ R$ U' \
9 V- U. \) X0 n' m; Z
; \: P: u! M+ x9 Z+ M
8 J$ o) L9 t9 r7、毛岛蜜雀(英文名:Po'o-uli;学名:Melamprosops phaeosoma),也称为黑面琵蜜旋木雀(Black-faced Honeycreeper),是夏威夷毛伊岛特有的物种,1973年首次在该岛发现它的踪迹。毛岛蜜雀主要吃蜗牛、昆虫及蜘蛛。毛岛蜜雀已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物种。在1998年已知的三个个体中,其中一个被圈养的个体在2004年死亡,而其余两个个体自2003和2004年后再没有出现。需要继续摸查毛岛蜜雀所有可能的栖息地,以确认有无其他个体生存。. p$ ^) B: T( Y0 J$ G0 ?* \/ J$ {

$ t4 q1 k( O5 H9 s) l毛岛蜜雀数量减少主要是因失去栖息地、疾病、受到猪、大家鼠、猫及獴的掠食,并其主要食物-蜗牛的减少所致。当地曾尝试多种保育方法,包括在它们的分布地清除猪只,又尝试人工培育,但都不成功。% n+ K- ~& P, P+ J" i6 j! g
$ ~) X, K+ M/ u2 P) I# Q( o; {, M4 H
7 ~& \9 J5 L( R% b
) o' x+ Q. D& T+ ]6 i
8、弯角大羚羊曾经是北非一种很常见的大型哺乳动物。为了取其肉食、皮革和宏伟的羊角而进行的过度猎杀,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导致该物种的数量大幅减少。目前,弯角大羚羊列为野外灭绝物种,人们正在对该物种进行圈养繁殖,并计划最终将其放归野外。. P, e, [3 }' r- H  {, W
: N* }+ r9 J+ }6 }8 ]

# T) M! e3 K: M; w$ T/ t3 f2 j
7 R: p9 W# G; R3 W+ C+ e# P3 P9、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物种,在巴西巴伊亚州(Bahia)的部分地区能发现它的踪迹。尽管这个物种的几个圈养种群存在于世,但最后为人所知的野生个体在2000年底消失。其他野生个体也不可能存活,主要原因是贸易性的诱捕和栖息地丧失。然而,在对所有可能的栖息地进行彻底摸查前,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还不能被列为野外灭绝的动物。7 h& u- _. y' D" ~

- Y6 q4 I8 G6 W
1 H0 Y( P$ [! d5 i( }6 ^1 P! ^7 I; c2 \+ l7 K, [/ @/ i
10、伍德苏铁被列为野外绝灭物种。迄今为止,只在南非发现了一株伍德苏铁。虽然当地人过度砍伐伍德苏铁以作药用,加速了野生种群最后的消失,但该物种的灭绝可能是一个自然事件。1916年,最后剩下的树干被移栽到植物园。该物种不存在任何再引回到野外的可能性,因为现存的都是雄株,而且被盗窃的风险太大。
+ z+ I4 V$ ^6 j! h" x$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发表于 2009-11-3 21: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羡慕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18: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弯角大羚羊  为它感到惋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20: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珍惜我们生存的环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20: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护环境 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4-5 08:17 , Processed in 0.05483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