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出者爱返 ! ?2 L) R4 m' v6 q
福往者福来7 j" t& u, t+ l& u
! T8 b0 S% _6 A0 ]% V6 H) g
佛经有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意思是讲,一个人把爱心奉献给生活,自己也会得到爱的回报;常把幸福送给大家,自己也可以得到幸福。
9 U8 i7 ^/ U$ p1 P8 v0 w- I4 \一般地说,参禅礼佛的人们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出家的人,住在寺庙,剃发吃斋,不近声色,每日念经诵佛,苦心修炼,称之为“和尚”、“僧人”( Seng这个音节只有僧这一个字,由此可见僧的尊崇);二是居家的人,可以娶妻生子,可以种田务工、经商从业,过着和大家一样的生活,但要心中有佛,一心向善,有条件的应在农历的初一、十五进庙参佛,并持斋戒,诵经礼拜,称之为“居士”(如今的居士是不可以自封的,要有佛教管理部门或者寺院签发的“居士证”,相当于僧人的“度牒”,进香朝山可以免除门票);三是大批的信众,既不是僧人也不是居士,他们经常入庙烧香,施舍随喜,见寺就进,见佛便拜,但多数不通经卷,只会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却知道积德行善。1 g/ p2 A! s) t6 T- l! N" G
我本来是要剃度出家当和尚的,但考虑父母年迈、女儿幼小,而且还有许多俗事非干不可,就忍住了这个念头,退而其次做了居士。我经常反省,晓得自己六根不净,七情六欲萦绕肺腑,还是个地地道道的俗而又俗之辈。但我知道自己身具慧根,灵系佛缘,一定会根除心中魔障,迟迟早早是要以“青灯黄卷”了此一生的。
+ l8 b, o2 J [1 X5 i我遁入空门时所撰的那一份《自白书》,为什么不叫《忏悔书》呢?因为我受业僧师不准。他说,你虽然纵横江湖,并无恶端;虽然舍弃亲情,并非己过;你的一切因缘皆为定数,聚散离合也属平常,有什么要忏悔的呢?况且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什么必要非得忏悔呢?( J0 R* [3 v& o3 ]0 @# n
请注意,业师在这里用了“亲情”二字。+ i7 {3 x! d* _0 f0 g5 P8 L
我决心入佛门时,将自己的一切都告诉了业师,当然包括我和华华的关系。业师听罢,一笑了之,这给了我极大的自信。我的业师不是平常的僧人,他德高望重,在佛学界极受尊重。他对“同性爱”的态度与“异性恋”完全相同,没有半丝大惊小怪,使我深为叹服!
5 U' F' z1 w2 J) m3 E; o目前,我身为“书剑居士”,就要做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多在世界上干些好事善事,多为自己祈些福祉。正是:
& K- g3 M: _2 G3 i 书剑居士 行走江湖0 Q9 s# o7 e" G, N7 S4 T* B9 Q
书以善传 剑以恶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