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是心理和上和身体上的综合健康!
& a5 j1 {' H/ w" M3 H,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不同的说法。
3 W8 Q0 Q2 }9 B1 @( V
% M8 J: N: [$ z5 s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 S. ] [$ Y8 W- ~: G$ }% P
9 Z: ]6 M) U J! U p我国知名心理学家郭念锋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7 Q" z* q* v2 }. o7 \9 u5 ~" e
1 x8 ?) z: r1 n) m: K9 L* G; Y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高,适于工作;晚上能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第二天工作。如果一个人每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他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 T7 j: s8 [8 V$ C# A2 i& c# _" v4 f+ `& z& [( J5 S5 g; O; A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 ?) J$ ~' s d6 I0 f# e$ Z' p2 z, a; {9 m$ Y8 |( y* b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 x5 f6 i; G1 [7 E+ ^
" H' d2 k* `9 [& A6 G四、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 Q* @! D5 q T. T' v9 ~ r: l& d# k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地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刺激虽不是一次性的强大剧烈,但却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要缠绕着人的心灵。
" K: s; {2 N& J' E3 t, j/ s
3 w0 P d- Q9 z5 i3 Z' u' u* p# V- V六、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6 K2 R- P& b! l5 a+ V: r. \& C, U' Q
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 c( }, W7 Y3 l: D- T# O
% `3 B6 l; b' H. B5 Q1 j八、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 w9 @, }. K' y, `. H `) j
: w: T1 ~8 a$ ?% ^2 G0 D* k
九、社会交往。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_8 X* Y l" T+ I x
4 x& I! {0 h) h, i8 e2 [) A6 }; I9 Q
十、环境适应能力。环境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