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067|回复: 0

━═☆南无我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解说(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7 19: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P. q7 N2 u& g! M# W  Q6 c2 M! m
. l  J. F3 L% W- Q8 q7 Z$ j; U! K
& z7 T% _, D2 M1 B$ J
4 e& Y& @: M: ~# Q. G( y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 _, `0 r; y, P9 _* b, P* y2 N4 F
$ z6 ~0 t/ q+ ?9 X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O* `6 t+ g3 I3 g7 R, v­# H! z; G2 m4 w- ?
                圣菩提心极珍贵,诸未生者令生起,- d2 u9 T; l3 x3 V  O

8 q& @7 c9 C' q( e. K4 W' m3 P  
3 C  C2 E- e6 ?. p7 ?令已发起不衰退,辗转增上恒滋长。
: P& {' L7 y6 _7 O
: \% J1 b+ }  \4 S5 q9 A# X' {

8 O6 d! n( C/ S( {$ I2 O% B5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f! X6 Y" I$ S& Z' Y7 R7 P7 z0 i8 W4 M
1 P% c( ?0 i& w$ m2 v3 S# W( F5 K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菠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菠萝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菠萝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菠萝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菠萝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菠萝揭谛菠萝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1 `, i0 k' C  y$ j6 V) `6 H. d1 ~1 S& W2 \

0 p0 ^& q& g! c2 ?  r2 d
: e/ `" \% a  [! R: M经文注解
, S3 o2 ]) @8 }
% k. c9 T6 h& F$ h4 |1 r* D【观自在菩萨。】 , j% V. U" `; Y

( w0 Y" a  n( D' [   「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可指观世音菩萨。这里的「观自在菩萨」表示观照般若已经自在无碍了的菩萨,不一定指观世音。
3 S. s/ s' @  M. b; G; a* z% z: }5 A; j5 A  U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 u# F& U6 ^. l" q6 i「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在修行深般若的时候。深般若波罗蜜,加一「深」字就分别于小乘也能修习般若,而是大乘才可以明白入手的般若。 8 T0 i0 [4 y" L( q8 j' E  a
­
2 ^4 i. y3 P+ C7 h) E, @1 g* U  ~0 V; Y+ Z
「照见五蕴皆空」
1 v9 I, j& t6 Y8 _# ?「照」,有心叫作想,无心就叫作照。照的意思是离开我们的妄念,像镜子照东西一样,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 p; c2 L& a/ a「五蕴」蕴是指“类、堆”。 佛把世间一切事物总分为五蕴(五类),分别是:色、受、想、行、识。 + |9 d, l) }3 a9 v
「色蕴」是物质这方面,一切万物,凡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觉,以及意所想到的东西都是色蕴。
& [) u% Y3 ]. _「受蕴」我们现在看见了风扇,看见有一台风扇,脑子就有所领受,内心生起一种领纳的作用,来领纳乐境(乐受)、苦境(苦受)及不苦不乐境(舍受)。
* m: `( B% G# H8 U+ H「想蕴」就是种种思想而我们这个想是念念不断的,念念迁流就是「行蕴」。 & T# Q- k8 p! }- b5 i  q/ I& K1 N
「识蕴」是我们能够了别、认识,例如上述风扇转动发声,人最初只听到声音,随即知道是声音,这是耳识;同时传达到意,能分别了知这是风扇转动所发的声音,这就是意识。 8 M9 N/ u# ]0 F
所以五蕴里,四个说的都是心,都是精神方面的,只有一个色蕴是有关物质方面的。五蕴都遮盖我们本性,是妙明真心的障碍。 1 B! g, @; _4 d5 _
[五蕴皆空],五蕴没有任何一蕴不是空。也就是说世间事物都是“空”的。 ) h7 R( }6 h( G/ |- C+ E( ?1 N
「度一切苦厄」 “苦”是痛苦,“厄”是穷困疾厄。佛认为人世间充满了苦, 而人生最基本苦有[八苦],即:生、老、病、死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 - T( f; r) `9 v8 Q$ C
「五蕴炽盛」(色受想行识这五种东西很盛,荫盖了你,使你的妙明真心不能显现,因此你有烦恼,这是苦的根本。)。如何去除这些苦,得到真正的自在是佛法的根本目的。观自在菩萨在修习甚深的大智慧到彼岸时,以般若妙慧观照世间事物,了达五蕴并非实有,当体即空,因此能「度一切苦厄」。 5 T. h$ c4 C; d! Q: P5 b% V
以上是经的总纲,下面依此广释。
) }. B# Y, Y8 I+ p; u4 M) L; @) a; l2 Z7 x3 T8 f  ?* ~/ w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n" W( j* S5 V3 n1 j观自在菩萨答复舍利子所提的问题,所以首先称他的名字,舍利子。 & N) N$ P0 @' X2 Z. Y0 E+ c2 H0 }) o3 b
[色]指「五蕴」中的「色蕴」, 指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听得到的,这样一些能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存在。也就是平时说的[物质]。 # T- @4 _% A4 S  W& h
1 I& K% l/ e  B% P
「色不异空」后四句都是说色(物质)和空是等同的。 9 F( [0 b, n9 v
佛为什么说世间的物质都是[空]的呢?
4 y0 f  J4 q, g, O佛学认为物质都是由更小的元素组成的。和物理学上说的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的道理类似。如一台风扇,你可以把它拆成电动机,底座等部件,而些部件是由不同的分子原子组成的。这样分解之后你发现里面不存叫“风扇”的东西。 风扇之所以被称为“风扇”不是因为里面的原子分子有风扇的特性, 而是因为这些分子原子按一定的规则组成了一个具有送风这样一个功能的东西, 而这个规则(因缘)外在地决定了它是“风扇”, 其实本没有被称为“风扇”的本体,如果把这个风扇熔化了,用同样的成份,工人可以做成水桶或台灯。 根据这样的道理,佛说物质是“空”的。 显然这个“空”不是指现在科学上说的“真空”, 而是指物质没有主宰的本体、没有不变的实质。
) {. [) c2 j5 Q
& |! a( l0 K6 {6 F: m"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7-27 08:17 , Processed in 0.06461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