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的人,学习的程度不一样,对学佛的认识也都不尽相同。 学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有许多人,学佛仅仅是为了保平安,保发财,保健康,带着这种目的来学佛的人为数不少。尤其是初学的人,对学佛的意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学佛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一点现世的安乐。
+ n! a& A8 `0 w# l0 V 当然,一个学佛的人,是能够得到三宝的加持,能够得到佛菩萨的护佑。但我们要明确,学佛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生命内在的智慧;为了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为了将来能像佛菩萨一样利益所有众生。 6 z4 Q' L" O+ j: h
( B2 Q5 b$ r. q) o2 A
学佛的人里面,大体有两种类型。
- P" Y! i% t9 A& ~$ y 一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平时忙于学习和工作,生活单调乏味,周末到佛堂来聚一聚,找朋友聊聊天,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个项目。如果是带着这样的目的来学佛的话,那么学佛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不到佛堂来,还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可以到夜总会或亲戚朋友家去坐一坐,同样可以消磨时光。如果是带着这样的心态来学佛,就好比是“明珠弹雀”。明珠固然是可以用来弹雀的,但随便的一颗石子也能用来弹雀,珍贵的明珠仅仅换取了微不足道的麻雀,未免过于可惜。
O1 E! \" u9 S$ J8 B/ F! d 另一种是把学佛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比起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比起自己在世上所拥有的一切,学佛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而,学佛是用整个生命在实践,他们甚至可以为此放弃一切。
- j+ b+ I$ \, F2 F! F- Q. }, D. M; f1 i' H" p
学佛和做人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觉得学佛只是来佛堂里磕磕头,拜拜佛,而不是将学佛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是没有把学佛和自己的生命真正联系起来。
' Y5 P; x; r k4 I 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平时也念佛,也诵经,寺院里有活动也愿意参加,似乎也是在学佛,可是他的人生,他的品行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念佛是念佛,烦恼是烦恼,完全是两码事。他的烦恼得不到丝毫的改善,他的人格也得不到丝毫的提升。他干坏事的时候还是照干不误,他骗人的时候还是照骗不误,他不会去想一想,他所做的这一切,是否符合佛陀的教诲? ( u% q2 T/ N% ?) N! e3 Q3 m
这就是没有将学佛和自己的人生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学佛和做人严重脱节。这样的情况,目前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 + `$ t# P4 c g/ R# e$ B; y# v
Q0 J& e* Q" l5 U
可能有的人会问,不学佛不是照样可以做人吗?做人为什么要学佛呢?
/ N" I: F1 G5 C* y& i" E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做人就贯穿了我们的一生。可以这么说,做人是我们终身的职业,这职业的特殊性还在于,我们无法请假,无法辞职,无法将属于自己的工作移交给别人。所以,如何将人生过得更好,过得更有意义,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 z/ `* z: p. p6 H0 _. U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在世间几十年的生存时间,看起来似乎很长,但如果和人类的历史相比,和宇宙的历史相比,我们每一阶段的生命实在是非常短暂。
& a6 m/ Y+ Y+ r% t$ }7 c' l2 s, ? 世间上有很多人,因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过得百无聊赖,一天到晚想尽办法地打发日子,用各种各娱乐甚至毒品来打发时间。可见短暂的人生对他们来说,不是太短而是太长了。
2 N9 n# G# b& g# c
, ^4 g& R# A2 {" J 其实我们一生所能拥有的这么几十年时间,除掉睡眠和吃饭,能剩下的时间并不多。假如我们每天要睡八个小时的话,就要睡掉人生的三分之一。假如我们能活九十年的话,就要整整睡掉三十年,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呵!
! O2 X3 y: b; ~. ? 人生本来就已经很短暂了,而真正可利用的时间就更少,年少的时候懵懂无知,年老的时候又精力不济。佛法告诉我们人生难得,所以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一定要珍惜。 6 R9 t M7 l# W: ~9 W4 T7 o
一方面是要过得幸福,一方面是要过得有意义,这是我们人生的两大目标。很多人只是考虑前者,只是想怎么过得快乐。但如果不了解人生的意义,不了解幸福的本质,没有正确的获得幸福的途径,我们为谋求幸福所做的努力,往往和真正的幸福是背道而驰的。 # A. Z# i+ h0 n) O9 f
8 V, {) n' ^" s8 G/ t6 V
人类的文明和进步都是建立在追求自身幸福的基础上,我们每个人在上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我们为家庭操劳,为事业操劳,为拥有更多的财富操劳,无非是为了过得更幸福。可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真正的幸福究竟是什么。 " P. G# }+ l3 |2 N+ |
我们可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过得幸福吗?我们还可以问问自己周围的人,就会发现,真正懂得幸福或是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并不是很多。 2 f+ q1 W3 ~/ E6 z4 i' t" b
通常,我们总是将幸福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当我们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时,会觉得房子、汽车以及相应的物质财富是我们获得人生幸福必需具备的条件。我们衡量别人的时候,也会用同样的标准。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房子那么宽敞,那个人车子如此豪华……他们一定很幸福。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幸福无非就是这些。
1 S1 {1 d$ A- R8 G1 Q: L1 \& j# N, W; ]6 [- h% E% o, g$ r
其实,物质条件只能用来衡量我们的生活水准,和幸福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当我们拥有了丰厚的物质条件时,幸福是否就会随着房子和车子一同到来? 3 X% X7 }; v6 y4 r5 e7 _* C
如果幸福和物质条件是成正比的话,那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定是最幸福的人。可我们会发现,事实远非如此。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一生为财富所累,成天担惊受怕,他们的生活中并无幸福可言。而另一些人,虽然物质条件很简陋,但一样可以怡然自得地生活,可以在最简陋的条件下找到人生的幸福。
) A' P" ]* e9 b' q$ \5 @ 我们又常常将幸福建立在一个未知数上,建立在我们不曾实现的人生目标上。 ( }+ o8 i) b J( t; W# J
幸福在哪里?我们盲目地追逐着。当我们没有成家的时候,会觉得成家是幸福的基础;当我们没有孩子的时候,又会觉得孩子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当我们没有地位的时候,会将显赫的地位当作幸福的保障。当我们工作繁忙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能够闲一点会很幸福;可有的人过得太清闲了,看到别人生活得很有目标,又会觉得忙忙碌碌才过得充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