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j.qq.com/a/20111103/000045.htm, N3 g+ `0 y8 N' U" U
东南网-海峡导报11月3日讯(记者 骆余民 文/图) 11月1日晚上7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101教室里,这间仅有130个座位的报告厅涌进去的听众不少于200名,连教室大门口都挤满了学生。
( F' f5 T$ J3 P. j3 a2 c i' [+ F. E0 [* f+ ^2 g) l- S+ M
/ l7 i% k$ G: v0 B- v
# }4 R m9 _' w4 q O·11月6日看房团全程惠购 ·抢票美国移民讲座
. `, Q; D, L& B2 Q: N吸引学生们的并不是什么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不是什么体育明星之类,而是一名64岁的母亲。她叫吴幼坚,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爱者的母亲。# t4 z. V) J7 W# ?, O& ^
1 k/ m/ t) S, E
在来厦门大学之前,她已经前往福建师范大学和华侨大学开了两场讲座。) i* R' V" a" q+ I4 K
) f9 A8 T6 I! T0 \$ s4 L! ]儿子高三时向母亲“出柜”$ v1 S1 Q6 S K* y
- f4 b1 v1 O3 {% G! U
“儿子告诉我是同性爱的时候,我是很淡定的。但是真正决定站出来,公开支持同性爱者,我是想了两天的时间。”吴幼坚如此讲述自己的经历,她的儿子郑远涛在2004年成为中国首位向媒体“出柜”(公开同性爱身份)的人。2 M, G2 P" I4 k( S
: s% Y7 k; Y% i/ l
当年已经57岁的她表现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通常,若自己孩子是个同性爱者,母亲一般都无法接受,并且会以泪洗面。
) y% p9 k$ r0 n/ N, g5 L6 Z
0 [7 J4 m$ U1 F/ p- D I“远涛读高三时,有一天晚上他对我说:‘妈妈,你有没有发现,我是喜欢男孩子的呢?’”吴幼坚说,自己听到儿子的话很平静。她表示,自己能够如此淡定地接受儿子出柜,跟她的职业有关系。0 M1 H, B- I8 l, O; ~4 S4 ^" M
& ^' A5 T% l: n; q! @
这位母亲曾经是一名杂志的副总编辑,读过《同性爱在中国》的纪实文学,接着又看过李银河的《同性爱亚文化》,正是因为这两本书,帮助了她,让她可以理解和接受儿子是同性爱。% c' C8 ]% l# V0 [6 t+ c- P5 I
a$ q4 Q, g+ }8 C+ u
“远涛的外公若在世的话,一定也会淡然接受的。”吴幼坚表示,她父亲的处事风格也对她产生了影响,她的父亲、母亲都是比较有民主思想的人,这些都影响到她。她称,自己爱儿子,但更尊重儿子。8 ]$ X e" @6 H& `. \- \3 b8 `
i1 s/ u( \( c, a8 s开通博客热线接受各类求助
( L+ [% a# \( }9 Y& |$ i) a' E7 c: F- ] f9 d; E! Z7 a( R2 ?( H
“作为一个认同自己儿子同性爱身份的母亲,真的还是少数。有时我觉得,我儿子是同性爱,这真是天意。”吴幼坚说,当儿子问她愿不愿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花了两天的时间去思考,最后决定站出来。
; ?% a! j2 [3 S+ P% Q( `, }- c* F4 {4 T7 G6 Y0 ^, O- G6 v! V3 Z5 W3 \
2005年,吴幼坚以同性爱者母亲的身份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爱的母亲。除此之外,她还陆续开通了博客、邮箱、热线电话,接受各类求助。/ c! \) P; ^" }
8 Q8 b5 c" l- y b她不仅支持儿子,还倾听无数同性爱者倾诉他们的苦闷与挣扎。当发现很多同性爱者的痛苦来自家庭之后,吴幼坚在2008年6月成立了“同性爱亲友会”。
% f7 ?0 q1 @- U. m) Y
" p9 A- j# q8 G“每一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所以都会接受自己的孩子。”她通过这个组织,去帮助了不少同性爱者,让同性爱者的家人接受同性爱。
# Q! _, k! G; d1 V
# h+ m. c( N' |* l* O在她看来,如果父母不能正视孩子同性爱的事实,逼迫身为“同志”的儿女结婚生子,只会造就越来越多悲剧。
/ N7 W- I( V |/ J. V! B" P1 v8 y
她介绍说,亲友会的志愿者、义工,大部分是同性爱者。他们聚在一起不是为了“同志”之间交友或者为了他们本身的问题,更多的重点是关注他们的父母等亲友。. ^; Z! V: J0 a1 M) e$ r
7 C8 @4 O1 u/ V, x+ M
前晚,她不仅讲述了自己和儿子的故事,还讲述了她遇见的同性爱者的故事。而她并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有一大堆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叫她“妈妈”。/ ~4 q; m! c$ z4 Q5 P
3 f; v* |: D# P/ z5 p“其实我也分析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出来骂我,除了一部分传统的观念认为我这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应该安度晚年,不要跑出来抛头露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我的行为‘误导’了他们的孩子。”8 `5 O. d3 n$ x9 J
( ~3 n8 e7 A. Z5 y+ W
“我的态度很明确,同性爱不是坏事、错事、丑事,那就是没事。”
; M2 e' s. K! S# T2 I
; S- i+ \: C9 t“无论男孩子女孩子,左撇子右撇子,同性爱异性恋,在我心里他们都是——孩子。”
; E0 j4 v) q! u5 V5 V
2 j& Y" M8 S z& i# U# ~0 [“很多人都问同性爱怎么传宗接代呢?我说,万一我当初没生出远涛来呢,是不是就不用活了。即使我的儿子是异性恋者,他如果不愿意结婚呢,也逼着他结婚么?如果结了婚,两口子又不想要孩子,那怎么办呢?这其实不是同性爱的问题,这是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吴幼坚
8 ^( W: |: r/ l+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