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空不二2 E. t3 [- X6 D+ I' a
3 i2 O. p7 [$ Y' T4 v% l1 w (密宗无上瑜珈部双修的开示)% V! Z) f4 ]9 p! T& v0 _4 l, _
: y7 H( W j% R# N& s( O. {
“拥抱明妃”是双身像,为什么呢?很多人不理解密教,说密教的坏话,大肆侮蔑皆是冲着这一点。实际上,明妃代表的是智慧,佛身代表的慈悲,慈悲和智慧的双合,是佛教的的精华,所以是双身像。
7 ?, l2 t( G; Z+ F% [
! y4 e: e0 z' Y5 n" Q 这样解释有根据吗?有,显宗、密宗的依据都有。
e! m/ Y4 C8 l- F$ y: @; @显宗把般若智慧叫做般若母,慈悲发心叫做慈父。所以,宗喀巴大师在讲《现观庄严论》时说:三乘的智慧时统一的,就像母亲一样,没有什么差别,区别不出菩萨乘与小乘。起决定作用的是慈悲心,就像父亲一样。有了大慈大悲心就称为菩萨,没有慈悲心就是小乘。慈悲心的种子和智慧的母亲结合以后,才能生出佛子。
' X# G0 ^0 F2 b7 T+ r" F* U: u6 `
* J) Y0 f/ _7 S" z7 M& |# Q! e% p, O 佛父、佛母代表的是慈悲和智慧,二者缺一都不是佛教。金刚乘的高超就表现在这里,它把佛法的核心、修持的根本表现了出来。) X5 C1 ]/ _0 N8 w
5 M7 C( x# ]7 L* c1 ?
再则,万物都有阴阳,中国古语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都是在阴阳的法则中生长。密宗金刚法里有23种双合法即23种阴阳。比如,佛身是阳,佛的智慧是阴;外部是阳,内部是阴;气为阳,血为阴;白天是阳,晚上是阴;身体中有形的东西是阳,无形的东西是阴等等。2 X+ l4 W v/ w% Y, }
3 @. s. c( |" t+ y: o 我们来看密集金刚三个头的颜色:中间是蓝色,右面是白色,左面是红色。这代表人体的什么东西呢?第一,表明中脉是蓝色,右脉是白色,左脉是红色;第二,白色代表人体的精,蓝色代表人体的意识,红色代表人的血。父精母血加上自己的思想意识,才能称为人体转世,就是这个象征意义。白色的精和红色的血是一对阴阳,它两个合起来又是阴,这个气(蓝色的天空)又是阳。生命的转世靠精、气、神,身体是父精母血合一而生,加上自己的神智,成为生命。密法之密,是它根据人体的自然规律来修炼的科学性,很多人不知道人体自然规律,所以觉得很神秘。
+ i v' x/ O# X# e7 q( G! n' l
/ k/ e. ~: L. H1 z/ G 现在有些外道说密法的坏话,他们认为双合身就是诲淫诲盗,又是黄色的。他们不懂得双合身得真实含义,是一种无知偏见。
0 c4 p. S9 Q: h: z0 [
% I3 t4 K( \0 ^ o' | 再则,有个问题也需要辩明一下,出家人奉行禁欲主义,而禁欲主义是不是佛教得根本?如果说是佛教得根本的话,那佛教还能不能成为全民信仰?加入是全民性信仰且都禁欲的话,人类社会的前途又将如何?人类还能不能延续下去?人都没有了,佛教还会存在吗?; Z% V3 l' ~5 p0 `8 l/ f
- @* ?- g/ f- I4 e" ]) T9 I- G 有些人批判密法的根本错误就是认为佛教是禁欲主义、独身主义。受戒禁欲的僧人、尼姑在任何时候都是少数,一定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行。比例失调就会产生问题,中国历史上几次灭法运动,如三武一宗灭法、朗达玛灭法等,都有这方面的原因。僧人多了,僧人的权利大了,僧人不纳税、占有土地、不当兵等,引起俗家很多人的不满意,最后皇帝就按民意下令取缔佛教,拆庙、杀僧。事实证明僧人占人口的总数的比例过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合稳定。即使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僧人也是少数,在家弟子还是多数。当时学佛的好多国王都没有出家,而且大乘教的戒律都是针对国王制定的,受戒的对象是国王和大臣、掌权的贵族。他们受了菩萨戒以后,利益众生的能量就很大,一般人虽然想行菩萨道却做不到。
* o' k) a* A1 v) U5 D9 X& S8 b5 C; I( N( }) m2 K. S0 e
所以说,佛教是方便的教化,佛教面对的是一切众生,禁欲主义是不佛教的特色。外道也有禁欲,如印度教、基督教等。当然,过去许多大师,能够脱离家庭纷繁的事务来一心研究修习佛法,以僧人身份对佛教发展确实起了很大作用,这是值得尊敬的。但也产生了很多弊病:僧人不劳而食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僧人如果不修心,不按照佛法来持戒,过那种特殊化的生活,吃众生的供养,就是不合理的。( ]. R# W- h7 \5 [
, s% C c' S& z+ _- D3 P g/ C" z
过去有些人说传教、说法、灌顶,甚至守戒都必须是僧人。其实,守僧戒必须是僧人,而守菩萨戒的不一定是僧人,密戒就更不一定了,否则金刚持就不能成为密教之主了---传法的时候有明妃,不是僧人的形象。
/ z1 c5 H* r% d* D3 I9 `: K0 r- E
7 B7 D: x+ X/ I& H 藏传佛教中很多的的教主,开始阶段都是在家的居士身,像著名的玛尔巴大译师、米拉日巴大师等都是在家人;宁玛派的莲花生大师,虽然是僧人,也还有家室;萨迦五祖中前三祖是白衣居士,后二祖萨班和八思巴二人是比丘,称为“三白二红”(白指穿白衣的在家人,红指穿袈裟的比丘)。阿底峡尊者的心传弟子仲敦巴---噶当派的祖师也是居士,他的徒弟都是僧人,+ u5 ]. Y/ h$ w6 I! t2 Q
5 H9 I$ r/ G; w' C; k
对金刚师是否应该是僧人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僧人当然可以成为金刚师,但有其局限性。《道灯论》中说,有些灌顶僧人是不能灌的,只能用观想或用其他方便法门进行象征性的灌顶。$ `* k6 Z6 ?+ w( }7 F! G8 l* J
. X# ?6 W# C* Y1 w
还有,密法是反世俗的。人我执中最主要的是世俗文化形成的知见,生起次第时就需要反我执,破世俗见,如五肉、五甘露这些做为主要食品,就是破世俗见。世俗人认为最脏的、不能吃的东西,经过加持后变成了甘露就可以吃。又如亥母,在我们世俗眼中猪是最脏的、最丑的,但无上密中,金刚亥母是最有智慧、最美的。还有牛头马面等各种各样的形象出现,都是为了破世俗见知见。
" b5 {' U% t7 q6 C$ h+ S- ?4 _9 s6 D
历史上,尤其是东方文化中鄙视妇女,男尊女卑。如印度教规定:女人不能进庙、祭坛,伊斯兰教礼拜堂女人也不能进。释迦佛时代,印度社会分四个阶层,等级森严。佛陀打破了这种不合理的常规,提倡人的平等,众生的平等。驯马的、放牛的以及各种受社会歧视的底层层人物都可以参加僧团。佛教显宗也表现出受过印度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说“只有男身才能成佛”之说等。密法就打破了这一点,女人照样可以成佛。度母、南海观音、亥母;很多的瑜珈母不都是女人成佛吗?男人能成佛,女人为什么不能?众生都有佛性,男女没有差别,这就是密法更合理之处。
( E0 G7 p, F' Y
. V d: [, {/ }$ e5 \, H: a6 m 释迦牟尼佛出生三天后,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其姨母抚养长大,释迦牟尼成佛后返回故乡,首先受戒出家的女性就是他的姨母摩珂波奢波提和他的妻子耶输陀罗二人。后来有人反对说:这样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我想:如果释迦佛觉得不可行的话,是绝对不会授戒的。佛教中有男僧、女僧(比丘与比丘尼),有男居士、女居士共四种弟子,这都体现了佛教男女平等的思想。而且,有现人以男身可以度,另一些人却只能以女身来度,需要以男身来度他时现为男身,需要以女身来度他时现为女身,这就是佛的方便法。
$ L4 k. d+ H0 D; Y& f) m+ o1 Y" I8 w; a4 e0 x, I# H
对密法高层次上的特殊修法进行污蔑、攻击,其根本问题就是一直以来对佛教的一种错误理解,认为“小乘佛教才是真正佛法,大乘是后人造的,密法是外道”。看问题要看本质而不是只看形式。按无上密义理,成佛时具有七大特点,也叫七支金刚身,其中一支就是双身像,代表了非常多的哲理。密法是从人中产生的,而且是完全按照人类的自然生理规律来修炼成佛的,这是密法最大的特点之一!
- S2 K+ W+ d4 G9 p+ `0 ~8 {& r- c+ c# W8 m" W9 K& z) `* s
很多学佛的人没有明师指引,不能正确理解“佛”的含义,走向了许多外道批评的“偶像崇拜”,把佛像当佛。佛像就像人像的照片,“见像如见人”是指思念其人所作所为。同理,拜佛、看佛像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佛的慈悲利众生的功德和佛陀的智慧教导,从而产生一种净化自己心境的作用,而不是求自身难保的泥菩萨来保佑自己。小乘皈依法里说,悉达多不是佛,佛的智慧、精神境界才是佛。不要把佛仅当做是黄皮肤、丈八金身、三十二相、头上有发髻等等的塑像,这固然是佛,但真正意义上的佛是佛的精神境界。天魔也可以化身成佛的身形来迷惑人,但佛的精神他假冒不了。《金刚经》中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 U, |( B/ F; O* B, q8 n) b
Y; L/ _" v- @9 B$ B" x2 o( B ---多识仁波切 ) X/ {/ u; K4 G* @
: p4 a& l8 X- C% v$ f' E! v8 |' i(本文为水月整理,转发请注明出处 谢谢)% O* S4 v' v/ V$ r) v, T2 s/ r5 M
0 k5 o" a: K- K6 X8 q- ]9 T0 g
# u2 Q1 T5 X% N$ h
6 k6 P8 G, o C' m" Q. ?; O, A% V8 j9 J% ^
; p9 f& F, ^! y
多识仁波切简历:0 `- p0 V- J+ [1 `$ X/ n1 O
4 g! O7 M j1 ~1 _& Z, g) Y( j( E- s
多识仁波切,本名多识·洛桑图丹琼排,安多华锐藏区天堂寺第6世转世活佛,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藏大学客座教授等多种社会职务。雪域当代深孚众望学者和教育工作者。
9 e! s5 C: P% J2 E 此文根据多识仁波切讲授格鲁派密法大手印的录音整理。% C- g' H( f% g _' {
* G: X% J: k3 ]9 ~1 O- m4 {+ M
[ 本帖最后由 水月 于 2006-9-16 05:20 A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