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238|回复: 7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7 13: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bnh 于 2009-10-27 13:18 编辑
, q: d' t) n7 P( S
' ^% N. f* _6 \- q( W,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A  ~/ T. L8 _1 \/ l! T4 |) K* S' {!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的经典——心经新释(圣严法师)
7 M# _2 Z0 P/ N  v, H3 v2 L7 g
5 G# X5 S9 V4 }& x7 @) _序言〉
6 O0 r8 G  @/ E  我在台北及纽约两地,已于不同的场合,先后讲过四次《心经》,讲出的方式也不一样。最初于农禅寺讲出,它的录音带不久就以有声书型态流通。
, A  x6 d1 Q( b
4 M/ m7 L" m8 K! N  本书:
1 L$ W* k- B2 h1 n, V0 c3 U7 c
0 i* f& C4 C- c4 ^7 J1 i& Z  (一)心经禅解──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听众人数较少,程度却相当平均,所以比较著重于佛学思想及禅观,同时也对经文逐句的解释,必要时也征引了诸大小乘经论,便利于新学者的禅修练习,也可作为演讲《心经》的参考。
' D. m" B" f; F% P! r5 ]' ]- S! n
) M- g$ k% i7 f' [& e! _& F  (二)心经讲记──讲于农禅寺,除了依照传统讲经方式,以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而逐句解说,并依经文标示出佛教的宇宙观、人类观、人的三世因果观、菩萨及佛的境界;层次分明,内容也相当扎实,有助于学人作义理的探究。2 I( f! P9 y6 Y- K
1 d9 e) K0 h1 X; A7 }- U, j) l  ~
  (三)心经实践──讲于台北国父纪念馆,一连三晚,每场都有三、四千位听众,所以讲得比较通俗而更生活化些,有利于日常生活中应用。# U7 i, S( O1 i. I' d
4 m7 u0 ~1 M/ L; K. l+ O# N
  《心经》是三藏圣典中流传最广,被人持诵讲解最多的一种大乘经典,虽仅二百六十个汉字,涵义丰富,译笔精简流畅而优美。其内容既浅又深,以基本原始的佛法为底子,以大乘空义的佛法为灵魂。真是遇浅即浅,逢深则深的好经。可以把它当作正知正见的佛法概论来持诵、来阅读、来研究。8 V  t% J$ i) p& e3 |
4 k" g8 f/ s) \1 N
  《心经》的汉译工作,先后共有十一次,现被收集于《大正藏》第八册的即有八种。另外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般若经》卷四及四○三,均有与《心经》内容大致相同的经文。译笔最流畅简洁的是玄奘大师,古来僧俗大德们读诵讲解的,也就是玄奘大师手译的《心经》,我也不能例外。
# ?$ h' o) n/ ~& q$ r: Q
' V" @0 E* [6 ?  V, h  为了便利初学者的运用查考,辑成本书之后特别将诸种异译本,收集了加上新式标点,附于本书之末。其中有的译本文字内容略有不顺,但是对照各种异译,能使我们对于《心经》内容的理解,等于多配了几副开拓视野的眼镜。
( ~8 U' s% }3 X9 w0 O5 `0 c, o! L1 s  E, W  R+ O# W. F& y
  最后要向为本书整理录音成为文稿,以及替我抄写清稿和校对出版的诸位僧俗弟子致谢。! k+ U+ n  Z) y1 T7 u$ k
9 p& Y+ Z. e& T+ |8 |3 n0 B. b2 b7 _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七日圣严序于纽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 ~  [% `; p" s; N0 u
. K' U: v. ?' @2 Z* C
  自序
# Y9 I' N5 O, G. b& u+ N  第一篇 心经禅解+ R0 g& P: `- w/ t% ^
  一、前言
, a1 n& `) N) g6 i6 x& Z  二、智慧度苦厄+ g3 ~8 m2 O# l4 C& r" N
  三、观诸法皆空7 \( Y( Z$ d( _2 v) |& A7 e1 R
  四、因缘不思议# k( |- ^  L0 @) O
  五、解脱与自在8 K+ c2 ]" |" E. Q' ?/ ]
  六、生命的归趣
7 c# t% S" C& u. b5 G. Q9 k9 W7 \6 o! e* @& b
  第二篇 心经讲记
8 C6 D8 ~% o8 H1 a( [# h  一、绪言
1 A  A6 H! ~7 n. H  二、《心经》的内容9 y# U3 h( W( ]: S3 }- h

4 k  \6 w& z5 b, w- g3 B  第三篇 心经实践5 i- V0 E2 i- f9 a* _/ D9 v0 @
  一、人生的意义
! |7 N4 `/ o5 D  二、生活的实践
4 G" V7 ?9 e+ I' C: `  三、生命的超越, k+ ~( N/ D8 ?, B! I
  四、后记
$ o7 L  o$ m8 _4 v2 A& h9 Z8 A* E4 W! b
  第四篇 心经异译1 p' r  s1 ~& S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罗什译)5 U& b: E+ _9 j3 h7 @: C0 l! G( @& n( L* l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5 o4 B0 Z+ I% y, s0 }
  三、《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月译)5 u9 v1 g/ J4 X! e& Y+ `( `
  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共利言等译)
; i! W# v3 u4 O  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轮译)7 G" Y$ e, a' o
  六、《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施护译)
& @1 I& o, O$ m! U+ H4 @8 Q  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成译)! R4 x  T/ v' `3 v  z
  八、《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习应品〉心经内容(鸠摩罗什译)
. k) Q% B! o; S+ y5 N! M. o  q$ g  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初分学观品〉心经内容(玄奘译)8 P! e. w4 m# w' a. |& a) a  [5 a) v
  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二第二分〈观照品〉心经内容(玄奘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心经禅解──智慧度苦厄
+ ]& C1 W. P; t( C) p  V
. O$ p3 Y8 B3 E9 Q5 A5 B
- C" ]! J* F. i' o9 u9 |) z' a8 Z  〈智慧度苦厄〉
5 Q3 a& b' E- p* ?  s, ?* }
  M8 {3 Q8 D0 j% 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v! s+ o5 _3 P# I4 C: ~6 Q" m; m3 u2 D
  般若 梵文prajn~∣a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坛经》中说︰“即定即慧”。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说︰有定的时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时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定的作用。9 I  u. F5 v: e& U3 h* J
5 Q. q/ X* j% k5 U" W4 a8 O. C
  定、慧同时产生,是禅宗的立场及观点,定、慧产生以后,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现清净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会犯戒的。
  o4 T6 v* Y* R2 Z/ @
% X8 V& |6 U$ a' P2 `* M  波罗蜜多是出离、超越、解脱的意思,就是离开烦恼和苦,也就是超越烦恼和苦。整句来说就是︰有智慧就能从烦恼及苦的此岸,到达没有烦恼、永远快乐、自由自在的彼岸。
  t" a2 R4 k1 l7 h: e$ `- w
  `2 V/ H" |9 a: H  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以前五种的修行达到第六种智慧的目的。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度”是超越苦及烦恼的意思。以佛的智慧作为修行的指导原则,才能超越苦及烦恼,达到解脱的目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以简短的经文,教导我们般若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方法和道理,所以称之为《心经》。; }9 d) L) O6 |1 K2 a

1 f, Z- G0 ^4 `! V- b+ S0 t, k  观自在菩萨
' K3 c6 }" w6 M  M* v
& e* T! [$ Q6 s7 @5 Z2 U1 T  菩萨 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自私、不为自己考虑;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并且感谢众生而不求回报;鼓励众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参与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萨。3 i, J. |0 a7 P
" P3 c6 a. m, [, t, {- m
  一个禅的修行者必须先发菩提心,修行是为了使众生得到利益。这最初、最早所发的菩提心,叫作初发心,发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转,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发心。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发菩提心,修行不会得力,容易著魔,对其身心都有损害。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会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7 U" c( A; I. g
8 l7 F8 i$ ?2 n( T; j4 J
  菩萨要断烦恼,增长智慧,不能仅靠打坐,要努力广度众生,智慧的增长才踏实。仅靠打坐,仅以禅定的力量产生的智慧,在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便产生不了应对的力量。唯有以实际的磨炼,面对各种善恶不同、形形色色的众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实而因应有方,这才是菩萨的智慧。所以菩萨于六波罗蜜中特别重视精进和智慧,精进才能断自己的烦恼,产生了智慧,才能广度众生。- s; ~9 s4 @7 X! X

: t$ J( B! m, g' p  精进波罗蜜是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为第一,精进度众生的方法有四︰
  k( M4 |8 q$ A( {  (一)已造的恶业赶快断,
+ W; S7 ^2 q' D# [3 [  (二)未造的恶业永不造,5 a* v! `/ l/ D
  (三)未生的善业赶快生,# ?- H' q& @- O2 k: f
  (四)已生的善业要增长。
+ r6 C. Q8 H- k! T& V" w, f: y. \% H' ?& O6 Z
  前两点是使众生离苦,因为造恶业会得苦果,后两点是使众生得福报及安乐。这四个方法加起来就是“慈悲”;悲心使众生离苦,慈心使众生快乐。悲能拔苦,慈能与乐,就是慈悲,没有慈悲心不能称之为菩萨。
! E- L/ v& a- g! H) Y  I4 t' s" h6 f' ]) u+ Y
  自在
+ j, I. k* H/ x/ N' z* N) {( q& g& }8 G  n# I7 Z2 z% ]* @9 _; S
  是不受影响,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利害。
( |% s" _- ~7 \9 x. ?' R( s5 B. o4 P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广度众生,就是自在。一个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R& y: _# G5 z

7 _# W7 F9 r# V1 K6 g  许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脱后再广度众生,这是不太正确的;只考虑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脱。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广度众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脱。
0 `: h) d& e' a, ?- f4 I# ]3 X% e$ ]
0 K1 e+ U' N$ d8 k9 Z& ]' m! E  菩萨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干净俐落,不要拖泥带水。受施时就坦然接受,以广度众生为回报。布施时就慨然布施,不求回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损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对众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心经讲记──人的三世因果观
1 ~* l( ?2 V- j* Y% @+ C6 w9 t2 C- ^, Q* z
& h5 w' t2 i: F. E+ z
2 k7 `( p. }9 ^  j. C) F. n
  〈人的三世因果观──人在生来死去中即解脱自在〉- x( j* q3 H% o0 ?% E& H
1 J; {: q8 H& l  _1 t4 m7 r) k
  无无明+ y7 N3 x( k7 X* X: r, H
  亦无无明尽2 K* |$ v5 v8 P* y
  乃至无老死- d  v, t: w! ]0 U) Z3 J, ^
  亦无老死尽7 G0 n9 |2 ?! R( B  |( G
  无苦集灭道
$ N. p. \6 R  [  无智亦无得+ i+ A2 W; S% \/ r+ H' \; S0 H1 L. Y
+ ]$ i0 ~, b1 y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
1 _9 D/ X0 {1 f" _) g# K) u- W4 m3 g, `: f
  从无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个阶段,显示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过程,这是佛法里很重要的理论和观念。佛法讲众生,是包括六道中的一切众生,而十二因缘则是专从人的立场来看。因为诸佛世尊皆出人间,只有人才能信佛学佛,才能得解脱自在。
! _; m+ X8 [+ l' e
; Z& s9 K/ u: Z) B4 ~0 O; k+ m4 m8 V  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识”属于过去到现世的主体,故跨越过去世与现在世,乃至未来世。“名色”到“有”属于现在世,最后的“生”和“老死”属于未来世。“老死”以后又再“生”,“生”一定又从“无明、行、识”流转不已。
8 j8 q& S0 V! a2 z: v- _
9 k0 U! f' `, M$ b* {  “无明”为生死的根本,它从无始以来就有,不是上帝给的,也不是因为自己曾经做了什么坏事。众生一开始就是众生,唯其本质可以成佛。如金矿里的金子,本来是夹杂在矿石之中,只要将石头洗炼,金子就会显现,无明如矿中之石,故有无明就不是佛,而是烦恼的众生。何谓烦恼呢?烦恼就是由贪欲、嗔恚、愚痴所衍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再由这些心理现象,表现种种的身心行为,造作种种的善恶诸业,这叫作“行”。+ w7 M4 U4 b2 }

" p1 ^3 q( p; p. f  P* f5 a) _' L# M  当一期生命结束了,生前的种种善恶诸业便积聚成一股很强的力量,让他去感受果报,而投为新一期的生命主体。这个生命主体叫作“识”,和五蕴中的识蕴是同一个东西。当人在转世投胎的刹那,他的“识”加入父精母血(即受精卵)而成为“名色”;“名”是指识,“色”是指受精卵。入胎之后,一、两个月之间,胎儿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即慢慢形成,这称为“六入”;“六入”也就是“六根”。1 |2 D3 T7 b( M6 @0 O; u! X
) l) x0 e, ?! E$ c- z+ d7 H5 @
  当胎儿出生之后,他的六根就与外界的六尘接触,这就是“触”。触之后会产生苦或乐的感“受”,于是喜欢的就想追求,不喜欢的就想摆脱,这些一并叫作“爱”。当“爱”的心理活动付诸行为,成为事实,便叫作“取”。在追求或摆脱的过程,不免又造作了种种的善业和恶业,于是,便又有了未来受生受死的果报之身的因,这叫作“有”。
3 p/ G* W9 N7 C, N2 A: A+ W0 ^8 j  I; {8 s3 ?% H4 {% p
  所以“有”与前面讲过的“识”,是一样的性质,所不同的,“识”指的是今生投胎受报的因,“有”指的是来世投胎受报的因,如此而已。于是,凭著这个“有”,来世又去受“生”,然后“老死”,就这样,三世因果生死流转的关系,像一根链条,老死以后又生,生以后又老死……永无止期。; Z2 b0 W" B" V" s
4 Y' w& h. I1 C1 P, x) i
  从小乘的观点看,十二因缘流转,就是生死不已;十二因缘的还灭,就是了脱生死,不在生死之中,进入涅槃。生死怎么来的?其根本是因“无明”而生,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若没有“无明”,就不会生,不生,也就没有老、死,所以小乘要断无明了生死。
6 n. T, r9 B( L8 c. W8 A& k% f
( C  D/ L5 q; x3 @7 N$ `1 X3 V% K  然而,大乘菩萨则有更深彻的智慧观照。如前所述,既然现前的诸法都是空是假,则十二因缘所呈现三世流转的生命现象,亦不离五蕴诸法的生灭,所以当然也是空的、假的,生死的根本无明既是空的假的,就不必去断无明;而从无明以下的行、识、名色到有、生、老死,也都一一是空是假,故也不需去了生死。$ k: M. U, S1 S5 W$ W8 `; a$ b! w# W" R  w

4 d- S! P1 V5 k: A5 k3 H* T9 A& L) g  换言之,当一位大乘菩萨彻见十二因缘的流转相是空的,那么十二因缘的还灭,也就跟著不存在了。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句中的“尽”,是还灭的意思。因此,对大乘菩萨而言,“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了悟空性之后,既不恋生死,也不厌生死,不被生死所缚,自在于生死之中。
8 v; G6 k- K5 u; Q4 z$ ^* ^) K; r; |9 s+ Z! u2 j
  经文接著说︰“无苦集灭道”,这是指明三世因果的流转生死与生死的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苦集灭道”叫四圣谛,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 L1 r  H7 q9 T) I/ j
3 U3 x8 a6 m# |% Z  “苦”,生命的现象就如苦海,有三类八种,这在前面讲“度一切苦厄”的时候说过了。“集”是指苦的原因,人因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烦恼,而驱使身口意去造作各种善恶业,由此善恶诸业积“集”招感各种苦的果报。一边接受苦的报应,一边又造下新的生死之业。所以,造业而受报,受报而造业,周而复始,永无了期。受报是苦谛,造业便是集谛。如果不想再受苦,就要修“道”。在修道过程中,渐渐地不再造苦因,终究才能“灭”苦。
! \7 F; R& Z* C. |1 l4 n' |' N+ R# @1 m' F( ]! Q4 h- c# h
  由此可知,集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道为灭之因,灭是道之果。集与苦为世间因果,道与灭是出世间因果。
( O0 u9 }" \' b: O7 p
4 }; b& R! n, @% Y  我们学佛就是要断除苦因以达到不受苦的目的。“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前面说集是苦因,然而流转生死的众生为什么会不断地在造苦因呢?要找出根本原因来对治它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6 R/ g; ^9 n7 i9 D  l0 Z" N5 C* |$ D# @, F
  流转生死的众生不断造作苦因的根源,是来自于无始以来的贪欲、嗔恚和愚痴的无明烦恼。例如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拼命贪求,患得患失而不择手段;娶了太太生不出儿子,就想再找一个太太来生;恐怕一个儿子不孝顺,再生一个才安心。贪得无厌的同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树立了许多怨家仇人,逞凶斗狠,报怨复仇,你来我往;再如对事情缺乏正确清楚的认识或判断等等,便使行为上造作杀、盗、淫等身业,嘴巴则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口业。
! W! C7 e& F2 B3 e0 e: }1 R/ P0 z5 Y7 i, t, A& F9 G
  所以不断造业受苦的根本原因来自无明烦恼,也就是没有智慧!那么如何去开发智慧呢?必须修三无漏学和六度。三无漏学是解脱道的根本,而六度是菩萨道的基础,也是三无漏学的开展。
+ h( l1 _8 j( w* k$ d8 E& z/ n
+ ~% ~0 ?2 J' D3 n  三无漏学,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戒与定是为了得无漏慧,有了无漏慧,才能断除生死恶业,即不再造生死的苦因。$ t; y; y$ l% z" F! U+ Z" @
. J- |: t3 |! X) N3 O# `: H; D# Q
  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是戒的范围。从菩萨的立场看,有能力布施而不布施,应该忍耐而不肯忍耐,可以用功而不用功,能舍而不舍,该做而不做等等都是犯戒。至于如何持戒清净,那就要有禅定的功夫。修行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礼佛、拜忏、诵经、打坐、念佛、持咒……等等。
8 G7 ~& {8 [5 l5 d% V4 H
* ^2 x& B0 M( u: X, K3 B  心安定才能真正持戒,才愿发布施的心;心愈安定,烦恼愈少,智慧愈增长,最后就能得解脱。所以,解脱来自禅定和智慧之力。由持戒而离苦得乐,习禅定而得禅悦,修智慧而得法喜。诸位看,这有多好!能修戒定慧的人实在太幸福了。
4 f1 r% Z  @1 U( q$ s: {; E. L7 m# F# B% H7 B
  依智慧而得自在,依三无漏学而得解脱,固然不错,但是一个修行人如果心里这么想︰“哦!我已经得解脱了。”“我已经有大智慧了。”或“我已经成为大菩萨了。”那就有问题了。在空慧的观照之下,根本是无苦、无集、无灭、无道的,这样才会不离生死而不受生死的束缚,才是真正的大自在。所以小乘说︰“苦集灭道”,大乘菩萨则说︰“无苦集灭道”。
  U- [& \+ `8 P- Z* `+ r# k( @5 d; {# @3 l( }7 z/ g
  经文接著说︰“无智亦无得”,这就更有意思了。有人一定会问︰既然说没有智慧可得,那就没有可以证悟的目标了;没有目标,我来修行做什么?在前面的经文里,各位已经知道了诸法是空,既然是空,那么能观照的智,和所证得的理,当然也是空,也就是无可执著。因此,“无智”才是真智慧、究竟的智慧。
! I" A3 q, b$ m# q6 p
9 t$ @- T" o& D% w9 b( M% m  “无得”,是说没有什么可以得到。有人说修行可得功德,修行可得智慧,修行可证道果,又说什么四果、五果,乃至七果、八果,如果有果可证,就是一种执著了。现在外边有人标榜自己已证三果、四果,说自己是圣人,这种人有大问题;把证悟当作一样事实去执著,有一点宗教的体验就生狂慧,是骄慢心。
$ Q$ a, x% e8 c" h( s+ k7 b* d/ Z
) b; Z. M5 _1 T  所以遵守《心经》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的话来修行才是最正确安全的。我们中国的老子不也说了吗?“大智若愚。”又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篇 心经实践──人生的意义
* j8 V3 z) O( W" u5 o
& n8 V* w, o1 o! Z
; M, x) X8 Z* ]* _! U( P  《心经》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识字的老菩萨们也多能背诵,因此讲《心经》的人特别多,听的人也最有兴趣。今天国父纪念馆不仅这大礼堂满座,连走道上也都坐满了,这并非我圣严的魅力,而是由于《心经》实在太吸引人了。
% @8 n6 t3 u* v0 J! A* `3 i
- ~4 G+ o- t' l( D5 I/ T) r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讲“空”的,“空”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否什么也没有?或者是一种消极的观念呢?其实不是!如果懂得《心经》,就不会认为佛法讲的“空”是什么也没有,它绝对不是消极,而是超越于积极与消极的一种最积极的思想。
3 b8 n) ]- Q/ Y+ _
: ~9 F1 ]/ c/ q. s  刚才主持人叶树姗菩萨介绍我很有学问,是一位研究佛学的文学博士,那么我这三天晚上讲经,一定要讲得有些学问,否则诸位要失望了。但是我会讲得让诸位听得懂,如果听不懂,你们还是会失望。因此我要试著讲得既有学问,又听得懂。, f# ^2 Y, H+ o: z, _

4 A, I7 }% B. ^( Z' q8 w  生活、生命、人生! d; a1 ]9 r+ ^0 `, s( Q, @8 ]2 F

, P4 o! t; y$ c" d* m" C; o; z  现在开始讲今晚的主题“《心经》生活系列讲座”。一连三个晚上皆是讲《心经》与生活、生命、人生的实践与超越;亦即这次讲《心经》,是配合生命、生活与人生来解释。让我们一样样地来介绍。& G6 }$ \3 u2 s" j& W9 g
  生命、生活、人生的定义是什么?生活是众生以活动来维持生命的现象,生活是生命在空间的环境中求生存的活动方式,生活是生命在众生群中造作善业与恶业的行为。这些关于生活的定义,请各位要了解。7 L% n8 k+ k! g2 a8 w& T8 B

9 e' z8 Z( l3 G  一般人对于“生活”究竟是在为什么,多半不清楚。以佛法的立场来看,生活本身即是造业,所造有善业、有恶业。如果是一位修行人或是大修行人,是造无漏的善业;普通的凡夫是造恶业以及有漏的善业。看看我们平常生活中是造善业或是恶业?造善业很好,造恶业会很麻烦;怎么麻烦法,后面会提到。" L+ a3 s! {, l4 K, E
5 E) y4 C; a: o; ^% b% c
  生命是众生维系身体生存的现象,生命是众生在时间过程中继续存在的事实,生命亦是众生在众生群中接受福报及罪报的现象。所谓生命就是我们活著时所呈现的动态,生命的事实是为了什么?是由于过去世造了种种善业及恶业,现在世便受福报及苦报。! v( _7 F' Q4 c( l1 }
' J0 R0 ~3 C5 ~2 B. K9 m
  人生是人类在时空中生存的现象;人生是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人类的生命是众生之中最难得的果报。
1 |2 H# Z) D# P6 g, d6 _9 }
% Y$ Z7 W$ M, a, D: G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7 r, e3 z- b, ]( k- O; j" p

8 e) f8 w9 M  k4 l  众生可分有形的和无形的两大类,在佛法中有六道众生的分类法,人及畜生等动物是有形的,其余四类均非肉眼所能观察,所以是无形的。人在六道中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高的,但人类的身体是最可贵的。因为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六道众生中唯有人是能修行佛法的道器,即修道的工具。当我们还拥有人的身体时,要加以把握修行佛法;有朝一日变成为其他动物,或变成无形的众生时,就难得有机会修行佛法了。
$ A# ~; o8 r) D8 `4 w
( x+ e8 ~2 Y  J1 f+ ~: d  我们法鼓山养了一只狗,它在我们作早晚课时一定参加,但是它只能坐在大殿门外,不能进大殿来。有人讲我们那只狗懂佛法、有善根,我却不这么认为。那是因为我们大家都在大殿上,它很孤单,所以就在大殿外等我们、陪我们。我们念〈大悲咒〉及《心经》,它会念吗?我相信它不会,最多觉得喜欢,已是善根福报。所以,做了人以外的众生是很可怜的。* W8 o3 U  l# d3 L: V  @
- U% |: T( q1 \0 P; K; t
  《心经》说的道理全是人的问题,是为“人”而讲的。佛法是对人说的,因此得先得到人的身体,才有机会听到佛法,懂得佛法,并且充分地修行佛法。譬如《心经》中所说的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此条件;人以外的其他众生不具备五蕴、十二因缘及十八界那么多的条件。
# v9 Y/ g* E6 J- k# w1 L5 y4 r
$ H- f% Q$ N" `9 E6 a  有些人认为做人很辛苦,不如一死百了,死了以后大概就没事了。我说,死了不得了!因为死了以后,业报未了,死了以后,佛法未学,是多么地可怜!
8 V- g& R' h, ^3 U3 k$ n
! Q6 Z& ~, ?6 T+ X% S( U: U  《心经》所讲的三世十二因缘,就是以十二个阶段,说明人类生命从过去世到现在世,再从现在世衔接到未来世的连续现象。人类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地一再循环不已,此乃所谓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环。因此,佛教徒的人生观,应该是珍惜生命、积极生活的菩萨行。《心经》的智慧即是教我们如何实践积极的人生观,而又能超越于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7 `4 n4 E( s% k5 d

- e: N* [$ h( g' F4 i1 F  简单说,《心经》的内容是在说明人生的根源出自无明,生命的目的是为了成佛,生活的态度是要达到心无挂碍。因为有无明的烦恼,故而生死不已。如果无明尽,那就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佛。而欲成佛,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无挂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   顶礼赞叹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08: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   顶礼赞叹楼主# b! k" I/ |" U3 T
秀策 发表于 2009-10-27 13:22

% b5 P& Z  T/ p4 u( \受不起  受不起
1 [& k! g9 X0 q$ f1 T0 {( e" W9 m) e3 A- a% f2 [
回礼师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1-17 08:41 , Processed in 0.07919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