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6 17: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闷 ] [ 萤火虫 ]
4 ]; w2 Y9 T2 y' k" {8 D$ @记得一个朋友如此“评价”王菲“只要她开口,就是天籁。无理由,不解释。”
1 O7 s" r e6 m* U8 S7 y原谅我用评价这个词来界定朋友的话,因实在找不到恰当的词。
$ n* \/ h+ ]5 b3 P; r我自是知道,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与权利与评价任何人。像在此时,如若你机缘巧合读到这些文字,对王菲的音乐嗤之以鼻,或对我嗤之以鼻,抱歉,你不具备评价我的权利,更不具备评价她的。No matter who you are! 4 S5 n* u. c, d3 F: ]1 i. C
在《闷》与《萤火虫》中寻找王菲与她的宗教。 6 a! U1 q1 E' _* |" d
只听,不说。
, v: }& m; B( H# k如果你找不到,或没有一点感觉。那么,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承认自己的失败。
1 U+ d: l [& {( A8 _& w+ T+ e, H. e2 g8 r% G, G& W, B
[ 梦中人 ]
8 ?+ V! N. X( _3 s+ q) ]3 Y想必日后很难再迷恋一首曲子至此地步,纵然阿菲并非原唱,
; b8 D3 }* j' ^, D但并不妨碍我像大多她的信徒一样,毫无缚鸡之力的被她俘虏。轻而易举的,让人倍感惊喜又十分沮丧。作为一个听众,我实在是匮乏意志力的人。 5 a" a! E$ B/ X @+ F
2004年香港演唱会,一束灯光, 一个王菲,等于一场轮回。 , X/ _0 g' ] B+ d" z. `
凡尘俗世走一遭,许只为遇见这个声音。 ; z" Y/ t( t+ _
明白过来为何岩井俊二可以由她的演唱会,萌发感慨,又字字斟酌,酿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明白缘何远在英伦的J-church会抛下英国男子的绅士浪漫,直白写下《I want to see faye wong》这样的曲子。也能够明白所欣赏的作家安妮宝贝,缘何一直不掩饰对于王菲的喜爱。更能明白沉默如梁朝伟,也能说出“有王菲在,没有人唱歌好听”这般矫情的话。
4 h9 U) P& r9 g. ?) k; A这个女子发行第一张专辑的年月,是我初临尘世的年月。我在事隔十五年之后遇见她,走进了她的宗教,成为她庞大信徒体系中的一员。与王靖雯时期的听众相比,我的资历实在浅薄的羞于启齿。我亦不认为现时的自己,是真正了解其音乐的忠实听众。
4 \& F4 A/ \4 K' X3 w9 q对于王菲,我只虔诚,而不忠实。或者作为一个听众,我不忠于任何人的音乐,但知晓她的确是如宗教一般吸纳了我,并且随时都有走火入魔的可能。
- y' @8 a- v& @( e% q; N% d2 D* A常在她人贴吧见到某些歌手被歌迷称为“女神”,不知为何,总觉得十分蹩脚。
4 Y/ I" Z( r' O能配得上“女神”二字的,怕只有王菲一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