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775|回复: 1

中国好外婆力挺同志外孙-解密何为同性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 18: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X3 }4 n- K2 b2 M3 q
外婆力挺同性恋外孙视频开头,一位慈祥的老人家手拿“反歧视,争权益”的硬纸板坐在藤椅上,缓缓地开始叙述。' [' ^  F8 o. w, c2 {4 }5 L8 g5 d

, P# Q4 V# ]7 o- X9 T1 V9 T“我今年90岁了,我的外孙@木头宅是同志。他很孝顺,也很懂事,我很疼他。希望他找一个男朋友,过幸福的生活。”视频中,外婆用福州话,将对外孙满满的祝福,传达给每一个看视频的人。
7 M9 R) q6 r+ S; c; d, E. g
: Z2 J( _! _7 W6 z$ T老人的外孙阿木是福州一名28岁的工程师。“外婆通过视频表达对我的支持,让我更有勇气放手去爱。”阿木说视频是自己母亲在上周末拍摄的,“我2012年对父母坦白性向,刚开始他们不接受。”让他意外的是,自己的外婆竟然在听到消息后全力支持他,“她甚至试着劝说我父母接受我的性向。”
* H; m: S+ A7 L. t$ T( \7 b3 j' z7 k" X
而外婆愿意拍视频公开支持自己,更是让阿木感叹,“她比父母更加懂我!”阿木说,拍摄这个视频意味着外婆要接受来自亲友的压力,以及许多陌生人的质疑,可是外婆还是义无反顾的支持他,这让阿木在微博上写道,“我已经得到了太多太多,还有什么事值得悲观?”
- s/ o. R0 c! m& e. G3 P' h
: n( A, e3 G  }, x7 n视频发出之后,受到的反响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有点担心外婆会因为露脸受到伤害。”阿木说,外婆的支持让他能积极面对生活,也希望一些反对同性恋的人不要言语伤害外婆。3 Q) H( J$ t. O" H$ `
" F$ b: A) J2 b4 V* y
同性依恋与同性恋有区别" r* u7 Z; {' p

& e( Q' L/ j& Y& F! x一位昔日的朋友来访,羞于启齿地谈起一件事:他的13岁儿子与邻居家同龄男孩自小在一块玩耍,从幼儿园到小学一起上学,情同手足,形影不离。但近来他感觉到两个孩子常背着人躲在一起,关系似乎有些反常。细心的父亲终于发现两个孩子在一起干着“下流的勾当”,如互相玩弄对方的外生殖器等等。6 h8 e5 O. L% F
& u+ J3 M! j5 p$ D; [! c2 E: j% l
对此,他既着急,又惊慌,怀疑两个孩子是不是产生了同性恋。
: }9 [& Z$ C, Y; w4 r5 o5 v2 [% j& L  u6 D9 _+ S$ a
笔者还遇见一位读高中的女生。近一个月来,她心情悲伤忧郁,甚至闪现轻生厌世的念头。经过询问,原来这种忧虑情绪是因为失掉“挚友”而产生的。她原与一位女同学感情甚密,两人曾海誓山盟,一辈子绝不与其他第三者发生兴趣和交往,将毕生的情感都奉献给对方。可是这种特殊的关系维持了两年,那位女同学又情感他移,与另一位女生好上了。这使她既悲伤又嫉妒,恨不得一死了之。几经开导,发现这位女生自幼便形成一种惧怕、讨厌男人的心理。原来,小时候在她家附近曾发生一例少女被强奸致死的恶性案件。案发后,她父母异常紧张,每当她一人外出,都千叮咛万嘱咐,要躲避生人,谨防被人诱拐强奸。父亲还采取特别保护措施,天天接送她上学放学,直到读中学才停止。
) z9 O- j/ J5 G# f  j8 F- n9 U
$ W: h( A3 i! }+ o- w这两个事例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也会发生同性恋吗?8 Y2 b3 p! n% h

. R; x4 `6 P% K1 D同性依恋与同性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渴望友谊,急切地寻找能理解自己的人,以能促膝长谈,倾吐心中的悄悄话。同时,他们又正处在对异性的排斥阶段。所以,他们的亲密朋友都是心心相印,以诚相待,息息相通的同性同龄人,这是正常的现象。由于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性生理处于发育阶段,性成熟现象普遍存在,这与他们幼稚的思想意识相矛盾,朦朦胧胧的性心理促使他们通过各种盲目的手段体验性感觉,如拥抱、亲吻、玩弄外生殖器等。其发泄对象多是他们亲密的小伙伴,所以不应该视为同性恋。4 p! |6 X/ O8 N  C' b4 \

& c8 i' I6 a3 i. {同性恋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
$ |0 S+ ?, }6 s0 ]7 _" Y9 W" I
+ z- h; J' s# B8 L  j目前,已在近300种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发现有同性性行为。这一发现也使人想到,同性恋可能来自遗传。4 H: l* @1 |3 h' d$ l. P  g
! _1 R9 E7 Z, r
1990年,美国神经科学家利维在权威刊物《科学》上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提出性取向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另一证据。他检视了41具遗体的大脑,包括19名死于AIDS(艾滋病)或其并发症的同性恋男子,16名异性恋男子(其中有6人死于AIDS),以及6名推测为异性恋的女子,观察发现脑部与性取向有关的细胞。8 I8 D' `6 q: u3 M- u1 u! x
* `" M* S; N$ D* J: u  ]9 o2 ^$ V6 J
1993年,哈麦等人宣布某种类型的男同性恋是偏向于由母系来传递,且其基因遗传部位就在X染色体长臂的顶端的Xq28上。
# h" r; J" i$ O
0 s7 N5 v& C. v9 ?0 o当然,所有这些研究,并不足以达成一个公认可靠的结论,因为分别存在着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结果差别很大,或样本太小,或缺乏可重复性等方法学上的问题。可以看出的是:同性恋的生物学本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证。
; i2 t: z4 ?3 q7 a( {( S, ~9 y  I0 L; \$ l. p) e- v
对同性恋的成因,也有种种的非生物学解说。例如社会学习论,认为同性恋是习得的行为形态;家庭决定论,有人认为不慈祥、不和蔼的父亲有碍儿子的男性化和女儿的女性化的发展;心理分析论,主张同性恋起源于早期的不良亲子关系,也有心理分析学家认为同性恋是一种自恋情结所致;社会决定论,断言同性恋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交互论或多重模式,认为同性恋乃由生物因素、文化因素及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如今看来,这些非生物学的解说,即便能找到某些例证,实际上也会是一些相对同性恋者或境遇性同性恋者,并不是讨论真正的同性恋者,即绝对同性恋者。 ' p% _( k. M1 g  S$ k9 O2 q  k3 [

8 y: ^; [8 m. f8 v# B4 ^[威哥-收转]
# z. \# a% @+ Q7 e1 [
& d. g+ j. {! L) v
- S- Y" t/ C" ^* h4 x/ z5 e% x
发表于 2014-1-13 20: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视频吗 是哪一个访谈节目
' l9 |" k, _- R: I0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7-21 07:55 , Processed in 0.05433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