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990|回复: 0

香港:“不否认”同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3 14: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不否认”同志  4 Y' L( e& x+ A8 |- h; O) q0 G: [  h
[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016    文章录入:admin ]
% w, L/ j& A+ x4 |3 ~7 w4 I      香港明星有一个倾向:打算承认自己性倾向的,早早就承认了,如关锦鹏早在1996年就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而其他不想承认的,看来也是不会承认的了。这或许是香港人一贯的“宁被人知,莫被人见”的性格使然,或许是为事业着想。尤其是当“同志”在香港传媒中多被描写成负面事件的时候,公不公开,更要三思为妥了。 8 S' O+ M- a/ ^/ c) r: j

" O  U( Q) V( U. |7 U5 m6 k5 j
+ L5 u  }) R8 }" W/ U* G. X' ^$ j0 Q/ B% ~) {" d0 |: }! Y6 j% A
  文/Epimetheus
' ]% R5 L9 w; A, a$ ?3 l) b& }# K+ [  c! P
$ Y6 S9 _8 m7 Y; O/ }  G2 }

# \# w. e9 q) }& s2 k  为同志发声4 w& I/ t/ j( R7 {

& v( m) \0 |+ A- Q7 p% b1 _3 b+ w9 p1 f1 O8 h3 W7 ]' ^6 B
' a! i9 m+ T+ l0 L. I% w( j* X
  因为李安的 《断背山》 ,同志议题再次活跃起来,传媒几乎每天均有相关报道,“断背”二字也俨然成为同性爱的另一代名词—论流行与普及程度,相信只有知识分子才会明白的 “断袖”、“分桃”、“龙阳”等字眼,绝对比不上这个新兴的词语,可谓“断背一出,谁与争锋”。 2 Y' ~# ^$ \( [! q" y3 Y& F5 e

+ q" t* G+ t1 U9 ~2 f% ^  对于八卦刊物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八卦机会,于是,它们再次列举了有“断背”嫌疑的明星艺人,把老掉牙的名单一一数遍,可是数来数去,要承认的在N年前已经承认了,不承认的,任你再上十部 《断背山》 ,也还是不承认。于是关锦鹏、林奕华等,还有已去世的张国荣,能够坦然表白性倾向,也就显得分外难得。
$ L- `2 E9 _% G- V: E, E4 ?* a( T+ z- t/ \6 C, @

7 A6 G- I4 A" d, R- g3 ?, \4 U/ X  d  G8 E+ S0 H# X
  虽然香港号称“自由开放”,同志议题却引来不少争端,同性爱者在生活中也常常受到或多或少的不平等对待。但对于明星们来说,公布其同性爱身份并不一定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最佳例子莫过于“哥哥”张国荣。1997年,张国荣在演唱会上公开了自己的同志身份,又凭歌寄意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不过,“哥哥”的受欢迎程度却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红。2000年,张国荣还免费为同志组织智行基金会主办的“第一届同志议题报道奖”担任评审,并在得奖的十篇文章上附加评语,以便同志组织结集出书。
. k) R3 j5 `0 q# }+ X& |8 D: A; ]# I% T' r) D" Y  d+ w

! D" ]& [- B: P$ {3 L3 ~; K3 P' e8 u4 e1 t
  另一位曾站出来为同志发声的,是向来“不否认”是同志的林一峰。近两年,香港的同志议题纷纷扰扰,教会与同志组织之间的纷争一直没有停息,尤其是有关男性肛交案的官司更受大众瞩目。2005年5月14日的“国际反恐同日香港区游行”中,林一峰便应香港同志组织之邀,呼吁身边的朋友参加。虽然当日他因工作在身而不能出席,但他表示如果再有机会,定会参与其中。2 M5 h/ u, Q+ Z: S5 q2 a4 ]% j
8 k2 k+ M# o; M; f) u
' ]4 @$ @' d3 w" x. F* S

& \$ n* S5 |8 T5 C0 C3 N* y9 l  其实,早在成名之前,林一峰就曾参与了老友洪荣杰执导、描述同性爱少年Ricky“出柜”经过的独立制作影片 《天使》 ,在片中饰演Ricky一角。据说故事原型是导演的亲身经历,然而不少认识林一峰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性倾向,只是并未公开承认罢了,遇上有关的八卦新闻,记者也往往以“不否认是同志”来描述林一峰的性倾向。
3 x2 v2 B4 A- @' k, Y
: L' ]) I5 u$ P  g  p  d
  ?4 q9 d6 E: h  }, x, x2 N- v* p2 ?3 R! \
  一早便已公开其同志身份的林奕华,自1989年开始主办第一届香港同志影展,其剧团“非常林奕华”在创团之初曾多次上演与同志有关的剧目,如 《教我如何爱四个不爱我的男人》 、 《男更衣室的四种风景》 、 《男装帝女花》 等,是城中著名的同性爱剧团。虽然剧团的发展已经摆脱了“同志剧团”的形象,然而仍极受注意。
$ ]; x" W* Z8 {9 J# ~  D
9 X) D1 a/ d- N/ B8 L) ]7 |$ N
% p) N+ M$ s3 M4 m
% K) r9 N( b7 G& U/ f! E# `+ f  据说,林奕华当年的出柜,是拖着男友的手出现在父母面前。如今的他,虽然并未参与太多的同志运动,然而他对同志议题的关注及讨论,却是不容忽视的。如主办同志影展,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巧妙地把“同志”与本地非异性恋的概念结合了起来。其实林奕华最初的“同志”,包含的是同性爱、双性恋等非异性恋,但后来此词成为同性爱的代名词,却是始料不及的。虽然他不是最早用“同志”来代表同性爱的人(最早用“同志”一词来表示同性爱者的文章,应是香港著名文化人迈克在1984年替 《电影双周刊》 撰写的影评),但他却为这个词语的风行出了一大把力。
# t% K% d& n' n) b- O. E
2 P7 q, h1 i- y+ g) W. M$ _% H3 U" b

2 y0 w3 |; V2 t: E6 u4 O5 @1 G  从来不掩饰自己性倾向的林奕华,最叫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数星期前他在大学讲课时的一个经历,有同学表示因 《断背山》 是同志片,所以绝不会入场观看,林奕华当时便正色向对方表示:“请小心你的言辞,因为我也是同志。”(大意如此)还有当年 《春光乍泄》 参选台湾金马奖时,身为评审之一的林奕华坚持不赞成把最佳男主角颁给梁朝伟,他的论据是:若所有异性恋者演同志角色便要获得肯定,那么同志在银幕上演异性恋者,是否也要更加肯定?9 R- w4 M/ h2 w0 b0 v/ |

. M# K' v; g, k7 V. A
+ I+ K' M  M$ W3 E6 V$ O, g! j/ d- X9 K- \" Y* f4 S
  包容并不等于接纳
3 e( M0 C+ y0 n5 R4 k
1 i1 Z' d+ N+ L# r4 V
% {' `) v+ T( a
, s  B, P9 k* W  近年来娱乐圈新晋的男明星,不论是歌手或是电视台小生,只要稍具姿色的,都一定曾在报章上谈过自己未出道前受到同志“非礼”的经过,然后再谈些什么“每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身边有不少同志朋友”、“为人都很不错”之类,而这些话的结尾总是说他们并不会歧视同志,但重要的是同志们不要来“搞”他们。对于这些报道,说的是哪个明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口中说包容,不会歧视,但实质上却是“同志勿近”。
# d1 W4 N! C) |! {# r0 ^9 H
1 Q: q$ |% M4 b  d+ X" E0 }9 x! h+ W+ Z. A* x) z$ ?) Z

" a8 s3 a' \* |' I/ h* }  C* _  有人说“包容并不等于接纳”,这句话道出了香港同志的生活状态。虽然社会开放,人们对不同的事物越来越包容,但这种包容只在于一些与己无关的事。有朋友告诉笔者,别人的家人可以接纳张国荣是同志,但自己家人就不可以。当大众细数哪个哪个明星是同志的时候,大众乐得表示自己的包容性,因为这些明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然而当“同志”成为一个切身的问题时,昔日包容的态度便会荡然无存。
$ V) o& j+ i; g* f3 k$ v% A
- y3 h% D3 y9 ]  P" S
" E' ]3 q0 m$ P/ `3 l% `0 I7 E/ z1 x- {) K' i9 x
  《断背山》 在香港热映,的确增加了大众对同志议题的关心。“香港十分一会”副会长曹文杰告诉笔者,影片为大众填充了一个对同志印象的空白,很多师奶在看完电影后抹着眼泪,大叹“同志之间原来也有真正的爱情”。
* o: n& t! x$ {1 L2 [5 Q  D8 z  t/ D/ i3 ^( Y9 C" c3 i

! X8 G: J/ ?: f0 M' |% K
7 w* I3 |2 Q5 _7 h& r7 J. Q  “同志”给人的感觉是“性动物”,仿佛除了性的发泄之外,便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同志间的感情,也是来得快去得快。此外,香港同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还有“鱼塘”文化(同志聚集、寻找性伴侣的地方通常是公厕。来“鱼塘”找性伴侣的,则称为“钓鱼”),如过气男星容锦昌,便曾多次被指在公厕“钓鱼”。) z: u  A6 V1 }. k( B7 J. L
& x# k6 v! O& [. V  b! d9 n

; {2 m* }; Q' _% U& ~
/ v! j3 @8 {& G% I  同志派对也是一些明星喜欢出现的地方,如节目主持人李浩林就曾出席新加坡的同志派对而登上报纸头条。前草蜢成员蔡一杰,则常被人看到在中环的一些同志酒吧出现。出现在这些地方并不见得就是寻求性的发泄,然而在香港传媒的报道中,这些行为却往往被渲染为以“钓仔”为目的。2 t/ U6 [! t# F% _

1 i. f& |. j' |% @$ @( o( K# i" K
( ^  ]3 Q; ]' m8 H! k
4 v+ J& Y6 Y4 ^9 z2 J$ B  “不否认”一族
+ Y2 x8 ?4 M$ l9 A& }. r) T+ P, L7 s/ F5 t% B7 @, Y2 _' R

; p, I7 A8 j$ i3 i# q, O( Z4 Q  H7 V. I% c0 s% `: j
  能够坦然承认自己同志身份的香港名人并不多,更多的是“不否认”一族。刚刚完成和香港管弦乐团合作演唱会的黄耀明,众所周知有一个多年的外籍同性密友,但他从未亲口承认;传言暗恋黄耀明多年的林夕,甚至曾经藉歌词《暗涌》 表心意,也没有透露自己的性倾向;还有曾多次出入同志场所的节目主持人李浩林。9 J9 [' e4 ^7 ?" W! o+ l

, C2 _. Z. e' ^7 V  l' Q' ~; b
7 l" x. _& E7 Y5 S/ I+ `, n3 h+ D. X' A; N6 ^1 K% `$ g- a
  然而这些明星却是香港同志的一个“Gay Icon”,黄耀明,还有何韵诗,都是深受同志爱戴的歌星,他们的性倾向不但出现在传闻中,在其作品中也泄露无—不但可反映出男女之情,还有男男、女女的爱情故事。/ t5 E+ e  H1 j8 J

4 P9 x# E8 ]! r$ y, v2 Z- I; W0 j5 ]& a0 L: Q! g
* @3 f- M' E0 [3 O$ P
  香港明星有一个倾向:打算承认自己性倾向的,早早就承认了,如关锦鹏早在1996年就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而其他不想承认的,看来也是不会承认的了。这或许是香港人一贯的“宁被人知,莫被人见”的性格使然,或许是为事业着想。尤其是当“同志”在香港传媒中多被描写成负面事件的时候,公不公开,更要三思为妥了。! {+ {! e" |; f
" K# i1 S0 i, C1 ~8 d) S  b

8 J* }3 u( G: f% z7 S
3 x( G: h1 f: B4 i6 |9 D+ t0 U7 ~* Y  但不论有没有公开自己的性倾向,这些明星都不会为了社会的认可而主动去做些什么,也不会去从事什么同志运动,他们更多的是我行我素,大众能接受便接受,如果实在不能接受,也就罢了。
8 G* @" _" P4 u; C5 ^' g+ X) i5 |. [5 ^
" M; D6 q. N, }! `( R& {$ H' L
6 p5 X( E1 c7 u$ l, V
  《断背山》 公映后,不少传闻中的同志明星都成为被追访的对象,传媒企图通过他们对影片中牛仔感情的理解,去寻找这些明星性倾向的蛛丝马迹,但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你我都已背熟的:爱没有性别之分。既然爱没有性别之分,那明星们公不公开性倾向,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少明星都愿意让身边的朋友知道自己同志身份,但性倾向本是私人事,与大众何干?为什么要公开承认? (作者系香港资深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4-10-1 12:54 , Processed in 0.05761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