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哥哥”张国荣自杀事件已过去三年多的时间。在心理学课上,老师曾以心理咨询讲解的方式播放了他最后的一部电影作品《异度空间》。哥哥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姓罗的心理医生,治疗一个同事转介的精神病个案,案主名叫阿昕。然而,在建立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之中,罗医生和阿昕却日久生情,渐渐产生了爱慕之心。尽管在片中罗医生还是使用冲击疗法圆满地让阿昕恢复了健康。但是,最终罗医生自己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就是心理咨询中颇有争议的“移情”现象。# }5 t5 O2 I% q- O
- g# d' w7 r0 v- `5 F w: N
所谓的移情,也即情感转移,简单地说就是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了工作关系以外的个人情感。移情有正、有负,正移情是指积极的依赖、爱慕等等情感,负移情则是指愤怒、排斥等等消极的表现。移情的概念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首创,之后各个流派则对此现象均有或多或少的涉及。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移情的出现正是治疗过程的关键,也是一个成功的心理咨询必然出现的现象。通过移情分析,可以掌握与来访者求咨问题相关的诸多重要情况。
, C5 W& g$ ~/ o0 I- h, Y
1 i4 @0 }5 O/ D “为什么他(她)会在这个特殊的情景下对我产生倾慕感(或排斥感)呢?”4 }3 \0 v8 M3 m H/ `
, p1 I- Y+ q# ^) d5 y; t
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意味着咨询出现了重大进展。所以当弗洛伊德在初次见到他的大弟子荣格时问道“你如何看待移情”时,荣格回答:“移情包涵着心理分析的一切。”弗氏因此大为赞赏,欣然接受了他为自己的首徒。
) \$ t( F2 v" t) s) d; w/ _9 c) t6 h Q: I% C
但是,移情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不能很好把握分寸时则很容易造成咨询关系无法再进行下去。心理咨询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进行的,试想两个本身具有千丝万缕个人情感的人又如何能够建立起客观的工作关系呢?基于这一点考虑,一些持传统观念的咨询师对移情是比较忌惮的,曾经与弗洛伊德共事十多年的合作伙伴布洛伊尔医生便是如此。由于长相十分英俊,许多因患歇思底里症的贵妇人经常会对布医生产生正移情,这让他和妻子的关系都一度陷入了僵局。因此,之后其一旦碰上出现移情反应的病人便不再处理,转而介绍给了其他同事。可弗洛伊德对此却不以为然,面对布洛伊尔转介的个案甚至会穷追猛打地深入分析来访者对布医生移情的原因,这最终也导致了两人十多年的合作关系分崩离析。
5 e7 n) z$ G# E/ Z6 E4 G/ C. V6 D; H5 ^% \
不过,尽管各个学派对移情本身态度不同,有一点却是达成了共识:无论对移情现象如何处理,都不能脱离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工作关系基础,这也成了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职业守则之一。在咨询过程未完成之前发生任何私人交往和接触,都是违章行为。包括弗洛伊德也对弟子们有过严格规定,禁止与来访者有恋爱关系,违者将被逐出师门。许多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入门级咨询员往往也不敢轻易处理移情,目前全国各地同志热线由于接线员大多为非专业出身的志愿者,故所有的接线守则上对于来电者产生移情现象也是无一例外地要求进行转介处理。而对专业咨询师来说,既要保持移情以便进行分析,又不能脱离咨访工作关系本身,所以这也是对咨询师能力和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考验。是否能够保持这种平衡的关键,则在于心理咨询师本人的“反移情”现象。/ Y( ]' m* P' M7 H5 E
2 M2 {; y! t3 w! {2 z
反移情在表现形式上是和移情如出一辙的,可在流向上却截然相反。顾名思义,反移情就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情感转移。咨询师同样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坎坷或挫折。可能就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来访者的外表或言行令他想起了自己某些类似的体验,使得咨询的个人情感发生转移。一般来说,处理反移情的方式主要是不断提醒自己应当关注的是工作而非私人关系,必要时可以寻求同事或者上级的疏导帮助。如果实在不能及时调整,那么必须进行转介处理。否则,那么正常的咨访工作关系就会受到影响,乃至毁灭性的打击。在《异度空间》里,哥哥扮演的罗医生就是因为不能处理好自己对阿昕的私人爱恋导致了后者又一次选择了自杀。按照专业守则,造成这样后果的咨询师将受到处罚,最严重则是被吊销执照。
- f3 ~, S! c6 |* a+ x. u
/ d. H) V7 E& h0 c 需要分清的一个概念是反移情和“共情”的区别。共情是指咨询师能够设身处地感受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又称作共感、同感或同理心,也是心理咨询相当重要的技术之一,一般最初开始交流时首先就要通过使用共情的技巧来。通过共情,能够增加对方的信任感,从而使咨访工作关系朝着良好积极的方向发展。在《异度空间》里当阿昕问罗医生“你信不信有鬼时”,本人并不信仰鬼神一说的罗医生却使用了一个相当简单而微妙的回答运用了共情的技术:
/ x, Z1 f! x6 q6 K9 b8 Q1 i& \2 J0 H) x4 N# g1 w
“我相信宇宙之大,无奇不有。”/ E9 s& k8 a( G5 k
( E8 S: Z2 @% y* o: V; @ 这既避免了与自己价值观念的冲突,同时又能够在不违背诚信原则的前提下给予来访者以同感,继而消除其对立情绪。% `+ \/ N* _* L$ H0 l( H% p
& L* B8 f" {" |6 g
与反移情最大的区别在于,“共情”指咨询师能够体会到和来访者的内心情感,并不是和来访者产生同样的情感体验,这就变成了反移情。在影片后半部分,罗医生和阿昕一样对“鬼”产生了恐惧感,这就是反移情,因为阿昕的个案也勾起了他本人曾经有过的创伤性体验。当然,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反移情本身可以对咨询师做到共情有所帮助,但这需要极其丰富的个人经验和高超的技巧才能真正把握好尺度,一般不建议贸然进行这样的处理。+ n' l% E- h, A# K& e5 s
: }: H; H4 o, ]: P 在为同志热线服务之初,我本人曾有过一回不能及时处理反移情的情况,差一点偏离正常的咨访关系,而且在当时找不到可以转介的渠道和可以给我帮助的督导老师,故此这个个案最终也以失败告终,可能这也是永远都让我难以抹灭的挫折,至今为止我总会不断地利用这段经历警醒自己。在从事同志公益的过程中,有太多的机会能够接触到各种服务对象,这当中也不乏自己所欣赏的类型,可以说发生反移情的概率相当高。而在咨访工作关系存续期间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自身的情感,则将可能会给双方都带来极大的伤害,甚至是损害服务机构的声誉。因此,我个人不赞成纯是为了找朋友而从事一线同志公益工作的志愿者前来应聘,至少不能分清职业目的和个人目的之间冲突的人是不适合担任咨询员的。
( H- ~% d7 l5 t+ K# L5 {
, t, }' c: j# o; ~2 q2 T# s. u% ~ “谢谢你的信任,我愿意做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努力来共同解决问题。不过按照我们的专业要求,咨询师是不可以跟来访者建立私人接触的,所以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就继续下去,好吗?”
; w6 a5 k% j( B% u7 l2 o. I. M. u. t, K
——一直以来,这是我在热线和面询过程中面对移情的主要话术。到现在为止,这是我能够想到最好地把握住移情分析和维持正常咨访关系之间的方法。许多时候,往往只有在了解了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依靠咨询师自行实践中分析和把握,才能够真正处理好移情现象。唯一能够帮助自己的,就是在更多的亲身体验与人生经历中获得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咨询师的重要元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