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三代天师世袭表 3 s2 \( q4 O. L
; v% Y" X4 S8 n! ?1 j- J
天师世系 帝王赐封 封号与赠号 备注 & K+ ]3 C3 h$ K3 K
世系姓名帝 号 赐封年代 * A( z/ L! N7 `1 S1 ^
2 g0 V& C% P6 N3 T$ E; m( g `- L' K
第1代天师 张道陵 唐玄宗唐僖宗唐神宗宋徽宗宋理宗元成宗明思宗元宝七年中和四年熙宁元年大观二年嘉熙三年元贞元年崇祯年间封太师封三天扶教大法师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封正一靖应真君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靖应真君加封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 祖籍江苏沛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明帝时中举,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时来龙虎山炼丹,顺帝赴四川创建道教,桓帝时在青城山飞升,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
+ g) ^5 d* n7 W/ |2 U8 F! J4 {2 k9 J: w& I+ D7 u: j3 q4 Y9 l4 n W9 L
/ T) G& t/ @3 |* ~5 p% `2 张衡 元武宗至大元年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陵长子,156年袭教在阳平山飞升,世称嗣天师 1 O1 q" g' w! ^- [
; z* ]8 p! U u" ^8 C; m0 k. A
8 j6 n& c$ Y, \1 N3 张鲁 汉献帝元武宗建安廿年至大元年曹操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候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衡长子,以政教合一,雄据巴蜀三十余年葬邺城,世称系师 ( U, K7 n, c/ D: f: V
# n( k7 T Q' l5 \. P7 v, t
. V9 A! F9 p1 [4 张盛 汉献帝元顺帝建安廿年至正十三年曹操封奉车都尉散侍朗加都亭候赠清微显教弘德真君鲁三子,汉末迁居龙虎山创龙虎正一道 2 G! ]1 Y9 r9 D8 z6 I
% ]0 j& k& A* M& Z6 K: W
* U! H" n' ~0 y. q
5 张昭成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清微广教弘德真君盛长子,居龙虎山,年119岁 - n; r( y% d8 [
5 n# R' w9 L. |& k
. F- }. ]7 O0 O, S' ]6 张椒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清微广教弘德真君昭长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 . _8 `1 g* b$ t5 f
3 z7 F% P i: ^4 E( p+ z
* A- S# ~/ r/ p( g7 张回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辅教弘济真君椒长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
. e) b! {; J/ `! j4 O U$ A2 Q+ J; h2 e0 O* B& k
8 张迥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玉清应化冲静真君回之子,居龙虎山,年90岁 - Q) o3 m2 s0 s" C! e5 C& `* L
/ o ]1 t& W" f' W U% A7 p l; \: L1 F. V
9 张符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赞化崇妙真君迥之子,居龙虎山,年93岁 * U8 k4 Q& T* Q) p7 D/ C
; r8 B8 r) | M8 Z' N4 d& B- `% b, P" x+ N1 M8 R2 \
10 张子祥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妙大虚真君符之子,居龙虎山,年120岁
' H4 [3 g! X3 a3 ^5 q7 q4 \9 c' p" H
) J# }+ L5 A- I
11 张通玄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上清玄冲和真君子实之子,居龙虎山,年97岁 - O1 }' p2 i/ J0 _. G( Z- J
; f; |6 X: d! c) R3 }. u7 ^
9 |: Y8 @, F( I4 ?+ d0 O; R7 c$ B12 张恒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上清玄德太和真君通玄之子,居龙虎山,年98岁
+ r; _1 p: e- f3 z5 f& s t+ y* r1 n- {& Y
5 B% L3 y5 G3 J- \. ^+ i! J+ D13 张光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太玄至德广妙真君恒之子,居龙虎山,年104岁
: l2 V, J4 [2 M4 m8 u
$ N y" ?9 E* o$ F1 ]6 T& w% l; p4 S, c' g3 Y% }( j! Y# B
14 张慈正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太玄上德紫虚真君光长子,修道于圣井山,年百余岁
* l4 Q, s& N+ L a4 ?; s# B7 ^2 y) _7 s T1 e- ?
; d& y3 Z$ u/ ~& ^15 张高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太玄崇德玄化真君兹正长子,居龙虎山,年90岁 , p4 d$ ]9 V4 D- B" o0 N
0 ?8 `( D' v$ e1 @# y1 r R5 d# h5 r: B+ Z
16 张应韶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洞虚演道冲素真君高长子,居龙虎山,年99岁 ) p% U! Q3 W8 M2 C) ^: O
- a3 Z2 H" s6 n1 k- i7 ]& C' N% D x# f; s; _7 p! \5 }1 Z
17 张颐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洞虚阐教孚佑真君应昭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1 M$ a- H. [0 [2 g; J8 [1 P5 `6 a1 D7 c; t- H) u9 \* M! t8 J
: [5 \' s2 G, ] O, h$ x+ ~18 张士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洞虚明道赞运真君颐之子,居龙虎山,年92岁 1 ] f( o+ G5 B# c/ \
- m8 S! r" Q' ?+ `6 |- T2 s3 h3 M
) Z' B8 c* q# S( I; u; g19 张修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冲玄翊化昭庆真君士元长子,居龙虎山,年95岁 , y0 ?" m! L3 ~5 q
0 p0 z, d+ u& z& j' T( A
% n1 k9 k+ t G, n- Y3 C20 张谌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冲玄洞真孚德真君修长子,居龙虎山,唐武宗赐建真仙观
0 B; H6 o/ r) Z2 i" \/ [5 ]
( u2 o; M9 X, y6 v, p5 e" a
! o' A8 E" A4 l8 P21 张秉一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守玄紫极昭化真君谌长子,居龙虎山,建天师 庙,年92岁
- n7 [/ h, Y$ f
9 K7 R, H( w# e1 ~+ p6 g/ [, ^; K* E& d4 j/ ^( `
22 张善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清虚崇应孚惠真君秉一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 J% {* N1 a% r' U g
2 \8 ^/ y7 ~' C. s( A
% h, c. Y* @6 |3 }9 f% }, a23 张季文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清虚妙道辅国真君善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 m2 l$ U8 I% n) C$ v( }, J# X" `
3 K9 N. s* `1 J8 C
- P' y3 }! q) Z3 d. p8 w! B$ F24 张正随 宋真宗元顺帝大中祥符五年至正十三年赐号真静先生敕赠清虚文教妙济真君季文之子,居龙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观,年87岁 3 E6 n6 I" Y y: M5 U# k
# O! p I! d; t' z% n5 Y6 |% G
6 @ M: Y/ Y% E2 p" X+ n& j
25 张乾曜 宋仁宗元顺帝天圣八年至正十三年赐号澄素先生敕赠崇普济湛寂真君正随长子,居龙虎山,年85岁,葬耳口乡曹家源 + c+ p( e8 {8 F5 G: h" e v, T1 Y. t
]# y6 i7 I; i. O! @9 q1 z5 m
# v+ o8 |( K2 t% s$ h26 张嗣宗 宋仁宗元顺帝至和二年至正十三年赐号虚白先生赠崇真普化妙司真君乾曜长子,续建上清观,善吐纳
9 F2 A" _3 i, L$ e3 @; ]* k% h( Z2 B, ~$ a3 Y$ J$ |6 D1 P# x; X1 P
/ `1 h0 w9 Y6 o; O/ s27 张象中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崇真通惠紫玄真君嗣宗长子,居圣井山,年81岁,其孙张宪为武状元 ) @; b/ Q' Q( q A- l- U6 Z2 @3 E. y
f6 C6 j* Y( i1 ?
: C6 t5 g1 Q- ~: K# n
28 张敦复 宋神宗元顺帝熙宁元年至正十三年追封葆光先生敕赠太极无为演道真君象中长子,年53岁,无嗣,弟敦厚之子景端过继
* ^( I9 U3 p* g5 G; q0 y% g
& E$ o( @: y# O# k: B: R( H" M/ Z# i" d3 D6 w: ~2 r" c
29 张景瑞 宋徽宗元顺帝大观二年至正十三年追封葆真先生敕赠太极清虚慈济真君敦复侄子,年52岁,无嗣,叔敦信嫡孙继先过继
9 K6 b8 F$ v% p3 T* W
& b: ~6 Y! o' J* s1 ^
! r/ [5 Z# q! ]: P2 u) @1 H9 U, S30 张继先 宋徽宗元武帝元顺帝崇宁四年至大元年至正十三年赐号虚靖先生敕封虚靖玄通弘悟真君敕赠虚靖玄通弘悟真君景端长侄,9岁嗣教,13岁应诏赴阙敕建上清正一宫、天师府、演法观,年36岁,葬安徽天庆观,终生不娶,无子,著《虚靖语录》七卷 ' Q) T; S7 e& F8 o8 A
# @% e( g4 K# a H# V) l& ~, _
0 c: G" p! L4 v# _
31 张时修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正一弘化明悟真君敦直长子,继先叔父
* S7 N c( s* M
+ H/ ]9 k/ b) F5 }2 G y; R. g4 d% h& ?
32 张守真 宋孝宗元顺帝乾道六年至正十三年赐号正应先生敕赠崇虚光妙正应真君时修长子
, E- w( F* ^* H% {3 |# z3 G; P$ Z: z. M) p- U( p
) ?" u( _, a" p& U33 张景渊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崇真太道真君守真长子,葬上清吕家源 9 `7 D6 y3 J; N% R, F
0 X. P) E+ R8 B8 S: ^& u
R- [5 i4 a& _( G1 q7 z
34 张庆先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崇虚真妙光化真君景渊长子,好酒,宴坐而化
' Z0 T2 {+ e4 X; w- \8 p$ Z& L
" A( w6 M8 h$ q3 l7 l' {; g; q& a {, H& A: ~1 m$ F- }
35 张可大 宋理宗元世祖嘉熙三年至元廿八年赐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篆敕赠通玄应化观妙真君守真次子,主领龙虎宫,葬瑞订观,丞相江万里撰碑文
7 P6 s" S" g7 Y- a: s7 [- E* |# c8 b |, C
6 k2 m* ~' m: F) H6 t) r36 张宗演 元世祖元世祖元成宗至元十三年至元十四年元贞元年赐封嗣汉天师敕授冲和真人掌江南道教事赠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君可大次子,官居二品,书颂而化 ! x; }% `) X9 t; c
( A9 [' d8 }8 d# P: y& M5 P
1 q9 u/ E& t. B2 A, q1 N37 张与棣 元世祖至元廿八年授体玄弘道广教真人,领江南道教事宗演长子
! @0 R8 \) C% M$ ^( u. A7 o+ f8 s) Z" |/ [
' ?, x( T+ T! u2 k! ]3 e( n38 张与材 元成宗元成宗元武宗元贞二年大德八年至大元年授凝神广道真人,领江南道教事加授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篆授金紫光禄大夫留国公,赐金印、视一品宗演次子,官居一品,善书画,遗颂而化,葬金溪鸣阳山
' U$ G% J% v2 h# }- h! c
+ h& Y4 P2 _" s7 G) i4 X( W' q5 @5 i( q- P- {( `5 s' W) `$ Y
39 张嗣成 元仁宗泰定帝元顺帝明太祖延佑四年泰定二年至元三年洪武三年授太玄辅化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管江南道教事加授正一教主,知集贤院道教事特制加封知集贤院事,追赠正一教主,崇道大真人与材长子,化为舟中,工书画,尤善画龙,画作有《庐山图》传世
( @1 J4 v2 ~7 k- u$ _% S# z. e! h( D+ \9 L5 l
7 I" l- x9 R) T4 H
40 张嗣德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授太乙明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管三山道教事与材次子,能书画,微疾而化,生前在杭州铸“上清宫铜钟”传世
4 N0 [' S9 A* C
0 ?' ?3 O Y s! @# _: R( n0 ^( r8 L( e
41 张正言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授正一嗣教弘文广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江南道教事嗣德长子,微疾而化 1 g! p3 R# k% F9 W
7 z$ t: u, r( H2 _. o
0 T k4 }# u1 `2 p& t" l
42 张正常 明太祖明太祖洪武元年洪武五年授正一教主护国阐祖大真人,主领道教事给银印,视二品加赐永掌天下道教事嗣成长子,敕建大真人府,撰《天师世家》一卷,微疾而化
" V) R b" R: y* Q& ]8 e, R3 d( |, g1 y
U L+ G& k; @* {% t43 张宇初 明太祖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永乐四年授正一嗣教阐祖光范大真人,奉旨编修《道藏》正常长子,人称列仙之儒,撰《龙虎山志》10卷,《岘泉集》12卷,历代天师的佼佼者
. w0 \* y% {5 p7 s6 T" M; D/ n5 g o! f
5 Y4 V0 n0 [7 E7 r44 张宇清 明成祖明宣宗永乐八年宣德元年授正一嗣教光祖演道大真人,主领道教事加封正一嗣教静洞元大真人正常次子,善书画,敕管武当山,中秋集欢,雷击而化,著有《西壁文集》 5 X m8 j2 [* I% R7 q O
& F1 R$ ^/ @9 w9 p( }8 K9 K. ]$ k
" ~9 l) C! X; n. l7 u. [5 `45 张懋丞 明宣宗明英宗宣德四年正统六年封正一嗣教演法大真人加封正一嗣教弘化妙应大真人,主领道教事正常三子,娶王候刘基侄女为妻
+ Y3 [4 I" Q. I) A3 b' i+ z# x) C* c: R c' V/ M1 S
8 B- f0 h0 E8 J5 ^9 h+ c46 张元吉 明英宗明太宗明宪宗正统十年景泰六年成化三年授正一嗣教崇法真人,主领道教事授正一嗣教洞译音大真人,赐尚方宝剑授正一嗣教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懋丞之孙,善画符,居一品,但品行不端,死后葬本里播基湾
i( q% }. e) u0 B2 Q+ K- D) ~1 v& p/ R ?0 m; L/ F
& y5 J9 L- g' F' C/ M47 张原庆 明宪宗成化十三年授正一嗣教保和守道大真人元吉之子,娶国公朱仪之女为妻,葬金溪长生观
, a4 P0 a a% S8 `. J
4 l& h5 q4 `( l3 h( s& U, U
& T0 L. x) R: W. ]9 Q48 张彦羽页 明孝宗明世宗弘治十四年嘉靖五年授正一嗣教丞先弘道大零点人授正一嗣教葆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原庆长子,娶王候柳文之女为妻,建上清宫、真人府和正一观,善诗文,葬弋阳叠山书院
3 X# F' a: U4 U. \6 N. K& N$ T1 N! s
3 K4 W3 Z( G# v. @. Q49 张永绪 明世宗明世宗嘉靖廿八年嘉靖三十年授正一嗣教崇道大真人赐伯爵祭服彦羽页长子,10岁袭教,善剑术
9 y. L: O( H- u' b% B% F+ H; ?6 F( V5 d) F
$ H7 e ^9 {3 ~5 U+ H50 张国祥 明神宗明神宗万历五年万历三十五年袭教赐玉印金冠带及“真人府”、“宗传”匾额奉旨撰《续道藏》,授正一嗣教阐元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增太子少保永绪堂侄,娶驸马谢公之女为妻,补写《天师世家》,辑《龙虎山志》三卷,编《续道藏》等书,葬金溪明阳桥
( m. C7 M; D! u, a9 W7 w& E+ G5 {+ e9 g# Q8 x! l9 e% O
# t& b% l% M+ n1 _7 |8 q51 张显庸 明熹宗明思宗清圣祖天启六年崇贞元年康熙四十二年封正一嗣教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赠太子少保追赠光禄大夫国祥长子,著《三教同涂论》、《金丹辩惑论《浴梧诗集》等书 4 w0 g) N* R1 J) q1 Q0 W
* _* I3 w+ G' b. ^& Q
& ]3 x& D/ z. ~52 张应京 清世祖清世祖清圣祖顺治六年顺治八年康熙四十二年命袭职掌理道篆,给一品印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追赠光禄大夫显庸长子,郡主朱氏封为一品夫人 / N( k; ?2 R3 N* `% s% m1 @4 U
0 t* Y, h& x" F* ^& r' x- }. r8 z6 j1 @# l
53 张洪任 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追赠光禄大夫,到颜氏封一品夫人应京长子,葬金溪朱坊
9 r* h/ N* n: j: [( ?& b2 { `. n9 f3 ~9 h% b
; C+ c' Q4 i' Q W/ x3 Q/ K
54 张继宗 清圣祖清圣祖清圣祖康熙二十年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四十二年授正一嗣教大真人,赐书上清宫匾赐乾坤玉剑授光禄大夫葬洪任长子,筱岭背南山
' H5 k% X9 J! [# _! |9 q
3 q; \" h( P: j. g, \' j( D" S
2 a* P7 c+ k9 w" m55 张锡麟 清世宗清世宗雍正殛年雍正五年授光禄大夫,妻韩氏封为一品夫人,奉诏入觐,病故于杭州,娄近恒请旨由庆麟署理大真人事继宗长子,年29岁
; w& \ s8 y+ `! n. A+ j7 q% v) ~署理真人张庆麟张昭麟清世宗清世宗雍正九年雍正十三年命署理大真人,协修上清宫命署理大真人,授光禄大夫锡麟二弟锡麟三弟
1 t# n$ D2 d( U9 |# x8 z
8 i0 q$ {, t0 F9 ~1 K9 ~) t& O2 ]/ E8 N3 V0 U# M; C
56 张遇隆 清高宗清高宗清高宗乾隆七年乾隆十七年乾隆三十六年奉旨随叔父昭麟入觐,袭爵赐书“演教宗传”牌匾左都御史梅毂成劾降为五品追通议大夫锡麟之子,1740年,娄近恒撰《龙虎山志》16卷 3 H2 O# r! m/ a1 g: V. u
' j T7 s* Z0 ~& v& H8 w; N( d; J% P9 _% u! M9 M; M
57 张存义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袭爵由五品晋三品,赐老子绣像,授通议大夫遇隆之子,年28岁,无嗣,以堂未能起隆袭教 : h4 g* H% O) {0 W( O1 a
( t- l3 H Y1 W1 U% g! p
g" F3 I, e; V# N$ g' [0 L; y* s58 张起隆 清高宗清高宗清高宗清仁宗清穆宗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五十年嘉庆~同治任河南开封布政使(县丞级)奉旨袭教、授通议大夫重修宗谱赠通议大夫锡麟继子,葬正一观
2 V1 ^3 D! f I8 X$ P3 O+ s- K/ y: i9 z
7 \) O( I. t$ X+ o" c# k59 张钰清 仁宗清德宗嘉庆年间光绪三十年整修上清宫、天师府、正一观,追赠光禄大夫起隆之子,葬南极观 . G( j% c7 J3 L) [
0 h: `/ x' I2 s1 M# _% O
8 K W3 b: K( ~+ B1 X
60 张培源 清穆宗清德宗同治十一年光绪三十年 钰长子,曾在乡里督办团练,葬于南极观
5 q5 k1 G+ W+ \$ ?5 T" Y7 A# F; Y5 T0 L {, M
* O+ g& y1 R3 l
61 张仁政 清穆宗清德宗清德宗同治元年光绪十六年光绪三十年 培源之子,光绪年间赴川省祖,葬于青城山 4 q& D' R: H9 ~" f! Y4 z
. o5 U: u# }# U' E5 n
/ ]7 [2 T+ Q8 U, H ?( _
62 张元旭 清德宗光绪三十年民国三年民国八年 仁政长子,中国民国道教总会发起人。病故于上海,葬杨家山
' ~- W+ x: M% s9 R+ L
* d7 o5 Y: k4 j U6 O |; z a& O' r$ Y; g, Y/ e
63 张恩溥 民国十三年民国三十七年 元旭长子,善画符,1949年2月去台湾,1969年12月底病故于台北,由堂侄张源先在台湾继承64代天师
: ^1 {3 f9 ]# {- p64代天师张源先
( v, a; [8 k& a六十三代天师世袭表 ; F/ I' @) _& I" i
天师世系 帝王赐封 封号与赠号 备注
+ U" q. t: O' m; I1 w8 S: I世系姓名帝 号 赐封年代
! T6 _1 a! }9 y3 ^( v6 e6 {! i+ a第1代天师 张道陵 唐玄宗唐僖宗唐神宗宋徽宗宋理宗元成宗明思宗元宝七年中和四年熙宁元年大观二年嘉熙三年元贞元年崇祯年间封太师封三天扶教大法师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封正一靖应真君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靖应真君加封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 祖籍江苏沛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明帝时中举,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时来龙虎山炼丹,顺帝赴四川创建道教,桓帝时在青城山飞升,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
7 |5 k# {' ]9 |: h) W7 b; Z/ v/ @2 张衡 元武宗至大元年赠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陵长子,156年袭教在阳平山飞升,世称嗣天师 6 G3 V( R, E7 V* M5 W9 i
3 张鲁 汉献帝元武宗建安廿年至大元年曹操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候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衡长子,以政教合一,雄据巴蜀三十余年葬邺城,世称系师 2 Q8 [+ ]1 i+ y+ Y8 e- L* \
4 张盛 汉献帝元顺帝建安廿年至正十三年曹操封奉车都尉散侍朗加都亭候赠清微显教弘德真君鲁三子,汉末迁居龙虎山创龙虎正一道
) b3 G0 b1 v. q5 i3 T; b. R5 张昭成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清微广教弘德真君盛长子,居龙虎山,年119岁
1 O8 b' c* O9 M1 V7 F6 张椒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清微广教弘德真君昭长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
) }) B! B" A7 Z- L7 R8 B1 E7 张回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辅教弘济真君椒长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2 W# @+ w2 j6 q$ R w# u: h2 {! c
8 张迥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玉清应化冲静真君回之子,居龙虎山,年90岁 * z1 q" o/ s4 Z) w u( E/ L9 L
9 张符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赞化崇妙真君迥之子,居龙虎山,年93岁 d; C8 O5 E9 ? S' p$ `4 ^1 ^
10 张子祥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妙大虚真君符之子,居龙虎山,年120岁 y" F* y1 `" b% q( o+ j. \
11 张通玄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上清玄冲和真君子实之子,居龙虎山,年97岁 1 L3 \5 B" q8 l8 c& _/ R" `8 [
12 张恒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上清玄德太和真君通玄之子,居龙虎山,年98岁
! c* ^7 U6 ]( n& t& P13 张光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太玄至德广妙真君恒之子,居龙虎山,年104岁 0 A3 I6 r& q& X' M0 B
14 张慈正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太玄上德紫虚真君光长子,修道于圣井山,年百余岁 , R- x/ m5 M1 I) P+ m
15 张高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太玄崇德玄化真君兹正长子,居龙虎山,年90岁 " A' b8 v" K+ i. n/ a; u1 d
16 张应韶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洞虚演道冲素真君高长子,居龙虎山,年99岁
s; e$ _' v% z" w! ?# x17 张颐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洞虚阐教孚佑真君应昭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 d$ Y& K+ m6 X! q9 o7 W18 张士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洞虚明道赞运真君颐之子,居龙虎山,年92岁
6 V+ A4 X5 ~' `! o- X' e19 张修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冲玄翊化昭庆真君士元长子,居龙虎山,年95岁
i6 |6 x2 a# D: W# w/ n# {( s20 张谌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冲玄洞真孚德真君修长子,居龙虎山,唐武宗赐建真仙观
( [% W) F- V' R/ D8 B21 张秉一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守玄紫极昭化真君谌长子,居龙虎山,建天师 庙,年92岁 7 Y2 h% W, Q5 y) [* f$ q
22 张善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清虚崇应孚惠真君秉一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 @, U6 s) c( n/ a: `
23 张季文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清虚妙道辅国真君善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 H" H! a4 q) D; y24 张正随 宋真宗元顺帝大中祥符五年至正十三年赐号真静先生敕赠清虚文教妙济真君季文之子,居龙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观,年87岁 " I$ r) ` E& f8 x
25 张乾曜 宋仁宗元顺帝天圣八年至正十三年赐号澄素先生敕赠崇普济湛寂真君正随长子,居龙虎山,年85岁,葬耳口乡曹家源
' V' |3 C- ] _2 K3 J26 张嗣宗 宋仁宗元顺帝至和二年至正十三年赐号虚白先生赠崇真普化妙司真君乾曜长子,续建上清观,善吐纳 $ [1 o: @3 ?- G( [: b5 h5 g
27 张象中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崇真通惠紫玄真君嗣宗长子,居圣井山,年81岁,其孙张宪为武状元
& e) _6 ^" ?' P4 w4 O4 b28 张敦复 宋神宗元顺帝熙宁元年至正十三年追封葆光先生敕赠太极无为演道真君象中长子,年53岁,无嗣,弟敦厚之子景端过继
7 K Z# B) ?" h4 u" m5 @' Z: m29 张景瑞 宋徽宗元顺帝大观二年至正十三年追封葆真先生敕赠太极清虚慈济真君敦复侄子,年52岁,无嗣,叔敦信嫡孙继先过继 # s: g% f- M1 n2 q' p9 p3 b) ]
30 张继先 宋徽宗元武帝元顺帝崇宁四年至大元年至正十三年赐号虚靖先生敕封虚靖玄通弘悟真君敕赠虚靖玄通弘悟真君景端长侄,9岁嗣教,13岁应诏赴阙敕建上清正一宫、天师府、演法观,年36岁,葬安徽天庆观,终生不娶,无子,著《虚靖语录》七卷 * ^0 y3 n; T- Q0 ^# c
31 张时修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正一弘化明悟真君敦直长子,继先叔父
: v, D" q( b) x: G# l; Y) r32 张守真 宋孝宗元顺帝乾道六年至正十三年赐号正应先生敕赠崇虚光妙正应真君时修长子
( q4 b% G ^5 {. @4 @33 张景渊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崇真太道真君守真长子,葬上清吕家源
1 N {0 t5 z9 g& y( I' w- m6 ?34 张庆先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敕赠崇虚真妙光化真君景渊长子,好酒,宴坐而化
5 m: t$ l' _$ F! Y0 g- o% N35 张可大 宋理宗元世祖嘉熙三年至元廿八年赐号观妙先生,提举三山符篆敕赠通玄应化观妙真君守真次子,主领龙虎宫,葬瑞订观,丞相江万里撰碑文
- p6 C% }. J+ h# R1 u36 张宗演 元世祖元世祖元成宗至元十三年至元十四年元贞元年赐封嗣汉天师敕授冲和真人掌江南道教事赠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君可大次子,官居二品,书颂而化
. ^6 g1 I- n7 p( l5 m1 {* {37 张与棣 元世祖至元廿八年授体玄弘道广教真人,领江南道教事宗演长子 4 k0 g9 Z% ^- z8 [( L, O' i
38 张与材 元成宗元成宗元武宗元贞二年大德八年至大元年授凝神广道真人,领江南道教事加授正一教主,兼领三山符篆授金紫光禄大夫留国公,赐金印、视一品宗演次子,官居一品,善书画,遗颂而化,葬金溪鸣阳山
7 Q" T e& F1 J9 H( J. l39 张嗣成 元仁宗泰定帝元顺帝明太祖延佑四年泰定二年至元三年洪武三年授太玄辅化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管江南道教事加授正一教主,知集贤院道教事特制加封知集贤院事,追赠正一教主,崇道大真人与材长子,化为舟中,工书画,尤善画龙,画作有《庐山图》传世 9 u8 ?1 d8 b/ |4 f7 F/ F' U( x
40 张嗣德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授太乙明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管三山道教事与材次子,能书画,微疾而化,生前在杭州铸“上清宫铜钟”传世
6 \6 g3 r" j5 N# r41 张正言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授正一嗣教弘文广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篆掌江南道教事嗣德长子,微疾而化 8 N4 `8 c/ p7 d2 U' E
42 张正常 明太祖明太祖洪武元年洪武五年授正一教主护国阐祖大真人,主领道教事给银印,视二品加赐永掌天下道教事嗣成长子,敕建大真人府,撰《天师世家》一卷,微疾而化
K4 j$ M, B5 c# i9 v ]: m/ S2 `2 W43 张宇初 明太祖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永乐四年授正一嗣教阐祖光范大真人,奉旨编修《道藏》正常长子,人称列仙之儒,撰《龙虎山志》10卷,《岘泉集》12卷,历代天师的佼佼者
. y% O f+ x0 q/ R+ I& M44 张宇清 明成祖明宣宗永乐八年宣德元年授正一嗣教光祖演道大真人,主领道教事加封正一嗣教静洞元大真人正常次子,善书画,敕管武当山,中秋集欢,雷击而化,著有《西壁文集》 % |5 E# [' c7 t, ^) t' n
45 张懋丞 明宣宗明英宗宣德四年正统六年封正一嗣教演法大真人加封正一嗣教弘化妙应大真人,主领道教事正常三子,娶王候刘基侄女为妻
; U1 O" k; q6 k' Z L; s1 d! t5 V46 张元吉 明英宗明太宗明宪宗正统十年景泰六年成化三年授正一嗣教崇法真人,主领道教事授正一嗣教洞译音大真人,赐尚方宝剑授正一嗣教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懋丞之孙,善画符,居一品,但品行不端,死后葬本里播基湾
" t4 x" t* {5 ]$ d5 s6 k47 张原庆 明宪宗成化十三年授正一嗣教保和守道大真人元吉之子,娶国公朱仪之女为妻,葬金溪长生观
( f) R+ ^' N% k2 K( m48 张彦羽页 明孝宗明世宗弘治十四年嘉靖五年授正一嗣教丞先弘道大零点人授正一嗣教葆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原庆长子,娶王候柳文之女为妻,建上清宫、真人府和正一观,善诗文,葬弋阳叠山书院 + F9 _5 [2 u: b" P. l0 l6 I
49 张永绪 明世宗明世宗嘉靖廿八年嘉靖三十年授正一嗣教崇道大真人赐伯爵祭服彦羽页长子,10岁袭教,善剑术 ; W$ X" p; i" I" \
50 张国祥 明神宗明神宗万历五年万历三十五年袭教赐玉印金冠带及“真人府”、“宗传”匾额奉旨撰《续道藏》,授正一嗣教阐元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增太子少保永绪堂侄,娶驸马谢公之女为妻,补写《天师世家》,辑《龙虎山志》三卷,编《续道藏》等书,葬金溪明阳桥 ' _: r$ j& ^: T. U: N$ R
51 张显庸 明熹宗明思宗清圣祖天启六年崇贞元年康熙四十二年封正一嗣教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赠太子少保追赠光禄大夫国祥长子,著《三教同涂论》、《金丹辩惑论《浴梧诗集》等书
/ v1 @. a8 B) ~: ~4 E7 p) [52 张应京 清世祖清世祖清圣祖顺治六年顺治八年康熙四十二年命袭职掌理道篆,给一品印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追赠光禄大夫显庸长子,郡主朱氏封为一品夫人
! d; h8 W8 @/ w3 W2 }53 张洪任 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追赠光禄大夫,到颜氏封一品夫人应京长子,葬金溪朱坊 ( \9 h" S/ H) J4 H4 `
54 张继宗 清圣祖清圣祖清圣祖康熙二十年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四十二年授正一嗣教大真人,赐书上清宫匾赐乾坤玉剑授光禄大夫葬洪任长子,筱岭背南山 0 C1 I3 R( S; K/ V* g4 q
55 张锡麟 清世宗清世宗雍正殛年雍正五年授光禄大夫,妻韩氏封为一品夫人,奉诏入觐,病故于杭州,娄近恒请旨由庆麟署理大真人事继宗长子,年29岁
+ U$ i3 A$ @$ Y' g署理真人张庆麟张昭麟清世宗清世宗雍正九年雍正十三年命署理大真人,协修上清宫命署理大真人,授光禄大夫锡麟二弟锡麟三弟
7 t. r- e" ^0 h& H+ O3 ]56 张遇隆 清高宗清高宗清高宗乾隆七年乾隆十七年乾隆三十六年奉旨随叔父昭麟入觐,袭爵赐书“演教宗传”牌匾左都御史梅毂成劾降为五品追通议大夫锡麟之子,1740年,娄近恒撰《龙虎山志》16卷 7 g2 V# ~. G6 }* Z. v/ d2 u
57 张存义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袭爵由五品晋三品,赐老子绣像,授通议大夫遇隆之子,年28岁,无嗣,以堂未能起隆袭教
$ l" w, l/ g5 P" H4 F' T58 张起隆 清高宗清高宗清高宗清仁宗清穆宗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五十年嘉庆~同治任河南开封布政使(县丞级)奉旨袭教、授通议大夫重修宗谱赠通议大夫锡麟继子,葬正一观 4 u9 z; [. ?% Q. e5 O( {. `( @
59 张钰清 仁宗清德宗嘉庆年间光绪三十年整修上清宫、天师府、正一观,追赠光禄大夫起隆之子,葬南极观 , ~+ [( T- ?3 P) U( X; q
60 张培源 清穆宗清德宗同治十一年光绪三十年 钰长子,曾在乡里督办团练,葬于南极观
( O/ F' }2 [0 U( U4 e0 ]9 a# j61 张仁政 清穆宗清德宗清德宗同治元年光绪十六年光绪三十年 培源之子,光绪年间赴川省祖,葬于青城山
# T* ^0 f# _4 p, R6 x62 张元旭 清德宗光绪三十年民国三年民国八年 仁政长子,中国民国道教总会发起人。病故于上海,葬杨家山
2 ^( d) Q ?% b: R. l63 张恩溥 民国十三年民国三十七年 元旭长子,善画符,1949年2月去台湾,1969年12月底病故于台北,由堂侄张源先在台湾继承64代天师" H; `3 l- B* P7 [8 u: T
64代天师张源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