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大意如下:' L% S5 x% p$ i) G0 B, r% @
; x0 i4 h N6 D8 p
古时,有一傻子杠一根很长的竹杆进城。走到城门时,傻子犯难了:横着抬进去,竹杠的长,城门窄,抬不进去;竖着抬进去,竹杠长,城门不够高,还是抬不进去。。。。傻子就在城门前,比划着怎么能不伤着他的竹杠又能把竹杠抬进城。2 X. u2 r8 v, \3 ?: I/ R0 c- l$ _
这样试一试,哪样试一试,都无法让这长竹杠抬进城。一时间,城门口,堵聚了许多人。人们边看傻子的发傻的样子,不言语,心想:这傻子,就是傻?横着抬不进城门,不能拖着竹杠进吗?竖着拿不进城门,不能推着竹杠进城吗?傻子就是傻子,脑子不够用?
$ Q7 L: P8 Z2 h; ]4 i, t$ _ X( P许多人都在看傻子在认真地忙着,用他的笨脑子横竖就是进不了城。也不请教身后的人们。
' q+ j+ g% j0 E- w突然人群中,冲出一个秀才模样的人,真心实意,想帮傻子,走到傻子面前,苦口婆心地教傻子用他的方法把竹杠抬进城。3 b1 N" C& k$ Y' s! C/ B+ i
可以傻子思维,怎么能和正常人的思维一样------一样,也不叫傻子了,是不?-----加上秀才只是纸上谈兵地帮助傻子,一是傻子听不懂他的意思,二是傻子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心想,从不干粗活的秀才,能比我有办法把竹杠抬进城?3 e4 i" D$ e6 |
偏偏这个秀才是一个叫真的人,看傻不听他的,再是急了,死命地向傻子说道理。这样,使傻子更急了,两人在城门前争吵了起来。
: n2 G% o0 \+ T$ u4 A1 ?城门前围聚的人,更多了,一些人,天生喜欢看热闹,唯恐天下太平,没有好戏看了。一些人,看傻子好笑,看秀才更好笑,看傻子和秀才在争吵,再是难得热闹好笑。2 f6 h/ b# L! `
城门前,由于傻子和秀才的争吵,正常的进出城门无法进行了。1 u p. w8 B5 Q9 f& K
正在这时,县老爷的大轿路过此。2 D8 P$ E6 @# I+ }7 g
问清原因后,县老爷以扰乱社会治安罪,叫衙役棍打秀才三大棒,就地执行。处罚过秀才后,县老爷问秀才:知不知罪?
7 w- A% M v, P秀才道:冤枉呀。县老爷,我是真心实意帮他进城。。。
1 } L# V0 U7 |0 M+ B' F老爷道:你知道他是傻子?
9 ~3 ?; E' A$ L1 q秀才:知道。( Y: U4 H9 L( i. d2 |6 n
老爷:那就不冤枉。你知道他是傻子,就不应当和他理论。......你和他争吵的结果,造成城门的正常进出受堵,影响了本县的社会治安。按法规,应当棒打你12棒,看上圣贤的份上,只打你3棒。记住,不要和文化水平等身份差别太大的人,说他们搞不懂的理论。他们是傻子,你是读过书的人,怎么和他们一般见识?! W. [! C: M! `; a% u; E5 @
接着,老爷,叫手下把傻子和他的长竹杠一起拖进城里。# q& l- S/ q" L
只听傻子连连赞叹:县老爷,就是英明!不但明察秀才的笨旦,还能把我想半天解决不了的问题,很简单地就解决!
0 b' b0 h, |$ v! J C' v
$ e8 W" ]% ^% O$ }9 \! Q1 U由于再高大的城门也是有一定的长宽高所限,是不?当年建筑城门时,谁知道今天的傻子会扛一个比城门还高还长的竹杆?就想知道,也不可能专门为他设计呀?
0 w5 X$ z$ B1 V4 l7 g3 T如果正常人的思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