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羽的“降汉不降曹”,等于说不肯投降而愿意接受招安。小说在这里还真费了些力气来写,体谅关羽的难处,突出关羽的正气,雕琢关羽的形象。这是塑造关羽形象的重点篇章,也是难点,与华容道“义释曹操”同样难以处理的难点。不过,斤斤计较“降汉”与“降曹”的区别,尽管说得头头是道,看上去总觉得像个笑话。
$ s6 R( C6 ^+ q
7 X r$ H F/ q- c a 在史书上,我们看到的记载只是“降”。《三国志》里的《关羽传》说:“建安五年(200),曹公东征,先主(刘备)奔袁绍。曹公禽(关)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袁)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击之。(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0 D% ]* z+ v& B. ?
# Q3 Z1 D. J0 d. b2 q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张)辽以问(关)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非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x, T# e* f9 g5 e T. G7 d. o
- |) c) H3 |& D; X5 K8 }
南朝裴松之注引《傅子》记载,前面的张辽、关羽对话之后,张辽曾为是否如实禀报曹操而苦恼:“(张)辽欲白太祖(曹操),恐太祖杀(关)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曹)公,君父也。(关)羽,兄弟也。遂白之。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duó ,估计)何时去?”
: i1 p7 n% ~7 M
! j+ u! J2 \1 j' c% R8 w) }4 Q 关羽是被擒的败军之将,“拜为偏将军”,说明关羽接受了曹操授予他的官职,这只有被俘以后投降才有可能。小说用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的故事来弥补史书记载的疏略,同时,竭力烘托关羽忠义的精神世界。; L' o8 u# d! ~2 K( E
# M6 K8 k. K0 i; P
关羽一度投降曹操但没有成为“污点”,反而成了他的“业绩”。一个原因是他始终保持对刘备的忠心,即便是被俘以后。所以,被俘也成了资历。第二个原因是刘备后来也当了皇帝,而且还是由皇叔而皇帝。小说努力使刘备在身份上名声上比曹操或曹丕要好听一点,从刘不从曹的意义就由兄弟情深而政治正确,义而且忠。
# d2 e0 l3 C4 C- I3 o5 z4 [2 x% U+ r, L& X. H+ U( y% W
不过,无论如何,关羽“降汉”的借口是相当勉强的,因为这不仅置自己于反汉叛汉的境地,而且以后的投奔刘备更没有了理论依据。' G: {( c1 D0 o; \3 K/ b4 [, J, H
4 N* F. }. V4 n8 u+ p" o6 N 如果说,关羽投降的是汉朝,不是曹操,不是等于承认自己以及自己一直追随的刘备以前都是反汉朝的?他又一再表示,得到刘备的消息就要去投奔,不是等于承认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次背离汉朝?这是什么逻辑呢?
$ K' l& S* D# A, ^- u; l% N
9 {) z- K! \' s$ A$ n8 V( } 所以,还是曹操实际,你现在接受招安就是向我投降,你说什么都可以接受。他才不和关羽争口舌之利。曹操的心胸,实非常人所能及。本来“降汉不降曹”就是小说家们编造出来的故事,根本没有必要讨论其是非。所以我们主要是讨论这一故事的社会意义。关羽约三事的故事,反映的是江湖人对于招安投降的一般态度。
% G0 Y) U' k, Z l" E2 i( x1 c9 c
3 @/ V8 y% g+ p' z 元末的张士诚、方国珍,明末的张献忠、罗汝才(外号“曹操”)、李自成,都有投降或受招安的经历。大家并不把投降或受招安太当回事。形势不利就投降,或接受招安。一旦缓过气来,如果不满意了,想接着恢复江湖身份,就拉起人马再次造反再去当头领。哪怕是形势不对流年不利的时候再低头接受招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