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t v4 |% T7 z7 H5 g- ^. T* Z* p: }2 L4 D0 X
& _7 l6 k6 d/ \7 I2 `1 [, b) l5 Z: @
( d* ^, a( u, |/ U调查显示:超过1/4被访大学生曾有过自杀念头0 u+ p6 \: W5 _% H3 @
- [6 _3 c" \8 J1 T
3月1日凌晨,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4号楼宿舍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十天内发生的第三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另外2起事件中,自杀者分别是一名正在读本科的男生和一名女研究生。2月28日,早春的成都异常寒冷。大约下午4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四男生因为英语四级未过,从5楼跳下,结束了让他魂牵梦绕4年的大学生活。短短10天内,四名大学生离开了美丽的校园,究竟是什么样的压力让这些年轻人轻易地选择了死亡?大学生又是怎样看待大学生自杀现象呢?日前,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 q3 J6 G) j* t9 c
( Q9 P% Y8 T* q& {/ D, P7 H3 o
当问及“在你现在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下列哪种情绪”时(多选),被访大学生中,53.1%的被访者选择愉快;46.9%的被访者选择充满希望;44.9%的被访者选择郁闷;其次,22.4%的被访者选择焦虑;第五、第六位分别是敌对情绪和抑郁,分别占到被访者的14.3%和12.2%。数据显示,将近一半同学的情绪是比较乐观的,可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了郁闷、焦虑、敌对情绪等抑郁症状。 B [3 ]4 U; C* _# l! |/ b' G
+ V ]2 r, G, X7 B- d+ i4 c6 Q* z. J7 J" [
就是否有过自杀念头这个问题上,被访大学生中,71.4%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过自杀念头;26.5%的大学生偶尔有自杀念头;2.1%的大学生经常有自杀念头。数据可见,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这个数据是十分惊人的。 5 H! V Z8 z* Z2 l: b& a( f
1 T" A8 H1 n' \* Z# v
* R) P! P( \3 v0 q Z7 ~
那么,造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哪些呢?(多选)59.2%的被访者认为是人际关系失败造成的;55.1%的被访者认为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51%的被访者认为是失恋造成的;34.7%的被访者选择由于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导致;18.4%的被访者选择由于家庭条件比别人差而导致;12.2%的被访者选择四级没过拿不到毕业证而导致;10.2%的被访者选择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而导致。 # i0 H. D5 d. u! n- S F. A2 }( J
! Y# {& h" f3 ?& w3 ~; k
1 \2 l1 f) o/ ]: n: a6 b+ n: o当问及“你认为自杀的大学生一般会存在以下哪些问题”时(多选),85.7%的被访大学生认为是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差;63.3%的被访大学生认为是适应能力差;59.2%的被访大学生认为是缺少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44.9%的被访大学生认为是缺乏社会责任感;28.6%的被访大学生认识是他们(即自杀的大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死”究竟意味着什么。 - p+ g# K4 I% k0 x0 ?
& s6 E0 D1 T v5 m9 y. s
" O) `) C* D' C5 ]当问及“你对生命是如何理解的”时(多选),71.4%的被访者认为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28.6%的被访者认为人应该为自己而活;14.3%的被访者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获得他人的承认。
' V8 ?. \9 @3 F( R) b( l( Z
; ^( l; [; m% \$ M1 S: D9 t
" P1 ~) a8 F+ Y& D在被访者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评价和看法上,当问及“你对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满意吗”,42.9%的被访大学生选择不满意;36.7%的被访大学生选择满意;还有20.4%的被访大学生选择没感觉。 4 x9 D" v$ k- v
. F) @1 w C* o ?& G0 ]) U6 V6 Y% x, Z- l! u' j
当问及“目前的大学生活与你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有差距吗”,46.9%的被访大学生认为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44.9%的被访大学生认为有差距,但差距不大;6.1%的被访大学生认为没有,感觉一般;2.1%的被访者认为没有,和想象的一样。 0 l* s! c1 k% R. f) y' z# [- ^
' `& s: I4 G- v$ v- M4 `% G- G, N) x+ Q0 n( C3 H( q$ K& a
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方面,当问及“你认为你的心理状况健康吗”,被访大学生中,55.1%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心理状况基本健康;22.4%的被访者认为是非常健康;20.4%的被访者认为是有一点心理疾病;2.1%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 g" ~( j4 y! \, @' \1 ?: ?
3 t; {# j( E* N. H2 j3 e8 x& ]: A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心理有偏差时会怎么做呢?(多选)调查显示,75.5%的被访大学生选择找朋友同学聊天;28.6%的被访大学生会找家人倾诉;20.4%的被访大学生会选择自己沉默不语;16.3%的被访大学生会主动进行心理咨询;8.2%的被访大学生会上网找陌生人倾诉;6.1%的被访大学生会找老师谈话;只有4.1%的被访大学生选择自暴自弃。 ! ~. h8 ~4 @" U! D
3 j: ~9 |0 r# F
' L! @" @8 U) q现在,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来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53.1%的被访大学生所就读的大学已经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24.5%的被访大学生所就读的大学正在建立或者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之中;只有22.4%的被访大学生所就读的学校没有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在你认为去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否丢人的问题上,61.2%的被访大学生认为向心理咨询中心这类地方咨询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看来一部分大学生对心理问题还是能够正视和面对的。
6 Y1 X: T8 r9 d" E6 H4 b& }; ~ Q1 ]0 F8 R2 S ]/ w
# [! Q) b' @- e+ ~2 R
在学校是否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这个问题上,89.8%的被访大学生认为学校在注重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77.6%的被访大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多开“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应变挫折的能力。 - r z/ D) n% `# |% Q S( y
. S/ R# J0 W" M C* {' n
2 f' M, w; j n, l
7 d$ W( Q) \- l.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