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宋朝诸帝,还数宋仁宗最没胃口。 - F" u% u* n9 o+ z( c9 K7 m8 E- v; y5 |5 Z
仁宗的爸爸宋真宗,爱一口涮羊肉,每次招待北国使臣,必让太常寺整一大号火锅。火锅里清汤打漩,火锅外羊肉成山,他觉得他爱吃的人家也爱吃。真宗的爸爸宋太宗,爱一口泡羊肉,哪天馋极了,玉津园里挖一坑,上面炭火,下面羊腿,旁边的太宗流口水。太宗的哥哥宋太祖,爱一口烤羊肉,雪夜到宰相赵普家里做家访,和赵普烤羊肉串吃。赵普的媳妇敬上一壶酒,太祖吃着喝着,甜嘴甜舌喊人家一声“嫂子”。至于太祖的爸爸宋宣祖,我们闹不清他老人家爱吃什么,只知道他曾跟周世宗会师于寿春,周世宗嫌寿春的烧饼太小,要拔刀杀尽做烧饼的,亏宣祖劝住。宣祖很有可能是这么劝的:虽然烧饼的个头不算大,但上面的芝麻不少嘛。这宣祖一辈子南征北战马不停蹄,饥一顿饱一顿,估计什么饭都爱吃,尤其是烧饼。 1 D, a: D6 |$ j/ [; p& a' [1 n. P x2 k1 [
到了仁宗,也不知肠胃天生不好,还是连着祖辈几代吃下去,吃到他这儿终于把肠胃吃坏了。那御厨房汇集了无数掌勺的和切墩的,个顶个身手不凡,但是谁的作品都不能让仁宗满意。仁宗吃什么呢?半碗老米饭,几根腌萝卜,扒拉扒拉吃完,就抚着胃说:肚肚饱了。& d! b! S, q1 _$ ?; P8 O% o' V
" W' p% B E# ^) x 仁宗没有口福,然而有内涵。他吃得虽少,却吃得高雅。比如说,生日宴会,仁宗居首席,群臣列两边,教坊司站在丹陛之下。宰相举杯敬酒,说一声“happybirthday”,那吹笛子的就悠悠扬扬吹一曲《延寿乐》。笛声里,仁宗吱儿吱儿地喝完,再赐宰相一杯,宰相谢恩,那弹琵琶的就叮叮咚咚弹一阕《倾杯乐》。程序走过,一齐就座,推杯换盏,好吃好喝,这时候黄钟大吕琴瑟和鸣,先来一段正宫调,再来一段中吕调,紧接着又是一段般涉调。酒到酣处,散乐坊出演杂剧,小儿队上前献花,女弟子作胡旋之舞,乐工们祝万寿之辞,仁宗大乐。只有细心的朋友才会发现,仁宗并没怎么动筷子。 2 w1 Y9 h; o. f& V. a$ C0 ^9 \4 A) y4 s8 {( ?' H* y7 t5 ]7 _
皇帝吃饭时来段音乐,打有皇帝以来都是这么过的,所以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宋仁宗给它花样翻新了。别的皇帝吃饭,教坊司奏的是礼部旧谱;仁宗吃饭,教坊司奏的却是仁宗原创。仁宗写过54首曲子,让人在他独自小酌的时候演奏,那情调搞的,绝对能让您想起一张巨长的餐桌,餐桌前端坐一位打着领结的绅士,绅士优雅地握着酒杯,看红酒的飞沫一点点散去,有烛光,有萨克斯,有浓得化不开的情调,只是没有食欲。- _; |# N' |5 h% j. F
' k% [- U) V+ n$ p9 e T5 U+ y
仁宗有情调,仁宗之前的皇帝有胃口,不知道谁更爽一些。让我选择,我宁可拿所有的情调换一个好胃口,因为胃口坏了难调养,而情调这玩意却是想有就能有的。比如说,我一日三餐,早上是馍,中午是汤,晚上还是馍,尽管单调无比,我还是吃出了韵律:馍,汤,馍;馍,汤,馍;……哆咪哆,哆咪哆,3/4的单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