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的西郊杨柳青,是远近闻名的大镇。它的得名还有一段传说呢!
$ m, e2 ]; _4 L
! R0 G# X7 _! C" a7 R! E5 ^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个喜动不喜静的人。据说,他要拆东陵盖西陵,被刘罗锅奏了一本,说按照“大清律”,偷坟掘墓,“斩立决”。皇帝犯了律条怎么办?刘罗锅又出了注意:明下江南,暗里充军。嘿!人们说过“苏三起解”、“林冲发配”,谁见过皇帝“充军”。
/ p7 k/ X& a+ w1 q+ s
/ c! b8 J6 \; Y( d8 I" m% o+ ^: ]/ v 自然,这皇帝充军,既不披枷带锁,也无人押解。只不过让人陪着游山玩水罢了。4 ?; q& }8 Y( o2 g
这年阳春三月,乾隆和刘罗锅从通州上船,沿运河泛舟南下。到了卫津镇(即今天的天津市),在北河口休息,又顺流向西南而去。行到古柳口,乾隆忽然“呀”的一声,满脸堆笑,两眼放光,直瞧南岸。原来岸上有个十七、八岁的农家少女,手提着竹篮儿,正走向河边。这姑娘面貌秀丽,体态苗条,虽不敷脂粉,却容光照人。姑娘蹲在河边,取出篮中的衣服浸泡在水中,举起棒槌,在洗衣石上锤起来。忽然,“哗啦”一声,一尾金红色大鲤鱼在姑娘面前的河面上跃起来。姑娘机灵地丢下棒槌,去抓鱼。抓空了,鱼尾一摆,溅了她一脸水。姑娘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水,一边开心地笑起来,娇态可掬。这情节,迷住了乾隆。他目不转睛的看着。船过去好远,乾隆还扭着脖子向后看。
; c; _3 N# I) f8 V Q; G8 @6 U" q0 b- v
刘罗锅禁不住在旁窃笑,故意问道:“万岁爷,您说世界上什么东西力量最大?”乾隆不假思索答道:“虎呗!”8 E$ {& h% M) E) E2 s; a8 w0 v
: k& f/ s& o7 U! } 刘罗锅微笑着摇摇头。乾隆又说:“豹呗!”刘罗锅还是摇头。乾隆又说了狗熊、大象等一大堆,刘罗锅一概摇头。乾隆微怒道:“那你说是什么?”刘罗锅神秘地低声道:“是女人。”“女人?”乾隆脸上一热,随即问道:“为什么?”刘罗锅说:“臣不敢说。”“恕你无罪!”“臣方才看见,那河边的女子把龙头都牵引过去了。”乾隆面红耳赤,但仍狡辩:“朕不是看那女子,是看那堤上的杨柳。你看那参天的杨柳,婀娜的柳条,多么青翠,多么可爱呀!”他突然以守为攻地问:“刘爱卿,此处是什么所在?”刘罗锅一怔,他并不知道这运河畔的小村镇原叫太平庄,后又改名为古柳口。但他毕竟足智多谋,便顺着皇帝的意思说:“此处是杨柳青!”“杨柳青?对,是杨柳青!”乾隆和刘罗锅都会心地笑了。
7 f4 Y. H& e: M+ V4 y/ Z! W4 r5 N
; x1 U9 x# o* D" z% c- f3 O 过去常说皇帝金口玉言,一句话说出去就是钦定御封。从那时起,天津西郊的那个村镇就叫杨柳青了。杨柳青出美女也成了口头禅了。
/ d, \3 Z+ r6 e7 _. }( W1 A- X& H+ ^7 M
老百姓说,杨柳青是块宝地。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水丰、肥足、土质好,杨柳青种植的菜瓜个大、光滑、酸甜适口。所以有“杨柳青的菜瓜——酸甜的”这样的歇后语。
; }, \" j- j$ m1 r+ ? t" a 由于自然水质好,加上配方好,杨柳青的醋也别具风味,先酸后甜,为调味佳品,与山西、镇江的名醋相媲美。
9 P' h0 e9 P0 k& W. j! Y4 U* `2 H, D4 m! {# C3 u
杨柳青还以“杨柳青年画”驰名,关于杨柳青年画的传说很多。殊不知,杨柳青居民对刻砖艺术也很热爱,几乎每家门前的正上方都悬着一块刻砖,而且每家每户的刻砖图案各不相同,似乎这刻砖是门徽一样。人们只要对门前的刻砖看上一眼,就立刻会说出这家主人的姓氏来。应该说,杨柳青是一个民间艺术之乡。
1 g1 \( W/ L3 z5 S# a
8 Y& z- R M6 ?! R[ 本帖最后由 纯纯的香蕉味 于 2007-1-22 21:16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