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又到了大学生的求职旺季,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发现,手中的一纸文凭并不是打开职场大门的“金钥匙”:本科生不如技校生受欢迎,找工作往往专业不对口不能学以致用,每年近万元的学费最终只换来月薪800元的工作……一些大学生不禁感到困惑: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就这样,一种“上大学没有用”的论调开始在高校引发争议。 / s0 @6 R2 z8 o) B4 ~. O
% O0 y6 @. ?5 B% E4 U; I+ P/ c
/ l2 A) I/ q E7 J, { M4 u
" U9 w% t- i( _3 ^
困惑:学无所用大学毕业生“资源浪费”?
/ i2 J. b* d% ]1 Y. ], v
2 v5 v) m7 z1 H0 l+ ]8 L) l- R) L4 k- a
0 W, D2 k! B: Q7 l' |6 e
# C9 ^ T1 R( E& d: O 今年在天津市某高校刚刚毕业的石磊曾在一份教育类报纸担任小学数学版的编辑,但他仅干了3个月就决定辞职,准备明年考研。
# X& o0 B; T. {- p. ^& S, C# j# r0 ^2 U- ^* B9 e
. [1 X0 G- }, U1 w: p
( O7 ?6 z6 _$ |4 f4 _. Y “我学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当初找到这份工作时,其他同学都挺羡慕,觉得我还是搞数学,也算专业对口,而且是做报社编辑,听着就有面子。可是一开始工作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石磊说,他发现自己学了4年的高等数学,如今却要成天和加减乘除打交道,还得重新熟悉小学课本。一个月下来,只有区区800元工资,这让他感到特别失落,觉得自己大学白上了。“不过还有比我更‘惨’的,我们那里还有一位南开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负责初中数学版,真是资源浪费。”石磊感叹道。
5 \+ S& D+ a/ {: m, @% _4 w9 U4 p& J# y
* X( `6 }& ~7 {
. R1 O" [2 t& O 和石磊有同感的人并不在少数,蔡茗是本市某高校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她所在高校的统计学专业,其水平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她求职的过程并不顺利。由于统计学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这个专业以本科学历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蔡茗只能在那些不限专业的招聘岗位中苦苦寻觅,终于在今年10月找到了一份银行信用卡销售工作。上班后蔡茗很快发现,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上都用不到。“能用到的就是一些基础的金融知识,我只能一切从头学起。”
; M) n- i4 [+ D" ?6 b& C5 K
* p, I& p& ]+ \0 T* q5 r1 A8 _% I" m4 ~% c# @
( K. D/ f' z j! ~5 E: }2 | 逃课严重学业和找工作哪个更重要?
3 ?4 U, u" y8 J/ T, Y3 g
% p/ |6 W* h- `; {) ]
; |7 e9 w7 i3 @# `% c5 @
* P3 p1 p2 X( t3 H; n- D8 ? 如今,求职仿佛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学业似乎沦为“副业”。一些高校教师反映,学校里大三、大四学生的逃课现象很严重,有些学生甚至开学半个月后才到校上课,而且这些学生的理由都很“正当”——“老师,我要准备考雅思,要抓紧时间复习啊!”“我暑假去公司打工,已经升为主管了,事情太多,不能说辞职就辞职,只好晚来几天了。”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课出勤率很低,而学生们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一位大四学生说:“我们可不是去玩儿,好多人都是参加实习或是找工作去了,老师也都是支持的。说实话,上大学还不就是为了找工作,这些专业课可以不上,找工作才最重要。”
( ]: p% C2 y. r7 g. F- ^$ Q) c( k: s6 s9 r7 T( G
- o$ h9 Y: ^ _5 f
( f n4 o& Z# ~* T 教学滞后上大学只是为了混文凭?
* o9 f" s3 z5 w/ c
0 C. U+ W/ T* G g8 T/ `& C0 T! L
; V2 v1 ?0 t: S- |
6 s* i5 C+ o. g( n4 d" W7 y/ } 除了就业压力,一些高校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滞后,也让学生们提不起上课的兴趣,本市某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张宇对此深有感触。 $ _/ ?: D( @) i ]' J- p3 K; E& F
) ~) _1 r6 f/ p. o7 d8 w! E! m7 [/ u, k5 n
$ N! g2 M% n6 w
他告诉记者,首先,学校关于贸易实务的课程开设得比较少,很多同学4年下来只学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基础课。其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应该重视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可是,学校没有开设相应的口语课程,更不要说外教授课了。同学们虽然在英语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但只能应付四、六级考试。” 2 |, X0 }7 ^: L, D( f
4 c4 }' x, p- L, l! g) V* S
7 W/ [) {5 D5 p$ l
$ n! Y4 u. I$ {+ j 因此,从大三开始,张宇就开始联系实习单位,并报名参加了一个商务英语培训班。“既然在课堂上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这样的课听不听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最后混来一张文凭就行了。” & Z2 h# h4 A) V h! `6 j5 V. `5 p
. E0 a6 c/ N4 s z( N3 q* _# z. e- A$ U' z/ t7 B. M4 ?
( L: o5 j; V8 q4 G& A2 O 大学生为何“后悔上大学”
+ G) D* |5 M- K8 S6 h E5 z9 {& A9 K: r$ U5 H9 V- f* y( ^. v3 j7 n6 }3 B
( C/ ~2 u& h( x' D( T, j/ O# ?+ E: e
分析:没学到有用的东西
" `/ f4 F( H0 f
# O" G; \6 ]& q+ h
& h, d- M0 W( A9 P+ t' j
+ \2 R% ?; p- ^5 z 调查显示,如今,“上大学无用论”开始在高校引发争议。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34.7%的大学生觉得“上大学不值”。他们当中一部分人认为当前上大学的费用太高,而且毕业后还是找不到工作;另一部分人则觉得上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经验方面还不如那些没上大学早工作了几年的同龄人。
& a& N8 A0 m( L
0 G d% C3 H% D$ G3 ]! ^% W. u! e( P. [7 I2 h' \# d y9 G8 V e( l
: L% a+ }! y X. H( z9 E
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大学前三年的课程设置让人“不满意”,觉得“没什么收获”。 A& b2 f4 h% v8 h3 ^7 @
W; R( W% e9 L2 Q
2 B9 L9 f, O9 v
: L. h1 T; n! y6 n
“所谓的专业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本市某高校一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感到很郁闷。 ; Q# F( h* K% U7 |
/ E; \1 y! ?3 Z) |( |
- D, F ~6 }/ I' j, s1 O7 ~2 w: R% ]; x% x* K
而在一些非重点大学中,“后悔者”的比例更高,因为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不少大学生把精力投入到打游戏、上网聊天和谈恋爱当中,还有一部分人是“混”在大学的。
& G0 a3 o8 K4 [& V; b. @
: a! u- Z( V" W% `$ l# x1 u9 h5 E9 n; f: u
" h' n( {. k& g _/ {# I4 k 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9 X- s& L3 L: n8 _2 u
/ y/ m0 r; r% Q: S$ ~" d
4 ]' K! v* v* ~3 T; \8 ` I# N L: K: G0 ~
此外,“刚毕业就失业”的现状也让投入了高额教育成本的大学生感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 v1 l# q1 n) `4 V+ J
- j! z3 o3 n9 l: j, c5 j
1 j _3 Z$ o r7 a' p& Y
z9 R, o9 ]+ u9 b! l% t! ^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人。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约有124万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随着就业难度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也越来越低。扩招之前,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目标月薪普遍在2500至3000元,而近几年来,很多求职毕业生主动将月薪降至1000元、800元、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资就业。
% {3 {4 Q8 |( H6 ]; ~! {
4 G+ l. R& A) C7 W$ ~" G/ {
1 I0 c, G/ ]4 l
$ P Y: p7 n, F4 L9 q; R7 I+ ] “4年大学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一位大学生如是说。
1 o0 u0 `8 a5 S3 w g7 S( Q `) O
0 ?% p1 w: r$ `# u! {
% i) ~: V9 B: w7 j& U5 s' O7 x 就业难不应是“上大学不值”的理由
! Q) Z8 l+ P6 V0 ]& G: {: _2 s
, m" N2 d2 J+ m7 G- h. c4 n3 v, V3 P, F: S( T, G2 K
3 L$ k# g2 s; r( I" _! q0 M5 h c3 v 观点
( }4 f. t6 D# I
! M$ r, l% p/ R; K
1 f% R9 @3 p0 a) F+ u
& g) M/ _5 Y/ p 天津工业大学学生罗菲
) {& w G" w4 i: F
9 h5 d2 f4 `. t+ b; ^& N9 i5 L7 g' {/ m- U8 _0 u
/ I7 [/ I/ }: U9 m Z. W2 r ] 大学教育会让人受用终生 + K4 h0 H K* o, z9 O
$ g! ]) |% S) K( _: U
9 m; a" [' v, X* D% T4 {5 D1 a3 {( e; w& S9 A: V: `+ U
记者了解到,也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上大学不值”。天津工业大学的罗菲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她认为,之所以一些大学生觉得“上大学不值”,是因为他们在学校的时候一直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有什么用,更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所以4年时间很容易就荒废了。
% S6 V5 k! H; @2 @$ U+ ]
( g1 g7 L% t7 i' w" F8 ]7 F+ Z, E9 c0 @9 q+ a4 r" ]
9 J' y3 y. m; o) |) I! O% v8 H) j* j “现在人们总是拿经济效益和效率衡量问题,一旦投入在短期内没有得到回报,有些人就会觉得大学不值得上。可是大学教给你的更多是思维方式层面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在短期内可能派不上用场,但是会让人受用终生。” * G8 g( N+ m" `, f4 ?
0 Y: [4 d* R0 H- y* Y" Q" d4 q* s) w" f& o4 I( F' [
1 e' L: z' B! s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秀珍
: c3 H4 W/ S% J4 G; R
' \% |" m! v" T' n7 m
/ i. M& p7 p1 v" ^. W& v% K! K0 X6 W3 f; T
就业难不应是“上大学不值”的理由
! @& P' e, m! M( e( ^! {+ a
% B; _9 D1 a, v& l+ |* Y. U3 C5 A5 z$ @1 V6 b
5 T1 V" V2 L9 h 张秀珍表示,虽然一部分大学生抱怨“上大学不值”,但大多数“后悔上大学”的大学生也表示,如果重新选择,还会选择上大学。“因为大学学历本身就是一个筹码,不上大学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和家长对于大学的期待,已经渐渐超出了‘接受教育’的本身,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 - \" o- _5 O. m4 V% u, N
, o. m/ l4 X! t* m3 U- k" k$ y# c
1 x2 v" X6 v" z) b* g! M
* Y" x) p. Z W 张秀珍介绍,在大学中,学生除了学到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会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公民能力方面的教育。这些个人素养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带来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的改变,但对于个人的一生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不能简单地以就业难作为“上大学不值”的理由。
: h; X# Q5 R; `3 _0 X* S" I+ y7 r, c( [2 A( V* c
* m ~1 o; F9 H3 W" j
3 W) @; r& n1 L1 q A' c4 U5 P 天津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建波 " r) _; ?" A; e: U' d$ T
2 c4 m j6 G# _6 i# }# O
. n* }. n( A/ E X. d- c- H+ \2 \; W, d4 I1 t* M; w
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清醒定位
- O1 c. G" @9 w: C6 K: J9 f( w% n0 b$ o' r4 ?6 d1 b
4 S+ D: v+ U# g" V: s7 h x4 @$ F* z( Q. R+ I7 U) U V) {9 x1 R
刘建波介绍,大学生认为大学教育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而“后悔上大学”,除了社会供需比例失衡、高等教育自身存在问题等客观因素外,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清醒定位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观原因。
% z/ M9 i g6 [" H# O( y% f2 O, i# F* {& m0 ~
& ~7 _# G9 |* m) U% f# w8 Q& }9 u! ?* j) n* ~' F# v
“目前,大学生普遍希望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寻找工作,造成了这些城市的求职竞争愈发激烈,而对于中西部等急需人才的地区,大学生的求职热情明显不高,这样的选择意愿和期望值明显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相符。这既是大学生‘后悔上大学’的深层思想根源,也是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