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海慈航(增订本)
1 {' `. Z0 q2 c3 r战德克著
( i3 s9 [, P% i) H( \8 W* n7 Z, R6 u( C
(一) 什么是佛教
. C% ]2 o2 u! v) b7 b" s5 t (二)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
; ]! o9 k% K, k2 O* X (三) 什么人可以学佛
9 b5 {# x+ i) _0 `. o7 T; [ (四) 学佛的方法) U/ A& v# A- X8 z% m0 f9 ?, `
(五) 念佛以外的助行4 u4 y; R4 M4 |3 }
(六) 怎样念佛2 F0 ~: ^$ L6 B& M: k0 j) K0 j0 n
(七)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2 m& V- o) J- m; E7 G; T6 J% {
(八) 中阴的救度和自救
) h0 k9 J3 E/ E8 I/ R& ^ (九) 念佛的现前利益! m4 Q# \6 L( Q* j, D0 f/ Z/ R
(十) 余话
8 _5 M% W0 X( `3 m3 u( ~+ p
F# N; I& E" y/ D% C0 I6 L8 Z/ _. j' q- t4 r ]% c
你要得到精神的大安慰吗?2 [: @* G- l6 g
你要得到人生的真快乐吗?1 \+ {# Q! J0 D4 I- W2 H
你要增进你的学识吗?
J& K1 d' s9 ]你要增进家庭幸福吗?
4 m" _. u6 X& S0 m# s6 k Z3 J你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究竟吗?+ n5 ?, M" W1 G
那么,
, R6 |* ~% D: l$ V* d请你研究佛经,
' j6 I2 q: ~. a/ u- ^敢保满足你的愿望! * O: C9 ~. z( B3 \1 j- D. h1 [2 F
3 T' T$ V2 D6 m0 P; l, _6 ?' g
! O3 L c: K* ~! I) B 什么是佛教 # G( ~) k' s% t1 P$ f
9 t" b) f( s1 s7 p" ~5 n+ D 问: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 W( g2 L( L: M3 x/ V9 X+ ?6 R# B- d% p7 h* D# h/ B
答: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的。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在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他在幼年的时候,已经通晓世间一切学问,及至年纪渐大,看见世界上的人和物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循环不停,又感到生老病死是免不掉的,就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苦的,非求一个解除苦恼的方法不可。 % n p" b$ Q* X' ?/ @8 w* j- ?: A
' F/ P K E6 Q7 e4 _
因此到了十九岁的时候,他放弃了富贵荣华,出家修行。在修行的时候,受过许多艰苦,时常忍着饥饿,但却绝不因此灰心。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得了道,成了佛。成佛以后,就在各处说法劝化他人,无论什么人能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就可以解除苦恼,就可以享受永久的快乐。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直到他八十岁的时候就涅槃了。以后佛的弟子们把佛四十九年当中所讲的道理记录下来,这就是现在我们所念的经。我们经常谈起的佛,就是这位释迦牟尼佛。 0 P L! ~5 p/ u: X3 V+ @
, ~; ]% |+ D3 Q- |/ q
问:你说的涅槃,是什么意思呢? 5 L# `5 l+ [0 w( D5 |
4 u( G- p P% z2 ]5 J0 {( e) z- \
答:那两个字的道理很深,不容易拿俗话来说明。涅槃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槃。不知道佛的人,看见佛入了涅槃,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 * p. Z' G, ~' X0 F/ H
( s6 `9 R8 S6 C5 m R9 B4 ]
问:释迦牟尼佛从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4 v, J: }$ ` m
$ `8 Z, w0 e- {6 A( G8 x 答:佛降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的时候,到现在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后学在《释氏六贴》中专门看了一下,不是周灵王,这点下次校对的善知识注意一下,但是不必印刷即可。]
' H; x: \/ X, D6 M; ]9 U% y. W6 t
$ ]- y. c1 T$ t# y5 e: { 问:学佛的不都是出家的和尚吗?
( G. O/ z4 c" O* T, L, h# q# I4 s2 G- D0 u
答:不是的。学佛的人不一定都是和尚。无论做那种工作的人都可以学的。只要能诚心学佛,不一定都要出家。古今因学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在家佛教徒,是很多的。他们就是在家中专心念佛所得到的成就。这就是事实上很好的说明。
% R9 [/ j" J) C! @8 i0 a
2 k: P" {! W" F: b* m% i 问:听说历代学佛的都是名人学士,象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柳宗元等有大学问的人,那么,象我们这些平常的人,不是够不上学习了吗?
; B- \: V- ^+ A% H* G" u
0 Q( n1 L* X+ K: Y' \, M 答:这倒并不是这样。比方大海里的水,不管多么大的动物,不能把海里的水喝尽;不管多么小的虫儿,都能去喝一个饱。佛法的深广也和大海一样,虽然绝顶聪明的人不能把他学尽,然而一般的人也一样能学习的。
' @4 ` B6 p u0 X* s
m l4 W9 ?9 R" U& a% x1 u1 O 问:佛教里的事情也可以对不学佛的人说吗?
6 V% }" }/ J- ?
6 c: y* P! v( q. T ?9 I: U 答:佛教徒所信的是正大光明的真理,哪有不能对人说的事情。因此,一切经论完全公开,什么人都可以研究,不比别的教门,偏要说有什么真言秘诀不传教外的人。 6 S. ~) e. E5 T8 C7 c/ u
2 }/ ]) ~9 P! W+ k
问:学佛的人不贪图财宝和势力吗?
- u. `' w/ m# P1 f J+ Y' \+ N# K5 I
答:真正学佛的人是不贪图的。你想,释迦牟尼佛抛弃了一国的太子不做,无数的金银财宝不要,他可是贪图钱财势力的吗。学佛就是学佛的思想,学佛的行为,自然也不该贪财图势了。
- V; {' a8 g, {' S$ F6 }( V9 b: y( C
不过,要知道:干一点有益于大众的事业,用自己的精神或劳力,换几个钱以养活自己和家庭,这不算是贪财。凡是在军政机关干事的人,只要能真诚地为大众谋福利,保卫弱者的利益,这不算贪势力。
% ?0 R$ g5 ?" E6 M! t! J* ^2 Z! b, x% [9 _1 X* V/ j
问:和尚是专门学佛的人,怎么有些和尚很胡闹呢?
# O8 Q1 ^! {; r2 l$ V$ Q! T; \9 j' i g, g" m
答:什么事情都不可一概而论,和尚是出家的佛弟子,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品质善良的,有品质下劣的,有动机纯正的,有动机不纯的,有懂法的,有不懂法的,怎么能责其个个都好呢?你所说的,只是不好的一部分人罢了。 - k1 W0 g- W" j
8 s. b9 A9 p6 L0 Y 古时候的玄奘、鉴真、一行,近代的印光、弘一等高僧,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代佛宣扬,对人讲说佛法,劝人为善,福国利民,化度众生,是大有益于世间的。现在虽不及古时,可是到处仍有讲经说法,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化度人家的高僧。因你没有学习佛法,所以没有看到。你只看见不懂佛法,不守清规的庸僧,便怀疑佛法不好,那就大错了。 5 b( ~" L3 {/ G( M Q; v- G W/ h
( R! @. {, W0 v; t
问:和尚也有懂佛法和不懂佛法的两种不同,我也知道了,相信了。但是有些研究过佛学的人,他们的人品怎么也不见得好呢? * B# \2 Q# i" m) G) @
Q. n+ P( L5 n K& S: \; o
答:这也是不可一概而论。佛教徒良莠不齐,不能归罪与佛教。要知道,一大片谷地里面有几茎稗子,这是难免的。况且这少数略懂佛法,品行不正的人,若是全不懂佛法,他们的行为可能会更坏哩。
0 M8 \, X- X+ H2 L& k/ I) Q4 o* z
0 C" Z* ?, ]9 Q) b 再说,学佛不是一发心修习就可以把行为修正过来的。一部分学佛的人确是真心学佛,可是他们过去世所带来的恶习气,一时不容易除去,所以他们的行为,有时反不如恶习浅而未学佛的来得正直。可是我们只见他们行为失当,而不知道他们暗地里在对佛深深忏悔,毅然决然地想逐渐洗清自己的污渍哩。对于这种人,我们正应当以宽大的胸怀去原谅他们,同情他们,鼓励他们,对于他们的前途,寄予极大希望才是。 j3 L/ c5 R( J+ j7 V
" J/ \# \' w" {9 T T2 f 还有一点,学佛要真信实践,不是披上袈裟挂串数珠,念句佛号,就算尽学佛的能事了。真实学佛的,一定要心心念佛,坚持五戒,奉行十善,修习六度。 , w7 o& k" g E2 F" {- W
. h! @0 u/ L0 T
那一部分借学佛为名,行偷盗之实的人,我们怎么可以承认他们是佛门弟子呢?譬如我们不能误认穿着漂亮西装,披上雪白工作衣,挂了个听诊器的就是医生。一定要考察他的医理是不是高深,为病人诊断是不是悉心研究,用药是不是准确;我们也不能因为一部分的滑头医生,而怀疑医药是无用的。我们学佛是学习佛的行为和佛所指示我们的法门,不是学习某一部分不守清规以身谤法的和尚和居士,我们需以佛说的经典为学习的准绳,而依教奉行啊。
7 r. C* x% v+ ]+ }+ Y' p, O1 W( o6 T s( U" ^- W9 w
问:从你以上所说的看来,佛教确实是有道理的,不是迷信的。但内容怎么样,也要请你说一说,我才肯相信呢?
, \6 y1 Y* ?# @+ Y9 V3 \5 a1 [9 H
答:好吧,我们就谈一谈佛教的内容吧。
# V' n/ _/ \7 @' s$ y$ f2 s/ V. c; T6 @
. L- V3 z- d, T% ^& x2 u `
- J" A$ j6 ^+ v, L4 N 佛教讲些什么道理,它的目的是什么
- { |7 N; i8 Z' r+ {# p6 I5 \& \: K7 E+ I% I6 a
8 R. W/ |0 m6 D8 t2 l1 O 问:我知道,佛教在以前虽然很兴盛,但现在是科学时代,将来恐怕难免被淘汰吧?
: |1 ]+ ^3 p- ]. t( b
6 ^* g2 B* Y3 Z 答:这倒用不着担心,因为佛教不是迷信。它有它的高深的哲理,无论经过多少年代是不会改变的。如果你有空余时间的话,可以把佛教里的书多读一些。 3 e1 A/ Z- D, I5 S0 K1 o2 p) A! E
( t8 s; A% I5 k. ?0 ~# O6 C
问:佛教的书籍太多太深,我都看不懂,你能不能把容易明白的道理说给我听听呢?
: m! J/ I5 ?' M% H8 s' T* H1 s& C. C: ?- Z
答:可以的。现在的人不是经常谈论平等、博爱、自由吗?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他所说的众生,并不是专指人类,而是连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包括在内的,就是狗猫牛马等都一样可以成佛,因为它们也都有佛性。等到成佛以后,也就和释迦牟尼佛处于同等地位。这才是真平等啊。 & j* @7 g' T. m* {
6 K( K( K( j( {: L1 a9 ~ 既然狗猫牛马等都有佛性,所以我们要爱护它们,应该和爱护人类一样。这才叫真博爱哩。
2 }% F8 z, z# Z$ e, F9 f+ v# z! C- s% m
佛教是专门研究解除苦恼的办法的,等到烦恼断尽了,心里无挂无碍,无忧无虑,这才算真自由哩。 & t3 l2 u! w% |5 y) p* o; l8 G
8 t# }2 u, ^, V: n; ^0 R* P5 n 由此可知,佛教的道理不但不和现在的学说违反,并且更彻底了一些。如果人人都照着佛说的法去做,你想,世间还会有刀兵盗贼的劫难吗?况且,这不过是顶浅近的道理,随便拿来给你说说罢了,至于高深的理论,任你说多少年都说不完的,真是无穷无尽的呢。
( f6 ~; G8 Q: M2 I* I1 ]8 k5 ]" m( O2 a& o
问:这么说来,想要逃避灾祸和各种苦难,最好是学佛了。是不是?
1 D2 J" H) `& T/ W' H" N0 X: b9 t8 \' D- R* J1 ^% M$ |
答:是的。不过学佛的好处,却不是仅仅可以避免灾难,学佛的人所希望的最终目的是,将来也能成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 4 I" r, l: k+ q% R1 A
- I0 V5 ?7 f9 N4 f! R9 V9 i 问:真的吗?请问成了佛,有什么好处呢?
4 R) ^; y) O& y9 R m
A( z5 R+ p3 s8 ^" p 答:你要知道作为一尊佛的好处,应先明白众生的不好处。且就我们人类来说吧。我们一生下来,就和苦恼生死订了合同,亲人偏不到头,仇怨的偏缠搅不休,还有天然的灾害,意外的祸患,任你有钱有势,灾祸还是跟在后面。即使那些可以摆脱得了,却没有不病不老,更不能不死。这都是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的自然规律(关于惑、业、苦,后面再详说)。佛是已经觉行圆满,了脱生死,进入涅槃,可以不受以上所说的种种苦难。这便是成佛的最大好处。佛看到我们受苦,象在火坑里一般,特地教我们许多成佛的方法,使我们脱离这个火坑,改造这个火坑。 / b+ ~9 d# G% K9 f, S. |! _
, {; e4 a) @8 R; `7 k7 Z# f
问:既然这个世界是个火坑,学佛又很费工夫,我们还不如直截了当弄点毒药把自己药死。这样,不是一了百了,立刻跳出火坑了吗?
4 B: \8 W ]; p, P f/ e' d/ d. h2 U6 k7 K+ m
答: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个世界虽然是火坑,只要我们大家肯发心学佛,是可以用我们的力量把它变成乐园的,这是佛教的积极精神。如果用寻死的办法,死后真的一切都完了,那倒也未尝不可。应该知道,死后并不是一切都完了,以后还需要转生的。照佛经来说,自杀是有大罪的,再转生时,所得的报应将为更苦,那不是跳到火坑更深的地方去了吗?所以自杀的人往往长劫沉沦鬼道,非常痛苦! # Q7 ]* t- R% o0 l
! W0 V- a. t1 _7 o- J) U! y9 S% k 问:人死了后,灵魂再去转生,这事是真的吗? 5 V- I2 S6 z7 _6 e* I$ D5 ~* j
, c% m5 \$ z4 n8 I/ G
答:怎么不真。自古以来,历史上记载死后转生和借尸还魂的事,不知有多少呢。就是现在,也时常有这一类的事情发生。你以为都是哄人的吗?
# F* @! L& b* R) o( Z& {7 j7 \, x7 e+ }; ]* C8 N: l* o8 x8 ]4 v; h
问:自然不全是哄人的。但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m; O# B' V3 ?* P4 k! T9 l2 w+ |; ?1 e- |( p! C4 ]
答:你听说过六道轮回吗?我来说给你听。一般人所说的灵魂,在佛学上叫做神识。人的肉身死了,他的神识是永远不死的。那神识凭着他生前行为的善恶,或者升天,或者再转生做人,或者做阿修罗,或者变畜生,或者变饿鬼、或者入地狱,这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就叫做六道。等到这一道受报完了,再转入另一道去。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来回轮转,永远没有停止的一天。 . S' p* [2 @. Q, v: W' d; `& m, k0 K
* `) j- S; z0 L/ _ 问:关于因果轮回的道理,我还不大明白,可以请你详细的再说一说吗?
b2 M3 Q& x, R" k3 @- W9 p2 W# s+ t- J m
答:因果轮回的道理很明显,只因我们被妄心所迷,我执所缚,本有的智慧被尘俗中名利等念头蒙蔽了,所以,虽日常一举一动无不落在因果轮回之中,但自己一些也不觉得。 * m+ @% P' `. ~* S0 ?' y2 x& Z
& ^) R) z- }4 k9 x “因”就是事实的起因,无因决不能成事。“果”就是事情的结果,无论什么事,不做则已,做了总免不了要结果的。果之随因,如影之随行。如人想除掉本身的影子,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有了事情的起因,而要避免结果,于事于理也是不可能的。 / ]' ?+ M/ e r- h3 t9 g
$ h2 h5 R+ Z3 e 因果概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时间)。首先说说现在的因果。这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说:一、如人叩钟即刻就可以发音;二、如人播谷,春种秋收;三、如人有不良嗜好或者畏难苟安,日后就要冻饿而死。这三个层次,虽然得果的早晚不同,但是完全属于现因现果。 6 b. \6 a3 K0 S0 a/ M, ?; D5 \
6 }& Z4 M6 ^/ n" E3 h+ o5 A 其次是过去世的因果。譬如生在富人和贫人家里的孩子,其享受是不同的。那些初生的小孩,在今生本没有造什么因,似乎不应有这样差别的遭遇。不知这全是前世个人已经造下不同的因,所以今生才得到不同的果报哩。
% A. ]- S% H \& @4 S
, k- p8 }7 |' U9 ] 再说未来世的因果。譬如甲乙两人多年前都造了善恶不同的因,但总是看不到他们得各别应得的果报。要知今生纵然得不到,来生一定逃不了的。《因果经》说:“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看其现在因。”这说明因果的关系是错不了的,消灭不了的。
, V( y" r& ^8 J3 T$ J' s9 N' G6 A+ Y# E+ m
至于轮回问题,佛曾告诉我们“四有轮转”的道理,就是死有、中有、生有和本有。 & j4 i3 x2 Y5 h+ W# C
?9 b# L" V$ u- D, { |# j 一、我们现在所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合成的身体,就是前世烦恼以及善业恶业和不善不恶业所感的结果。当前世临终最后刹那时叫做“死有”。 1 e! H+ D5 H2 q8 A9 I# Y V
+ C# I' v' ?& T 二、从死有之后,到今世托母胎之前,这中间所有的有情身体,叫做“中有”。这中有身,如五六岁小儿相似,眼目耳鼻和其他诸根都具备的,是极微细的净色组织成的。我们肉眼不能看到,只有天眼才能见到它的形量。关于住在中有位中的时间问题,据法救论师说:“时间长短没有一定。倘若碰不到可生的机缘,中有可以长存,直到因缘和合,中有就去投生到人或畜,或其它各道中去。”(一般说来,中有存在时间至多七七四十九日。) I6 _ y" U j3 r6 H" {
/ S0 U# Q% ]" t6 ^( P
三、中有托生的原因,是因为颠倒心。男子缘其母而起爱欲,女子缘其父而起爱欲。依着这二种颠倒心,中有才结生于母胎,其结生的最初一念,叫做“生有”。 % I U! m( a" x' a# _, A
1 ?! Q# g+ i8 S. M
四、从结生以后,住胎出胎,直到一期寿命完尽,叫做“本有”,从这本有再起烦恼业因,招得未来的结果。这样,又从“本有”转到“死有”,“死有”转到“中有”,“中有”转到“生有”,依次相续,轮转不息,比如辘轳,循环轮转,没有停止的时候。
+ {: z, B5 N' W! i' L- t
3 w+ `# r1 c- D* ` 心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的掌权者。由于心里一时迷惑,不明真理,不知因果,于是随意去造恶业,必然产生恶(苦)果。得了恶果,心里更烦恼,更糊涂,从而又去造业,又受苦果。这样,惑业苦将轮转不断。这就是生死死生永不停息的缘故,我们要断轮回,出三界,必须在起心动念处着手,如能发菩提心,专精一念,求生极乐世界,那么所造的是佛因,将来一定结成佛果。因为所转的念头不落人天福报或贪狠害人的轮转中去,将来一定可以超出轮回的。这道理不是很明显吗?
+ g6 u, y5 D. n p4 u& _/ i$ t' k2 n9 ?# y
问:这六道里面,哪几道是好的? # }3 J7 F! _" Y- L) j
6 ]2 C" o! i. E, E6 T 答:比较起来说,天道最享福,寿命也最长。人道是也享福也受罪的。再往下说,一道不如一道,恶鬼和地狱所受的罪,那就不堪设想了。
4 y* s2 a8 d$ _, s$ z1 e+ j5 D* Z0 F7 n# i
问:那么,我们最好想法子生到天上去享快乐。不知可有方法吗?
, z: ?( i5 T! k) L) z
4 }+ G/ m/ g+ K* ~ {" F 答:方法虽有,不过我们却不应该希望生在天上。因为上面说过,无论在哪一道里,等到报应完了,就要转到其他的道里去。那么,生到天上,就算做玉皇大帝,等到天福享尽了,也非死不可,死后仍旧可能到畜生或其他道里去受罪,佛经里是有许多事实说明的。可见,只要落到六道里去,就没有一处是安身之地的。要想享受永久的安乐,非想法子跳出轮回不可。 `3 b1 V. Y2 b& J6 b
' A. g8 K/ k6 L+ b3 y
问:怎样才可以跳出轮回呢? 8 X3 Z( s- W/ T h* Y
, C) k1 p* [# p" h
答:我不是已经说过,只有学佛了吗。
* n1 D; |9 i. ^- y# G$ m) E
# I% [+ I# Z U/ h1 l 问:我们凭着良心多行善事,不能跳出轮回吗? ( i( f. D, h- }% a- m1 o" n$ t
" y* c$ Z1 g% e: s8 w
答:那不行。行善的人将来能生到天道或人道享受好的报应,上面我也已经说过。可是这些享受是不长久的。要长久,就是脱离六道轮回;要脱离六道轮回,非学佛不可,单凭行善是不够的。
) ]- B7 i: C# V! e( v% W9 ^
5 I1 {: g t. r% u' D2 M6 b 问:常听人说,人的生死是玉皇大帝和阎王掌管着的。既然说,学佛可以脱离轮回,难道佛也管得着这些事吗?
# _9 w" b5 \3 N& d: g7 H1 F/ d" v( X( W" n
答:不是这么说的。你的生死,不但玉皇大帝和阎王管不着,就是佛也管不着,只有你自己能掌管着的。 " k" K0 X, X8 ]+ I2 J7 F/ M
, B( n8 [& m1 N4 G( X& K: I$ F 问:我不愿意死,怎么早晚要死呢?我愿意上天堂,怎么往往入地狱呢?你说生死全是自己掌管的话,我真不明白了。
3 X2 k8 i* N4 t
8 J7 i* F% u# z0 x" ? 答:这也没有什么不容易明白的。懂得因果的道理,就不难了解了。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因,所得的报应就是果。比方说,你今生的行为合乎人的道理,那么你来生就还是个人;你今生的行为和天道相似,那么来生就能升天;其他各道都是这样。这就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都是自然而然毫无奇怪的事。你种的是豆,神不能叫它变一株瓜。同样的道理,你种的是人的因,神自然不能强把你变成畜生,这是很显然的。再说的简明一点,就是做善的得福,作恶的得祸。作善作恶当然由你自己做主,那么,生死祸福还不是由你自己掌管着吗?
" @" Y2 c' J& W6 B7 R* v8 p, s' ?) Z" S6 q4 O
问:有些好人往往遭遇不幸的事,作恶的人倒反运气很好。你说的因果报应怎么讲通呢?
% Q0 H9 j5 I0 h- f+ l( x1 W; |6 v% U/ Y' V2 v) P
答:比方种树,种子刚下到土里立时就能结果吗?比方借钱给人家,哪有才交到他的手立刻就来还呢?佛教讲的因果报应是包括前生、今生、来世三世来说的。有的前生造的因今生才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当生就结果,有的今生造的因,隔几生几十生或几十万生以后才结果。这就和种树的结果有早有晚一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怎么会讲不通呢? 9 } ~5 y s4 P4 ~: y- M5 o, X8 {
, d3 B( P$ h/ H- h h; u/ f- V6 @4 ] 问:阎王、判官、城隍、土地究竟有没有呢? # m; r: Y, J& d. G
7 H( ^; K( e% h- F6 F
答:有是有的,不过他们和世间法官一样,只能照着法律办事。你不犯法,他们怎么也管不着你的。
- F/ ]2 I+ L* V* T n
. r* C" ^" [/ L5 d. A/ w 问:要不要供养他们呢?
7 x. g! O* U; C) b& }5 h$ K' L9 ~
2 R) L& G/ _% N 答: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都在轮回之中,但他们造了善业,有福德,我们应向他们表示敬意,但不必象佛菩萨那样供养他们。
6 d0 t8 u0 Z* V& z8 e0 T) e% B
问:玉皇大天尊呢?
) ]* t) ^8 D$ E! B3 D; I6 q- s% [
% z- d/ ^6 I1 }+ ~7 _9 p9 g 答:玉皇也在轮回之中,但他是护法天神,我们也应当对他表示敬意。 9 C; j6 S6 m+ r+ J: z! `9 [6 U
! ^; d2 Q# _8 S( ~- p% b5 `3 x
问:神仙呢?
. v* y" i7 N4 w4 K& `: H9 W, Q
答:神仙有天仙、地仙等等不同。或属天道,或属人道,都是六道众生。我们不应该崇拜他们,学习他们,因为我们是要了生死,出三界的。
7 ^$ k9 S& p# J& U# ^5 I8 A2 g3 M* n h( M9 B1 W
问:大仙堂一类的东西,不是就该取消它了?
& F& Q4 B1 X& z* L" D2 k: d: y! V9 x
答:那还用说么?狐狸之流都在畜生道中,用不着恭敬它们。 ! K1 u( _/ [5 H+ Y
' Q8 C* Y5 G6 p& }. P 问:不恭敬它,它作怪起来怎么办呢?
2 E( n, _: X* l0 b: Y N& C8 z- o# M/ B/ P& Z u2 s5 N: `. E
答:学佛的人,天上的神都要来恭敬的,妖魔鬼祟又怎敢来作怪呢?但我们既然学佛,当普度众生,虽不要恭敬它,也不要妨碍它才是呢。
' b# j A& z6 j. v, p; f# j( y. _
* Y+ i% Y3 R( b 问:佛既然也管不着我们的祸福,自然我们也不用恭敬他了。对吗?
, x4 E" J" F. P: }* L b0 k/ g q: h& y9 j( W
答:那就不对了。我们既然想脱离轮回,就要照着佛的教导去学,那么,佛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你不去恭敬老师,那还算是个学生吗?
7 B0 O; H/ }( z( e; n8 }% `& F1 V! V" a
问:还有菩萨呢,我们应该恭敬他们吗? ! u0 j; ~, [: Z0 t. }! Y: r
9 N3 N+ X1 _0 m# ?# h/ ^& N* h4 X) X 答:菩萨是梵音,照原来的意思翻译,就是“觉悟众生”。因为众生不觉,菩萨就将他们觉悟到的道理来教化众生,觉悟众生。菩萨的慈悲心很切,他们专门帮助佛来度脱众生。拿学校来比方,佛是校长,菩萨是教员。那么学生恭敬教员是当然的事了。 0 R( O2 O9 x. E- r& Z; H) }
+ z( i( u6 L* K |9 G
问: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学佛的人除了供养佛菩萨以外,再供养天仙鬼神似乎更好些,因为有些庙里各类神祇和娘娘很有灵感,求事求财,求病早愈,求消灾免祸,也很有感应。我们难道不要去恭敬他们吗? 5 G2 o6 e! H4 i' L
; S3 z6 ?. |1 g7 M0 A: ?
答:有的鬼神确实也有一些灵感,可以满足你的所求,但他们总不如观世音菩萨的愿力大,神通广。你为什么不去求观世音菩萨,已获得更迅速更圆满的效果呢?而且信仰了观世音菩萨,时刻想念他,还能开发智慧,消除人生各种烦恼和痛苦呢。还有,因为你要成佛,须一心一意的学佛才行。假使你一面与佛菩萨接近,一面又和鬼神来往,心里自然不专了。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会把佛忘记了,一直跑到鬼道里去,也说不定。
8 S0 g: U: V* i& W( F) g
2 h( K! x; Y8 `" q 问:现在我明白了,要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恼必须学佛。学佛的人除了佛和菩萨以外,一切天仙神鬼都不可供养。是不是这样? $ K4 X$ T, R" T( z! k
; F: v: {, B+ W( N1 k' l
答:这就对了。 ! X2 u# s& j! R: g6 U5 F6 b
, S' D9 } R* o/ w$ S: `0 h# y6 w
& H( f. d+ E1 f# z( J
! b+ ?& x+ S) ]0 b. p& ^ 什么人可以学佛 : _1 t+ X/ l+ t8 h% k& Y
$ D* I$ t7 n9 Z1 k( t6 O7 e
+ u# ^, }% K) n! \: @# z( @ 问:不识字的人也能学佛吗?
4 D) S9 F" u( ]* x. Y. ?0 b. i: R+ u3 F) A- i+ s. s4 w+ U/ @
答:也可以的。只要有人把这本小册子念给他们听,是他们知道些学佛的常识,照着上面的话做去,是没有不成功的。因为这上面都是些俗言俗语,不识字的人听了也能懂的。从前唐朝有一位惠能大师,他是禅宗第六代祖师,家里很穷,从小没念过书,就是一位不识字的樵夫哩。还有其他出家和在家的,不识字的佛教徒,获得成功的还不知有多少哩。 $ s) H7 G/ s v4 G9 C6 S
/ o) `9 O+ F6 k
问:不识字的人能学佛,一定非很聪明不行的吧?
6 ?0 y# e) s; t0 J8 _/ X- [" p: Q1 Z3 D6 L
答:那也不能这样说。从前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大弟子,名叫周利槃陀伽。这个弟子资质最笨,佛教他念“苕帚”二字,他念着“苕”字就忘了“帚”字,记着“帚”字,又忘了“苕”字。这总算愚笨到极点了吧?然而他也证了阿罗汉果。 * k( m* F: H/ w7 i
5 ?) S! H$ Z1 {+ o! q
问:女人也能学佛吗? , Z+ p @1 e: S' y5 u1 R D2 I( d
! N1 J) U3 a% d9 \; }3 c7 S5 _ 答:当然能学的。虽然妇女们有家务的牵累,又要养儿育女,可是念佛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念的,操作家务时可以念,哺乳抚养时可以念;而且女人的心静定而慈悲的多,她们学佛的成就也许比男人更快哩。 0 W8 t, C- l1 d+ k% V
! ], g- V& _. m5 i# u
问:有人从前做过很多的罪恶,现在想学佛还中用吗?
5 K: G' N) j' C1 x% U: K1 p% s( t% W" ?+ j, \9 f2 @
答:怎么会不中用呢?你不曾听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话吗?只要自己忏悔以前的错误,立誓以后永远不重犯过错,一心学佛。那么,以前的罪业虽多,也是可以消除的。
8 s4 D3 B( U7 ^# N5 _
% Z8 A5 S, t! ]/ m+ _: F7 ^6 m 问:老年人学佛还来得及吗?
+ j! v, ~/ A: t1 m' h9 S; R, s1 u; C# p
答:来是来得及的,不过应该自己知道光阴无多,要加倍努力就是了。
/ g. U0 A! _3 G. K _, T2 z1 |
2 e. j) X- O% L% f 问:那么少年暂且不必学了?
; c2 Q3 i0 M7 N0 t" H: s2 a0 h5 C/ E1 S6 `" z8 D+ X; [4 _
答:那又不然。有句古话说得好“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半少年人。”你知道你能活多大年纪吗?就算能活到很高的年龄,也该趁早学佛。因为功夫越长久,成功就越有把握。这不是一定的道理吗? 6 u1 y' o. k& d4 A7 F K
! |9 G( d/ {* c
问:道理固然是对的,不过人在年青的时候都有要作的事业,应该争分夺秒地干活,哪里还有闲功夫学佛呢? + c8 y6 Z N p' f4 K* d. q! ~
4 O) ?; B. p) @
答:那是你把学佛看作无关紧要的缘故。假使你把学佛看作和吃饭一般重要,你就不至于说没有功夫了。况且学佛碍不着作事,并不用另外费功夫的。
" x+ F% l* J6 r0 i
, o$ u5 A: [! r `" S 问:有钱的人固然应该学佛。穷人衣食不足的还能学吗?
9 m+ V$ s( U* a; p
Z4 H' I% a6 h% E9 S$ a' o 答:学佛全在心地上用功夫,不一定要朝山进香,布施财物,只要存心善良,就是在路上拾去一块西瓜皮,免得人滑跌,在车上为妇孺老弱让个座位,上船下车扶人一把,听到福利事业、慈善团体在募化代作个宣传。这些都是学佛的慈悲精神,并不需要花费钱财的。 D. q+ E" q: e1 [
2 g; ^; ]3 m! U
问:已经入了其他教门的人,把从前的教撇开,再来学佛,还可以吗? 4 p8 N' a7 w/ @
# u" ~% S" n B p- J 答:那太好啦,弃暗投明正是有大见识的人所作所为。要知道,我们活在世界上,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光阴,何苦有正路不走,反去到处瞎撞呢?
2 h/ x& _. y9 d7 ~2 \+ Q
* L x. L2 b% m7 y' G3 ^. t 问:这样说来,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学佛的了。 / n+ m! l/ a# D' M* w3 T
' s( u, R: F: ?0 N
答:对啦!如果佛法是有些人能学,有些人不能学,那就算不得平等了。
4 N2 Z3 _3 w6 p4 C$ C ]
; J' a! A0 }5 L+ v, A, w2 d( k8 M$ f; a- C' m
+ v" c" ~* g: R
学佛的方法 ' m8 I8 O1 F% ~' T1 w- T6 R( E
- @& q" F* R+ Q: |5 f" L
! C9 r" V1 d- D$ ^/ s9 _$ m/ S 问:佛法既是人人该学,并旦人人能学,我决意学一学了。请你告诉我学佛的方法吧!
9 d( Y' J6 b& N- i, o; v- e/ G9 W t# S3 L; F4 r4 ?) t
答:学佛的法门很多,佛教常分为五宗:禅、教、律、密、净。各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须要看每个人的根性和爱好,选择一门去学了。 4 Z, r* [9 P2 |' N1 v
3 [) A4 G4 p, F% b" e, {, f* n
问:佛为什么要说这许多法门呢? 2 q2 L/ N6 n1 k0 z6 ^: a0 {
) b" ~3 }& [0 O4 H9 Y9 h5 L 答:这叫做对病下药。比方众生是些病人,佛是个大医生,众生害的病不一样,所以佛开的药方也就不一样。有的用凉药,有的用热药,其目的都在把病治好。 3 B* c( H8 d$ A8 E( ^9 [0 j- ?. m3 P& h
5 V( P. s% [& P1 } 再说一个比方,比如从南京去上海,有的人爱坐火车,佛就教他坐火车的方法;有人爱坐轮船,佛就教他坐轮船的方法;有人爱坐飞机,佛就教他乘飞机的方法。方法虽然不同,目的都是到上海。佛教也是这样,佛说的法门虽多,其目的都是教人成佛的。 / C# L" D" `/ n) Y
& u9 V8 z; L/ U; _% P* [ 问:学习这许多法门都是一样费气力吗? - u/ j p2 Y7 Q: U1 k: k
/ T8 U) D- z; y) C7 A, w3 C- m
答:不是的。有的很难,有的很容易。 / O( j0 k9 E8 C4 q
3 S/ ?/ o6 ?: |# B- w; R i
问:我没有什么才能,你就教我一个顶容易的方法可以吗? 4 p" H. T2 `# W* I- |) s: Z
8 f' I& }! O0 C# ^- e R! E
答:你要学顶容易的,那就最好学净土宗的法门了。
) v) n# B: j; X x% G- _7 B, z5 C! `. }; l4 }. }* n4 F* M, r
问:什么叫净土宗,它的修法是怎样的? ; k* l$ a, Q Q" W9 B. r
/ X5 s; y4 {8 f( ^! P3 X5 p- Y 答:上面不是说过,佛教分为五宗吗?这个净土宗就是五宗里的一宗。它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 ] J5 s1 s- m8 A
6 l5 x* r& T9 q' i 问:怎么样算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呢? 0 y2 R! n5 Z- u y- S- _1 x6 L
) Z! T4 _, p9 l6 y$ o; M: j: A: s0 H 答: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在这个世界的西方,离这个世界很远,有一个世界叫做西方极乐世界,也叫做西方净土。学佛的人应该祈求死后生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说求生西方净土。
8 d+ N& i: s+ |8 R+ j- X6 Y4 K
5 ^& \* q, [& b, O# t5 M! D7 H 问:生在那里有什么好处呢?
2 W+ H$ V) R0 `$ B V X5 F: a* N3 I; S2 J
答:极乐世界的好处多的很。根据《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生在那里的人都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并不是骨肉凡胎。他们想吃什么食物就有什么食物,想穿什么衣服就有什么衣服。住的是玉宇琼楼,都用金银宝贝建筑而成的。想到什么地方去,不论多么远,立刻就能到,不用坐车坐船。那里没有灾荒,没有疾病,没有老少,没有冷热,并且一生到那里,就永远活着,不会死亡,终日能听到阿弥陀佛说法。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苦恼,极乐世界里连影子也找不到。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大概的情形。至于详细的好处,尽管说多少时节也说不完的,除非你生到那里的时候,就一切都明白了。
7 L$ V2 A' P- d3 r& y' h
3 `& U' c4 ^# v8 W* ~' ^: v3 }0 ` { 问:那就算成了佛吗?
+ N( u1 y- J% m3 e1 M& i; I' T) \5 a$ r% y a, @
答:那还不算成佛,但总是决定可以成佛的了。因为生到极乐世界,已超脱了六道轮回,永远可以不死了。既然生到那里,就无忧无虑,不饥不寒,自然可以安安稳稳修行,并且常和阿弥陀佛在一起,可以听佛说法。这样时间长还愁不成佛吗? 9 \' Q! D* z" _6 t6 f/ _$ Z
$ j6 f, l! ]5 v
问: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吗? " N1 b5 e0 B9 }
9 }" G4 W4 _- q* T( ?# m* i 答:不是的。他是另一尊佛。因为他的愿力很大,又和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最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才教我们念阿弥陀佛。 1 A& S( I. w" P8 `4 z1 J
& X# ~5 M1 d2 F1 }
问:“阿弥陀佛”前面,为什么要加“南无”两个字呢?
8 |& L! `. g3 f# ^: g! Y- {" {$ U( w7 E4 ]/ O. Z9 q" ^0 c+ |
答:这是印度话,应该念做“那摩”的音,就是归投、依托、敬礼等等意思。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我们投托阿弥陀佛为老师,处处学习阿弥陀佛的样子,求他救度我们。 - @" n% F* R3 a5 B
+ J" f3 i' y& z( X. M 问:极乐世界诚然很好,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去呢? 7 q% Y2 R$ ^2 {7 T8 t+ Q" @- J
+ ]2 o/ b& t* B- S! \ 答: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可以去了。 7 l( `3 \" n" t1 ~
7 n ]2 g5 v- _' t3 g 问:就那么容易吗?恐怕还靠不住吧? # h4 A) c* t$ K) a& m) y# p
( ^$ Q+ Q" f% h 答: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不会有错的。
4 M/ Q7 m% [$ g, L! ]( y
- M. J: @7 }, R; \" i1 q w1 X 问:佛在什么经上说的呢?
2 O2 B3 C/ E0 y/ ^, |* j* {- m
2 r6 n& o6 E* N* ^4 {3 U 答:专门说这个方法的有三部经。一部是《佛说阿弥陀佛经》,一部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部是《无量寿经》,其余许多大乘经典里,也都附带地说过的。 6 \6 L' w+ W; f5 B2 M
# ~5 Q T# V7 e6 Q. E! E6 V
问:别的宗里说的是些什么方法,也说给我们听听行不行? 1 K3 Q" N/ g4 f D( v3 \
* z% A% J/ B1 E w+ ]- l' H# S; V 答:我想你们暂时可以不必去研究它们,因为有句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又况且别的法门,都不是我们一般根基的人所能学得到的。有些方法很难,很费功夫,我们的寿命又短促,恐怕等不到修成功,生命已经完了。岂不是枉费一番功夫?还有些方法,非有高明的老师指教不可,否则,往往弄出毛病来,这是很危险的;只有这个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最稳当,最容易,谁学了谁就成功,可是这也尽够我们一生学习的了,为什么要放弃容易的,反而去寻找难的呢?
/ ~! U1 u; Q, K G+ _9 j* O) V3 A2 x% q9 t7 J9 J% h
问:这个法门既然是专给我们一般根基的人学的,想来那些有学问很聪明的人,自然不要学这个了? P* W& z' L" S" T6 _
8 {8 {; Q& C9 @) q 答:那倒不然,这个法门看似容易,其实佛教各宗的一切法门已经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自古以来,有大学问的人,学这个法门的不计其数。例如,在中国最先提倡念佛的晋朝慧远大师,以及后来的善导、永明、莲池、藕益、省庵、彻悟等大师都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人,他们也一生专门念佛。可知念佛不单是愚夫愚妇、斋公斋婆的事了。
' O% J9 ^3 M! N6 O W' E. U! d
; L8 w. o& ~; K! u1 z- H; @ 问:念佛既然比别的法门容易,将来的成功恐怕比学其他法门的要差一些吧?
5 S) q+ L2 c/ G$ ?* }3 ~# I4 s3 Q: n) J) ~
答:哪有这种道理。不管什么事,难的未必便好,容易的未必就差。比方治病吧,不管用什么药,都为的要把病治好。所以只要有效力能把病治好,那么,贵重的药也好,不值钱的药也好,都是一样有价值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比方万病皆治的药,既然什么病都能治,又仅仅是单方一味,你想这味药的效力该有多大呢? * O( A# C2 ?0 ?, _2 u
0 ]( C( m( f Y# d! P9 f7 @
问: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既是经上说的,这一定有个所以然的道理在里面吧?还须请你说明一下!
' P- T* v, y; V: Y; d$ l' f
2 E4 E7 y; b, Z1 C; c5 Y 答:这个道理很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现在我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给你听。经上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就是念佛人将来一定成佛的道理。
/ l2 e( M$ w- y$ r
8 l8 T$ o6 X, _/ P9 m9 } 问:这倒也有理,但不知古今念佛往生的人多不多,怎么知道他们是往生西方的呢?
7 h0 w% [6 @! ^. C# w4 }0 g7 `% q' H) d) b a9 C4 y
答:《净土圣贤录》和《往生传》等书,记载往生的事实很多,并且叙述了往生时种种的情况。大凡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能自己知道往生的的日期和时刻,预先沐浴更衣,和亲友们从容话别,到临终的时候,一点痛苦都没有,依然向西坐着,合掌念佛,看见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迎接他,他便满脸笑容的往生、或者有时候伺候病人的人还能听见音乐的声音,闻到奇异的香气。有以上种种情况的,我们就知道他是决定往生的。你要知道,人在平常的时候可以装模作样,到了临终是不能装假的。
! r; O Z, r' K# T" w4 [/ j, H$ h( ~+ T
问:这些书上的话可信吗? O9 v: ]! f) v3 Z+ A" j. I$ F/ m' k* B
6 G' y# l9 [+ V3 X 答:这些书都是历来很有道德,很有名望,不会说谎的人记述的,怎么不可信呢?而且近年来往生的人也很多的,各种佛学刊物常有登载,都是确实有据可靠的。 " G8 J5 ^1 {! R) h
7 Z: a! R8 C" j) B
问:你说临终的人看见佛来迎接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9 d& K* r9 |! d7 i) c7 A
! ^" o4 x% i# m 答:原来阿弥陀佛曾发过很大的誓愿:“凡一切众生诚心念佛,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人临终的时候,我一定来接他到极乐世界去。”历来至诚念佛的人临终看见佛来接引,就是体现了佛的宏伟誓愿。 ' e- c. h+ {1 s( P8 P
" A$ k5 b3 R# ~2 _( Q
问:上面你既然说,凡事都是自作自受,佛管不着。现在又说临终佛来迎接,不是自相矛盾吗? 0 [. H1 V: S9 e) v
. s& G" _' F4 F+ E4 G. P( I" q 答:我说的何尝矛盾呀。那还是要依靠自己种因,自己得果的。这怎么说的呢?就是先要你自己肯学佛、肯念佛作为因,然后临终才能感到佛来接引的果哩。假使你自己不肯学佛,不肯念佛,佛虽有大愿力也不能强拖你去的。这还不是自作自受的道理吗?
6 D& V, g9 A# {' e
) E/ I! D! S# f4 b* b7 M+ z0 g9 B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是不是还要念经?
. Y+ C% {8 t6 F6 l+ x9 y& m5 h7 q+ k; x4 }- u! a6 {3 r
答:经,念也好,不念也好,可以随个人的忙闲和力量,不必勉强。
% D0 a; | |" v) K9 O/ a2 v& y' N5 R5 u! A: I- E
问:如果念经,应该念什么经呢?
; s! t+ z0 c! \' A# y' ^) n9 L8 X5 L% D" O6 Q- k' ?
答:佛教里的经论有八千多卷,很少有人把它全都读完的。学净土的人,常念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药师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离垢地章》、《华严第一回向章》、《普贤行愿品》、《普门品》、《金刚经》、《心经》等。其中,以《佛说阿弥陀经》为最重要。如果不能念,也不要紧,只要念佛号也就足够了。 7 V3 Q- }# o4 Q2 d9 a' x
& ` P0 w& X5 m# D" _4 i9 y 问:《灶王经》也可以念吗?
; O7 M9 D+ J4 ]6 g, H: x/ @
2 F9 Y! h" ]& D 答:不可,不可。《灶王经》、《太阳经》、《太阴经》、《血盆经》、《寿王经》、《眼光经》、《妙沙经》、《观音救苦经》、《高王经》以及各种宝卷和五部六册等书,都是后人胡乱编造的,是毫无道理的。学佛的人切不可把他们误认作真经,千万不要念它们。(五部六册是窃取佛经里的话,并掺杂着编者的邪见,拉杂而成的,所以多违背佛教的原意,坠入偏空这一面。)
5 g+ b2 C5 z; L: h- R5 d) h* Y- q% D S
问:念咒可以吗?
6 e0 _( n3 j( j# H/ ~/ ]4 F+ y, z+ Z. M/ w& e+ c4 O* {
答:佛经上的咒叫做陀罗尼,人人可以念。不过也不如念佛要紧。旁门外道的咒很多,都是任意胡凑,念了毫无用处。就是佛经上的咒,也要有人传授才好;否则,容易把字音读错,失去效益。总之,经、咒都可缓念,可以少念,最要紧的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9 N5 k' N C% V+ t8 |. V
- [! T! H5 A7 K. K$ Z
( h7 n2 `+ t c* A3 M8 o0 u0 M! @7 M' H: I( F Q
念佛以外的助行 ' `3 z3 Y) m! L8 Q1 z
3 j3 X- q% y# c8 b' H, M
& l9 Q# p+ ] ]& p 问:学佛的人除了念佛以外,没有别的事了吗? ; h% F2 c' h: r! n1 v
5 ^" o+ q$ ^4 T& P: g8 |
答:念佛叫作正行,是顶要紧的。还有其他一些事叫作助行,也是不可少的。 , v/ e8 [$ x) r5 N- U# L( I
# d# [: e4 m" S3 o 问:助行是什么呢?
4 ?+ D. R. g+ E: a8 C m+ j3 {0 ?9 f* z: \" t6 Z8 C& e
答:那就是多行好事,不做一切不好的事,所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 a5 j) a( h7 X' q3 z4 Z) t# K* B
问:什么事是不好的事呢? 6 ?0 j% c ?5 R5 z9 W
+ |5 P2 t% e* C! D' i" y6 B6 \9 r 答:最重要的有五种:一是杀生,二是偷盗,三是邪淫,四是妄语,五是饮酒。这五件事在佛教中是严厉禁止的,那就叫做五戒(应该戒除的五种不好的行为)。学佛的人对于五戒是不可不守的。还有,不可吸各类的烟,因为吸烟的人口气常臭不清净,这样去礼佛念佛是不恭敬的,更不必说烟草含有尼古丁毒素,对健康有害的了。
. y; m0 W& ?; s7 D$ p; A7 k
5 A2 o* G ]" n* T6 o) V' c% |) }$ Q" f 问:杀生怎样戒呢? : s; b; |- B. F" Y' e. |
' W- I: i+ x7 _4 y9 V* h* y& m 答:就是一切生灵都不去杀害,也不吃它们的肉。因为照因果报应的道理讲,现在你杀它,将来他必杀你;现在你吃它的肉,将来它必吃你的肉。你想,可以不戒杀吗?至于杀人那更不用说了。 B6 W" n% L' Q. K& ~0 ?% m
0 Y+ W3 J3 ?* S+ v+ w) y' z 问:道理倒是不错,只是吃惯了鱼肉,教我不吃,这事可有点难办,不知可有通融办法吗? + A# b" R1 K" F2 U0 x
5 U) ?9 }3 O) o g; w$ }5 b* M
答:能完全不吃荤腥固然最好,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暂时吃三净肉和花斋。花斋有好几种吃法。每月初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和月底三天吃斋的叫做十斋。每月初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月底两天吃斋的叫做六斋。这是最普通的两种吃斋日期,你可以随意选择一种。
8 y) v) ~; v5 W6 l: p2 f. c/ J& z6 u! N- Z
问:怎么叫三净肉呢?
/ C) L5 X+ L9 S q2 _; H- v; n" z9 g) V: l/ A
答:就是杀生的时候,一、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二、也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三、不是为了自己吃才杀的。这样的肉就叫做三净肉。如果不能完全吃素的人,可以暂时吃这种肉,或到街上买现成已被宰杀了的牲畜禽类等的肉。
5 p4 H( D# A U1 D; q) y
( u4 o" U2 y. ^; m. O6 B 问:吃三净肉和花斋就和长斋一样吗? ! U( \/ w/ l( M0 Z( Y* p& B3 K
/ D' x! t/ N, n" _ 答:当然不一样。不能吃长斋的人且先这么吃着,以后习惯了,觉得蔬食远比荤腥肥腻味为爽口适胃,就可以彻底断除荤腥了。 % }+ u& T/ B8 V
$ V6 u4 }) p0 F: i 问:这么说来就不难了。请问戒偷盗是怎么样戒的呢?
$ D- \2 w8 k' |/ n. v/ h6 Z6 a/ ^0 m- @8 K( Q: R; w
答:戒偷盗,就是不贪图不义之财。不属于你的,不应该拿的财物,绝对不可以拿。明抢暗偷、贪污受贿是要严格禁戒的。 ! m: @ m) v" w1 b; { e/ H
, |6 ?8 \9 w% s 问:怎么叫戒邪淫?
; a/ d7 v: M9 Q# P9 _( @9 m
! K' ]: _. L$ h 答:就是除了正式的夫妇以外,不可和其他男女有淫乱腐化行为,也就是说,要切实遵守一夫一妻制。
$ Z+ q# c- j/ j
) N) ^( R/ l D 问:戒酒自然就是不喝酒了,戒妄语是什么意思呢? , V9 z/ }4 Q7 f: y, c- m7 \1 x1 I
1 Y0 B0 S1 ]( b( A! W
答:就是不说谎言诳语和不做哄骗人的勾当。 8 a( V! P- }$ |0 l! y/ v% B2 ~
+ ~ N" \. o% d$ x y+ Y, D
问:这些事都还不很难。 7 S* j0 ^2 R% G, o# o( Y+ ]
; ^& p; }( {# L
答:不过还要知道,对这五件事不但要戒住身体不去做,也要戒住心不要动犯戒的念头。就以戒偷盗来说吧,去偷盗或抢夺别人的东西,固然算偷盗,就是看见人家的东西,心里想着,怎么可以拿来算自己的,这也是偷盗。其它四戒都是这样。
. W8 w; w) _% r! L$ Q+ q5 G0 d3 A2 [4 T5 ]1 F& b$ r
你不要以为我不过这么想想,并没有去实行,又没有别人知道,还怕什么呢?不知心里一动念头,就种下了因,将来早晚定要结果的,怎么可以不加小心呢? ' ?* z' W0 @2 H+ O4 i
+ G$ r2 z7 x2 A
问:要掌握住这颗心,那就难了。自己约束不住自己的心,这可怎么办呢? ) u3 j$ s7 A+ H7 r' Z$ h9 j" A; M8 s
7 P8 D G. f3 h1 k7 T; E 答:念佛就是唯一的好办法。当你觉着你的心不受约束的时候,赶紧一心念佛,恶念自然就消灭了。 . v- B0 j' n+ Q) a. C2 B- Q
6 d( P. W. Q7 J' a/ l5 D1 H 问:不作恶倒还可以勉强着办。说到行善,我没有钱,不是没有办法吗?
2 p1 F5 \0 B, R! C. l# J- B; N4 W0 i, T! U
答:这就错了。行善不一定要用钱,你有身体,遇见对于人们有益的事,费点气力去做一做,这便是身善。你有口,遇见有争斗的,给他们劝解;遇见好人好事极力赞扬赞扬,这便是口善,见人家做好事,听见人家说好话,觉得满心欢喜,这便是心善。有钱的,舍衣施食,修桥铺路,以及供佛斋僧、印送经书,固然是行善,无钱的,就是闻见善事,心口随喜,也同样是行善。 0 O( ]8 o, _+ e" e$ v# M( f
. m, `6 L& i! R3 f l% `$ M
问:做什么事情,不用费钱而功德最大呢?
% `+ {0 @: p1 n- |. Q% \
9 F- ?' x6 Q9 Z9 j9 x O8 t7 T 答:劝人学佛功德最大。因为舍衣施食,不过救人肉体上一时的痛苦;若能劝人学佛,是救人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的苦,你想功德大不大呢? 9 i9 ?3 ]$ R0 j' l. y( k
5 z! Y) W: y% t 问:念佛还有别的问题吗?
$ u: S' t2 R( Z+ Z" |
1 t4 A/ Z4 K2 F: }" u: M 答:大概就是这样。不过初入手还有最要紧的三件事是必须知道的。 : ^& L; T; U# l, V3 L9 h+ z
J2 @. Y g/ _& F# t
问:是哪三件事呢?请你说说好吗? . W: j+ m8 u3 U7 Q* q
. I9 `9 k$ K3 m/ B7 ~8 |. L2 v9 I0 | 答:学佛难得的是真信,对于西方有个极乐世界,和念佛的人临终佛来接他生到那里去,这一事实,要真信不疑。果然能信,那就成功三分之一了。既知这个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好处,须发切愿,要向那里往生。心中长存着那是我的老家,其它的地方不管是好是歹,我都不去,果能抱定这个念头,那就成功三分之二了。再加上实行去做,就完全成功了。话虽这么说,但是这三件事——信、愿、行是连贯的,缺一便不成功了。
. P- t9 D) W! [' E
d' {3 ^; Q( s4 Z% E5 k 问:你说实行去做,是做些什么呢? O+ V/ I2 @/ j
4 a$ C7 ^2 ?6 } 答:就是实行上面所说的念佛行善各种办法。不过实行起来,还有几点应当注意的地方必须留心,象怎样念佛,怎样供佛,怎样做功课等等。
. v6 f, D* L6 h8 C3 v
; x3 K6 k/ n: \; s3 Z9 }; T( [! p7 f3 I- T
! D9 q& L9 s* p7 B. ~
怎样念佛 8 C8 G+ u8 E+ q, f$ a9 f6 r( ~
/ X6 X1 n5 L, ~8 u
- M1 g1 j- F% J" F4 U
问:念佛不就是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
F7 q& S( L1 o% ?0 ~5 d/ ~ R8 \, O+ w
答:有些人口里虽然不住的念佛,心里却尽管胡思乱想。这种念法只种远因,利益不大。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然后才易成功哩。 : u( T$ s* L; c( Z
3 N! A2 Q( I9 c O( }2 y 问:那不是很难吗?
% j$ _! K) ?2 U5 A* ^0 S }! h9 m1 {/ L: o1 }/ `" ~
答:你看,你一会嫌念佛太容易,一会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着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慢慢的不会乱了。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了。 " r1 t+ A3 T) u) O2 \, L8 \
, Q' {+ j6 j. y3 A- y; Z3 |$ Z- W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它放松。这样时间久了,乱想杂念自然少了,心也就安定了。这时最好的一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
. h6 g V8 ]* |% v% c$ N4 z1 P) K# {$ c- Z$ \- m) g0 L O
问:念佛应该在什么时候呢?
3 L' k' d: y* y- Y
9 C1 s' n8 `" I5 _ 答:应该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立一个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照个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以后,无论忙闲,非念完这个数目不可。此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念。念的遍数越多越好,念的时间越长越好。
* g1 s" k! M, ?! G! K
; G; l' R7 ? u% ~ 问: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吗? - L) k7 j1 [5 U; B
2 F5 }6 w6 S4 H5 h/ e
答:是的,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刷锅洗碗的时候也可以念佛,耕种锄割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总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工作都是碍不着念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念佛,能使杂念不生,心志专一,头脑清醒,工作做的更好。 * M0 F* d1 G- ^5 N$ f& R! B+ R+ }
8 P* l* b, K4 X3 {, Q) }1 z& H' C 问:念佛要大声念,还是小声念呢? # H. L. m& H {' Z1 {+ C% _
( ^) g5 @4 R1 S) |7 w7 e
答: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出声念的。 ( R5 c/ ?' G+ e( B* a8 I1 N5 \- Q
4 O; z# A' f( @( J2 S4 i, A 问:学佛要供佛像吗? 7 K# @* {( c( U8 x& h
) Y, `6 W# i9 h6 f, O- |0 D
答:最好供一张释迦牟尼佛像,或西方三圣像。(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菩萨,称作西方三圣。) ' H$ m b+ F+ Y' d. L/ q% T! g
- P# t |( c3 |! C5 i' i$ N9 Y, e
问:佛像供在什么地方合适呢? ' p4 F, Z! E9 L
" @ m2 @9 J- S& X
答:有闲屋整理出一间最好。如果没有,就供在自己住的房间里也可以。但总要收拾得干净些,并且在像的上方遮块净布,不念佛时把布放下,这样就不至于亵渎了。佛像最好向东,念佛的人向西对着佛像,如果不能这样,就是随便向那一边也都可以供佛的。 " E. p8 |. i E- W, Q( |! \
/ f/ @. e* H0 R# B7 G3 ` 问:实在没有适宜的地方,不供佛像也可以吗? # v! I0 m/ ]0 b" v! C8 q
& v. j+ d0 s, ]3 Q 答:假使实在办不到,那么只要诚心,不供佛像也可以。
l. K7 t$ {# \( A/ f) @8 ]/ s/ r) B
问:供养佛应该用什么供品呢? 8 v5 R7 R( x6 Z( [! @" f* P
3 \* d6 X7 b# [2 Q5 x
答:通常可用香、花、灯、清水、饭菜、瓜、果等物。如果不容易办到,缺几样或全都没有也可以的,但决不可以供奉酒和荤菜,更不能在佛前焚烧纸锭。
& I4 H; R( e, a7 R& P
& [$ K4 C/ ^: c; @5 y' j 问:烧香点灯烛是什么意思呢? 5 {) u: m2 R: |7 m6 S
7 ? z6 {4 t8 |/ [0 P; S
答: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执著所蒙蔽了。现在礼敬佛菩萨,是要把原有的香光显露出来。同时,也是对佛菩萨表示一种敬意。 $ M+ i" n! e) t( L2 t: D
2 l2 a* `0 W1 |( a% D3 q/ m
因此香只要点一炷(支)到三炷,烛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为香点得越多,烛点的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萨的保佑。这时错会了点香烛的意义了。而且有些地方,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点香烛,只要有虔诚心,也一样能得到供养的功德的。 " s+ M9 `( k" \/ i. q u
$ k. n9 ~2 a8 n5 U
问:对佛应该行什么礼呢?
+ ~' p$ W5 }0 Q! f6 S( v$ Y- m9 f
答:这可有多种。可以磕头,可以作揖,可以鞠躬,可以合掌(把十指伸直,两手掌并拢一起放在当胸的地方,叫做合掌或合十。)但以磕头礼拜为最恭敬,最能灭罪得福的。
& S4 }- H3 C9 i& K$ Z& c: j3 q* W3 S$ L! c/ n3 _
问:念佛的时候必须跪在佛的面前吗?
M4 {5 m: L6 a3 T
2 R4 j( }$ S. b 答:也不一定。跪着、站着、走着、坐着都可以念,不过要诚心就是了。当然啦,能跪更好。 6 u$ h4 m! w) f+ x- U
; b7 A Z5 N8 ]+ v. o! [2 W' v
问:你说,早晚两时念佛要立一个课程,就烦你替我立一个好不好呢?”
@& ~! b, Q8 z- P, {8 o
- U- k* \# b! K2 T% v 答:说到课程,原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忙闲规定的。现在你既找我,我就只好写一个最简单的仪式给你。倘你有工夫,肯加紧行持,可以向各地佛经流通处,请一部《早晚功课》来修习。
+ e3 [9 `( `# A7 G6 S
' ?+ C( \) d: C" q, m5 d- S 那简单的仪式是: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和晚间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献水,合掌恭敬,或跪着,或站着,用至诚心,照着下面的次序念。(以下括弧内的字不要念。) 4 x" ^+ Q8 y4 X- p& a# |5 {
8 ]! U. o, t( Z- N# ^. y n (一)南无十方常住三宝。(念一声,拜一拜) ; f5 |$ e! v1 e2 O
8 K+ t* Z0 e5 N& F5 L9 _! J: K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一声,拜一拜) 2 j7 ]9 `% x5 B' m' N) s
7 B% W6 l0 O3 [/ J
(三)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一声,拜一拜) 1 t( J1 ^! i- C7 C% U3 ~2 I
! _1 e: U9 ]2 X (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二、三千声,越多越好,随名人的忙闲自己定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无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也可坐着念,站着念)念毕接念。 # K! j8 W4 E+ U* g2 f+ T$ W
. T' v: V! n% p. c (五)南无观世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8 ~% ~9 G @3 t( O
/ J4 [; B' _" M# t5 W, E3 F; l
(六)南无大势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 p( A- k6 {" f0 e* \, |! Q+ s
1 y: x+ u2 N+ B& q+ F' ?4 S% p5 | (七)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怠一声,拜一拜)
1 k! N5 p: z# ?, L
, r' L, z: A) a" V (八)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做回向偈,念完以后,拜三拜。这一课程就算完了。)
% l; I9 \; T! x: f4 {9 I. Y/ D( t
0 J% j3 }% [ [8 ]! J/ ] 问:这课程很好,请问十方三宝怎么讲呢?
! f0 j) r3 z% r4 @6 ^
5 s1 @8 L% p' w9 A& ^9 i( b 答: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加上、下,叫做十方。佛、法、僧叫做三宝。佛,是教主。法就是佛和菩萨所说的,怎样修因证果,成就佛道的经论典籍。僧,是照佛说的方法去修行,已证菩萨、缘觉、声闻等圣果的,和依照佛教制度出家学佛的僧众。
8 O! s- t" W& m. o& N/ @* I3 a
* n8 }' X0 n) p( b6 p" C 问:这佛、法、僧为什么都称作宝呢? % F4 Q0 p w# D7 i; N7 }
D- V# Q5 c6 {6 W' B 答:因为它能发生增长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就象世间的财宝能养活人的生命一样,礼念这一句,是表明我全心全意以佛和佛说的经,以及菩萨高僧等为我师。我就从此依托他们,做一个佛教的信徒。
5 a/ `- ]+ Y3 \( a3 w" Q! {2 s9 F+ E( M4 D: Z4 t& q
问:请问念释迦牟尼佛做什么?
) k" U4 i* z2 ^- j
D* ~* p# C" m1 H* l 答:因为这个念佛法门是他教导我们的。想念他,礼拜他就是不敢忘本。
' \' I1 }1 [; ?. w* [; f! S7 m9 t5 @% _. N {
问:念观世音萨和大势至菩萨,又是什么意思呢? * |- H. J# X9 I2 R
6 z4 s$ c6 C; y* W8 a; ] 答:因为念佛的人临终的时候,是这两位大菩萨和阿弥陀佛,一同来接引到西方去的。所以念完佛以后,对这两位大菩萨的名号,也要念也要拜。
* L! S" t2 D' V/ N
# t# k' x( r2 b 问:清净大海众菩萨是什么菩萨呢?
% x- I7 E/ H- l& ^
& S5 g+ ~/ o' K+ ?0 H7 f8 J 答:清净大海众菩萨是其他众位菩萨的总称,“清净”是说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都是很清净的。“大海众”是说菩萨的众多就和大海一样。我们早晚就要和这些菩萨做伴侣,所以预先要念他们,拜他们。
+ y$ W5 e$ |* l3 f9 k+ f! F2 C: R) X. B
问:回向偈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呢? / r5 P, V3 n4 p7 K# F p% N
. G( J4 x0 U4 P% ?2 @3 u; Q5 { d
答:回向偈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回向”有归拢趋向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目标上去。 - N) k2 z0 n1 F, d M6 l2 n; ]
9 U5 e% ]% g/ v5 a2 c
问:那是什么目的呢?
5 E0 x/ t8 y- k* @! \. V! d9 p2 U/ _# y- Q4 _3 Q: g
答:就是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但念佛念经要回向极乐世界,就是无论做了什么善事,也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而不应要求有什么名利、健康、长寿等报应。这样积得功德多一分,往生的希望也就大一分。
3 m" l* ?2 H. a9 Z- B1 w# e2 ~% a- `; P3 p- h& A2 l( I& O0 ?1 M3 A
若是把所做的功德不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上去,恐怕下一世只能得天道或人道享福的报应,那么,依旧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而且福报越大,造罪越容易,等到再下一世就很危险了。 4 i# w c/ Z8 i* k
( H4 G: g. S/ G4 A; Y! T8 N 因此,学佛的人必须把一切功德都回向到往生西方这个目的上去。这样,寿终以后就可以盼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功课的最后,念回向偈的时候,也和念佛一样,要一字一句都从心里经过,不能随口念念就了事的。
. O* J7 O5 M: R* s
) n" ^) [7 F. g( P5 h/ Z! `' d* B 问:请你把偈里每一句的意义也对我说一说好吗? 6 J5 s8 ^; m( M. W0 W
7 o* Y1 ] t& A4 T' j' f. j
答:好的。
: S! r: ]) ~6 i0 U/ {8 L. x* c) l/ ?9 H& w$ g+ V& v* d
(第一句)我情愿拿这个念佛念经的功德。 , _4 v# [$ U/ Q- E9 ]
0 c) `7 r( ^. S! G6 T, m) R (第二句)去庄严阿弥陀佛的净土,使它格外美好。 . a- v: m: @3 t8 i7 [9 ~- E0 _3 [
2 }8 c% m+ V/ K1 K5 v9 c (第三句)再用这功德,向上,报答父母、众生、国家和三宝的四重功德。
) E* U2 e4 [: Y0 X2 P6 d2 @5 [0 P5 y4 B6 \& O
(第四句)向下,救济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众生的苦恼。
2 W1 ?/ _- f- X# r8 |( r' I
2 E' K6 G/ g6 k; V* }" {2 I (第五句)如果有人看见我念佛念经,或者听见我念佛念经的。
- J( V: K- d2 q+ a3 z: V1 L" B0 J& a5 @8 k3 {7 R
(第六句)都能发起上求佛果,下度众生的心来。
, O( h* L$ J& C/ r) ^* A1 a, c( W% X9 D
(第七句)等到这个身体受完了报应以后。
3 b, w/ m, A- m5 a0 E7 Y/ L( z& G$ W, c5 C/ _4 X
(第八句)就大家一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 O& O5 ]4 Q9 ~0 v. k6 V
4 V- ]1 ]% S" z( R' k, Z1 k. { 按句解释就是这样。总结起来说,这八句偈有两层重大的意义:第一,是说我们念佛为的是求生西方净土,决不是求功名富贵等等一切世间的利益;第二,是说我们念佛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不仅是为自己打算。明白了这两层意思,不管念佛念经,不管做什么善事,都这样存心,这样回向,就可算个真正发菩提心学佛的人了。 ' K3 a# t* X6 d4 W
- e5 q- {8 w0 @# r& L 问:上面你定的那课程表固然很简单,可是有些人事情很忙,连这些时间也抽不出来,可怎么办呢?
% K5 @1 R6 D* D. @" L/ m+ h$ w- f; n2 g% ^! B' [& t7 a2 ]
答:对那种极忙的人,我可以介绍一种十念法:早上起床漱毕,向佛三拜(没有供奉佛像的,就向西三拜或合掌问讯。)然后立正合掌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样连续念十口气,叫做十念。但必须把念出来的声音自己听得清楚。气长气短可以随个人的自然,不可勉强伤气。 5 l# ]6 C* w+ M6 h' @1 e0 t
0 M( X O' G( S: c6 Z
古人订立这十念法,是为了借气束心,使心不乱。念完十念,再念回向偈,最后再三拜或合掌问讯。这叫做十念法。很忙的人每日诚心照着这个法子念,将来也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因为阿弥陀佛也曾经发过这么一个愿:“只要有人能至诚的称念我的十声名号,我也要接他来极乐世界的。”佛既然发了这样的愿,那自然错不了的。 ) m2 x' ]7 h# Q- T. f# d8 D) \0 |
) m# F( \6 ?6 r- P8 O1 n
2 y0 h6 m' E* F G5 W6 [
! ^8 _ n' u. |7 a7 r& r 念佛人临终的准备
: G5 C- H: } ^* _6 V, d- ~( u% j! F0 S4 k2 z8 A! f E& K, {( u
+ X6 V3 p! p8 A* b1 g
问:照上面所说的念佛方法,至诚恳切地念去,等到寿终以后,是不是一定可以生到西方去,没有别的问题吗?
5 w, ]9 Y9 M; X, R [; ?9 J. D/ X2 q& d. g" p
答:修行的人临终的时候格外要紧。这应该预先做一个准备才好。
% l5 |9 F+ B5 a! o R8 g1 L: n$ a& h- R: d- g; x# o+ O( A1 r
问:怎么好好的人需要预先准备起死时的事来呢?这不是不吉利吗?
8 ~: X) F: Q/ D1 F! E
/ }. c" @6 J, O, S 答:吉利也罢,不吉利也罢,人从来没有不死的。既然早晚都有个死,又何妨预先来谈谈呢。况且学佛的人对于死后能生西方净土,就象从火坑里跳出来,进入清凉世界,又和出外的人回到家一样,是很快乐的事,怎么说是不吉利呢? 9 ^6 d9 L4 @! l' O! j
, p2 g8 [$ D2 B" h* N! W3 ^8 |7 s# c
问:既然说,平时念佛的人临终佛自然会来接引。那还用什么准备呢?
; p6 e# k, V0 @% x
- t( k' a1 r/ l8 @' L 答:人到临终的时候,最后那一个念头是最为紧要的。生西方净土,关键在这一念头上;上天堂、入地狱也在于这一个念头上。到那时,必须牢记念佛,不能放松,然后才有生西方净土的希望。倘若忘记了念佛,生西就靠不住了。
+ e0 y; |3 u* o9 f! {' [" `5 ~( W7 s/ j+ w( g9 U
问:学佛的人一生念佛,怎么会在临终时又把佛忘记了呢?
$ g& V2 ?# D; `' M
3 T- Y, M2 d9 q; W, i 答:除非有大根器的人,或者平日修持功夫纯熟的人,才有可能临终不忘念佛。至于一般的人,虽然平日也念念佛,也行行善,但是没有真实功夫的,一到临终的时候,就会被妻号子哭、病苦昏迷所扰乱;而且生前经过的事件,死后未了的牵缠,千头万绪,一一涌上心来,于是贪生怕死,手忙脚乱。你想,在这个时候,心里还会有佛的影子吗? ( z3 M6 C3 K0 f2 n& H& V8 s4 _
/ Q8 t8 C9 ~) L) `2 A8 v2 R 问:那要怎么办呢?
. M; x# |6 W2 |% Z, ~9 R; ^& q8 B
# Z) V7 B/ i; D+ ~& R# A) p 答:一个人发心学佛,想往生极乐世界,最好在平时把自己家里的老老少少,以及亲戚朋友们,都劝他们念佛。这样,在临终的时候,就不会被他们混搅乱闹,弄的前功尽弃,后悔莫及了。
v) e$ ?" M* C3 d, W8 j/ S6 t, l
9 |2 W/ C' |4 Y% z 问:往生西方还需别人帮助吗?
3 U I, }" R1 j. _! e
) e/ X6 A2 o) j% |: p. u 答:是的,念佛的人临终有三件很要紧的事,都要别人帮助才行。我且分别说给你听: ' u+ {9 L! l& r- o$ \" Z. |
1 b5 s( @2 a6 a) }( D- u: P0 q; r) J
第一、病人在临终的时候,眷属人等切不可在病人面前说长道短,唉声叹气;应该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向他说明,若他不该寿终,念佛可以使病快好,要是病不该好,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佛无虚愿,一定亲来接引,使他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那里有说不尽的好处,比在这恶浊的世界上受罪,要好得多。这样随机开导,并在病人能看见的地方挂一张佛像,使病人眼里有佛,心里有佛,自然不会失去正念把佛忘掉了。
" d! Z3 _% W2 w: u8 P+ E
% j( O: }5 z3 g7 T* ]% B 第二、帮助病人的工作,除了上面所说的,用佛教道理开导以外,还需要家里的人分班念佛。因为,那时病人心力很弱,非有别人帮助不可。如果附近有学佛同道们组织的助念团,可以请几位道友来助念。若是没有助念团,就把自己家中的人分成几班,在病人跟前轮流念佛也可以。 , d" x$ i) x4 u+ p' a
$ l! Y; [& J' g# o6 [8 J4 N
念佛的声音要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字句句入耳经心。这班念过,那班紧接着念,不可间断。病人自己能随着念更好,如果不能,就叫他静听别人念也是一样的。
0 A( e# T: G: \5 a5 S' E! }) n+ S2 N V" @( Z$ U9 z; e
到病人绝了气以后,助念的人仍要照常念下去,念的时间越久越好,至少要在病人气绝以后,再念八个钟头,才可以宣告结束。因为死者气虽断了,神识还没离开身体,所以死后几点钟内,别人替他助念还是有用的。这一点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 r: g' k$ J9 ] L' ?. ]5 B7 [
4 q) X: A+ z' m! P: j
第三、在病人气绝的时候,切忌进行搬动、哭泣、揩洗、换衣等事,病人或坐着,或仰卧、或侧卧,都可听其自然,不要随意搬动。因为病人将死或刚死的时候,是或生西方净土,或升天堂,或入地狱的关键时刻,在这霎那时间中,大家可至诚帮助他念佛,这是最为有益的。 4 i$ Y; T7 p# e& p. }
! H: E5 B& ?9 L2 C0 ?
一般人对这方面缺乏知识。往往忙着为他揩洗换衣。不知这么一来,在病人还没断气的时候,其痛苦自不必说,就算已经断气,那时他的神识还不曾离开,依然还有知觉,一被触动,就会感到身体异常痛苦。由于痛苦就生瞋心,瞋心一生,多堕畜生道中,变作毒蛇一类的东西,这不是很可怕吗? : Y* H. J- a7 {$ `
+ p0 I" V; x' [3 k8 _
还有,在这一时刻,眷属们千万不能哭泣,因为将死或刚死的人,如果听见眷属哭泣,就容易动情爱心。一有这样的心也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许多人于父母临终时,不管病人怎么样,总是随从世俗习惯忙着揩身穿衣大哭大叫,以致父母一生念佛求生西方的愿望成了泡影。这岂不是被无知的眷属硬推到恶道里去吗?
' E6 D$ L. x, |5 i+ Y: {" R1 B; g, K0 i
问:那么,揩身换衣等事,应该在什么时候办理呢? " i1 ?* j' V" N) K, ^+ e9 x
% \8 a2 u3 L+ Y( r- t! z V+ `% M 答:应该在死者通身冷透后的一日一夜,或更长一些时间,才可以洗澡换衣。如身冷转硬,可用热布搭在臂肘膝弯等处,过一会就会变软的。
% M0 a; v. ~* S9 ^7 J' I I" v* l1 a6 Y# r# W& U, R" G
问:死者究竟生了西方没有,别人有办法知道吗?
* V* X$ C* t7 M- }, c
8 q2 J# _% K L- u r# L 答:有。如果病人预知自己死的日期和时辰,到那时,看见佛来迎接,面带偷悦地念佛而去;或者别人听见空中的乐声,闻到奇异的香气。有这情形之一的,就是往生西方的确证。至于一般念佛的人,只要他平日信愿真切,念佛认真,而且为人处世,能柔和慈仁,乐善好施的,临命终时,家人又不做障碍因缘,能够如法助念,气绝时神情安详的,也就可能往生。
6 q+ y, P6 C8 L& i5 z% J5 k4 j* m" U
% q( ^( E# r: `. [4 {5 G3 [ 问:还有其它要注意的事项吗?
, J, @3 M) g8 p
* \( h- a- ^5 L3 r 答:上面所说的话都是最要紧的。学佛的人能这样准备,到临终时自然不至出什么岔头。要知道详细,可看《临终须知》。
% ]" x, @9 K# K$ A" n" j/ h: V4 k g
3 D( _/ q \. @5 l
( p8 n3 l7 U' q" M. O% l9 \9 x r- m4 ^( ^2 C9 @9 i
中阴的救度和自救 7 N" Q: v4 ^5 g7 r
& t: l3 ^ S: V% z! ]8 P
# p2 p" v9 f/ @2 V5 m, J: B5 y" j 问:如果念佛的人临终没有见佛来迎,不能往生西方,其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呢?
1 K, J5 H/ j' I3 e# M( c; Q1 }
8 R/ N. I3 D# X4 g/ J 答:念佛的人寿终以后不能生西的,就将转入中阴身(又叫中有身),就是前面所说的“四有轮转”中的中有境界。在这一境界中,一般要度过七七四十九天。
, {8 ~# l' P! J% k1 \0 ?
0 Y! M9 T7 W+ v8 M 问:转入中阴时会有怎样感觉呢?
0 _ h) m& Z' `$ r P7 y: d( N, }4 N" O7 c$ j. F
答:气绝命终后,死者离体的业识自觉迷闷,思量自已是己经死了呢,还是还没有死?这时能恍惚见到亲属人等,象在梦中一样。接着,就要经过一种昏沉迷惚的境况。待过三、四日后,顿时觉得清明,叫做初入中阴境。 J$ ~/ @: H, G9 Q" q( @* S
8 G3 ?0 Z2 _5 l( R" d
问:进入以后,将是怎么样呢?
) L& v" [/ J/ v
) n' F3 S& s" u3 W) [ 答:以后将经历昏迷复清醒,清醒复昏迷的阶段。在清醒的时候,又能见到家属人等。当其清醒,见到家属们时,家属如能轮班念佛,并开示他:“你己进入中阴境界,最应注意的是,不要有一念记挂任何事情,当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等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来救度你。佛菩萨是最慈悲的。一定会感应而至。”这样反复开示,轮流念佛,可使他仗佛力加被,往往能引导他往生极乐的。
4 Q2 d2 H6 S# k3 w+ b1 d- V5 h# @/ V C2 R
问:没有人代他念佛,为他开示,又将怎么办呢?能有办法自救吗? 9 E/ {7 ]+ y6 V0 Q: c6 T9 s9 f
9 q6 ], {& k0 Q# [
答:应该在生前了解一些中阴境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致临时慌张、迷糊,失去正念。 + c- x) z+ _9 T( _' M8 x }
$ L; g+ E% n7 j6 I4 H# k! d
在中阴界内,根据个人生前所做不同行业,会出现各种幻妄境界。如有的因恶业招感而现种种怖境,因惊怖而狂窜逃命,以致堕入苦趣。要知这一切都是业识所变现的虚妄现象,而那时的中阴身已不是血肉之躯,是不会遭到损伤的,应该安定心神,随缘不动,一心念佛。这样就会幻境消亡,佛境现前,了生脱死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了。 2 z ^2 ^" B, O# b- s! X* l* z& f
# G, f: R% B5 c& k6 |& z
同时,在中阴界中,还会有悦意可爱的各式各样情景显现,也不能受其诱惑,误入歧途。总之,应坚持信念,不被苦乐幻境所动,以深信切愿,持续念佛。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肯定会亲临接引,刹那之间即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R0 c* u2 X) u. Z9 Y
9 c0 Y7 z& ]* K' p" n1 K 问:修净土宗的人说,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莲台。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 o9 z/ |- u7 \# w' T$ I+ V" t0 p
答:凡是生到极乐世界去的都不是骨肉凡胎,而是从莲花里化生出来的。我们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花来。莲花中间还有坐台,叫做莲台。念佛的人越多,池里的莲花就越多。念佛的人功夫越深,池里的那朵由他念佛所产生的莲花也越大越鲜艳(上面回向偈中的庄严佛净土,就是这个意思)。及至念佛的人快临终时,阿弥陀佛就捧着这座莲花台和观音、势至等菩萨大众来接引他。这人的神识就坐进莲台中,往生西方净土去了。
8 c% r4 x3 G0 `; R, |- X1 d% O. n) j, e) Y/ L8 s J
等到莲花开了,就可以看见菩萨的金容,听见佛菩萨的说法,渐渐深入了解佛教的道理。经过继续不断地修持,可以成为菩萨,最后也和佛一样了。但是往生的人,平日念佛的功夫不同。行善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莲花开放的快慢就有早迟的区别了。根据莲花开放的快慢,分成九等,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九品莲台了。最好的叫上品上生,一生到西方,莲花立刻就开,立刻可以见佛。这不是根基很好、功夫很深的是不能得到的,最下等的叫下品下生,要经过很多年代莲花才开。我们念佛越多越好,就是为的往生时候品位高,见佛快。不过,就是下品下生,也已了却生死,脱离轮回,早晚一定见佛,一定成佛,比生在天上人间要好得不知几千万倍了。 P% ]' s$ M* e0 p
x/ ~: M* F8 c# S
问:象我们这些愚笨凡夫罪业深重,就是下品下生恐怕也没有希望吧?如果能仗着念佛的功德再世还得为人,已经是不错了,即使不能再得人身,在阴司里少受点罪也是好的。是不是呢? * d: @4 F0 B) P9 S4 c. o) y
" o2 T5 V/ g0 U
答:千万不可存在这个念头。若是有了这种想法,就没有往生的希望了。要知道,佛是最慈悲的,他的法力是无边的。他曾说过,不管什么人,就是有极大罪恶的人,只要肯忏悔自己的罪业,肯诚心念佛,佛一定会来接他。佛是不说妄语的,象你这样怀疑,对于往生是很有妨碍的。 9 [9 C& w/ S- a" |: f$ p1 G( M& z
, w; P; f: Z, _& R+ s0 E4 J8 x
问:向来念佛的很多,成功的很少,都是吃了这个亏吗? ) n; i7 K1 L! p+ d) }8 g# I
: F3 W1 h; i8 N& {2 D5 q5 e6 e* @9 \' y1 y
答:有许多人都吃了这个亏,但也有其他的原因。有些人很随便,今日念明日不念,闲时念忙时不念,健时念病时不念,危急时念无事时不念。这样的念法,就不能使净念相续,是不中用的。再有一种人,念佛是装点给别人看的,口里念佛,心里却没有佛。这种念佛,和佛也不发生关系。有的人自卑感太深,虚心太过,以为我是一个凡夫,怎敢希望成佛呢?能依靠念佛功德,到阴司里不受苦难,或者下世再投人身,生到富贵有势人家已经很好了。他们是没有信心想到西方去的。再有等人,念佛是为的求得儿女,求得富贵,求得长生,求得神仙。这种人志在人天福报,极乐世界是不愿意去的,自然也没有他们的份了。
4 P5 N/ P u D; c& t' T+ c/ ]
# J+ L& ?( x3 b; I* U
3 `; ^2 y& P9 ?; K2 o) L% Q8 x, {' o
念佛的现前利益
# _ a0 r, U* C6 j
2 D- n T- A. E, ?3 Y. j, R) V' P' ?6 o5 K
问:难道念佛专为死后打算,活着的时候,一点好处也没有吗?
, M1 |' U* O" o# u# m* W6 g/ S" Y! t1 Y$ n O, J* p0 I* M! a9 H
答:不是那么说的,念佛的人,在今生活着的时候,当然也有许多好处,不过不愿用心去求罢了。因为生前的好处就算求到了,也不过几年几十年的事,这比如昙花一现,又有什么意思呢?那生到极乐世界的好处,即是永永远远无穷无尽的。我们以念佛这样很大的功德,仅仅换取一点天上或人间的福报,这不是等于拿着无价宝珠,去换一根棒糖吃吗? ( ?9 S3 i7 g. C. w/ j9 \( ]$ }
9 K& f# T9 H* f6 a3 M" q% w 问:那么,活着的时候念佛,又有什么好处呢? : Y9 u8 Q4 r2 e7 h8 D7 T
7 P7 n( U) A; L+ K! c, e9 j 答: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不如意的事,于是心里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由妄想杂念引起情绪动乱不安所产生的。念了佛,心中只有佛念,不去胡思乱想,思想安定了,清静了,烦恼苦闷也就消失了。 7 u' G- m+ B3 C( A7 M
- |% Q! Q" f& o* I 念佛的人,对于世间名利不贪不求,只知按照本分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遵纪守法,安分度日,并且尽力帮助人家解决各种困难,因此,心安理得,精神舒畅愉快。
- m. y; d" O! ?, o# b$ r% x# T" n& E2 A0 v
念佛的人,深信因果,遇到幸福,随缘享受,不执著,不贪求;遇到灾祸,不怨恨,不怪人,以最大的忍受力,安度难关,不使祸上加祸。这样,在精神上就不会遭受过分的刺激,加深灾害带来的痛苦。
) W) x8 _. R3 H* r7 j; ^+ [$ X' p p4 a' j. s( [
念佛的人,持不杀生戒,蔬食奉斋,随遇而安,生活节俭,可使经济上减少负担,思想上也较为安定。而且不杀生害命,是慈悲心的具体表现,可以减少疾病,增长寿命。 6 |- F9 \ M9 W+ f$ J* }: S
2 b0 Y1 v" c' S# g$ }6 Y* ~$ K; L3 c
念佛的人,不妄语、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恶口、不绮语,可以避免不少是非和无谓的纠纷。 " F5 u# ?6 c+ M/ p: [; k/ _$ U- J
; K) k o; P1 M' } x: Q1 r9 D 念佛的人,由于常以忍让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待人接物,因此在人际关系上,也就是在“人缘”方面,一定搞得很好。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就能得到愉快安乐,无烦无恼。
2 Q. I. S' l1 O, |& R
( o4 @9 G& b/ D3 i& U2 m8 ] 念佛的人,常年蔬食,以豆类、青菜、瓜果为主要副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诵经念佛可以澄清杂念,制心一处;礼佛拜经可以运动肢体,活动筋骨,理顺呼吸;慈悲为怀、仁善柔和、乐观豁达,专志净土,精神有所寄托,可以保持情绪恬淡宁静。以上种种能确保健康安乐,延年益寿。即使偶或患病,也能“乐天安命”听凭医药治疗,不会有深切忧虑和惶惑不安,加重病情,增长病苦。 % P$ I: ?) B c$ d- J% C
* ?( d6 D" P" U% ]( D( P: K8 G
念佛的人,由于万念归一,锻炼成思想能随时集中专一,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能集中思想,专心致志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功效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5 P8 T$ B7 R7 _# D% Z( U! C
, f# n b* C5 c' v
问:是的,烦恼苦闷是人所常有,病痛祸患也是在所难免。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大问题。人之所以不能够获得福寿康宁,也是由于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你所说的,确能解除一部分问题,不知还有其它利益吗? & Z; E. r3 K' N( D1 e2 B& e3 {
0 v+ W/ E. }1 n7 \ 答:上面我所说的几点,还只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思量得到的。念佛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如能真诚恳切持续念佛,还能获得不可思议的,为一般人所想不到的种种好处呢。
# ]. c" `4 p, ] \2 w8 D0 Y3 m1 e* e) K' S$ T1 t$ E* O
俗话说的,“吉祥如意,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佛教徒看来,并不是不能兑现的祝愿。念佛的人是经常能遇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情况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得到称心如意,没有烦恼牵缠的吉利事,偶然遇到凶险的时候,无意中也会得到解救。
1 ?' U: C: u- j' F3 V% ^) p, u4 c; b9 c
还有,“好人相逢,恶人远离”。也是能实现的。他们所经常聚首相会的都是善良的人,并能受到人们的爱护和尊敬。过去仇怨的人,在各种机缘下,会不知不觉的远离开去,或者化敌为友,重新和好。
5 G: T- t; w U6 n3 W) _/ C+ d$ S! ^9 e- M! z+ f
再有,“业消智朗”和“福至心灵”。这“智”和“灵”在学佛者的临事接物中,会自然产生,他自己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又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 1 V4 z7 @# T2 t6 V& t: J e. D
" i6 e# D2 O$ V( }
由于念佛的人心清静,容易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因此,凡有所求,无不得到不可思议的灵感,随其所愿,圆满成就。不过,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是不会刻意去求名利享乐等虚幻的世俗事的。若是为了贪求现前利益而去念佛,虽有利益,随得随失,如竹篮盛水不能积聚。 ' F! f. G8 \) `2 E9 O5 E% X
- ^* v0 _- ]! e& j$ s% S d 这些不可思议的灵感事相,是说不尽的,只有当你念佛到了一定程度,自能亲身体会到的。 9 K" ^- ~+ C4 R9 b3 ^/ S+ W7 A
9 J2 _2 }! n, B' e5 A5 F4 O7 N9 a& J( T8 U
& s/ r$ c* V5 C
余话 $ D, |9 w0 V# t" Y I' f2 n
[* E1 S8 H( v6 _2 v8 I* J7 Y5 Y
6 F: M' ^7 o3 v. I 问:承你详细指教,现在我对修佛法能获得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的道理,比较了解些了。过去我听人说,佛教是消极的,是叫人遁入空门,谢绝世事的。原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佛教有消极的一面,就是要把名利看得穿想得透,不要孜孜去求名求利,求个人的生活享受;而它更重要的是积极的一面,就是你曾经告诉我的,经中所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须要广行“四摄”、“六度”,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好事。对吗?
. _: x$ v- }; ^
8 y0 q! E( I" i& I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佛教,我想再看几本别的书籍,不知什么书容易看? # _7 `" o2 v) T; y: c# x" [
9 i' a7 h/ o2 i0 w5 H2 W 答:可以看《佛教的精神和特色》、《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佛七讲话》、《正信的佛教》、《寺院巡礼》等书。如果再想多看,可以找些对佛学有研究,对佛法有修持的人,请他指导你应该看什么书。若是自己胡乱去看,恐怕看了不合适的书,反而无益而有害的。其实,你能够把这本小册子看懂了,记住了,照上面所说的去切实修行,保管你一定能往生的。 5 y8 m+ q6 m/ D; X
' N1 t# j: V/ R$ m# k7 f
问:听说有人能架鸾扶乩的,他们请来降坛的,不是神仙就是佛菩萨,那么,照着坛上的教训学道,不是更可靠些吗?
: J2 s& {- l. p' z6 {$ t% y( y' h8 h) |/ M
答:我说自己胡乱看书,无益而有害。就是为的这个。乩坛上录下来,编辑成书的所谓“教训”,多半是一些有灵气的鬼假托着仙佛的名字来降坛胡说的。他们灵气的大小不同,所以有的俗滥不堪,叫人看了作呕;有的能舞文弄墨作诗作词。他们说的话表面上虽都是劝人为善,但和佛所说的道理却不一样。相信他们的话,至多不过得一点人天福报,至于要脱离轮回,超生极乐,应该彻底听信佛的教导。一切旁门外道和沙盘上抄录下来的书籍都看不得。一般见识浅薄的人看见书上有佛菩萨的名字,便当作真正的佛学书籍来看,那就上当了。 ! U1 d5 Z3 l0 z, o5 h& I# ?
+ q9 [+ F% l' s1 \, `
问:那么,你说的这些话就都可靠吗? + e) G3 u' Y) B+ `4 i
# c1 x3 r# f1 L* c- |
答:当然是可靠的,这些话都是古往今来对于佛学很有研究的人说过的。不过,他们所著的书很多很深,一般人很难看懂,我把其中重要的意思变成俗语来说说,使得无论谁都能明白罢了。
5 W5 B+ t1 H6 b- y/ ], N) K' q0 [ O* c) o! n8 o! [- O
问:古往今来那些人的话,就一定没有错吗?
7 K( d6 K/ b/ y A6 h; H& q& U1 p3 n: I9 M1 Y$ G/ Y; K
答:他们的话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思,都是佛经上所记载的,是经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难道讲了半天,你还不信佛的话吗?
4 ~* ]/ q. M$ n% S7 R h4 @8 {8 c' T3 C* ~; d4 R
问:现在有很多念佛老太把念佛颂经的功德,准备死后作鬼的时候当作为钱用,或者以此作钱财,赠死去的眷属、亲友们。这事有根据吗?靠得住吗? 1 G3 ?; e; @3 \* E+ ]
. t8 \) o; h; V" j/ t 答:这是毫无根据的,佛教里根本没有这回事。念了佛,念了经,说是死了可以当钱用,这是非常错误的,一则,佛号是我们念着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怎么可以当钱用呢?再则,佛经是佛教导我们修行证果所说的话,也怎么可以当钱用呢?三则,死了应该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才是正理,怎么还想去做鬼呢;做鬼比较做人更加要苦了。所以念佛念经总要回向到极乐世界去,才算是佛教的真正道理呢! % ]4 e n7 I4 |/ a
# W6 s& B, q+ O8 g# x
问:那么,焚化锡箔、纸钱、冥器有没有用呢? 9 r# |" Y% f+ H c% Y# v
( U4 c7 h, ~# z* \9 P
答:佛教的经典里不说焚烧锡箔、纸钱、冥器可以给鬼使用,或可为生人存库。这是中国人的习惯,自汉朝“丧葬瘗钱”,才开始演变而来的。因为佛教不认为人死以后一定去做鬼。鬼只是六道之一。人死后说不定能生到其它五道中去。佛教更不相信经过焚烧的纸扎冥器、锡箔、纸钱能够供鬼使用。
" {" G& T4 Y& ~9 R; p
. o, l9 J3 h# ` 问:一个人能修成仙人,有了种种神通,不是也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去,巴望成佛呢?
& X" a. e" j2 U' m) A
$ ]' \, y4 L) \ 答:仙人虽然也有神通,不过他们的神通最多不过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五种通罢了。讲到六道中最重要的漏尽通,他们是一点也沾不到边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五通神仙,六通罗汉”。就是说仙人只能得到五种神通,罗汉才可以得到六种神通,而且仙人所得到的五种神通,比较罗汉所得的,表面看起来,虽然一样是五种神通,但是神通的作用就相差得远了,就比如土块比泰山一样。那么,仙人还比不上罗汉,又怎能和佛相比呢? , i, m+ b$ o0 k$ V; x
* q/ M: q; e1 d; \2 I! R: ~ 还应知道,最重要的一点是,那仙人因为得不到漏尽通,所以就不能超出三界,只好仍旧在这个轮回里不住的转来转去。他们化了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功力,由于没有依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行,到头来还是不能回复本有的佛性,了生脱死,超出三界,实在是太可惜了。
; k; b0 |- }$ w4 q
H2 d& D: N$ K7 Q: d$ P P& O7 N 问:你的一席话使我了解了佛教的大概情况,不过,我的记性很不好,今天你所谈的话又多,我觉得有点模糊了。请你再简单了当地重说一遍,不知还耐烦吗? / Y0 g8 B! t- H" Q: V! g d* n
$ Y! f3 ?; K ~% r
答:可以的。我且分成几条来说说吧: ( c0 ^" R* e6 G, N& e- P
) R$ h! Y0 [. P* [2 _7 R
一、人的肉身会死亡,但人的神识是不灭的。因果报应、六到轮回是确实存在的。要脱离六道轮回必须学佛。
& R$ D! L9 l( R6 s: T8 L
6 m( i7 Z( a+ c5 F+ s 二、信仰不好的教门害处很大。佛教的教理最高深,宗旨最纯正,历史最久远,信徒最众多,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教。
8 d; k( f# q/ `9 z# U# z
; M' K; r8 Z( E 三、佛教的法门很多,大多数法门都是很难学的。最方便最容易的要算净土宗了。所以我们学佛应该学净土宗。 . w! W m% t2 r; r+ S4 T! _
4 B* Q& |6 ^, h7 H- v5 d: ^ 四、修净土的应该信极乐世界是真有,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只要我们一心念佛,到了临终的时候,佛自然会来接引,一定不会错的。
& k( [% f. C$ ?1 r+ Z- f! s$ n! ^2 o7 [ A, ^
五、修净土的人应该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并且要劝化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 1 o6 D$ ^* y6 O* [0 t1 u
$ ?' j/ E7 n' G1 m) @# Y& U. t% R 六、修净土的人应当时常诚心念佛。在劳动中,除了操心的工作以外,都可以念佛的。 $ e( ~7 }9 D% K) l3 q
3 g6 j* t. H, c# @0 A/ r- o- z5 o2 z 七、念佛的人应该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且根据自己的力量,随时随地多行善事。
5 V8 k' e, l) C n% s# U# w4 }
o% d7 }/ m4 R. Z; R( [' P! ^3 Z/ F6 v 八、学佛的人随着功夫的浅深,今生就能得到或多或少的利益。
# f: x# ]$ b- g! ^' K% V0 L
5 F; V3 |2 ^5 P- U2 ?+ K0 I% W 九、学佛的人应该把念佛行善等一切功德,完全回向往生净土,不可但求避免灾难,或求天上人间的一切享乐。 5 o5 X6 S2 d$ B6 o
4 {6 ~: F6 R& T- m& T7 x' Z 十、学佛的人应该随时随地劝人念佛,对自己的眷属亲戚朋友更为要紧,以便临终的时候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
6 [! M. d! f/ `( d
" i- F4 \# m( R7 Z; ~" `# J 十一、学佛的人不可相信外道书籍,不可听旁门外道的瞎说。
6 T, y6 |& f( ^2 O1 U( O( }5 o4 ^; h: B+ B% i g
以上十一条,你只要记得住,信的真,踏踏实实去修行,往生西方净土是稳稳当当的。
$ R( u4 t& R( f* k; W
: O8 \; @: \3 b% v+ y$ N 问:现在我对于佛教,已经丝毫没有疑问,决定如法去实行了。将来我得脱苦海,往生极乐,全是沾了你的光,我将怎样报答你呢?
0 J! U' |2 u5 p4 m# {" v
6 r" \4 z1 i p: B3 Y 答:我不敢接受你的报答,我把学佛的利益和方法老老实实告诉人,是学佛者的本分。但愿你找着我的话多多念佛,同时,多劝别人念佛。这样,当你生到西方净土,见佛闻法,证得无生法忍以后,早日回到这个世界上来,把一切在苦恼中的众生完全度脱,那就是报我的恩了。 / s7 O6 Z: ^, u: i8 r/ [
5 \0 w* X8 R$ g0 D, a' O
1 D0 U; l- C#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