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20 06: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断遭遇生死关
在小分队爬行上方20米处,钢盔大的石头冲着小分队队员砸下来。
4 F7 D7 R9 h! D( {+ e2 h- M . Z1 l, N& D7 j, I' P9 A+ U
5月16日,侦察小分队从震后的山石缝隙中穿过,一路爬行。19人走到将军岩明洞和清风洞之间,突然,一阵风响。
+ ~0 Y, w! k& ]5 c
8 f$ R9 @& M4 A7 s9 r r. h: C& w. Q “呼”的一声,石头都在颤动,在小分队爬行上方20米处,钢盔大的石头滚着落下,冲着小分队队员砸下来。
) @5 M' s7 v0 w8 ~) d: m . m9 ^2 s6 ]* K8 I
刘铁桥说:“石头滚在我和两位专家,还有小分队队长何刚中间。”他们跳跃着躲过乱石,躲进清风洞。当天,刘铁桥垫着钢盔,在《抗灾手记》中这样写道:“皮肉未受伤,可损失掉了部分干粮,这是躲开了第一劫。”9 k3 a9 \- W/ I' S1 w6 K2 P' ~
* i, m/ {8 j5 Y, R c- z4 Q8 Z 当时,26岁的队长何刚护着两位专家,躲进山洞。4 l' c) ]% w/ r4 o# H& A: s/ i
: F5 A$ A# \+ F: v* G8 q4 V
中午12点,一行人走到一线峰,已无路可走,需要从山的正面开辟出一条新路。19名小分队官兵,排队呈“之”字形行走,一节一节向山顶攀援,脚下的石头不停地向下滚动。刘铁桥说:“每个人都在担心发生余震,真发生余震,我们全部都要葬身于这山石之中。”
5 I4 O C/ u, I8 H
" c* z, w5 |3 V/ i7 r+ W9 } 刘铁桥在《抗灾手记》中记录着专家秦尚振遭遇的一次险情:“58岁的秦主任,背着药箱走两三步就要弯下腰往上爬,战士李方方右手划破一寸长的小口子。秦主任在给他包扎时左脚悬空,一闪倒在石块下,幸好,两名战士反应快,及时扶住他,不然,会有滑下山底的危险。”
& R9 S/ h/ E1 I0 G4 Y 1 U8 r) Y, [, B( a* X
爬上山顶,刘铁桥和大家发出共同的感慨:“我们活着上来了,就得活着下去!”
* T1 C( B% Y8 i, @ 9 X: U5 U @0 z, f) [# ?' w( c+ g
山顶唤出六名职工# y Z, Z2 b. T, g9 M9 i# O! q
6 a2 o% U& L5 \: m5 A 小分队队长何刚带着遗憾离开现场:“最终没能进入隧道里面,很遗憾。如果能进去,就是背也要把他们都背出来。”4 d L# o/ V0 s
" X; i4 g1 D2 i3 Q; t 金河一级水电站的路段灾情非常严重:峡谷里堆积的巨石,超过了对面两座山的高度,在峡谷中间形成一个拱形。; u/ B5 ?& M; R3 }5 E W
) G$ U3 B! b6 Y! V+ A4 x 5月17日,何刚在带领小分队穿越时,沿着松散的碎石穿行。林武延打比方说:“就像是踩在煤矿旁堆积起来的煤矸石山上,随时都会滑坡,被巨石掩埋。”
, }" R6 j+ |* ]5 |9 Q. H; j7 \9 ] ! H! K% x h7 c v& P
队员们沿着巨石堆砌的山脉,小心地猫着腰爬行。抵达金河一级水电站所在的山脉后,他们站在山顶上大声地呼喊:“老乡,这里有人没有?”山中没有回音。
5 _, l6 D, _* e1 J( F ! r% `0 N) x0 T' y3 v' ~1 z
金河一级水电站的在建隧道就在半山腰处,小分队试图下到半山腰,进去了解被困人员情况。当地一名村支书提醒他们,金河一级水电站在建隧道的洞口已经被石头封堵,里面的伤亡情况无法调查。隧道下还埋有开山用的炸药和雷管,非常危险。- D! H1 [+ Y; d6 ~
6 T: S' }/ V4 E
何刚带着队员,在半山腰发现一根自来水管道,开始鸣枪、发信号,继续呼喊。没有人回应。
! a' A& M ? f3 A 8 r. W, K3 r6 v) O& B9 \! B4 \
这时留在山背后半山腰处震裂的金华招待所附近,等着接应的林武延和留守的战士,遇到了6名刚从隧道里听到呼喊声钻出来的职工。6人碰到侦察救援小分队后,说他们爬出来时,隧道彻底塌方了,无法再进去。6名职工说,他们听见有人喊,抓着隧道通往上面的管道爬了出来,他们说:“宁愿被砸死,也不要被堵死在隧道里。”6 X5 Q( U8 L Y% G
# J% P# X" A3 }+ G 新闻干事对现场进行拍照、摄像。队长何刚说,他带着遗憾离开了现场。“没能进入隧道里面,很遗憾。如果能进去,就是背也要把他们都背出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