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江愤懑地呵斥,“闭嘴,双手抱头,不准动!”又说:“也不睁眼看清楚了,你跟谁讲情谊?跟谁讲报答?还不给我放老实点儿!”; a1 T5 ` N, l" Y, I8 O
4 P' c! A6 m' F% L) ?6 n2 F9 o
1027立刻就放老实了,他不敢再说话,显得十分驯服地双手抱了头。
5 e8 b) v7 r* r
; j" w3 J/ ~; W5 P 于松江明白,1027一定是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越狱后悔不已了。再有一年他就可以刑满释放,真要这么逃逸下去,他的一生可不就毁了吗。所以他才自己主动回到监狱来,他聪明得很呢。6 w, f' R: I; h+ t- h3 J
1 c+ S) u# @5 p7 e3 }7 P/ S
至于于松江,在他将1027带回去后,不久就有领导找他谈了话,通知他,他的实习可以到此为止了。也就是说,他可以结束在江北监狱的一切实习了。而且还不只是实习,他的警察生涯几乎还没有开始,也就已经结束了。此后,他没再能走进公安系统的大门,档案里江北监狱给他的实习评价,致使没有什么对口单位愿意录用他。“污点”在案,宣告警官学院毕业生已经跟警察这个他热爱的职业无缘!
, `) z7 Z, d* e( [4 ]
. p. L8 e2 |( s& q) |3 k9 V 那段日子里,他的心情完全是灰暗的。, x) D& g, f9 F/ |# k) ^% l
- U0 k- i" J* [! J; c8 o% w6 J
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烦闷还并止于此。来自郝鸣的反应更让他整个人都仿佛被关进了闷罐车里,他简直要窒息了。% {2 P: m+ K. r6 q' J; H
8 [5 I( C/ h- F
郝鸣知道了这件事后,他们先是在电话里吵了几句。于松江觉得,在这种时候,自己是那么的需要郝鸣的支持和安慰,可郝鸣却开口就埋怨他,“那个逃犯哪里就让你那么同情?你也不想想自己是干什么的?拜托,被一个犯人这么猴子一样地耍,你有没有脑子?还做警察?我看你简直就不是这块料!”
: R/ Z# L& q8 Y; e% A- y4 C; M3 B5 V, `% |2 w
听了这话,在郝鸣眼里一向显得性格温和的于松江就恼火了,他心里好一阵委屈,所以顿时就有泪水夺眶而出。他对着电话发狠地说:“没错,我没脑子,不配跟你这高才生说话!”说完就决然撂了电话,然后趴在桌子上默默流泪。他想,自己决不会主动联络郝鸣,除非他跟自己道歉,毕竟郝鸣那些话伤了他的心,他觉得自己现在是那么地脆弱,好似一棵残喘的草,而郝鸣的话不亚于突降的冰雹,他根本就承受不住。
3 l/ P" V) y, z$ [. w7 g% O& `. V4 _
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就等待着郝鸣的电话。或者在QQ上等他跟自己说话。只要郝鸣跟他说一句:对不起。哪怕说得轻描淡写,亦或言不由衷、敷衍了事他也会原谅他。但他没等来郝鸣的那一句“对不起”。在网上,即使他们两人都在线,郝鸣也并没有再跟他说话。每次他几乎都把郝鸣的QQ头像盯出血来,但那头像却一直沉默着。于松江预感到,他们应该已经结束了,心气高涨的郝鸣,已经把他放弃了!他觉得,在郝鸣的眼里,自己配不上他。; W7 s7 X$ b: z
: w/ `! Q- n5 S- v! ] S 等待了一个月后,于松江在无望中,将郝鸣的QQ删掉了,否则每次上网看到那永远沉默的头像,他心里都要经历一次折磨。" P2 G& n u$ ?+ c# Y
3 I& g0 y: b/ M8 I, K; ?) k
无情不似多情苦,于松江知道虽然删了郝鸣的QQ,但删不掉心里的痛楚,所谓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后来,他一直都不愿意回想那段日子的煎熬。% b, g' Z$ H9 ~* l
" U4 \% n9 N& E 煎熬对于于松江来说是双重的。被“警察队伍”拒之门外后,他的工作必须另辟溪径。而且他也需要尽快有一个工作,否则这样糗闷在家里,他觉得自己简直都要发疯了。
; w, V$ C, a% ^5 X
: k6 y. G! o! d 好在不久,他通过考试被一家国有企业录用。这样,在毕业半年后,于松江成了企业保卫科的职员。
1 P7 [/ t: C, H' i& n/ B" p
9 j, o+ w. i( h 四年后,企业的生产经营就遇到了瓶颈。负债累累,产品老化,早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想更新换代却没有资金运作。眼看着企业已经找不到任何的出路。; W7 M& L* Z' h& ?! o2 L
1 G& J$ ^1 B; k! u3 R
令于松江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的是,一个人就在这个决定企业和员工命运的时刻出现了。
+ S( m f* @- ~4 o' l1 W9 Y2 Q% c4 b! U; z6 v
按大家的说法,企业被上头给卖了。实际情况是有偿出让企业的经营权。于松江没有像其他职工那样愤愤不平、忧心忡忡。这企业不“卖”的话,职工也是放假的时候多,生产的时候少。生产了,也不一定发得出工资。“卖”了至少能把工资拿到手呢,看看其它被“卖”的企业就明白了。因此,于松江是触变不惊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买”下企业的人就是朱向昆。
$ e/ L! Z+ [) e
7 c( C# } j8 T 没有任何铺垫,一组数字就开始在于松江的脑子里闹腾起来: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