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968|回复: 5

艾滋病死亡人数超世界大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3 12: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艾滋病最早是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被识别的,早期的病人都是年轻的男同性爱者,因此艾滋病一度被英国的小报称为“同性爱瘟疫”。
# S" N; j9 P  }( p( Z( {1 _. O5 y7 Y
  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专门研究逆转录病毒与癌症关系的法国病毒学家路克·蒙塔尼埃及其研究小组于1983年首次从一位罹患卡波西氏肉瘤的年轻男同性爱艾滋病人的血液及淋巴结样品中,分离到一种新的逆转录病毒,他们将之命名为“免疫缺陷相关病毒”。1983年5月20日,蒙塔尼埃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权威科学月刊《科学》上发表论文,描述了这种可疑病毒。
: _! J, l5 \3 e6 F
$ ?8 k: |0 n9 l) @  蒙塔尼埃当时的合作者、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生物医学家罗伯特·加罗也从一些细胞株系中分离到新病毒,并将之命名为“IIIB/H9型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加罗小组首次于1984年4月在《科学》期刊发表论文,论证了这种新病毒与艾滋病的病原关系。1986年,该病毒的名称被统一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即HIV病毒。" D- k1 Y# I: P3 P- w

/ q" T4 Y) _- y8 d- t  艾滋病病毒被发现后,人们以为就像抗生素和牛痘疫苗的发明一样,人类可以很快找到对付这种病毒的有效药物,从而阻止它的蔓延。
/ m) I/ z3 ~7 U# x8 Q8 f: x1 L5 I$ M& z, Z3 c7 b
  然而,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人类仍然没有看到完全战胜艾滋病病魔的希望。
2 I! S) I% V+ L+ K% p# Q7 p" X0 }! i- A# L0 s2 _4 N$ M# D) G
  1984年,全世界报告的艾滋病患者不足3000人。如今,艾滋病已经导致2500万人死亡,另有3300万人受感染,因为艾滋病,超过1100万名儿童至少失去了双亲中的一位。
1 N: A; i9 ?; N& I5 }; ^& r  I% M* M5 M4 q: [. S% s" h) P
  非洲是受艾滋病威胁最严重的地区。占全世界人口近10%的非洲,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人数却占全球的70%以上。4 V; O! K- ?3 V* i)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鸡尾酒疗法”的出现令艾滋病从一种判了死刑的疾病变成可以控制的疾病。
9 v- a& w) ~0 [  k8 W0 K  H! g, t  g6 G
  然而,直到今天,科学家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疫苗,而医学界在研制杀菌剂方面的努力同样遭到挫败,因为HIV病毒堪称人类迄今为止所遇到的最狡猾的病原体,它经常发生变异。
2 _8 Q( ~  x, C% o* S, M6 K+ T) h' m" E) w. z" T9 W0 a3 m
  进入21世纪,人类对付HIV病毒的主要手段还是19世纪发明的橡胶避孕套。
$ i0 R$ {& f' P: t4 ~% `4 }/ N7 S* H; P) L- G  U: @
  有研究者指出,在艾滋病研究领域,过去25年内,科学家走了许多弯路。. _0 c7 P* F$ `) X# H2 _$ J

( f" M" v8 w- J1 ^/ t* j/ }, j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G8都致力于实现对抗艾滋病的政治承诺。每年,“全球基金会”都将几百亿美元倾注到艾滋病的预防和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中。9 Y: a. j$ c, B
7 o$ b& h. c; ~  [
  但是,有专家估计,要达到2010年前让全球艾滋病患者都能接受护理和治疗的目标,需要的资金将是目前的四倍,将达到每年420亿美元。! s0 t  @' `, d. h! X

1 f% p! g- ?2 m' q8 R  国际艾滋病协会的创立者、瑞典微生物学家拉斯·卡灵斯对未来并不乐观:“HIV病毒和艾滋病或许永远不会在人类中消失。”
- M, W  {& e  e; g' V# \+ T8 Q! f9 D* |% a% {+ V. n# Q/ b

$ c* o$ @2 t- z! B9 d# B& U# m/ a5 F: d4 P# ^& T

4 G% y( [4 s3 u
# T" ~( Y5 d7 D+ y% Q1 v' q1 2
发表于 2009-2-14 11: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恐怖啊。有这么多人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4 23: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啦!这么恐怖!以后得小心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5 10: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一名“恐友”,希望大家洁身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5 19: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艾滋病协会的创立者、瑞典微生物学家拉斯·卡灵斯对未来并不乐观:“HIV病毒和艾滋病或许永远不会在人类中消失。”: H% A( f. i0 V! r
这句未尝没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5 02: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恐怖啊
. Y9 g+ @' Y3 ]0 V据说有最新预防的措施了
7 ]) P$ C0 X2 R2 q但要很多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7-17 14:04 , Processed in 0.05966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