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性爱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独特侧面,很能体现人性与人情的丰富多样性。下面搜集了其中的一些“之最”,可用来反映古代男风男色的大概面貌。2 c k0 D& z: ~. \6 Z% S V
. k0 z( E' ^- B, E1 x
(1)最著名的人物。
8 \4 B9 U* u R3 W( ~% M4 S$ q$ e0 E/ p( T* Y/ c7 ^
董贤。他与汉哀帝之间的断袖故事是同性爱史上最著名的典故。
& z: `( a* K) k5 a6 [
2 [. D4 w8 w' l2 l8 y7 Z (2)最受怀疑的人物。
x; q) C5 P9 q1 r3 e' w" x) z# k/ N1 D+ m3 n
屈原。观其《离骚》、《抽思》等诗篇,后人可以认为屈原是一位同性爱者,但完全坐实是不可能的。1 e6 c+ Z$ k4 _% U; x$ |' C2 B
6 H3 e! T2 ^; y ^$ e2 v( q
(3)最富有的人物。
4 B' ~. M/ v" k* g( i
' V% U. k; R% z* h' C g# r 邓通。他受到了汉文帝的宠爱,获赐一座铜矿山,可以自铸铜钱,于是邓氏钱布满天下。' w( \9 f4 g' o; Q, b& r$ q
1 l6 D% {7 U$ ]3 S8 ] (4)最能享乐的人物。) g" {2 j: }! V* @3 d
& a# h5 g( O: T }( y
汉武帝。他嬖宠甚多,如韩嫣、李延年等,就连盖世名将卫青、霍去病都曾被他宠幸过。
: l& C5 h* w% q1 g& t# K; V' U% B, h9 {) s: U
(5)最著名的文学家。
1 L/ I4 m. N3 Y3 {. x
; }0 X' T" m& _' C' w) V+ i 袁枚。在《小仓山房诗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诗文小说中,他对自己以及社会上的男风同性爱有细致生动的描写。
8 j3 [) n1 l$ H. g# T
$ q$ s6 y- b2 v, _ (6)最著名的艺术家。
9 m& {. |6 I o# l6 s( J+ T
+ U' j& w) I1 i' F G7 Y2 P4 o: j9 k 郑板桥。他曾明言自己喜好男色,因为迷恋美男美臀,于是便主张改刑律中的笞臀为笞背。, S. o# }/ h% K1 r
: N& w; A# b0 ?! Z8 n8 D2 l! h
(7)最真挚的爱恋。6 W( ^; _' |% t+ K! p) h+ g, f
9 O( x+ b5 Q% J$ t: V0 s
福建人张吉少年时有一总角友,形影相随,恩爱非常。后友夭殂,吉遂依棺而居,每食必旁设杯箸,十余年不离如一日。屋主讼其占屋不迁,官判迁居。吉不得已,只得将契友的尸骨下葬。号泣终夜,自缢墓门。有人就此感叹道:“古来愚忠愚孝,每出于至微极陋之人,良有以也。”; V& S( `* n m1 c" c. i2 c
0 W- D8 X9 d$ R/ q
(8)最放浪的滥交。
' W3 N/ @* s9 P# \% _& f
- d! Q# M4 Q8 ]; e 《品花宝鉴》里面有一个剃头徒弟巴英官,他卖技兼卖身,“算他十三岁起,到如今大约着一千人没有,八百人总有多无少。”; I t, @2 o1 L( E; z$ d
# }9 k4 S3 h( _& F
(9)最忘我的忠诚。- c- U% S: A" p# l. C
3 ^0 }, ^/ h* | V5 l( {* T 东晋后期,权臣桓玄宠爱丁期。“朝贤论事,宾客聚集,恒在背后坐,食毕便回盘与之。期虽被宠而谨约不敢为非。玄临死之日,期乃以身捍刃。”3 _/ T" Z$ P4 E* f5 R1 d( V6 d
8 Y4 Y6 \* [' }; o (10)最决绝的背叛。/ k, R3 P0 C' H( e. `: x, ]
3 v# S- X7 _9 E, y3 @' u6 k- `$ ?, j4 b 前秦苻坚攻灭了鲜卑前燕后,燕国清河公主和他的弟弟慕容冲同时被纳,宠冠后庭。后来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慕容冲、姚苌等便起兵攻之。最终苻氏受缢而死,慕容冲则成为西燕主,但不久后亦为部将所杀。这两人之间的“同性爱”是乱世男风的典型,个人感情夹杂于民族仇恨、宗族恩怨和政治纷争当中,变化极富戏剧性。
/ e0 ?7 r* D8 _ v9 ?1 P4 g1 e) Y) a3 X$ h
(11)最直露的表白。
9 t! y7 I5 {) I' G& \7 O4 B) Z: d% f/ i! p' E4 L
鄂君子皙是楚国令尹,一日他泛舟水上,闲雅雍容。有一位划船的越人暗生倾羡,便用越语歌吟,意思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面对如此表白,鄂君即刻回应以行动:“乃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其实就是与之同息共寝了。
, U3 r9 }$ n N6 g9 O4 O' d
2 H0 e; u D" t' c e2 G) a (12)最痛快的羞辱。
9 F" C2 O: F2 `
' j' B8 C5 A2 i. e; V3 d* g5 V 著名文学家庾信与梁宗室萧韶有断袖之欢。韶为幼童时,衣食所资,皆信所给。后来萧韶做郢州刺史,庾信路过,待之甚薄。信“乃径上韶床,践踏肴馔。直视韶面,谓曰:”官今日形容大异近日!‘时宾客满座,韶甚惭耻。“5 X5 O; R' J* N% F* U
9 ^7 u! m4 k4 Q* N9 } K8 X (13)最诙谐的调侃。+ D' O6 I2 |$ m8 u4 r x
$ v( W/ S( T, |
张凤翼是明代有名的戏曲作家,七八十岁犹好男色。有一倪生为他所赏,后来此生娶妻而容损,他便用吴语调谑道:“个样新郎忒煞矬,看看面上肉无多。思量家公真难做,不如依旧做家婆。”2 w8 k) r: N$ i6 t
; x$ H* T6 `( W* e7 N2 v G& Y, t) f (14)最艰难的戒断。9 y6 ~; c4 t0 B. u$ a$ C6 }
! m9 z3 v: e K# b J
袁中道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公安三袁之一。受时习影响,他“分桃断袖,极难排豁”。因为“少年纵酒色,致有血疾。见痰中血,五内惊悸,自叹必死。及至疾愈,渐渐遗忘,纵情肆意,辄复如故。”袁氏的这些表现典型反映了晚明士人的生活态度。
2 g* a3 V1 h# a' h8 r$ X D, {3 ]0 B% b! k; N( e1 B! O5 U' G3 L/ T7 _
(15)最强烈的独占。
* C/ t' W, A% z9 I0 O0 M1 j& D# U: W- S
清初文学家林嗣环口吃,曾与侍僮邓猷共患难,“绝怜爱之,不使轻见一人。一日宋观察琬在坐,呼之不至,观察戏为《西江月》词云:”阅尽古今侠女,肝肠谁得如他?儿家郎罢太心多,金屋何须重锁。. B# x* z3 n* U5 s2 Y
- T5 a! v2 ]6 |3 R0 S: g
休说余桃往事,怜卿勇过庞娥。千呼万唤出来么?君曰期期不可。‘“
% I4 k) [, p, z/ K, i2 g8 I2 D/ m( ?5 D- _- W6 [
(16)最残忍的奸杀。$ {1 _0 }0 x B& k& G
$ I I2 w' V& {) L# O
清代嘉庆年间,“张成标因图奸张盘沅不从,起意杀死。复将盘沅尸身用水浇荡,刮去皮肉,剖开胸腹,控出五脏饲犬,残忍已极。”
9 j% Y' G, }/ V8 H8 H
- t+ ^9 F- q2 V9 i! d( [2 ~ (17)最刻毒的责骂。4 i1 t% `& J" I
! x" I5 H% I! @- @ N4 G 清人劝善书引先儒之言曾曰:“女淫以人学豕,男淫豕所不为。”豕即猪,这句话的意思是:异性淫乱是以人学猪,同性淫乱则猪都不如,也就是禽兽不如。; w; R' k: w% D$ z! i2 d
; M1 `6 b' Q9 J( h/ V @9 s# G3 ? f
(18)最早出现的专指名词。
( X9 `7 W: p. i5 [
; D& r6 p, h- F& } 男色。《汉书·佞幸传赞》:“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 W9 s1 Q$ _3 f- ]
* T8 c; ]" j& i j
(19)最隐晦的名词。- g& V* W+ [ H; }& E7 O
! Z6 Z. ?( \( [% [ 勇巴。《矶园稗史》卷之二:“京师士大夫一时好谈男色,讳之曰勇巴。”这是一个拆字游戏,将“勇”的上部偏旁置于“巴”上,则字形似“男色”。: o& S- w9 ?* _, N
" ?3 k( G4 J e+ c0 T
(20)最通俗的名词。, [2 i( M, R% s, z
; I5 N3 F* `% U4 b6 r& o
免子。《姑妄言》卷之七:“如今手头短促,不能相〔与〕那时兴的兔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