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510|回复: 0

知青戏也要喜剧化? 《北风那个吹》更换角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6 04: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青,一代人的记忆,几代人的争议。近年,众多影视把知青推到“国家使命”的高度上,而《闯关东》(在线观看)编剧高满堂笔锋逆转,以爱惹事的男青年帅子,与负责教育的女大队长牛鲜花的爱情,另类地喜剧化了知青生活。本月18日,由夏雨、闫妮主演的36集电视剧《北风那个吹》即将在北京卫视开播。
  o# d2 K  X8 B( ^) o! A; y5 f; t* `& j1 J7 f) l* y
  不可被复制的历史,不该没有位置
0 e" U( B/ r6 m  H2 V& C1 t% u# ]; D- C
  《家有九凤》、《闯关东》等众多热播剧,把高满堂推到中国首席编剧的高度上,观众也一直认可高满堂的电视剧很生活化。《北》剧延续高满堂的特点。不同的是,这段故事中有着他的影子,他说:“作为编剧,我是很舍不得把自己的经历拿来搞创作,那本应该是我年事已高时,拿来写回忆录的。”高满堂创作《北》剧的部分原因来源于要向女儿讲述真实的知青生活,“我以前在家一提‘当年我们如何’,我女儿就马上说‘行了爸,你可别提你们当年那些事儿了’,与年轻人沟通是很难的,但那是一段不可能被复制的特殊历史,不该没有它的位置,现在的年轻人该了解父辈那时的真实生活。”高满堂为其讲述的“真实的”知青生活,“不是悲壮神圣的,而是生活感、喜剧化的”。
, W+ ^1 r' q" D6 Y5 D. i( Q' H9 H' X
" _+ r* i: O( Y8 j( K0 `; Y" X  那是我的生活,不是我的爱情
; o/ P7 _4 z7 n% Y. N" E7 I& [
! H! |9 _: i- ~# y  ?, o6 j* s  高满堂为什么会站在这样一个视角上审视知青的存在意义呢?这种视角本身藏有很强烈的时代反思。《北》剧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75年冬天,而据高满堂自己透露,他就是1975年到1978年,在辽南地区下乡,那恰好是粉碎“四人帮”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同样身为知青的高满堂对那段历史的反思,与以往众多知青剧视角迥异。
; S# ]4 U2 K- X: A$ }8 O( F" s9 W' I, V+ V- I0 g
  以往众多影视突显了知青精神层面的信仰,而高满堂讲的男主人公帅子(夏雨饰)却因精神空虚,对《红与黑》抱着极大渴求,“文化的贫瘠和饥渴造成了青春的躁动,那样青春的开始,我们可能不会再有,我感觉我不是在煽情,真正的知青看了可能还感觉不来劲呢。我可以老实地讲,帅子就是我那时的生活,但不是我那时的爱情。”! N" k9 f; C- T6 A

# W# ^/ c* o3 v. f! S  高满堂说,他那时就像帅子一样给人传讲《红与黑》,“不白讲,卖票,还有专人放哨,怕被人查到抓起来,要是给我送一罐罐头,那一星期不用买票了。”要是给他送一块月饼,就能坐到高满堂身边听故事,相当于VIP票。, U9 f- r+ `/ o6 V7 l% m7 D/ n; O" u
" Q6 M& g7 S  X- a0 C
  “苍凉的一页,谁也不愿意再过一遍。”因为不可能被复制,所以更渴求真实记录,高满堂回忆起往昔,感慨地说,“剧中每个人物都是我随手就写出来的,那些事儿和那些人都深深铬印在我的记忆里。以前都说知青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巨大贡献,我感觉,我们没有做出那样‘巨大的贡献’,而且知青到农村还要和农民争粮食,但那种经历对年轻人成长有极大帮助,至少锻炼我们要有巨大的承受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5-14 11:07 , Processed in 0.10133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