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3-31 19: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F* v* S2 |7 G$ B8 f" L2 j0 v7 s! G0 X$ f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中最著名的"金刚六喻",也叫"六如"、"六观"。梦、幻、泡、影、露、电——每一个比喻都是一种观法,每一种观法都是一种禅定(即三摩提),可以自成体系,自成法门。然而,我们难道连其中一个“如梦观”也不能“依教奉行”吗? , S, H& ?7 j' ^. H
一切有为法是众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不变的自性,而且终将坏灭。古代很多诗人也都对此深信不疑,常形诸吟咏,诸如:
) X* s: z8 i7 {0 L) U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幻影殊。”(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
7 X' b8 \, d/ y “真成一代风流尽,叹息浮生信六如。”(楼钥《寄题汪端明坟庵真如轩》);
! L- ?- x& I$ d “一半芋甘堪共饱,六如语妙不须多。”(刘克庄《用旧韵赠莹上人》);
& l; M! h4 Z0 _5 O+ _ "万事惟堪六如观,一杯莫信四并难。"(范成大《阊门戏调行客》)
- O2 I2 ~6 I! Q) L) p; O, k; H6 p
可是,如今一些以禅自居的高人,连过去的诗人都不如,根本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梦。不知万般皆是梦,就不会了达空性、具足般若智慧;不具备般若智慧,就不成为禅——因为禅即是般若,般若即是禅。
: M5 D j! }( ]$ ^/ }0 |+ W+ W 不会般若,必然心有所住,法有所得,得少为足,认假为真,以方便为究竟,以化城为宝所。心有所住即是生死业,法有所得即成无明壳,颠倒迷惑,盲修成魔。 这与炼气功没有多大区别。
: |1 {: T$ t% ^+ { 其实问题很容易解决:观梦! " |# V; ]3 R3 W* e( B
梦里有大千世界,六道众生,是非人我,但那都不是真的;虽然不是真的,却又高度逼真。不醒过来根本不知道那是假的!
$ B$ R" v6 d8 Z2 U! D 但谁能相信,我们现在正在热热闹闹地做着一场白日梦啊!我们当下见闻觉知的一切,都是自心变现,唯心无境,唯识无我。这茫茫无际的宇宙太空,大千世界,人间万物,犹如电视连续剧一般,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连续不断,生生不息,看上去好象是“物质决定意识,运动是绝对的”,但那全是我们的错觉,因为电视屏幕上空空如也。
8 U4 _$ J8 }6 |2 u0 [7 a3 O; r 但不能认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因为毕竟还有电磁波啊。 / s! j+ V2 r" S0 N" a/ i7 s* X
什么叫“空空如也”?“空空,如也”——把“空”也空掉,即是真如。 * G! w r) x/ F4 j1 h" s/ T- Y( D
欲见真如,必须离相;欲知真相,必须醒来。此所谓“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 ; Y* l+ c/ B9 u% g3 W% y$ y0 n
+ J R8 @2 ]6 h; |7 {1 F 梦里有一个我,床上有一个我,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哎哎哎呀……(你唱吧) : I7 n. V+ a2 h1 E0 X5 ~ ~+ B& }. q
在梦里,你绝对找不到真我(真如、真心、菩提、涅盘),所见无非梦,所得皆是错,所以佛说“诸法(梦境)无我”“诸行(梦想)无常”。 5 ^. C3 |. _1 C! J
但又不能说压根就没有真我,没有真我,梦从何来呀?梦境虽虚幻,觉性本不空。知道梦中“无我”,狂心自歇;歇即醒来,全体是“真我”。
, n! V) u) }. m# G 正常人一般不会死执“无我”,以致在梦中为自己开追悼会,说“既然找不到我,那就证明我死了”。
6 P# @, S, r# M3 g o! h, F 可见“断灭见”其实很弱智,因为不知“我梦故我在”,不求觉醒,是没有出息的下劣汉,为佛祖所呵斥。
& Y, E0 h! \" r' K % Y, _: l9 a1 [9 |# ~/ F/ s: ?
所以,《圆觉经》告诉我们:"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空花虽灭,虚空不坏。” 9 ?* W$ i6 p, t }9 Q% f! i
《华严经》卷44说得更直截更详细: & E. i. u5 m. s9 w$ F; D/ v
“菩萨了世法,一切皆如梦,非处非无处,体性恒寂灭。
) t r4 b; m! Y" d! Y 诸法无分别,如梦不异心,三世诸世间,一切悉如是。
% v8 T' |8 Q# d( k7 c 梦体无生灭,亦无有方所,三界悉如是,见者心解脱。 0 q2 h2 ]# v0 h `8 U3 X
梦不在世间,不在非世间,此二不分别,得入于忍地。” 6 m5 ?2 {9 U1 a" g/ U9 K
+ x) r: p$ s. _. N; E& ~8 V
您看,佛陀说得多么明白彻底啊! 可惜,人们宁可相信卖假药的江湖骗子,也不相信正遍知的大觉世尊!
5 A8 @9 C' U% w6 f- R
; o. [; S3 K+ }# P& o1 e4 u 《大智度论》说:“一切譬喻中,梦喻最胜。”因为只有梦境才能直接体会到“缘起性空”“即假即中”的奥妙。针对凡夫容易执梦为实的通病,佛教特别强调如梦观、如梦智的重要性。因为,梦中观梦可离梦,幻外生幻以除幻。如梦观是入三摩地正定解脱第一方便,亦是念佛三昧的最佳途径。所以“三世诸佛说梦,六代祖师说梦,天下老和尚说梦,即今妙喜与如是老人,又在梦中说梦。”(《大慧录》卷20) $ p% g& } o4 K
然而这“梦中说梦”也是梦,亦不可执不可住。"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白居易《读禅经》)
; R5 f5 [, g: ] h 不过,如果连这个白日梦都难以看破,何况根深蒂固的生死大梦!
9 g( ^% U4 W! a/ A 大梦谁先觉?平生几人知! : m) Q0 N! I! n( a* L2 |2 X
夜里做得七分主,白日方能做得一分主;白日做得七分主,临终方能做得一分主。
7 v: n+ u3 c" S 业力不可思议,想来令人胆寒!
' Q. k& B# q8 \) J! ~6 r& G% D: `7 I/ I7 e# Y* i% A) P
因此,行人当深信万般皆是梦,醒来才是真,观察一切皆如梦幻泡影,当下即梦,当下即觉。从此逐步证悟如梦智,彻底了达事物的虚幻性,在在处处,不生贪欲或惊怖,妄念渐消,心无挂碍,而获解脱。此所谓一真一切真,万法自如如。
O; C9 H, T6 |5 v0 X4 ~- F1 I 如梦智即是般若智,如梦忍即是无生忍,如梦观即是法界观,说梦法即是实相法!是故大乘经典,处处破梦;历代祖师。人人觉梦。如是而说,如是而观,心心相印,灯灯相传! |, ?* G3 T; V& N# S8 P9 T! Q
云门禅师说得好: “昨日梦说禅,今日禅说梦。梦时梦如今说底,说时说如今梦底。昨日合眼梦,如今开眼梦。诸人总在梦中听,云门复说梦中梦。”(《大慧录》卷8) ' k" r9 B. U) V! P
如此方信得《楞严经》所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3 j6 A! E( r; n+ ]' }7 N( {- x 《圆觉经》更是一语道破、一掌拍醒: " I5 \! s, y9 G: ^ C+ P) P" `( Y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