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楼主: rufen

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秘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4 12: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网站都有介绍,还有视频,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里面好像也有介绍。# r7 R2 M' L0 \* M  g( Q$ @. k3 d
rufen 发表于 2009-4-30 07:33
- W- A) Y' W) d9 f
《探索发现》有播放過上刀山,下火海的.《中華民族》欄目也有播放過.
0 K: V; \" @" ~' F一些地方台也有類似的.      國外某民族也有在火山沒冷卻的高溫巖石上赤腳的,比中國的下火海更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3: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关于赶尸
. {* i& x* p2 S' f1 }% `赶尸属于苗族蛊术的一种。蛊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赶尸属于白巫术。
, b/ m6 ^6 e- L" }9 l3 L& G据有关文献记载,赶尸有 “三赶,三不赶”之说。
4 M$ l6 y6 k* f: u  凡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理由是,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
  a; f3 z( r! O% G' j: T, e  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阎王勾去,法术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唤回来;而投河吊颈者的魂魄是 “被替代”的缠去了,而且他们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岂不影响旧魂灵的投生?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属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烧死的往往皮肉不全,这两类尸同样不能赶。
# B( {' f( h# z6 ]8 b4 C赶尸范围
% k8 }# k4 e! u2 ^$ U  赶尸原本只赶死在战场上的尸,发展到后来,老司也帮那些被官府冤枉杀死的人赶尸回乡。
" J! z7 _( o* ^  “辰州符”赶尸的地域范围往北只到朗州(常德)不能过洞庭湖,向东只到靖州,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传说,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国辖地,再远就出了界,即使老司也赶不动那些僵尸了。
- G' P5 P2 N6 V# P3 D3 N* n' r赶尸方法
  H0 w$ R) a% R' u# i本地的死囚处决后自有其家属收尸埋葬,而欲将被处决的客籍死囚搬运回故里,通常一具尸首需要请四人抬运,花费较大,而请老司赶尸返乡则相对费用少,并且可以保证中途不腐不臭,而被抬之尸一天以后就可能腐烂。 0 \1 `5 e7 }( ?
  一般临刑的前一天,客籍死囚的亲属和同乡甚至是那些好做善事的善人,都会凑一些银子给他们请来的老司(惯例是各着青衣和红衣的两位),买好一应物品。行刑当天,二位老司及助手以及帮忙的人都要在法场外等候。午三刻,刀斧手手起刀落,死囚人头落地。 - C& W1 ?- o  ]0 w0 A
  一等到监斩官离开法场,红衣老司即行法事念咒语,助手帮忙将被斩的客籍死囚身首缝合在一起,在由青衣老司将辰砂(最好的朱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绑紧。相传,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8 E6 F8 U8 m9 W% m: W4 o  之后,还要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紧。相传,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留在死者体内。 # i  m7 i+ {! V$ {! E9 q4 P
  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诸事办妥,红衣老司念毕咒语,大喝一声 “起!”客籍死尸便会应声站起……
. }6 r" M5 k5 M/ K  又传,自从苗族的七宗七族自大江大湖迁来濮地的崇山峻岭之后,他们失落了 “五里大雾”的法术,却创造了炼丹砂的技法。一般说来,老司赶尸除须用祖传的“神符”外,也万万少不了丹砂。这丹砂以辰州出产的最好,因而也叫辰砂。而那赶尸之术,原叫 “辰州辰砂神符法术”,只因名称太长不好念,就简单地叫成了“辰州符”。
9 U* o3 ]- ?6 W" {$ Z行业继承
( Y9 r1 v% @( b) ~/ }; G. e; g1 V  湘西民间,自古就有赶尸这一行业,学这行业的,必须具备有两个条件:一胆子大,二是身体好。而且,必须拜师。赶尸匠从不乱收徒弟。学徒由家长先立字据,接着赶尸匠必须面试。一般来讲,要看满16岁,身高1.7米以上,同时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条件,相貌要长得丑一点。赶尸匠先让应试者望着当空的太阳,然后旋转,接着突然停下,要你马上分辨东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则不能录用。因为你此时不分东西南北,就说明你夜晚赶尸分不出方向,不能赶尸。接着,赶尸匠要你找东西、挑担子。因为尸体毕竟不是活人,遇上较陡之高坡,尸体爬不上去。赶尸匠就得一个一个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后,还有一项面试,这就是赶尸匠将一片桐树叶放在深山的坟山上,黑夜里让你一个人去取回来,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你有胜任赶尸匠的胆量。这三关顺利通过了,你便取得了当赶尸匠学徒的可能。( ~* E0 {( a1 n  P9 L% e
  赶尸匠的家里,跟一般农民一样,照样“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只有接到赶尸业务时,他们才将自己装束一番,前去赶尸。他们虽赶尸,却忌讳赶尸这个名词。因而,内行人请他们赶尸,都说:“师傅,请你去走脚”或“走一回脚”。赶尸匠若答应,他便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让你将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别等等写在这张黄纸上,然后画一张符,贴在这张黄纸上,最后将这张黄纸藏在自己身上。, A( n% O# f  [, O$ b& Y
  赶尸匠的穿着也十分特别:他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腰包藏着一包符。师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画符,这种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黄纸上用朱笔画上又像字又像画的东西,途中遇到意外情况,便将这种奇特的符朝西挂在树上或门上,有时也烧灰和水吞服。1 h9 K* [5 T5 b2 t5 O7 S! w% `
  同时徒弟必须学会三十六种功,才能去赶尸。第一件功,便是死尸“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让死尸能站立起来。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让尸体停走自如,第三件功是“转弯功”,也就是尸体走路能转弯。另外,还有“下坡功”、“过桥功”、“哑狗功”等。“哑狗功”可使沿途的狗见着尸体不叫。因死尸怕狗叫,狗一叫,死尸会惊倒,特别是狗来咬时,死尸没有反抗能力。死尸会被咬得体无完肤。最后一种功是“还魂功”,还魂功越好,死尸的魂还得越多,赶起尸来便特别轻松自如。这种“还魂功”,实际上是用一种湘西特产的草药撒在尸体上。4 K% u  }7 t# Y
湘西赶尸流行原因# n$ \: z6 {* y3 c/ ~. L6 ]9 T
  赶尸这种奇特的行业,只有在湘南西部才行得通。
$ x9 p. X" v; p; N  一、只有湘西有“死尸客店”。
' D7 j3 {* {' L  [  二、只有湘西群众闻见赶尸匠的小阴锣,知道迥避。
6 j/ G' w% r& ?; D- c  三、湘西村外有路,而其他省路一般都穿村而过,他们当然不会准死尸入村。  ^  D" s" ^; s9 [: o
  四、湘西人闻见阴锣声,便会主动将家中的狗关起来,否则,狗一出来,便会将死尸咬烂。
- u* i, [2 R8 k9 ?- X9 W: L) v所谓的科学解释
$ I2 l0 T; a$ v  所谓“赶尸”,其实就是“背尸”而已。赶尸匠找人将尸体分尸,然后在残肢上喷特制药水,防止尸体的残肢腐烂。一个人背上残肢,套在既长且大的黑袍里,头戴大草帽,将整个头部覆盖无余,连面部的轮廓也难叫人看得清楚。另一个人扮成“赶尸术士”在前面扔黄纸,摇铃铛,给背尸人指引方向。两人还故意造出恐怖气氛使人不敢与之接近。如果路途遥远两人的角色就一日一换。
* D! c5 M/ z8 P3 w& J  赶尸图解+ ~; W9 H! J( Q6 c/ ]1 v
  到目的地两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属,准备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将将尸体的残肢拼起来,将寿衣帽寿鞋给死人穿戴齐备,装进寿木。这种入殓过程,全由“赶尸”者承担,绝对不允许旁人插和旁观,正如出发时将尸体“扶出棺材”不允许窥视一样。说是在这些关键时刻,生人一接近尸体,便会有“惊尸”的危险,而入殓过程,必须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绪,就是说将死者装殓以后,丧家才去认领。& x  c. Q% j/ B" f8 s0 }" F8 d( M
  棺盖一揭开,须眉毕现,果然是丧家亲人,象貌宛如昨日,现在却翘翘长眠在棺材里了,伤心惨目,摧人肺腑,顿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声。“赶尸”者这时特意劝说大家不要过于悲伤,致使死者不安。幸亏他生前积有功德,得平安的返回乡土。刚经过长途中跋涉,急需安息。人们悲痛之余,感到一种既见死者后的踏实、满足、欣慰,谁还怀疑它是骗局。
, B: k: J  R7 l' V- T  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以其上只是赶尸中最低级的,没有含量的一种,其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并不是2百来年世界发展的科学所能马上领会,故暂时无法领会的便为迷信!有很多证据表明,真正赶尸并不是靠这种穿肉串似的赶尸,而是使用符咒,将其赶起!!由于科学发展原因,不能多做透露
' Q1 U6 R5 d: F& z/ v" N7 a所谓的揭秘, R$ _% H! E% a9 c$ K
  “术士”引路,死人随后,举腿跨步硬技硬杆,其状至为恐怖,见者唯恐避之不及。想知其原故吗?请看此篇。
) H9 a- C/ s9 v  f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为了改造不务正业、以欺骗手段谋取钱财之徒,使其改过自新,为人民服务。曾经将端公、巫婆、测字卖卜、赶吆死人的……组织学习,交待政策,指明出路。并饬其老实坦白欺骗手段,重新作人。
3 E+ E7 B; y4 j* P$ w6 I6 q  “赶尸”的骗局是由一人乔装死人;另一人扮成“赶尸术士”。“死人”头戴大草帽,将整个头部覆盖无余,连面部的轮廓也难叫人看得清楚;身着青面长袍大褂;膀臂披挂纸钱、黄表。行走时纸钱飘飘荡荡,活象旧剧里扮的孤魂野鬼;四肢捆上斑竹篾片,象是骨科用的夹板,其作用是不让手足关节弯曲,使举腿跨步硬枝梗杆,俨然一具僵硬死尸的样子!其状至为恐怖,见者唯恐避之不及。“术士”引路走在前面,形神枯稿,满面烟容,踽踽斜行,时时掉头关照后面跟随的“死人”,边走边丢纸钱,名曰“买路钱”;“死人”则沿着“买路钱”向前挪动足步,实际上纸钱成为了路标。引路人还提着一个灯笼,火光半明半灭,闪烁不定,这也是为 “死人”指明去处的暗号。背上高耸耸的背一夹背;满咚咚的盛着纸钱和香蜡。就这样,一前一后,缓缓的,阴森森的,幽灵似的,走在荒郊小道,或僻静的小待小巷里。未晚投宿在鸡毛店中,点燃香蜡,焚烧纸钱,一时充满阴风惨惨的气氛,使不人敢与之接近。
5 y2 Z* l( j- D, I! B  到目的地两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属,准备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将寿衣帽寿鞋给死人穿戴齐备,装进寿木。这种入殓过程,全由“赶尸”者承担,绝对不允许旁人插和旁观,正如出发时将尸体“扶出棺材”不允许窥视一样。说是在这些关键时刻,生人一接近尸体,便会有“惊尸”的危险,而入殓过程,必须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绪,就是说将死者装殓以后,丧家才去认领。棺盖一揭开,须眉毕现,果然是丧家亲人,象貌宛如昨日,现在却翘翘长眠在棺材里了,伤心惨目,摧人肺腑,顿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声。“赶尸”者这时特意劝说大家不要过于悲伤,致使死者不安。幸亏他生前积有功德,得平安的返回乡土。刚经过长途中跋涉,急需安息。人们悲痛之余,感到一种既见死者后的踏实、满足、欣慰,谁还怀疑它是骗局。
9 e$ s: r# o( S9 T  据坦白交待,却令人咋舌!原来全部秘密都在那只夹背里,表面看来是装的纸钱和笪蜡,全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分散人们视线的把戏。出人意外的是,夹纸底层赫然装着尸体。确切的说夹背内装的是死者的头部和四肢,至于主体部分,那就不知道哪座荒冢下埋藏着游子的残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3: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关于蛊! C2 {  s: [. I- Y
    蓄蛊者多为妇女,是妇女的专长。在汉文典籍中,放蛊者并不仅限于女性,为什么苗族认为只有妇女才有蛊呢?这与汉、苗两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关。在汉族的巫术信仰中,只有正邪之分,没有性别的对立。而在苗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中,在母权制被父权制取代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上的性别对立遗存要强烈得多,这种对立表现在巫术信仰中,就是占据正统地位的男性巫师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方.而在母系社会曾经居统治地位的女巫则成了秩序的破坏者,被诬为黑巫术的传承者。一切男性巫师无法解释或禳解的天灾人祸,统统被扣在了女巫的头上。于是,妇女有蛊的荒谬结论就这样被推理了出来。蛊在苗族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
6 I" F0 x5 l, ?* ]. g: G1 r  以前的蛊术只有族里的大巫师可以使用,但因为有许多外地人去骗苗女的感情,所以大巫师便教导苗女使蛊术,苗女便以蛊术来以求心安,当外地人返回家时,若没依约定时间返回苗疆迎娶苗女,就会蛊毒身亡~!
0 l" {. e# k6 E4 ~" G2 {   科学家们认为蛊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但也不是神学迷信,于是蛊被列入玄学.
) a4 b$ m6 t! Q$ p+ m/ X4 A3 }  蛊是实的存在,但其原理就连下蛊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拿"情蛊"来说,当苗女以身相许时,会给男方下"情蛊".一但男方再与第二个女人有性行为,就会爆毙而死."情蛊"只有下蛊的女方可解,但"情蛊"一解,解蛊者(女方)就不可以再有第二个男人了.不然也会爆毙而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1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关于上刀山 下火海! F. ?" n8 N7 w, Q
个人认为是硬气功辅以苗药——“上刀山、下火海”安然无恙。关键是迅速消毒、止血,所用药物就是土家族傩师世代流传的神奇草药。虽然药方不得而知,可止血功效却立竿见影。
5 Z/ f3 }5 Y3 \) T) D1 O% Z2 e+ I. F
以下转载" O9 R9 z. X: _& q' ^8 T
   千百年来,湘西绝技“上刀山下火海”一直蒙着一层神秘面纱,外界对其奥秘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神灵保佑,有的说是脚洒药水,还有的说是魔术特技……近日,笔者深入湘西采访,终于揭开了“上刀山下火海”之谜。* |- I6 ]) O6 e( F- J2 {
/ ?2 Y; {' D2 u6 H; l" S1 n
    硬气功让人惊叹! x  u2 f% V. \$ d8 b, v

% u) H+ Y& W& j    2007年10月27日晚,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的一个室外表演场上,一张钉满铁钉的木床摆放在地上。一名气功师裸着上身,仰面躺在钉床上,他的胸脯上平放着一张木板,木板上插满了刀刃朝上的刀片;第二名气功师又依法躺上去,他的上面也是一张插满钢刀的木板;老气功师龙家申走上场了,他躺在木板上,而在他的上面,则是一块重达上百斤的石头。1 I3 q6 H# t- W0 \9 |

5 s1 `' T, G  L/ m+ h. ?2 r    一名彪形大汉手持八磅大锤走了上来,抡起大锤,一下又一下地砸在石头上。他每砸一下,伴随着迟钝沉闷的撞击声,观众发出一声声惊呼。砸了十几下后,石头终于一分为二。三名气功师站起身来,裸露的上身毫发无损。龙家申说,这个节目叫“三人破石”。
+ d% E& W- i' s; v, F5 u1 k+ s/ ?" \! ]5 ~) v* \; V) D
    龙家申是张家界人,他从12岁起就开始学习武术,后来练习气功。龙家申说,他们表演的是硬气功。在表演前先要运气,将气流运行到丹田,然后又从丹田运行到身体某一个部位,这个部位就能承受很大的重量。
: t8 F! Q! s5 e( G- V
0 K* S: @5 p8 `    这家表演团一共有5名气功师,他们原先都是湘西武术团的团员,是龙家申的师兄弟。龙家申说,在武陵源的另一家表演团中,也有他的5名师兄弟,在做同样的表演。6 v' O3 L- l6 M: x
- \/ |4 \2 y% G. n' i) G
    “神功”来自勤学苦练5 C3 H* u- m; t# o  S7 i  x
. [* M+ [1 v; p( K) r/ q0 {
    按照龙家申的指点,第二天,笔者来到了一家名叫“梦幻张家界大剧院”的表演场所,那里有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的“上刀山”和“下火海”表演,表演的是大杨、小杨和阿俊三兄弟。
! k  n; s/ @0 _3 \2 L9 J) w9 K' Y- E' q. `; a
    龙家申和他的师兄弟们都是土家族,而表演“上刀山下火海”的大杨三兄弟都是苗族。三兄弟中,大杨28岁,小杨和表弟阿俊都是26岁。他们三人还在上学时,就被大杨的父亲杨明海带到了当地剧团习武。后来,三兄弟结伴加入当地的一些歌舞团进行表演,他们先后到过北京、上海、山东、海南等地。+ l! d, L' J/ q4 Q* d

  j+ M3 i! d# M+ N& a    2005年夏天,三兄弟在海南表演时,被“梦幻张家界大剧院”的老板看中,就带他们来到了湘西。很多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看三兄弟的神奇表演。: P7 X- {6 |4 l- y! Z4 ~' X! y4 t
; D. Z" H" `0 S
    2007年10月28日午夜,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中,三兄弟分别表演了“赤脚踩碎玻璃”、“上刀山下火海”等节目,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上刀山”,就是赤脚踩在钢刀绑成的梯子上,踏着刀刃,攀援而上;“下火海”,则是赤脚踏在篝火里被烧得通红的铁板上,穿过火堆。* i# R& x. ?& p: U2 p

9 F. ^# U5 H  K( a7 @    “上刀山下火海”是湘西流传千年的绝技。血肉之躯又如何抗击锋利的刀片和熊熊燃烧的烈焰?有人认为是神灵保佑;有人认为是脚洒药水,能够抵挡火焰;还有的说是魔术特技。就连相关书籍中,也没有关于这种神奇技艺的正确解释。
9 Y' m/ T4 R2 h" |7 U: D
5 b3 M& T5 z+ k. P: k" C    大杨说:“上刀山下火海看似神秘,其实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三兄弟刚开始练习时,是光脚板踩在沙子上,不管严寒酷暑,都要踩在沙子上反复练习。然后,沙子换成了石子,要练到脚板踩在棱角锋利的石子上浑然不觉才行。这时再将石子换成碎玻璃,用脚板把碎玻璃踩成粉末。最后,再将碎玻璃换成刀片……阿俊抬起他的脚板给笔者看,他的脚板上有一层非常厚非常硬的老茧,老茧被刀片切割成了丝丝缕缕,他说,那是长期“上刀山下火海”的结果。
6 t, r$ m* i. f0 x/ b& n5 D. E8 q5 {% u: P9 o: X
    表演这种特技毕竟是吃青春饭,谈起以后的打算,三兄弟说,他们以后准备办一个表演团并收徒弟,将这种特技传承下去。这种上千年的技艺,绝不能在他们手中泯灭。
$ k0 y2 f" ^1 O( \1 m1 A- s! Q6 C7 O  @7 b3 }$ V( j1 r
  踩住锋利的刀梯向上攀行,又从烧红的铁犁上划过,一双赤脚却毫发无损。这就是被称为“上刀山、下火海”的傩技绝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是真的。 8 B( m5 [4 _7 I# K# D5 n+ C) K
  在贵州省德江县举办的中国傩文化国际研讨会上,记者看到了一场精彩的傩技表演。傩师们的真功夫,让每一位在场观众惊心动魄。 ' g0 s# ^( W; K4 t' O' u% o
  “上刀山”表演之前,记者先上前检验真假。锋利的刀刃将记者拿上去的塑料绳一下就割断了,连试3把都是如此,而20多把刀交错从高耸的木杆中一一穿过。在做过简单的仪式后,背着小孩的傩师爬上了刀梯。热闹的观众一下屏住了呼吸。傩师的腰和臀部向后拱起,踩着稳健的步伐向上攀登。每踩一步,观众的心都要随之紧张一下,而傩师却始终镇定自若。攀上顶峰,又有节奏地平稳“下山”。还未等观众恢复心跳的速度,他已抬起脚向所有人展示,果真毫无损伤。 : m2 ?- G7 s! _- C
  这边还未结束,那边已从旺火中取下被烧得赤红的铁犁。傩师端起碗,先向上喷口水,烟雾腾起时,他迅速迈开双脚,从铁犁上划过。 1 m* t  P! z* L6 M5 N
  精彩的傩技表演让人大开眼界,绝技的背后有何奥秘?遗憾的是,虽然采访了当地数位傩戏专家,记者只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 ~6 S) b, a/ I/ ?, O9 t& ~
  德江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黎世洪说,“上刀山”步子要“稳、准、狠”,一脚踩稳,绝不能移动,这样就不会被割伤。“下火海”关键在那一口水,水喷洒上去的瞬间可起到降温的作用,脚迅速划过可保无恙。傩戏专家李觉序说,过去他还见过尖刀刺身的表演,傩师同样安然无恙。关键是迅速消毒、止血,所用药物就是土家族傩师世代流传的神奇草药。虽然药方不得而知,可止血功效却立竿见影。 , y7 |" Z- E& U3 U4 H7 Y* t7 a4 u
  典故由来" j6 U8 v6 l$ U: T* G- ~8 V0 v
  人们常把“刀山火海”比喻为非常危险的地方,而把“敢上刀山,敢下火海”者视为勇士。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上刀山、下火海”却难得一见,但在傈僳族一年一度的刀杆节上,我们却能直击惊心动魄的“下火海、上刀山”的现场表演。
7 a1 J4 g5 m4 Z0 C3 v( H; x) }! W  刀杆节在农历二月七日至八日举行。第一天夜间举行“下火海”仪式,第二天白天举行“上刀山”仪式。
# r0 x7 ]) R% h: N6 |9 N  “下火海”之前,傈僳勇士们先供奉神灵。供奉的神灵中有一位“白马将军”,传说他就是明朝兵部尚书王骥将军。王骥三征麓川回朝后被奸臣所害,而傈僳族的刀杆节就是为了纪念王将军。 ) x" R" A& v# \4 u: h/ c
  供奉神灵后,大家把准备好的栗柴搬到刀杆场上,堆成两庹长、一庹宽、一庹高的柴堆,然后点燃柴堆,熊熊的烈火越烧越旺。这时,由勇士中的“戛头”(歌舞活动的头领)领头,一排身着蓝色节日盛装的男子跟着合唱一支祝福歌,边唱边踩着整齐的步子舞蹈。待柴禾烧成通红的炭火(誉为“火海”),一位勇士就炸响一长串鞭炮,几个身着红衣的勇士随之鱼贯出场。他们头上和腰间扎有彩纸,手中舞动两面小红旗,围着火塘跑上几圈后,开始“下火海”。勇士的光脚板直接踩在通红的火炭上,火花飞溅;接着用双手捧起火炭洗脸,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火的洗礼”;最后将一段粗铁链丢入火中,烧得半红,然后用手挽住翻动玩耍,表现一种渺视尘世间各种约束的勇敢精神。火光把他们的脸膛和全身映得通红,尤如威武的“火神”下界。在进行“跳火海”的各项活动中,旁人要不断地将有驱邪除魔之效的艾香末撒入火塘,火星飞溅,十分壮观。当天晚上的最后一个仪程是:根据当年要上的刀杆数(36或72把刀),用点燃的香棍排成刀杆样,由勇士们一个个踩过去。据说如果那个把香棍踩倒而过不去,就得取消其上刀杆的资格。经过洗礼的勇士不能回家,大家围着火塘通宵跳舞。 ( p, U! U- f* x3 n, U
  “上刀山”也叫“上刀杆”。首先是扎立刀杆。根据“小年三十六,大年七十二”的刀把数确定刀杆的长短,一般用近30公尺的栗树原木杆,用三条金竹篾片把左右颠倒的锋利长刀捆扎在刀杆上。刀杆下部还有三道关卡和三座城堡。整个刀杆上扎有黄、白、红、绿、蓝的各种纸花和神符小旗。竖立起的刀杆就象笔直的“天梯”,耸立在刀杆场上。接着是举行供刀神仪式。在竖立好的刀杆下进行,一般供一猪九鸡。刀杆脚下供一猪一鸡,四方、四桩各供一只鸡。由祭司(上刀杆的师傅,傈僳语叫“尼扒”)主祭,祭语可拜念、歌念或舞念。主要内容是:“火有火神,刀有刀神,祭刀求神灵,保平安生存。”上刀杆是节日的高潮,最精彩的时刻。着彩装的勇士用双手双扣住上面的刀刃,再将光脚板踩在刀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他们毫无畏惧,机灵轻松,展现了铁脚硬汉的雄姿。率先攀上的第一位勇士,在杆顶燃放鞭炮祝捷,并念四句吉言:“五谷丰登,无病无灾,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有的勇士还在刀杆端表演各种倒立等高难度动作。为祝贺勇士的成功,人们围着刀杆“跳嘎”,祝福勇士胜利,祝贺节日愉快,祝愿人们健康幸福美满。
: X" f; _& f, a; E  上刀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傈僳族人民不屈不挠、勇于攀登、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2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赶尸小的时候经常听说,我的爷爷认识一个会赶尸的老司,也亲眼见过他的法术,确实神奇。有一次,其它地方举行赶秋活动《苗族每年一次的盛大节日》赶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上刀梯,他用草编了一个刀梯,叫我打一盆水,他把草刀梯放在水里,竟然竖着不倒,他对我们说,他要弄别人的手脚《就是搞破坏的意思》他要把几十里外的刀梯弄倒,他开始用嘴巴对着盆里面的草刀梯吹气,一开始,那个草刀梯纹丝不动,他笑着说;那个掌坛师还有些法力,后来,他口中念念有词,一口气把草刀梯吹倒了,当时我们还半信半疑,晚上,回来的人说刀梯倒了,我们才相信了,据说他法力高强,赶尸,抓鬼,封棺,断阴阳。。。。可惜的是这个人死的太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22: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问过他赶尸,他说确有其事,具体的他不肯说,他还说只是一门普通的法术,不是什么高深的。只不过现在交通方便了,没有人请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14: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人都有他的生存技能,也包括气功,魔术.许多魔术我们根本不会理解的,只是看热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6 16: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7: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赶尸好像都说的真有其事的样子。。我们都是万分好奇是怎么做的。。有点超出我们的认知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没见过。 不过我还是相信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9-11 00:47 , Processed in 0.06549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