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26 15: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别称知多少( b& d: B4 c$ W+ U( v0 I) G8 X8 g# z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 l. x' |4 o# T& a# u& b3 @& H8 `% H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 _) y, G8 @9 I+ H
3 G" K; Z: e; @3 F2 C8 u( D, q+ j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7 Q6 ]" C V8 ~0 J+ w1 J% [/ r8 w7 X9 N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 V, r+ ?) ^7 q) J
+ j* s5 g1 _; o9 j5 D8 h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 o0 n- ? s3 ?. {0 t9 Z4 A/ p: J. A5 y% m+ w8 }2 J5 N
解棕节 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 K( x5 N% s+ |" V. h# B( H" X6 c$ x1 C; \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 J- B1 O2 V) y# A$ c
# A P7 U1 e" n! E( D/ U5 K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