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992|回复: 2

揭穿“同性爱治疗师”愚昧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7 16: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社会,同性爱,疑似同性爱的越来越多了。对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喜欢异性或者喜欢同性,就跟一个人喜欢吃猪肉还是喜欢吃牛肉一样,别人没有干涉的权力,也没理由去要求别人改变。同时,要分清楚,同性爱与同性依恋是完全不同的,同性爱不多,同性依恋在社会上是不少。
: t+ q, o  `" W# t/ C/ v1 F
: J* Q; J* l9 r  而很多人,一谈起同性爱就表示出鄙视的态度,歧视,是同性爱最害怕身份暴露的原因。有些人说同性爱需要治疗,可是真的吗?
7 f$ v: g3 r5 q3 u% e1 u9 q6 V
/ E* K' F7 N# Z* b, w6 M9 R  查了一下网络上的消息,还真有不少心理咨询机构打出广告来说可以治疗同性爱,对此我只能佩服!
! F+ s0 Z5 a+ F& f1 Y* B9 T$ |+ U3 y9 h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同性爱并不是疾病,不是精神类病态。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就将同性爱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删除。
( [. g& A0 p6 ]$ u5 Z% ~# T( [4 r! E4 _) k
  既然如此,又是什么人会去找医生治疗自己的同性爱呢?
5 ^) [  H* a, P* G- K6 Z0 [  U# _7 i) R, ^9 E) L, _
  那些有强烈动机寻求“治疗”的同性爱往往都是我认同度很低,且严重影响到自己正常生活的人。他/她们对身为同性爱有很深的负罪感,希望改变。而上世纪中后期美国确实有一些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病专家主要通过心理治疗中的行为治疗来试图“治愈”同性爱或手淫(注意,行为治疗和集体治疗都属于心理治疗)。他们通过厌恶疗法希望靠催吐和电击让“患者”建立条件反射来排斥同性爱想法和行为,或手淫的冲动。
' `6 W4 v( L4 V, d/ w, Y- F
; r+ r1 c1 ^. M, h& b  在那个无知的年代,痛苦的、强烈希望改变的同性爱者也更多。他们抱着“治疗好”自己性取向的目的,来接受那些让自己身心痛苦的试验,虽然通过反复的试验,有的人能暂时产生对同性爱的厌恶感(后来有人发现实际上反复的厌恶疗法也能让异性恋暂时产生对异性爱的厌恶),但是,长期来看,那些动机强烈的“患者”回到社会后又会因本能的趋势重新恋上同性。他/她们不但没有被“治愈”,反而引发了其他更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
, o' ]1 ~; T, C& W1 O5 ^  Y1 }, x- T, B
因为之前“治愈”动机越大的同性爱者往往会越容易对“疗效”感觉失望和痛苦,之后对自身评价也会更低,因此很多人处于严重抑郁和焦虑的风险中,吸毒厌世,还有不少人最后选择自杀,即使没自杀的最后也放弃治疗,不再继续。而一些治疗师认为“患者”不再来回诊就以为已经被他们“治愈”了,从此过上幸福“正常”的生活了。5 E0 h4 l. O* T1 L9 B" }3 f

9 p% ~8 ?. q. [5 D% w8 K% u( _  APA很多年前就禁止再用行为疗法“治疗”同性爱,这种进步是建立在无数临床试验和数据的基础上的,用无数悲剧和教训换来的,绝非空穴来风!0 N3 t; o; v/ E# s) C
& d) h+ l5 `9 X0 A
  目前对一些寻求治疗的同性爱者进行治疗通常是治疗他/她们因性取向带来的抑郁症状等心理问题。& {, p4 M* H) G  y

, A# I. N& v' Y7 l7 m  一个真正专业的治疗师不但不会治疗其性取向本身,反而会帮助其接受和认可其性取向,把它看作正常,更重要的是纠正他或她自我认识过低,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 B5 F  }# M/ ?
! P( _3 X9 |* u# z  一个文明科学的社会,有“强烈治疗动机”的同性爱只会越来越少,实际上随着中国的开放进步,那种有“强烈治疗动机”的同性爱在国内也越来也越少,更可喜的是国内很多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咨询治疗师也变得越来越专业。
* P+ q6 o3 Q  P" b" h8 }$ F6 g6 [& V# j/ S* V5 J9 |0 a( X6 A5 C( e
  但仍然有一些从不看外文文献,从不关注国外进展的所谓“治疗师”依然拿着7、80年代的老旧教材照本宣科把国内的同性爱者当作小白鼠重复西方数十年前就失败的试验。
/ Q' p9 {* Y- I% U: X( u9 K: S. Q! z8 q2 X: K4 E
  如果还有所谓的治疗师用行为疗法治疗有“强烈治疗动机”的同性爱,那无异于火上浇油、逆天而行!0 N3 X5 _  t4 y8 z+ }7 ~$ }1 N: u
+ @3 o; g9 b, P
  无论性取向为何最后都殊途同归,所有人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地在人世间当几十年的过客,大部分人最后都是孤独地在冰冷的医院的冰冷病床上了却余生。
: T  k' J; |; k! w
4 Q# G/ q7 i  q' u" f  希望这个社会对不同选择的人都能抱着宽容的心,容纳一切同与不同,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美好。(文/唐清清)

: u# `6 [9 [6 t2 L% e$ G  E, i5 c
8 g6 m. r& n& K* t' N9 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发表于 2009-7-17 23: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性爱不是一种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8 09: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医学界现在也把它排除出精神疾病范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8-12 06:26 , Processed in 0.05569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