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2781|回复: 9

陕西八大怪是指哪八大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3 15: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八大怪”。
  o& ?; s$ o5 [
) I0 e) u9 U( P3 I% Z$ C4 F  ]9 M+ B- f8 u1 r4 h. d6 z3 C
一、面条像腰带
+ ]: w  O* Z. w: v
; ?0 I% ^+ n% Q8 X! ]“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 D: n4 n" h/ n: Q& P9 W9 f1 y: j# q# j9 b8 z# G! n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 P7 D! x0 V6 w1 ]) s" A. u% n0 W( b

4 _8 t5 Q# ?1 H; ?  ]  u# {二、锅盔像锅盖
! `; u( X5 d8 z& F0 t3 s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 t9 j% {% |8 Y# g8 F# W; G5 ^9 j6 k* C) ?/ S' }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 }' ~" K1 _, ]8 ~4 r6 t% o% |8 ^
8 Z  T. X( ~$ Q! c7 K" c7 _

8 H; O1 T) P) F* C* w/ Z$ i% U$ L3 L三、辣子是道菜
" |) S% U% A+ [+ V. ^$ u# M- [+ R+ S- e1 P3 W3 R' x) n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6 `2 {" i4 I  n- g8 A8 s3 n+ D" }0 Z+ d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1 \8 O8 f" J# L& w+ m  [! m
( C0 A# z  ]9 U6 y& [9 Y0 S9 W  K. m5 _! ]' g
四、碗盆难分开
0 M- C% v+ A5 n' |$ g! d) q. ]5 r) E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0 S. o2 o& c. J7 r

$ H; @: I/ i; D% A6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 W! C% B% U$ [; H' }5 v0 ?& Z$ }2 n) j- w  Q" Y% z! ?; \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 F4 E) Q) G# ~% ^6 ^9 M. M5 A

( _0 q4 A4 _& w; W, k1 p7 o2 s+ b$ q4 O2 M( ~# H9 G
五、帕帕头上戴
$ {* ]4 k+ N; `/ u& P+ w! J+ p  i9 Y5 L8 @" \  F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的一模一样的。 5 h# r- k3 Z  f3 |/ f$ }+ P% ^# T5 M

( d1 s5 Z0 k: B4 P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 v: [# U+ X$ ~2 T" ]5 V" c3 M+ B( k5 c/ K: M  M+ b
: D3 {8 w) z, [; h" ?
六、房子半边盖
' ^: k  x8 {2 d, A; U* g
( P% E) `; H& U6 d  `. c2 k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3 I3 J; t4 p& J+ v) [5 n1 o7 d& u, f8 H. ]5 _! Q9 d
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 m. i# U; `- ]# e. r" }8 H$ ~* V1 |7 ~$ L! B) W
+ A5 x+ F+ Z0 R: u
七、姑娘不对外
- \# g" C! i1 i9 w% K$ ]+ t$ l3 n; z; F8 L3 O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 L1 G. g, C9 ]5 n, u- n8 j
1 m0 D0 C1 d3 Y- C& L7 [八、唱戏吼起来 & R6 T* H# L+ ]+ l2 M

. a; Q8 j4 z+ B" j: @! P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发表于 2009-7-23 18: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呢,可惜我不是陕西人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22: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跟陕西感情很深,西安更是,i love the style of Shanxi,esp xi'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13: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不是陕西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05: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玩是他們那說的好怪的字的什麼什麼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1: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的还是蛮详细的.前两天在濮阳还看到介绍的.支持一下陕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9: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很亲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22: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是深有体会,我们陕西人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7 08: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7个,我深有感触。。。。。。都不出来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8 17: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不是陕西人啊8 B. s3 {, C5 b
pp87373407 发表于 2009-7-31 13:22
, g' z) P! N. u6 I: C
不是,我是遼寧人。
: M2 _, p8 K/ ?9 k* R但我去過陜西玩。挺喜歡那的。消費也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4-4 09:15 , Processed in 0.06020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