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28 1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汗,这是他第一次在我面前自称是我老公,我当然要为自己名誉而战了,便说:“你叫我老公,我就说!不然我挂电话了!” : K/ [- G, O* l b. [( Y
6 L6 c- W2 r- L3 S$ v8 \
“好好,好,老公,老公,行了吧!真是我把你惯坏了,呵呵。可以说了吧!” ! z3 ~$ C6 y% ?6 X) i8 {; ?! q. T
# e. q% W# R6 W
“嗯,表现还可以。”我呢喃的说着,不过只轻轻松松一句话便拿下了他,小样,和我弄!在学校时你不是我对手,现在当了兵照样不是我对手!我就说道:“你说哪个当兵的不会抽烟,不会喝酒啊!嘿嘿,再说你上次你写信的那信纸都是一股眼味儿。” 4 W9 l% ?+ W% G7 S p7 L
5 v* I: d2 ?3 k" v# S# ^
哥哥笑着道:“嗯,那也没办法啊,军营生活枯燥的很,抽烟喝酒不过是一种娱乐方式,排遣而已。如果你来了这里,也会学会的!”
+ s9 k! m3 w1 N' F
: e+ q: x2 G# p* N; F7 R“是吗?”我多此一举的问道。 , X( f( \* K+ [9 K' K$ w0 y3 L3 G
8 o& K! |4 t6 H( Y
“是,好了,时间过得差不多了。我也不能老占着这个封闭公话亭。呵呵,记住要想我啊。挂了啊!亲爱的老婆!”
! E- m0 d3 {2 H( x' S* M: i
, e8 e% O/ Z1 V“谁是你老婆啊!” ' W6 w% r Y0 o, F D
$ J$ P4 V( k/ J" P7 w/ R7 \( T
论茶自古称壑源,品水无出中灵泉。莆中苦茶出土产,乡味自汲井水煎。器新为活清味永,且从平地休登山。王侯第宅门艳品,揣分不到山翁前。临风一啜心自省,此意莫与他人传。 0 _) Z2 ]4 {2 P7 i2 u
2 D8 k; D" f! }/ w3 G: M( V9 [. \7 _7 n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得特别的感觉。”这是鲁迅先生在《喝茶》这篇杂文中说的一段话。
3 w8 g% v- Q1 i$ ]
* |7 k1 N M: Q+ U( p+ v! {- e. [& m+ o" a: ]# l
鲁迅先生生长于茶乡,喝茶是他的终身爱好,所以在它的文章中,提及茶事甚多。20年代的北京城,茶馆遍布。鲁迅在北京的时候,也是茶楼啜茗的座上客,这在他的日记中记述很多。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青云阁,喜欢在喝茶的时候伴吃点心,且饮且食,常结伴而去,至晚方归。30年代的上海,每至夏季,沿街店铺备有茶桶,供过路人饮用解乏。鲁迅的日本好友内山完造,在上海四川北路开一书店,门口也置一茶桶。鲁迅得知十分赞同内山此举,多次资助茶业,合作施茶。
) ?0 @2 Y% `1 v! ^# o+ Q
$ Y5 \ F, l9 P, Z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淡泊,关心民众。他以茶联谊,施茶于民的精神,更为中华茶文化增辉。
1 q# W1 \0 ]; ^6 z& @3 }
& q) L' Z2 `+ a9 g8 T5 T* v' s1 Z 袁枚(1716-1797),字子才,晚号随园老人,钱塘(杭州)人。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代表,诗人和主要诗论家之一,也是一个地道的爱茶人。
P) ?" W, r0 e. `9 `$ y+ {- c; R1 X2 P: I* \- S6 ^
袁枚尝遍南北名茶,在他70岁那年,游览了武夷山,对武夷茶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他有一段记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疴、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 . Q- L. |" F- ]" `* A
+ x7 w/ f D" s) n 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洫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尝尽天下名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
" I. U; \# B" [( O9 B6 U- a+ M, s; R! ~; N
乾隆品茶 9 z7 t2 k+ k/ U! B) f
) B8 A* z# U# i1 S! [ 江南出名茶,西湖的龙井,洞庭的碧螺春,有口皆碑。乾隆六下江南,自然是为了巡视督导为了游山玩,乃至为了“寻寻爷老子,看看俏妹子”,但不乏也有尝尝江南名茶的意思。 , }8 m% S* X9 m% C3 T; W
0 @2 v" Z* |6 _5 E$ { 乾隆巡杭州时,曾在狮峰山茶园摇头晃脑,一杯接一杯地啜饮“色香味形四绝”的当地龙井。喝过之后,余兴未尽,又挥毫题诗,中有“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之句,足见乾隆品功底不凡,堪称行家。当时茶农为感恩这位皇帝知音体己,就把乾隆“垂青”过的十八棵茶树围作“御茶园”,以志纪念。这些茶树至今犹在,清明前后,枝盛叶茂,茶香飘逸。乾隆在太边品尝了一种叫“吓煞人香”的绿茶后,对其冲泡出来的绿汤澄汁,“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大加赞赏,只是稍嫌其名粗俗,不中听。遂据茶叶外形状螺,改称为“碧螺春”。从此碧春,名闻天下。碧螺春的脱俗扬名,当与乾隆皇帝的一解颐一蹙眉大有关联。“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后来跟“龙井茶叶虎跑水”并称为茶水双绝。对于这样的绝品,作逍遥游的乾隆自然不会等闲视之。这位大清皇帝到了四川,又是尝, 又是评,硬是把个蒙山山茶喝得有声有色。到了福建,又慢条斯理地酌起青茶极品铁观音……乾隆一路游江南,一路呷香,既大饱了眼,又大饱了口福。作为风流君王,乾隆真会“好享受”。 " c `% z, f5 s$ L1 V
2 L* g# P$ l8 U0 U: t
乾隆不但品茶,还别出心裁地评水。茶圣陆羽在他的专著《茶经》中曾把煮茶用水分为二十等,其中无锡惠泉名列第二。乾隆则用银斗测水,把天下奇水一一注入量斗,以轻者为佳,重者为次,居然轻而易举地评定了名尔座次,并赐北京玉泉为“天下第一泉”、镇江的冷泉为“天下第二泉”,无锡的惠泉为"天下第三"。好此“轻重测定法”,真叫前人后人一时惊叹莫名!乾隆嗜茶如命,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作引退让位之举,有大臣叩头面呈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这位皇帝老儿一边捋着银须,一边不无幽默的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啊!”
; v$ q& x2 k6 ], W2 C3 |. h9 _+ c6 B9 Y8 ]5 t8 @0 s4 x2 s
春秋战国骚客旅人皆好饮酒;至晋陶源明,五柳先生独好明目菊花茶;而众多茶叶之中我最喜欢西湖龙井,然而喝得最多的却又是黄山毛峰和六安瓜片,但其实什么茶叶无所谓,正如鲁迅所说,喝茶喝的是那份感觉,又好像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旅行的心情。 7 J; b$ M9 A2 I
- T! U8 P" i* b, e/ K: V D3 `9 w3 V( x! \. H; j* c9 M
3 A0 L9 b! u$ n# L. X4 b( B
第十五章 花开花落
+ \2 H- J Z$ r
2 G9 Q- [$ v6 i! P$ Q- Q
) K% ^2 K! R( |( J# s春风带走了刚开学时的寒冷,乍暖还寒之际忙得更是找不到南北东西,每天周旋于无边题海战术之中,还要抽点时间大骂食堂的饭菜之烂。就这样,每天周而复始的过着,期间平均每个月可以收到虎子哥的一封信!一来述说想念之情,二来让我好好学习。 p6 ]6 L! R3 o& w" V
' ]0 e1 M0 } i3 A$ O6 R Y% S. Y
而我也是有信必回,但是一般我主动去信,一来怕影响他的训练和学习,二来我在没有被动情况下也尽量让自己不要去想他。尽全力了到最后饮鸩止渴,反而更想他了,总算是时间最无情,不知不觉就临近高考了。
( \( X) ]- Q) @- W1 \+ r/ t3 Z8 u; Z6 ]
让我很意外的是,就在6月5号时高考前两天的那个晚上,虎子哥给我打开了电话,当时是妈妈接地的。
& Q1 \! J% {, q$ C' q
7 i0 |, n: u6 o9 g2 B“……小风,你电话,你同学!”妈妈说道。 . n9 i a6 z T/ F: C' q$ A- x
, x s# t/ _ T( S" Z
“喂,哪位!”我问道,其实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个木头人会在高考前给我一个电话。 y2 Y' H- s1 u! F& |4 O( m( Q1 k, y
) `, p8 z8 p% n4 s0 n' e( d: c; }5 J
2009年4月6号(未完待续)
9 A4 O- W0 Q( Z9 A. I; i
3 r* Y- I7 C: |- F3 L6 ^" L: a9 w( G/ M7 D5 Y }& f4 S% P6 e
“是我啊你虎子哥。后天就考试了,准备怎么样了啊?”那边传来了哥哥那的熟悉关切的声音。 ) }4 t& h( [; R+ Y6 l3 a' v
^* K I8 i& t3 H! L& m
“哦,好久不见,你还好吧!”我不禁地问道。 " r3 A; R* \; o. N
( C" z- i9 J" Z“还好,你呢?明天去市里了吧!在收拾东西吗?” - u" a8 _7 o9 h8 K
9 y; R) O8 f, J3 f0 s) ]2 m& _“是啊,在合肥一中考试,明天上午妈妈陪我去一中,至于看书复习吗,就那样啊!”这说的倒是事实,凭我们普通文科班的实力每年很难有达到重点线的学生,这次我只是希望能正常发挥而已。 . \- N9 K% n3 |3 s. O; J7 W
5 J& \" U1 Q5 E“那好,尽力就好了啊。嗯,好好干啊。哥相信你,哥想你啊。嘿嘿。” : |3 @: H, }7 T7 g, Z/ \
7 J' K' q6 }! ]* X2 z( f“我也惦记你啊。”由于家人就在里屋,我只得借“惦记”一词冠冕堂皇的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 B0 n7 J3 ^: b1 {, U" l/ K- F0 v5 }# X
我突然脱口一句:“哥,我高考完了去南京看你吧!”这话一说完,我便为自己的大胆而面红耳赤,感觉呼吸都开始变得急促了,我好怕虎子哥会回绝自己。
8 I, x4 N4 y G. N1 b, n4 q. E. R0 p& [ S
“呵呵,好啊。我一直在等你呢!对了,我们营的孙营长也是四川人啊!”虎子哥一知半解地说着。
7 r) f J% u+ h( y! H
. E, w/ L2 E7 p' |( d- T' X“你们营长四川人和我有什么关系!中国这么大,成都老乡到处都是啊!”我不解的问道。 : s0 l+ @4 `& Q0 p- } T
6 K% K' a) {3 |5 s“我们营长很喜欢那些读书好的学生,你来看我,我带你军营转转,是要得到他批准的。”哦,原来如此,看来设想还挺周到的。最后,他和我说了他们营一个老战友的手机号码135****0215。让我来时或者平时有急事都可以和他联系,之后便让我好好应考,心态之类的就挂了电话。这下好了,暑假本就不能回成都老家,现在可以去南京耍耍也是不错了的。
U) j$ r, Y, |# B
, o" r3 C4 p: D* b8 u第二天,我便和母亲去了合肥,此番进省城,已不是先前那样轻松,如游如玩般。此次事关人生后六十年的坎坷辛苦。今天踏上这个独木桥,我知道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7 L9 Z5 U$ r2 s- I/ {! N2 D0 S# {' Y( B& Z2 A2 P L* |
整个庐州城人山人海,海枯石烂。应试的举子们每个人或兴奋或高兴或紧张或不安或彷徨,看着那一双双待考的眼睛,真是看尽人生百态。而那些父母陪考的人们四处奔走,堪比奴役。看着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写满了“望子成龙(凤)”的艰辛,如果说生活曾经被误指为“辛酸”,都是因为这些情感。 , p O9 ^' {6 F5 u# N# [1 `
: M4 I% B) |9 {1 a h今年我十八岁,十八岁我再次失去了天真。十八岁看到了生活的艰辛,一个明白生活无奈的人再也不会天真了。…… ' B9 I, |- \, q! B' x. `
- P/ \9 N |, S- q
(三天后)我和妈妈回到了三河。还是那个清秀的小镇:小桥流水,窗含西岭,鸟语花香。 % y* f# L* W* A: d
) O! r- [( z- t% y9 @1 p
清晨的小镇,山峦之巅,正对着一轮刚触上山顶的红日!整个红日照遍了东方,流金的世界下满是沾满流金的万事万物,这种瑰丽的无边,是怎样的一种博大情怀,亦恐怕当世也只有大自然可以如此造化万物,鬼斧神工了。
; r. g, k5 f7 @7 Y0 G% F- j% C0 D7 T$ f& P3 i+ p
而我也明白,这次考试终究还是正常发挥了,不是败了就是成了,都走到这一部了,成功失败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经过了这么多的事这么的多的情感,想说的只有一句话:无可奈何,情非得已。
$ n* P# P( [- R$ n$ K
+ _2 Q( |, Q5 h& L; h3 o虎子哥却笑着说:少年壮志,幸福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