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8-26 20: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f9 e' E% ], j8 K7 d4 O1 u* h: M* ^- d7 a; {$ U2 ^) |
图瓦人:时间只需要消磨5 B3 C4 f# A* p; x, V& ~' X* O
' J, [7 n* E4 h$ C! Y8 I
在新疆美丽的哈纳斯湖畔,生活着2000多秘密居民,他们一直在水草丰美的哈纳斯地区过着几平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过去和将来,他们就是--一图瓦人。
# Y6 X( X# R4 r$ [ R& M$ z; p
% Z0 S0 Q" r e1 v" F! h- c 图瓦人属于我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现在图瓦人日最多、最集中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村庄是在哈纳斯湖附近隶属于布尔津县的禾本村。禾木村也是现在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中最远也是唯一不通公路的村,从布尔津县城到禾木村近170公里,沿途要穿越高山峡谷、森林草原、茫茫戈壁。目前只有大卡车和吉普车才能进出。( H/ V) y) O) y4 t3 h$ T; S
+ Q7 h, R6 Q8 j6 u 来到禾木村,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就是那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高山、森林、草地、蓝天白云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它们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 显得特别原始古朴,并带有游牧民族的传统特征。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既保暖又防潮。在当地建一栋普通房子只需一两万元,几个人用一个月就可以建好。. A& ?- P8 W. p& n( y: d: O
, N* Y0 x1 b: |3 M* Z. x1 X
图瓦人几乎仍处干游牧时期的原始状态,没有任何与现代有关的物品在他们村子里出现,这里至今还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几乎从未发生过任何刑事案件。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畜牧,种的小麦也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只管播种和收获,中间没有管理,从不浇水、施肥和锄草,不过亩产居然还有200多公斤。图瓦人很知足,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时间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需要消磨的东西。对于环境他们有近乎崇拜的爱护,虽然他们贫困,却没有一个人去乱伐一棵树、乱垦一块荒地,乱执一张树皮(用来点火)。2 z+ L! Y# R% ~3 j Y p) X" L
6 ?3 [$ \' v: ` T W T
为了抵挡近半年的寒冬,图瓦人最爱的就是自酿的奶酒,酒是他们生活的润滑剂。不但经常可以看见饮醉的男人躺在外面,甚至也有许多是饮醉后席地而卧的姑娘。由于长期封闭地生活在喀纳斯,图瓦人只能近亲结婚,人口素质和数量都急剧下降,据政府估计,15年后这一支图瓦人就将消失。
) s, u* W: `; } k. N" j1 m: z2 L2 b. u0 t. b% N& _5 L4 ~& ^' L
) \% o3 x6 R9 j9 X0 \ @ Q
" {* X+ N$ r% \0 G& _" v2 `
; W4 D f" G' ^' r0 T$ n/ c: k$ T4 Q, J% m* C7 U- B3 j- w' B. \0 Y
墨脱:为征服的快感而存在8 O0 Z5 P) d6 J/ n
7 ]+ ?) O. V( M 进入墨脱必经的多雄拉山口,终年积雪,翻过山后是一派热带景象的墨脱; p# _2 {$ A6 `$ o
6 B& ~# w3 |2 @; X 如果条件许可,墨脱,实在是每个好游者都该去的地方,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
; _7 d3 Y- b+ C# p* j7 n
, a+ a. ?# K# y" y# V 墨脱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莲花宝地"。首选路线是从派多翻多雄拉雪山,经汗密、拉格、背崩,三四天就可以走到墨脱。几天中,你从海拔 4000多米到几百米,体验寒带到热带的种种,于此,多有描述,不赘言。这条路, 目前为去墨脱的主要通道,路面尚可,体力好就行。我是11月去的,没见多少传得玄乎的蚂蟥,没觉得有多难。我曾仔细观察过这个县城所在及周围山峰,的确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但是,说实在的,我认为那个县城并没什么看头,几堆毫无特色的横七竖八的房子而已,且物价高得离谱(因什么东西都*人背马驮进来),一瓶啤酒20元,一罐健力宝10元。当地人吃的大都是罐头猪肉,偶尔的一次"杀牛日",是整个墨脱县城的大日子,大伙都排着队./ A0 t3 h. j/ f3 X( S8 M+ g3 W+ @
6 F! ?. X3 G- _5 y 墨脱的汽车已经成了半截入土的陈列品
; p2 G- N _- u! F. Z4 r: E5 D) h, j1 _
在某种意义上,墨脱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有人称,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但墨脱的路,也并非传说中的那么恐怖。并且,我认为,游墨脱的妙处,也就在这抵达的险途中,你只需咬紧牙关往前走就是了。, c4 c8 |8 z5 q6 a
( q1 o- z: w- E- m& ~
墨脱县其实并不是从未通过公路,当年开进的一辆卡车,就再也没有机会开出去。路终于还是没有通,如今这卡车只剩下一个土埋半截的驾驶室陈尸墨脱街头,成为文物般的历史见证。墨脱的县政府招待所(也就几间木屋)里的木板墙上留有各地步行者的手记,上面还有些E-MAIL地址。
" d/ i& _% f8 K9 N4 D6 ]4 U: o+ [/ ]
事实上,进出墨脱的路还有多条,但都可谓"探险"了,没有充分准备,最好别试。墨脱之所以诡秘,似乎全为那些希望体验这条象征艰险之路的人们存在。一旦体验过,便会有种"我看见,我征服"的快感。
) H* L* j& C J! j% R4 I% S) c4 I/ s' w, O! [
( Y6 S* {0 o+ D* l8 O
. d) z6 E3 z) E8 s+ e) X3 T; S: ]) l! J' l
黑洞:永远未知的旅程
% J" _8 L0 M% `' E! p4 C, D! l
; ^( t# G. N' w1 e B( {4 D 有没有做过这样一个梦: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片漆黑里,突然附下深渊,永远没有尽头……
% `: H% h4 G1 e7 k, A* h
$ @3 m% j# i) N# p9 D 要在现实做这样的梦,建议你去探洞吧,那些黝黑不见尽头洞穴,绝对可以 100%刺激你自认为强健的神经。有人估计,中国地下有数十万个大小洞穴,绝大多数属于未经探察的"处女地"。在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洞穴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最为集中分布的区域。喀斯特,英文KARST的音译,词语源自斯洛文尼亚的地名。"喀斯特"指的是天然水与碳酸盐岩作用后产生的独特的地貌景观与洞穴。
# d& z; a, E- b0 o' g; h2 Q2 w" p2 n1 H! L' i3 L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5种最具危险性的挑战性的探险活动分别是:深海潜水、江河漂流、登山、洞穴潜水和深洞探测。我们随一支由 2名中国地质学家、1名西班牙环保学家、3名西班牙洞穴探测专家组成的科学考察队、赴贵州盘县、六枝等地进行洞穴考察,亲身体验了一次洞穴探险的感受。
" H$ G; U# k7 K* u# A& \9 P# N+ S, q2 ]1 L: h ^
第一天探洞是在盘县淤泥乡的龙潭口洞,一盏矿灯,一瓶矿泉水,二枚鸡蛋就是我的全部装备。可还未进洞就来了个下马威,洞口在一个5米多高的悬壁上方,人必须沿着光秃秃的岩壁爬上去,当地老乡站在洞口向我伸出友情的手,可我却不敢伸手过去,试想一下,脚下找不到立足点,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手上,心里实在是有些发毛。人悬在岩壁上,听到下面的人在笑,我的脚在发抖,想着出发前自己抢着喊着来洞穴探险,绝不能输在洞口,只好鼓足了勇气,硬着头皮上。/ v7 j2 y& m% }- N$ M& Z0 m5 P. q: ?
4 \5 X4 U# _3 n( T) E& U* I$ j5 I
上来了,身上穿的背心已经湿透,虽然脚在发抖,手也在抖,可嘴上却不能认输:没事,继续前进。龙潭口洞内厅石嶙峋,石柱、石笋千姿百态,月奶石、边石池记述着和十万年前的历史流痕,美景当前只能慨叹自然的鬼斧神工。黑暗中会有一阵阵恐袭来,如果我的电池用光,会不会困在洞中?如果一脚踩空,会不会落进无底深渊?我告诉自己探险者决不会受到黑暗的折磨,可心里却无法控制这种情绪。见到洞口的阳光时,心里快乐得要哭出来,很难相信我们在洞里已经待了6个多小时。一出洞口,我累得四脚朝天躺在地上,那位西班牙的环保专家夏威尔走过来告诉我:"你很了不起,今天你走了700米。"只有张教授的夸奖听起来让我感动," 你像个真正的caver(洞穴探险者)。". z- q+ h' @: T* s- J
% c0 _' E# h. y$ m# B' I2 B
洞穴探险与登山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有过前进的方向刚好相反。探洞者并不能像登山者那样看得到努力的方,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达的终点是什么,这种未知性也许是洞穴探险最大的魅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