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名大学生。一次没有防护措施的性行为,让艾滋病毒侵入了他的身体。经过短暂的意志消沉,宫伟(化名)选择了坦然面对。他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艾滋病高危人群一个警示。3 C2 ^( j$ |( h, R; A0 I0 m
F# _* M$ c5 \+ r- `& E 11月初,北京首支艾滋病高危人群志愿者干预队成立。宫伟和他的70个伙伴一起,出现在酒吧、歌厅、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内。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提高边缘人群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并使其加强防范意识。
9 b, q; O' q3 j' k0 f4 @
& u& C2 F! N0 k! b$ `( W* r* l) N 高危人群接受教育
. k2 I. } R" o* H" ?0 X9 F3 _4 P) j4 n& s. v j7 Z( x
深秋的京城初露寒意。瑟瑟秋风中,人们裹紧外套,行色匆匆地穿梭在车水马龙中。上周四下午,在光明桥东的一家饭馆内,一场主题为“艾滋病威胁”的知识宣讲正在悄然进行。
' R, U% u6 b8 B: r: k- K- G* R4 m p, W" O) ^$ @: D
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60%的感染者是不安全的男男性接触所致。东三环一带有很多“同志会所”,因此高危人群志愿者干预队的第二次行动,就定在东三环附近。
9 V ^ E# d/ O& X
3 G1 [4 ]$ `* U 下午4点,15名“同志会所”的从业人员陆续赶到饭馆中。除两名年纪稍大外,其余均是2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男性的魁梧身材,配以高绾的发髻、浓艳的妆容、谈话时不经意间翘起的兰花指,个别“同志”惹眼的女性化装扮,引得饭馆人员窃窃私语。
; M* b. p' k& B6 A& z# B2 j- ~5 }* r* X1 O
暖意融融的包厢内,没有宣传布景,也没有摆放整齐的桌椅,“听众”随意地围坐在饭桌旁,看着投影在墙壁上的防艾文字和图片。每个人都很专注,生怕错过了某个细节。
I5 I/ J5 J( [4 r- _6 L% w" { m3 U- s3 n' z; I: H5 k8 B
画面中出现师洋——一个已故艾滋病感染者的照片,原本安静的会场传出感叹声,“他很帅啊!”“我还去医院看过他呢,一个月不到人就没了”……当看到一个拥有阳光笑容的小伙子,变成病床上枯槁的身形,最终年纪轻轻就染病离世时,在场的人表情都凝重起来,因为他们从事的正是与其相似的高危行业。0 o2 _9 k( q, L" f! q
, F7 ^% O! @/ s! G- N; x* F
“如果感染者不戴套,可以性行为吗?”“那绝对是高危行为。”得到宣讲人肖冬斩钉截铁的答案后,提问的会所老板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一般来说,艾滋病病毒侵入淋巴细胞的几率为三百分之一,但得了性病的人免疫组织受损,病毒很容易侵入,所以安全措施必不可少。”听着肖冬简单通俗的解释,在座者或微微点头,或与邻座低声耳语。
8 y! g. t7 m1 U, x7 P! i3 X3 D" P3 C6 x
傍晚时分,“上完课”的男孩们从饭馆走出,“有很大触动。”一个男孩简单地总结,随即融入到夜色之中。" k& s( ^ G% _ g& M
/ w4 s1 Y6 ?* d0 E
大三男孩感染艾滋- V# [# A7 ^% n9 f: q- Q; @
6 M9 T, q, \1 `) h: o' d 作为骨干力量,宫伟没有参加高危人群志愿者干预队的这次宣讲活动。当天,他被邀请出席西北五省防艾非政府组织的经验交流。和大多数的志愿者不同,宫伟是一名艾滋病感染者。( x0 s5 K8 k2 w" _
" [6 V8 a' N6 X4 L) J0 w% f “高中时,我就发现自己喜欢的是男人。”对于自己的性取向,这个哈尔滨男孩没有避讳。2003年,考到北京读大学后,宫伟经常登录网上的同性主题聊天室。和普通的同性爱者不同,当有人半开玩笑地说“睡一晚就能拿钱”时,宫伟没有选择拒绝。
5 P% W$ i/ Y, ^/ N1 o6 X& ^
2 ?+ R% T1 N9 F! [3 Y$ z 性工作者生涯,就这样开始了。频繁出入酒吧、KTV,在高档场所消费,攀比穿名牌……成了宫伟生活的重要内容。相比自己并不富裕的家境,很多人在此年龄都会有的虚荣心,在宫伟身上得到了满足。
) |5 c0 ]" |3 r* I: w; C0 f: K
! g0 b" e5 @) ?+ J: ~ 2006年6月,当同学们或为即将到来的暑假欣喜若狂,或为寻找工作四处奔波时,宫伟却独自隐隐感到不安,因为年初时自己有过一次没有防护措施的性行为。37度的低烧已经持续了两个月,平日健壮的身体此时感觉软绵绵的,不仅无法集中精力听讲,每周还要请两天病假在宿舍休息——这对从不跷课的他来说并不多见。
9 |$ _( d: N! B8 Q1 Z
7 J: `( w5 i1 l8 Q& Y 低烧、腹泻、淋巴结肿胀……虽然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但当在网络搜索栏中输入“艾滋病”字样后,看到屏幕上出现与自己相同的症状时,他还是不由得恐惧起来,手心也已渗出汗水。8 a |1 n% E- o' P* l% A5 M5 f
( H) E3 ^) o4 M$ N( ]1 W
为了得到明确的答案,他前往朝阳区疾控中心进行HIV抗体检测。6 M1 }/ I! M7 x
! f0 ]; M( C( s8 \
怀着一丝侥幸的心理,他在焦灼中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周。生存还是死亡?这个24岁的男孩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结果。, @0 v0 Z& z& W/ h) H7 q
7 S7 b* p( x' U0 X5 C 当检测化验单递到面前时,HIV抗体一栏中的“阳性”二字,让他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自己真的感染了艾滋病!9 h& E. n8 c/ M9 [
9 M1 [; n( I7 o( }& V& C 流浪途中找到目标
$ h$ x1 ?( ~! _3 U* m- x
/ K, k. w! F! y/ M9 k “不就是一种慢性病吗?如果不暴发,活个20年没有问题的。你看我,不也活了好几年了?也许我们的时间不比别人多,但我们可以将人生浓缩为精华,这样不是更好吗……”为了迅速取得宫伟的信任,朝阳华人艾滋干预工作组负责人、有着3年志愿者经验的肖冬善意地骗宫伟,自己也是感染者。
+ s" z0 K% ~$ l! x4 t' F2 C; n1 K# ^$ @+ Q4 H8 Z4 l5 B7 ]
看到面前这个“感染者”生龙活虎的样子,宫伟试着重新开始,暂时打消了“艾滋病等于死亡”的念头。每天,他乘坐4个小时的公交,往返于学校与朝阳疾控之间,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和相关的艾滋病治疗知识。魂不守舍的他,经常在车开过目的地好几站后,才猛然回过神来。
! P/ _% c: b( v
" G8 S4 Q' u9 G6 T 每当想到自己的人生尚未开始,就已注定将很快结束,宫伟的脑中就乱成一团。身为家中的独生子,父母是宫伟此刻唯一的牵挂。9 T+ \' z9 w3 x9 q4 @0 k
& l( O8 B) r: R8 w* o9 Y) { 反复的思想斗争后,宫伟仍未从纠结的情绪中摆脱过来,于是接受了肖冬“出去散散心”的建议。8月,他独自登上列车。
* o1 l; M) L8 W. u$ Y! J
( _- ~7 V9 S) t- s 离开了喧嚣的都市,行进在山中的他,开始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见到心动的景色,他会拍下照片发送给远在北京的肖冬,和别人分享美景的同时,宫伟慢慢敞开了自己的心扉。6 T8 y5 F7 y: n p2 o8 H, C: ^
. S7 {: j4 K* Y9 d/ ~ 在街上,当看到路边匍匐乞讨的流浪者和拄着拐仍努力前行的残疾人时,宫伟突然有了悔意,“想到自己有着年轻的生命、健全的肢体和温暖的家庭,相比于他们,自己的不幸算得了什么呢?虽然不知道今后的路还有多长,但与其自暴自弃,还不如从现在起,认真过好每一天。”意识到每个生命都有着不同的缺憾后,迷途少年为自己逃避现实的做法感到汗颜。
+ a9 b* F8 w: z
+ `- j( _$ z) L0 P “我寂寞了。”几个月后的一个深夜,肖冬收到了宫伟这样的短信,他开始在北京等待宫伟的回归。
& l( k" p% C) ~7 }4 x
; A) \9 H! g$ i& l# R “每个人都有享受生命的权利,艾滋病病人当然也不例外。”坦然接受了自己是艾滋病感染者的现实后,宫伟决定用行动阻止更多人重蹈自己的覆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