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春晚,我先前的担心终于被验证了,我先前为赵本山和小沈阳捏的一把汗终于“凉快”了。赵家班好心《捐助》不但没有得到好评,而且还遭到网友痛批。突然感到赵本山“一拖四”有点谐音“一拖死”的寓意。
/ i! d4 m8 q7 L' _' g6 b# X
$ i4 @ W) Z2 z3 N# Z 看完《捐助》感觉一般,较之去年的《不差钱》相去甚远。脑海里总想回想一下能否出现流行词语,恍恍惚惚,模模糊糊,就是记不起来。看到后台记者和晶半跪式的采访姿势,看了本山和徒弟们接受采访的疲惫不堪,不免有点同情了。也难为了刚刚大病一场的赵本山,那一脸的疲倦就证明了他为了春晚付出的努力;同时,从他那一脸的疲倦中,我分明看出了他对于《捐助》“笑果”的失望。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尽管他给王小利打了90分,但是难掩内心的底气不足,尤其是对本次演出的自我感觉不好。% ~& D' ?4 l: y. r2 p9 E: j7 Z
0 R+ Q' [3 z: M+ a
春晚之前,本人就很关注“赵家班”上春晚的事,对于小沈阳上上下下的扑朔迷离,为赵本山捏了一把汗,担心小沈阳的“硬上春晚”把本山“拖垮”,后来发现,不但小沈阳硬上了,本来要被顶替下来的“大长脸”于洋也被临时改了角色,有点照顾情面“硬是不下春晚”的味道,毕竟开始就确定让人家上了。
! {& L _! z: u
; y; ]5 ~7 i& T4 I 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春晚,赵家班轻而易举的上了五个人,真是前所未有。这其中有赵本山靠自己的名声拉扯徒弟的强烈愿望,可以理解,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小沈阳的成功便是证明。不过,凡事都要有个度,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赵本上情急之下将四个徒弟都拉上了春晚舞台,结果却不尽人意,有点走麦城了。先前有人预测,虎年春晚没准是赵本山的“滑铁卢”。结果还真是验证了预测。# c1 S9 i, J% K- s9 G
9 [9 K8 r+ i- @5 k, F4 C* X 仅仅是为了堵大家的嘴,避免大家的猜忌,小沈阳才“硬上春晚”,仅仅是为了照顾面子,“大长脸”于洋才换了角色当上了摄像记者。可是,小沈阳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大长脸更是没有说话的机会。这倒也行,大家都是配角,不能喧宾夺主。就连赵本山自己也坦言,包袱都在王小利身上。那么,王小利出彩了吗?我看没有,我的感觉好像还是《乡村爱情》里的刘能在演出。赵本山之前预测王小利很可能要像小沈阳一样火起来,这下可以确定了,没戏。
; `$ q6 S7 n$ l0 B* G
6 U7 C& @6 a5 o: o/ Z 赵本山的“一拖四”上春晚,真是有点乱套。大家注意的不是王小利、而是小沈阳,但小沈阳却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了;大家更在意的是赵本山,尽管是配角,但是赵本山表演的还是相当的出色,感觉是主角一样。“一拖四”有点“一拖死”的感觉,赵本山一世英名这下被拖垮了,“小品王”的地位有点打折扣了。大家盼望的事没出现,担心的事却发生了。相比之下,冯巩的《不能让他走》等小品却出乎意料的让人喜爱。4 @7 X) @ {% W- g! l! Q
. b; d; Z' o! ~# M# E 春晚彩排之时,人们对于《捐助》的反应就很平淡,而赵本山却说这是个“高级小品”,原来高级就是这个样子;金越导演也力挺《捐助》,相信赵本山的实力。结果却是这么个平淡的结局。# |# o5 L% {, A, V6 r8 q
+ P+ \- A" W+ Y+ ]8 k+ l1 G+ T6 N
不仅如此,赵本山在“一拖四”的基础上,还给“搜狗”和“搜狐”打了个大广告,小沈阳称是通过搜狗搜索引擎找到赵本山的。于洋还解释,搜狗不仅电脑上能用,手机上也有。之后,小沈阳又自称自己录的节目会上搜狐。另外,小品中,寡妇给赵本山送的酒是“国窖”,这两个字明晃晃地印在盒子上,赵本山还拿起来展示了一下。
' P/ |. Z: W2 u* ` [+ q
6 g: l/ E2 l2 H7 A6 F 对于大量植入广告,网友很是不满,批评赵本山:“心思光在挣钱,搞个人崇拜,脱离了人民的生活,能搞出来什么好小品。”“功利心太强,春晚是他家大剧院啊。” “本山大叔越混越没溜了,整个一低俗庸俗媚俗,没新意没创意,除了普及了一把东北话,没有一点有意思的东西。”6 T: o% z( D- `% P L, b
/ `2 d$ F0 O. i8 \2 c* O! a 虎年春晚:赵本山好心《捐助》却没得好报。(博友:天下雨寒)原题:虎年春晚:赵本山好心《捐助》“笑果”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