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S2 ~: _" f( f0 |* z8 d3 L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内经》一书中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它用于指导认识人体活动与休息、饮食、药物等方面调理,从中突出了阴阳的几个基本概念.以及“三阴三阳”划分。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容实为中医的重要保健理论.
2 P8 {3 J& F: K3 ~, F6 G: W9 W5 b春夏和秋冬是一年中分化的季节时间,春夏为自然界阳气由生到长,由弱到强的发生时期和运行过程,而人体在这个时期则和自然界合一,同样会出现阳气由生到长,由弱到强的发生时期和运行过程。秋冬为自然界阴气由生到长,由弱到强的发生时期和运行过程,而人体在这个时期则和自然界合一,同样会出现阴气由生到长,由弱到强的发生时期和运行过程。因此,作为中医人必须认真去研究掌握,使这-天人合-的现象得到好的利用。 , h& x- M; o3 M, C6 I
一、春季:是由阴生阳的时期,是由含阴量占三分的冬季转化过来的,以“三阴三阳”来划分既为“三阴”阴气衰,又为“一阳”阳气初生阶段,由冬季之寒生春季之温,有冬为春母的相生关糸。春季地气开始上升,大地出现潮润,在这个时期,植物体内发生变化,植物体内开始了树叶发芽开花,含苞吐蕊并逐渐挂果。 / r" g6 e8 F9 O3 N2 T5 X. W/ D* i
就以人体而言,在冬季身体收缩毛孔紧闭的状态在春季开始舒张开来,皮肤也开始出现滋润,人的心情也感觉到舒畅起来。 / X" H* h3 [1 e0 p) r V
二、夏季:是由阴阳含量各占-半的春季转化过来,以“三阴三阳”来划分为“二阳”阶段,阳气隆盛,含阳量达到三分,所以有春生夏,春为夏母的相生关系。在这个时期,植物体内又了发生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