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障碍是个全球性问题,很多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失眠、打鼾、早醒等困扰。
" O* W( a) {! L+ |5 g0 ]; q* p 美国《真简单》杂志近日总结出人们最容易发生的9大睡眠问题,并让专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1 {' X4 O9 B. x( l/ R
6 X7 |+ u: d& m8 z' B* ]. m3 L. x: H 一、夜醒型0 Q" l8 d* T& K& V6 z- }) j& ?
晚上10点半能正常入睡,但3~4个小时后却异常清醒;每晚深睡时间不足4小时,早上起床后头昏眼花。洗热水澡,睡前喝热牛奶,甚至吃安眠药都毫无疗效。7 `4 s: H [5 h) H0 f3 W1 ?7 i- c
专家建议:首先应考虑是否与近期发生的某种压力巨大的生活变故有关,比如感情破裂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失眠就会逐渐好转。具体包括:/ {. f) d( `) n
1.看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帮你认清阻碍睡眠的绊脚石,比如一躺到床上,就回忆起让人烦心的事。6 |2 @* h+ W- g
2.针灸有助于减轻焦虑,诱导深度睡眠。' V0 N& J! }0 R) k. U0 G2 _4 f2 K
3.不喝酒。饮酒的确有助入睡,但是从睡眠质量看,它会导致更多的睡眠干扰。
$ c! r& b y* B( ]9 Y! d8 m! l: V 4.坦然接受“夜醒”。夜醒属于正常现象,并非大难临头,无需为此忧心忡忡,焦虑不安。/ f# V y) ` t% Q6 H
5.将闹钟从床头移开,深夜盯着闹钟只会更加焦虑。" v, u7 K T9 w, r9 d: [/ a
! F1 X g$ f1 l, {9 k 二、晨鸟型/ [- E. I2 d1 s* e) Y
白天忙忙碌碌,晚上一黑天就上床呼呼大睡,但凌晨2点左右会习惯性醒来。原因可能是孩子吵闹、家人鼾声或是被大小便憋醒。醒来之后就无法重新入睡,躺在床上,大脑飞快地思考问题,最终放弃睡眠。% y" K3 j) B2 _! ?4 z. A; ]
专家建议:. H7 R$ ?7 H) r
1.此类失眠者应当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并坚持一周,由此可以计算出一周睡眠时间。比如,按每晚7个小时睡眠计算,要想早上5点起床,就应该在晚上10点睡觉。之后逐步调整睡眠时间,使早晨醒来的时间逐渐晚些,从而达到调准生物钟的作用。- z e _2 a# y( Q' h; s) s
2.为了减少“早醒”焦虑,建议醒来时不要躺在床上,最好起床放松一下,比如喝一杯果汁或牛奶。越是躺在床上“努力睡”,反而越清醒。. u7 d/ g B! e# R# G0 \ Y/ N
4 v0 {3 w6 w ^' F
三、夜猫子型% r* Y: z4 e/ l
通常在夜间更兴奋,看电视、看书、上网、做家务,一直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早晨因为要上班,还得正常起床,但起来后会觉得头昏眼花。
2 p9 c& {) O+ O 专家建议:% a/ u0 e# _: R& {, h4 W; b) ^' e8 v8 O
1.睡前一定要放慢生活节奏,尽量利用白天时间处理电子邮件、安排家务。2 Z% }* B7 u$ ?3 F
2.电视、电脑显示器发出的光可抑制褪黑激素,导致睡眠障碍,可以给它们增加蓝光滤光片。- t% f4 o; F+ t/ [6 Y7 i* n+ w8 d: ?
3.晚上光照太强,就相当于摄入了咖啡因,因此睡觉前至少2小时应调暗灯光。6 T; ~( q5 ~ \0 ]0 z" A0 a
7 } }* u5 m6 ^4 i 四、焦虑型: ^. M9 }7 M' K' ^
入睡时很顺利,但睡眠中会多次醒来,虽然躺在床上,脑子却转个不停,想东想西,为工作生活琐事而焦虑。如果睡眠环境差(室外嘈杂等),或者从事了新的工作,那么失眠会进一步加重。* x- A! b2 O0 A( p# N$ \
专家建议:
6 G; j) n0 U. d1 Z" @% M- v 1.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比如关注自己的呼吸。; z, Q# k J, c( o& t1 ?9 i+ b
2.让睡眠环境更加恬静,比如加厚窗帘以遮住窗外路灯的灯光等。* O( V9 T d0 W& @$ a: `6 C8 `3 g# C
3.睡觉时戴耳塞。* e/ l8 H7 K' q0 ]) V" p/ i" y4 x2 z
8 h! U4 n w; Q+ m1 h: ?& i4 ~ 五、赖床型
/ I9 s2 h j& E% l, D6 | 入睡困难,可能需要1小时左右。而一旦入睡,早晨就怎么也不愿起床,经常睡懒觉。
! h0 k1 U5 C$ I+ i 专家建议:
' m4 F v- b: ^( ?5 V 1.下午和晚上不喝咖啡因饮料。5 t/ k; h) P: W* c$ |
2.上午尽量多接受阳光照射,适当参加户外运动。( i$ @% R3 U7 L4 p: E) S; d
3.必要时可在睡前补充0.3毫克褪黑激素,促进睡眠。
! U2 `# x5 i) {9 w" V- R
- }+ u, l6 |# O' g# g* B 六、慢性失眠型
1 ~" ]5 n4 r& A9 n- V8 r 入睡需要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睡眠过程中醒来多次,每次清醒持续几分钟到1个小时;常说梦话。6 L" m: |9 {. p- s+ f
专家建议:
( q: w7 m8 t; z% ]7 D 1.改善晚间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理想的睡眠环境包括:适当降低卧室室温;光线稍暗;播放包含雨声、海浪声或树叶沙沙声的CD,可掩饰环境里令人心烦的杂音;只把床作为睡觉之所,不在床上看电视。
9 e# g& f- [% g6 ^& g$ T6 T/ A 2.即时就医,配合医生诊断失眠病因。
, F" v' H( x# C3 t: W! L 3.白天练瑜珈,适当锻炼。
& k! g5 y. C. X: q- x! _ 8 e( U. S& y% b
七、过度刺激型——为了完成工作加班到午夜或凌晨两三点,想倒头大睡时,却发现由于过度兴奋无法入眠。
6 m' a0 b7 D9 G, {1 Q4 j6 c$ Q( k2 h 专家建议:
7 @2 f: h- |1 J. ~6 E. H; X% F/ y 1、在白天小睡有助于平衡睡眠时间,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7 m" ?0 v% s; p$ W/ t. N
2、即使工作很晚,也应该设定一个固定的睡觉时间。: N0 j; t6 R' D# d% }
3、养成睡前放松习惯,如睡前半小时洗温水澡、看书读报、调低灯光亮度等。* U$ g0 Y8 a9 _
3 z0 b$ D) e6 V/ u8 ^/ G6 e
八、缺觉型
4 X8 Y, k% J' f g4 x 由于工作、生活或学习的缘故,正常情况下睡眠不足5个小时,导致经常感觉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7 x) r: I3 ?9 _) E! ^6 `; s! ]
专家建议:
0 z/ ?& `3 g; _( M9 O- P) q 1.白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应做的工作。; ?+ L; t r# N" N! B* F3 g; j; L5 Z
2.戴上耳塞,避免噪音干扰睡眠。4 g( Z5 Y2 z7 p' r
3.学会“放弃”,从某些事务中脱身。
w; O0 o! o z 4.多参加体育锻炼。
( p7 |3 C {3 }
0 w. s+ l: N" m$ C Z9 A, F$ r3 ` 九、激素导致失眠型- N+ T; K9 d$ R1 [2 {# l& B' }1 G
多为更年期女性,表现为入睡难,半夜常醒,醒来后辗转反侧,直到起床,起床后常常精神萎靡。
1 W3 E# p3 Z }9 }( r! V 专家建议:, U; U& c. I& k# D9 l6 H1 }3 {: m* `
1.女性绝经后,激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睡眠,如果潮热很严重,卧室最好保持较低温度。
4 n' M3 [+ e7 c# b6 z$ S7 E 2.服用睡眠类非处方药物需当心,此类药物中含有会在人体内长时间停留的抗组胺剂,会导致嗜睡,并持续大约18个小时。
0 D: @! t4 v' Y0 c) {0 d 3.睡前20分钟服用0.3毫克非处方药褪黑激素。( \& r" C4 b% n7 f3 v2 C
4.接受体检。女性在更年期前后可能开始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睡眠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