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8-6 20: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史上最帅书画家的台州缘(台州风雅事系列)
4 k' [ A( U# O4 Y9 F0 e' G% \8 I# V0 O 0 P$ x* c+ j" ?/ N
' u% Y6 a" J) ^; v/ W' b, m' R1 _, a4 s& S5 }
3 X% f9 h T) ~- y0 ?赵孟頫的《浴马图》
?" K$ s5 A2 h2 V5 ~8 {3 e- `
- B# q* c' C" h% ]历史上怕是再难找到一位比赵孟頫更帅更有才的书画家了。赵孟頫才艺绝世,绘画被称为元朝第一,书法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不但有才,而且帅得要命,是风神俊朗的江南才子,玉立长身,“神气秀异,肌理白皙”,他自己也说“回思少年时,容颜若桃李”。有一件事很能说明赵孟頫的帅气指数:公元1287年的春天,34岁的赵孟頫被引荐给73岁的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一见到“才气英迈,气宇不凡”的赵孟頫,就被他英俊帅气的外表、儒雅高贵的气质打动,称他为“神仙中人”,当即亲热地把赵孟頫拉到自己身边,立马授官。
7 X1 H+ ?1 x% j& l) W: ` ! k7 n3 Y0 s) y `* }6 }( L
其时的忽必烈已经坐稳了江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异族王朝的国家机器开始了它最初的运转,忽必烈大量起用汉人中的才俊,让他们进入各级政府的权力部门,辅助蒙古官员一同治理国家。行台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于江南。2 L" x' u7 ^6 W8 j3 w% k3 w
% j# r* y2 Z$ l! W4 `, e* k出于气节,身为宋皇室后裔的赵孟頫本不愿出仕。赵孟頫是旷世才子,五岁时作的画,人家就竟相求之,二十来岁就因“天姿英迈、积学功深、尽掩前人”而列为“吴兴八俊”之首,以至重金求其文的人把门口都堵住了。当风雨飘摇的赵宋政权最终灰飞烟灭时,赵家一夜间从贵族沦为平民,王谢子弟的风流不再。但赵孟頫的才华早已远播,声名已“达于朝廷”。而此时,程钜夫这个皇家猎头公司的CEO,正奉诏在江南四处搜寻宋朝宗室中的博才之人。5 ]9 u4 z' n+ O. a- j( f1 {, [. H! w
3 k, g. k }% x% C3 B
江山易代总是少不了血雨腥风,赵孟頫先是去了新昌亲戚家避难,后听说天台处士杨叔和急公好义,就奔杨叔和而来。杨叔和将他庇护起来,藏于天台南山兴教寺。南山在天台县城向南三十里外,因其两端如展开的书画轴屏,故又称南屏、翠屏,山上多乌桕树,兴教寺就隐于其中。此处人际罕至,实在是极好的隐居之处。
+ l; v( M; k D# H2 z
! v- _8 |; z1 r, ^" B赵孟頫在天台过着隐士般的生活,着实逍遥了一段时间。他是货真价实的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而天台,也隐居着众多的皇室子孙,他们都是宋太宗的后裔,这在心理上,给了他很大的亲近感。赵孟頫沉醉于天台的清山秀水间,他去桃源洞寻春,上华顶寻访王羲之的练笔处,与天台长老独孤僧切磋书艺。在一次外出途中,赵孟頫意外为元兵所获,被带到初次下江南访贤的程钜夫面前。2 L: E% Q" `* I; M P
- |& ]7 f' I$ T0 e f. d程钜夫是汉臣,也是文学家,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他对天台山多有了解,元世祖曾向他了解南宋贾似道为何许人。他答得头头是道,“世祖甚喜”。对天台山,他也是心向往之,他写有《送戴道士住天台》一诗:“时同野鹤看桃去,或领山猿采药回。三十年前吾亦到,旧题应入白云堆。”赵孟頫在程钜夫面前称病力辞,程钜夫也是南人,是世家子弟,他默许了赵孟頫的举动。这一次赵孟頫得以脱身。; k2 B0 G/ W4 S( G( e
2 ?( O6 W0 z: _- j) W
四年后的1286年,程钜夫再次“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的名声和才气,让他无法再在草野之间隐逸下去。赵孟頫和20余名江南才子就这样被推荐给了元世祖忽必烈。* a* h3 i# F! q5 Z% V
# |" `! a9 G* |6 @6 k- S
元世祖一见到他,当即赞他为“神仙中人”,让侍从安排纸笔请他代草诏书,赵的笔墨文采让忽必烈大为叫好。忽必烈给他的政治待遇是:奉训大夫领兵部郎中,受命总管天下驿置的整改事宜。
( n% T4 d' D" j9 d/ n9 n; g- h
r+ o5 d& W* ~6 l4 f* E两年后,36岁的赵孟頫以新朝奉训大夫、兵部郎中的显赫身份富贵还乡,迎娶了28岁的大龄女青年管道升。管道升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她“天姿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尤善绘梅竹,笔意清绝,曾给太后画过一幅墨竹,太后极为欣赏,封她为魏国夫人。她28岁时嫁与赵,两人琴瑟和谐,意趣相投,堪称神仙眷侣。赵孟頫在《行书读书乐趣》展露婚后生活——“既归竹窗下,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间”。这大概是他一生中最春风得意的日子。
1 u8 b6 P" m* J: G/ h4 z4 i! a : j/ M& w9 p+ J- A
1310年9月,赵孟頫应召赴京。天台独孤僧(淳明)是书法家,他与赵孟頫交情深厚,赠他《定武本兰亭》,赵孟頫得此榻本后,欣喜异常,赵孟頫称:“兰亭修楔帖,石本甚多,只定武刻,全具右军笔法,独孤长老见示旧刻,肥瘦得宜,知为正本。”赵在北上运河舟中,先后写了十三条跋文,即流传后世著名的《兰亭十三跋》。
6 F3 c- u! @( O6 V
3 O+ x$ j3 Y: ^" Z5 | l* Y+ d在北行的一个多月里,在孤独漫长的旅途中,赵孟頫拿着独孤僧所赠《定武本兰亭》反复赏玩,他完全沉浸于书法的世界里,就在此行途中,提出赵孟頫书论中最为著名的命题“用笔千古不易”,他认为用笔不仅仅是关乎技巧,它还干系到人品名节,干系到道德修养,干系到知人论世。7 R' W. w9 j7 l2 R) n3 @1 T$ g( B8 {
8 b+ G& R. e3 S赵孟頫是宋时的王孙皇亲,隐居不得而出仕,从前朝遗民到觍颜事元,这让他内心充满矛盾,他在和好友姚子敬的诗中写道,“同学少年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事实上,他暧昧的政治身份也为人所诟病,敏感的他不是不知道,他在到京的次年年底,寄给杭州友人郭佑之的私人信件中,就流露出疲态:“夙兴夜寐,无往而不在尘埃俗梦间。视故我已无复存者,但赢得面皮皱折,筋骨衰败而已”。到了老年,仍有“中肠惨戚泪常淹”之句。
) ]- W' n" C! t2 X
' W/ [% w) m9 @对于赵孟頫这样的大艺术家来说,夹着尾巴做人的日子并不快乐,他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度过了一生,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向往着“闲身却羡沙头鹭,飞去飞来百自由”的自由生活。所以当同僚、当时著名的山水画家商琦把画作《桃源春晓图》给他看,他欣然在上面题诗一首:' v) b: [: O' {5 A! B
) ^, K3 e8 ^, e! b6 p1 ~$ |* B
9 O( o: V+ T, }- N" I' i+ S4 ?. K5 D9 S- M5 X( V
宿云初散青山湿,落红缤纷溪水急。
2 i7 S7 I2 p) }4 W: ^
9 |# F' W, b, Y; s2 v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绿萝。
$ Y B; o, C( L: F$ e* ~
' D2 \) T: r- D2 {% I( h& p; P1 [9 B绿萝摇烟挂绝壁,飞泉淙下三千尺。* b1 c" m4 I; N, e) b- \1 L0 w
$ [ a, O# K" p* a5 x- Y8 v
瑶草离离满涧阿,长松落落凌空碧。
0 f: x9 c% @* S; f: S3 A
0 _# h L5 |- N$ k. D鸡鸣犬吠自成村,居人至老不相识。
& k( J* S S' s) C; r% S* A4 c9 Y( p3 `# b2 R- W% }
瀛洲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 M" }) x8 d) g4 R2 c5 D0 R, O
3 i& E* A7 U, j2 {) H# i
何处有山如此图?移家欲往山上住。
& K! H a j2 Z+ x8 l4 I2 h+ D$ K8 { U/ z9 a' w
' V: e/ @4 I8 D
! I1 O: s9 \5 v+ p, h( q青年时代在天台山隐居的那段岁月,从未在他的记忆中抹去。天台山的桃源仙境,是他心灵的栖息地,也是他为自己细心保留的一方净土。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是天台给予他庇护与慰藉,这个地方有他一生情感上的分量。天台有他的至交杨叔和、独孤僧。他们在改朝换代的动荡岁月里收留了他,给了他无限的人情温暖。6 I* A& v0 |' }
6 I; P7 T/ N3 e( x1 e
赵孟頫终于放弃了政治雄心,离开京城回到老家湖州,他潜心绘事,昔日兼济天下的抱负,化为纸上云烟,他的才情一泻千里,犹如黄河奔流,他或拈管吮毫,或寄情山水,一切就像他在《桃源春晓图》诗中所言一样:“ 瀛洲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何处有山如此图?移家欲往山上住。”
4 T# N+ n6 F+ u+ J9 N, \1 ^ " T& I) L0 V% W3 H
他到底还是忘不了在天台山度过的那一段清净岁月。
4 W8 C3 N6 E p: ]7 x2 W; D , Y4 w0 F# w5 q. F& c
又过了若干年,台州人陶宗仪成了赵孟頫的外孙女婿。陶宗仪是元时著名学者,出身世家,父亲一生为官,母亲是宋皇室后裔,他娶了远房表妹费元珍为妻,而这个费元珍正是元代艺术大腕赵孟頫的外孙女。 h/ P3 B, p9 Q5 G
8 a0 K' l$ S# Z$ O* t; A" W 7 ?) [- e3 X- s2 q a
! t/ x& p6 ?4 H; h4 p$ E8 o5 N. T0 X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 [- G4 r* I8 Z( [" V. O6 J6 t
& j. k) B; l+ |5 i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