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1179|回复: 0

闲暇,邀请你欣赏音乐剧〈悲惨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1 02: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ingtao512 于 2010-8-11 16:24 编辑
3 I; \4 w% p0 r' ~1 d5 E" t: s* J8 t
都说同志不伐艺术细胞,更多喜欢文艺类作品。我相信,因为我也是偏爱体现人文主义的文艺类,自嘲什么叫艺术不知道,但看着能有感触,舒心.......7 ^2 ^! ^* R( s# z* e% R% [
先附上〈悲惨世界〉相关小知识,虽然很多人都了解,但为了帖子完整性就加上了HOHO。靠帖子下方才是视频欣赏。/ r: f% i- F) m' ]) I: F
《猫》、《西贡小姐》、《剧院魅影》、《悲惨世界》并称世界四大音乐剧。喜欢的同志自己去搜索另3部经典。
3 ^3 V  w8 x7 k! V$ y( g# D- }开始我也搞混了歌剧跟音乐剧的差异,还很萌的以为那就是一样的东西,你可别跟我一样闹笑话哈哈,科班出身的就54我的话吧,跟我相似的同志可以补下课。相关知识: E* E: D6 G- @" f3 u% q. I
http://www.studa.net/Music/090629/16501580.html7 S6 O# I" |5 p( l
http://paper.wenweipo.com/2007/08/23/xw0708230008.htm( k7 C" \7 ?+ i! }* ^
8 v5 ^! |- g$ w

  B" t! X% d. x- r( i# e
# G* J# ?: O" N3 R, d8 y雨果1802一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他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十九世纪,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论及政论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并均卓有成就。他的《<克伦威尔>序》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纲领;他的剧本《欧那尼》的演出成功是浪漫主义在戏剧领域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被列为世界杰作。
  Z+ e; g  E' f8 h- ~/ M8 M$ `& \! q0 q7 {4 H2 r; _
《悲惨世界》是以真实的事件为蓝本而创作的,当时一个贫苦农民因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苦役,出狱后又因黄色身份证而不能就业,这深深触动了雨果,他花了十七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在“作者序”中雨果指明了创作目的:揭露因法律和习俗造成的压迫,暴露这个世界如何因贫困使男子潦倒、因饥饿使妇女堕落、因黑暗使儿童羸弱,企图使小说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这部作品结构庞大,枝叶繁复,全书共有五大部分:《芳汀》、《柯赛特》、《马吕斯》、《卜吕街的儿女情和圣丹尼街的英雄血》及《冉阿让》;围绕的中心问题是穷苦人民的悲惨的命运和处境,可以说它描写的是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 {+ {5 `: V3 y9 f+ w9 [

9 m, X) f  X* U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去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作品中还通过一个不幸女子芳汀的一生和她的私生女柯赛特的遭遇来揭示社会逼良为娼、儿童身心受虐,从而全面地展开对社会的批判。
) E; j  j: |# }
0 V  ]7 {) D/ b0 r! W; A. V 这部小说集中地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合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改革社会拯救人类,低级法律是刑罚,它依靠惩治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体现者为米里哀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爱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后者的代表警官沙威,则如鹰犬一般跟踪冉阿让,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动物,他最后的精神崩溃投河自尽,表现了现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及它的破产。作者企图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作为消除社会痼疾的武器,有其局限的一面。
0 j( ~2 R0 r0 L/ D. e/ k
1 |/ K! Q. M9 v) V3 k9 L《悲惨世界》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里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巴黎的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资产者的沙龙、大学生居住的拉丁区,构成广阔而典型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画面;小说的人物也是典型的。但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风格,雨果倡导的美丑对照原则在人物塑造、场景描写等多方面广泛地得到运用;作者善于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不同寻常的人物,用虚构的偶然的因素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小说还充满着浓郁的抒情气氛,整部小说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2 `: Y: c* b/ w' @5 @
) e- A: S$ S; Q8 l5 Z/ q
下面是英文版的〈悲惨世界〉9 E& B; b) L2 Y; {" I" g2 m2 T
悲惨世界.Les.Miserables.(8th.October.1995) CD1
# e6 u5 N2 I* ]4 c2 z0 j7 J) D) v



3 t0 d" `( M" ^3 J% z+ |& o& Z* y2 Y$ K( M1 ?5 ^! V

' {. R$ Y5 W* Y0 t5 S; C( E, H悲惨世界.Les.Miserables.(8th.October.1995) CD2
( T, `9 h) y0 Y9 n$ x5 x  `


9 _2 I9 u: r, ]# Y
" G: g  \( S8 C3 ~
其中非常著名的唱段欣赏,Les Miserables 中一段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梦)。比较苏珊大妈的现实版,更专业点的歌手表达的味道似乎确实更多一点。法语版〈悲惨世界〉是1980年诞生,但1985年英文版,特别是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梦)经英国赫柏特克瑞茈玛在原著上修饰的英语歌词,才改为I Dreamed A Dream,并获得巨大(更)成功。$ ?" }- Q2 C+ G3 [



, m' _/ s9 m8 F& G1 @
音乐剧《悲惨世界》改编自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当时的社会现状使得“男人因贫穷而沉沦,女人因饥饿而堕落,儿童因黑暗而羸弱”,其中女人的代表,就是演唱这首歌曲的女主角芳汀Fantine。芳汀是个唇红齿白、一头金发的美丽女子。阔公子在玩弄了她之后,将母女两人赶出了庄园。芳汀被迫将女儿珂赛特寄养在乡村的一个小客栈,自己进城里的工厂挣钱为女儿谋生活费。苛刻吝啬的客栈老板夫妇背地里虐待珂赛特,却一而再再而三写信问芳汀要钱,而工厂的一个女主管从这些信中发现芳汀是个未婚的母亲,无情地把她开除了。芳汀走投无路,为了女儿,卖了自己的一头秀发,卖了自己的门牙,直到卖笑卖身,堕落成一个妓女。
0 \3 F4 F6 C, K$ b5 z' O! `2 V3 y1 H( ^8 K* R
I Dreamed a Dream出现在全剧第一幕,芳汀被开除出工厂之后。这一唱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第一段芳汀低诉着曾经美好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和善,爱情真诚而盲目,世界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曲,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切都改变了。第二段的副歌部分出现了点题的芳汀的梦想,在她曾经少女般的梦中生活充满了希望,真爱不会消亡,上帝充满了宽容,青春岁月中歌无不尽酒无不欢。第三段音乐直转急下,现实像黑夜中偷袭的猛虎,它如雷般的吼声撕碎了所有的希望和梦想。第四段的叙述讲述了芳汀深爱的男子曾经如何深情地追求取悦她,却只是一夏一秋的时间便以将其抛弃。第五段的芳汀已然绝望,她虽幻想男子会回到她的身边,但她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最后一段的控诉,现实生活犹如地狱,打破了芳汀所有的梦想,剥夺了她做梦的权利。
( b; Y$ N" ^* h- m6 a- H4 d4 ?, O1 Y5 N/ G- b

- W" v3 w4 \6 R4 L# Q' J9 Q'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4-17 15:58 , Processed in 0.07740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