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8-2 15: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累人的科目还有练正步。正步是阅兵时才会用到的一种步法,是每个军人都必须掌握的队列动作之一。如果没练过正步,可以说就等于没有当过兵。对于一名新兵,学习正步是一种技能的掌握,更是对意志的一种考验。大家在国庆阅兵上都会看到过,当阅兵队伍即将通过主席台时,领队的指挥员会高喊“向右看!”这时队列人员会向右侧方向行注目礼,同时用正步通过主席台。人们看到队列人员以整齐的步伐、威武的雄姿,如虹的气势通过主席台,心中会有无比的振奋和骄傲。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一刻他们要经过6-10个月的艰苦训练。& h: C4 i3 w* E& s3 N: d8 x
) s" F8 s. l# a, O3 r# F正步的腿部动作要领是: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说着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不用说用正步走,就是光踢腿练习就让人累的受不了。特别是我们这些新兵,腿部根本没有力量,动作做不标准。为此,训练腿部力量就是难熬的一关。全天训练下来腰酸腿疼,一个个都不愿意上床,因为腿抬不动。那个时候,练正步和站军姿成为对我们新兵的一种惩罚,一说让谁做这两样,大家都心里害怕暗暗叫苦,所以都十分注意不要犯错误被惩罚。
( C) s$ J$ O; M* @4 |7 O \
( f2 b+ U: N# ^7 y: n* p1 r军人的形象是从站军姿开始的。之所以军人的腰杆直,看着威武,是与站军姿的训练分不开的。站军姿是新兵时最难受的科目之一。挺胸、抬头、收腹、提臀,目视前方,两肩向后张,双腿并拢挺直,两手自然下垂贴于裤缝。每次站军姿都要保持这种姿势最少半小时,那才叫折磨人呢!最长的时候站了一小时,听说别的连队还有站更长时间的,晕倒几个是很正常的事。站到结束时间,班长说解散,可是没人动,不是大家没有站够,而是腿已经僵硬得动不了。
) {' |1 Z; F- M7 ^1 A' r* p2 n6 R1 P4 U. Z1 y
9 d3 z+ d( e- N3 u' v
让人难受的还有夜里的紧急集合。紧急集合是新兵训练的必修课之一。它是部队在非常规状态下或演习情形下突然实行集合。一般要求集合人员按规定着装,配戴相关武器或装备,在五分钟内集合完毕。我们紧急集合时要打上背包,带上挎包、水壶、洗漱用具等,在大操场上跑三圈,然后检查背包、装具是否散落丢失;检查背包是否是三横压两竖的打法,是否打得结实。让人难受的不仅仅是手忙脚乱的可怜相,更多的是夜里突然被叫醒时的不舒服感。本来一天训练下来已经很疲惫,夜里睡得正香,突然被叫醒实在不情愿,可是没办法,最多时候一宿被集合了三次。一个山东战友气得说:“早知道来这里受这个罪,我真他妈的不来了!”我能理解他心里的感受,从农村来的,退伍后还是回农村,也不给分配工作。而我不同,我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至少我退伍后还能有工作,不愁就业问题,所以再多的苦我都能承受。 t- f P, R* ~( ?1 Z
% k# M W: K+ }( |! q: \' y# k, V" p$ G* J
* `) |% h W6 A# v2 k- |以上说的是新兵时的痛苦生活,下面换一个话题,说一下打枪的事。我要说的可是打真枪——五六式冲锋枪,不是裆下的那把“小手枪”。
( K2 u( z- O, i8 X7 P' J( _# z9 [7 n% V; d2 K" w8 [
射击训练也是新兵的必修课,在实弹射击前,要经过理论学习和很多次的射击练习。理论知识有:枪的种类、结构、原理、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子弹的速度、弹道的形状……那时心里只想着早一点摸到枪,对理论知识一点也不感兴趣。可是等把枪拿到手里不到半天时间就够了,不想再摸了。由于从未看过真枪,出于好奇大家都急着摆弄。可是枪发给大家不是摆弄玩的,是要练习射击的,练习瞄准、激发是很枯燥很难受的差事:趴在地上通过准星瞄向靶子,食指慢慢用力抠动扳机,要做到有意瞄准无意激发。班长通过架在枪上的观察镜检查大家是否瞄得准确,激发一瞬间枪口是否平稳。如果激发时枪口晃动,子弹就不知道打向哪里去了。训练时一趴就是半个点儿,最少也要20分钟,压得肚子非常不舒服,脖子酸胳膊累的,特别是眼睛更累。天气又不暖和,地上很凉,趴时间长了肚子疼,所以练习了一次大家就不想再练第二次了。而我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不会闭左眼睁右眼,只能闭右眼睁左眼。可是瞄准时只能用一只眼睛,哪只手抠扳机用哪只眼睛瞄准,而我用右手抠扳机却不能只睁右眼。班长对我说:“你这样实弹射击时肯定打不出好成绩,必须抓紧练习睁右眼闭左眼。”可是哪有那么好练呀,几天下来也没练成功。班长说:“实在不行你就用左手抠扳机吧。”我试了又试,感觉怎么都不舒服,还是用右手抠扳机得劲儿。% R% n% Z' O* x4 O- o
1 k0 T8 n( f4 l1 e; n
经过一周的射击练习,终于等到了实弹射击的一天。每人只允许实射8发子弹,3发是体验,5发计成绩。前3发子弹打完后,我感觉耳朵被震得直响,肩头被枪的后坐力撞得很疼。心想:打枪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呀,也不怎么刺激。开始时的兴奋劲儿一点都没有了。这时班长提醒道:一定要把枪顶紧肩窝,否则肩膀头会被撞得很疼。等大家都体验完了以后,射击考核正式开始了。等轮到我们班射击时,我掏出早准备好的胶布把左眼粘上,留着右眼瞄准,同时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枪顶紧。没想到粘住左眼后,由于没有左眼的干扰,右眼瞄准时看得非常清楚,5发子弹打了41环,成绩良好。班长看到成绩后对我说:“你成绩还不错呀,眼睛问题解决了?”我掏出胶布给班长看,班长拍了一下我的头,说:“你小子还真有办法啊!”6 v% w* s/ t- j% J. d* r
/ k, m6 H1 Z, S- _; c9 X/ s9 _看了部队里的这些苦差事,同志们是不是感觉当兵没那么神秘也不那么令人向往了?人们都说:“当兵后悔三年,可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这话当过兵的人认识最深刻。我讲的这些只是新兵时吃的一点苦,而更大更多的锻炼是在新兵下到连队以后。部队的锻炼将使人受益终身,最值得珍惜的是那份纯纯的战友情。& @" o$ v# _" h, O
. {! o0 M/ G6 x3 }/ s
& Q4 E3 B) R P/ t+ n+ b) A; |( U新兵训练对于一名军人是非常重要的,它为以后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训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去除新兵身上的自由散慢和其它不良习气,养成团结紧张、遵章守纪、听从指挥的良好作风;二是让每名新兵不管在身体上还是军事上,都有过硬的素质以适应紧张的部队生活,所以新兵集训必然是苦和累的。听班长讲,1988年以前的新兵集训都是三个月,而且是冬天,他们吃的苦和遭的罪我们89年兵是没法比的。我很庆幸我们是征兵改革的受益者,没受冻,挨累的时间也短。0 |/ U3 B2 ]) A
1 Y& H/ s3 z- Z/ r; f) r, Z
6月中旬我们新兵集训结束了。记得下连队那天,各连连长去接新兵,我们被集中在大操场上,按一连、二连、三连……的顺序分到连队去。只是这回不是连长自己挑,而是按事先分好了名单领走。由于我不想被分到山沟里去,分兵的头一天给新兵连的领导送了香烟,请他帮我留在市区的军营里。结果我被分到了五营,是三个在市区的营中位置最好的营,我心里特别高兴。
. ~! ~* B, X4 E
+ y( h% \+ F" ]# n0 w; }3 E我被分到市区的营里,也不全是因为送了那条烟,还因为我在新兵连时贯彻落实了我干爸干妈说的“三个一定”。我把我的随身听借给班长听,帮班长、排长洗衣服,每天早起打扫环境卫生,训练时努力刻苦,各项考核成绩良好甚至优秀。我所做的这些给班长、排长和连长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使我在新兵连中少吃不少苦。班长从来不刁难我,而且对我很好,脏活累活不让我干,训练中耐心地教我,想办法让我尽快掌握各项技能。我对其它战友也是非常友善,只要是我能帮上的,绝不吝啬。总之,我在新兵连里是很讨人喜欢的。实践证明,听老人言就是没错,少走弯路,少吃苦。5 C/ V5 w; S& t
7 Q q. p/ k8 N5 b' E% j* M. b
部队是三三制,即一个连队三个排,一个排三个班。我们一同分到连队的新兵共有11人,分别下到不同的班里。我被分到三排七班。当时我们所住的营房全是平房,只不过班里不是通铺,是上、下铺的铁架床,每班8个人。由于我身材小,被安排到班长的上铺。上铺的好处是干净,没有人坐,不用常洗床单。: a) |' N+ O3 q2 H+ I
" L# t* d! `# [0 D. [* k我们班长是87年兵,叫马彬,当时我们排没有排长,他代理排长工作。听他们同年兵叫他马大姐,我暗里仔细观察他:细高的身材,白净的脸,小眼睛,淡眉毛,脸颊上有少许雀斑,非常普通的一张脸。他活泼外向,思维敏捷,一看就是非常机灵的人。他嗓音尖细,说话时肢体动作丰富,带有少许的娘娘腔。他待人热情,对人对事都非常热心,在连队战士中很有号召力,对我们新兵也很体贴。我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班长。# \' B* _6 _. R+ o2 X. k. D
0 G3 d% W, @4 ~$ q, i, q$ o
分到我们七班一共有2名新兵,另一个也是我们黑龙江的老乡。他个头不高,单眼皮,小小的眼睛很有神。从他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他没有接受多少教育,至少是一个不爱上学的孩子,痞子气十足。不过他人很机灵,会看人办事。给我最深印象的一件事是:他下连队不到一个月就偷着跑到市里做了双眼皮手术,回来时包着厚厚的白纱布很滑稽。他怕班长训斥他,买了不少水果回来分给班长和大家。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先天不足就得后天补补”。
$ X! t! C3 w0 O# I Z/ M. L1 F
- s k& u- n0 b下到连队后我才发现,原来部队并不像新兵连那样紧张,一周的作息都有固定的时间表,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感觉一下子轻松了很多。特别是自由活动时间非常多,一有时间老兵们就弹吉他唱歌,或是坐在一起侃大山。87年老兵多是辽宁庄河的,特别能侃能吹,我常被他们逗得忍俊不住笑得前仰后合,由于自己是新兵,不敢参与其中,只能在一旁捡笑。星期日经常跟老兵到市里电影院看电影。一句话,相对新兵连,老兵连里自在多了。
/ s+ a$ J' \& f0 j7 W! _
$ v7 O D( N& V, @' }8 X8 ]2 R6 u$ d$ h$ H, g B
+ I' J% j m' x% z) i! x5 h9 \, r8 c' S% p
7 R' }/ u. ]+ b, y5 E) b! Y8 g, Q7 f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