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8-4 16: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 H$ o- K% W( K3 x2 j- {$ A5 T' _6 S
- y( w+ {$ S0 ^) H/ S0 A! u# W& \, x% j; G/ a; B0 U0 W
- T8 H: t- x- g
18. 夔州城墙/ Y+ q7 q6 }7 z5 o
& O; x* U" U) y+ n/ C/ j2 q8 u
1 a+ Z3 k5 `, _0 z+ P
$ j* d( s% ?/ h# ^! ~: @/ I# R2 p( c
重庆市奉节县的夔州古城墙,面积为1700平方米,城墙总长182米、高7.37米,保持了原“夔州古城墙”历史风貌。“夔州古城墙”属三峡库区地面文物迁建工程中最长的古城墙。其中,依斗门,又名大南门,始建于明成化10年(1474年),得名于杜甫诗名“每依北斗望京华。”城门保存完好,系条石垒砌,高13.7米,长27米,厚13米。三峡工程后整体迁至宝塔坪。奉节,古属夔州。这里,初为夔子国,是巴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战国时,这里属楚国管辖,秦汉年间改为鱼复县。关于“鱼复县”的名称,传说与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唐贞观23年(公元649年)改称奉节县,隶属夔州府。因奉节是夔州府治地,所以人们往往忽略了奉节的县名,而称它“夔州”或“夔府”。
* d! I8 Z) p* m) `+ J8 G. r0 R) T5 X6 b7 j& f/ r
; e* k* v8 U9 C* G: U2 k* o: R% a
( _2 Z' q" {7 d7 ]! Q 19. 榆次城墙" ]8 o' }- r: A' e# p$ j5 s
1 S+ h, I) o, P" T. I% M Y' G6 s3 ?
3 |7 Y, g; b5 Z2 x( s9 X5 ~/ `3 R, {4 G$ s* m6 E4 R
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边缘的榆次老城位于榆次城区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初建成时为土城,城“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两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明嘉靖20年(1541年),土城墙全部砌为砖墙,且墙基增宽一丈,达到了五丈,墙高增加五尺,达到三丈五尺,城墙上增设敌台20个,角楼4座,增设警铺16个,同时,重新清理了护城河,在护城河外设置掩护性建筑。榆次城设有四门,上建楼橹。城之东门名叫迎曦门,南门叫观澜门,西门叫带汾门,北门叫望岳门。0 [! N" X3 \/ P" ^4 j( M: u
( v, r+ e- L" T* u3 W* R, w% \
- q# R/ u- B6 u% \
/ y, N# I; A' B# U& r/ Q5 O V; l 20. 隆里城墙
# [9 v# b1 f( Y+ q, k: G" N$ B# @) o& w
2 e3 v1 s" [, A2 @/ ]
' E1 F. `5 O0 g- v/ f) D
贵州省锦屏县的隆里古城墙,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屯堡,古城至今保存着古城墙、古街、古井、古建筑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其中古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城墙高一丈二尺,城壕深一丈,城周围三里三分,东西南北有炮台者四,后改为鼓楼祀神,四炮楼保存较完好。隆里古城不大,城墙周长约1500米,在古代有2米多高,这个小小的石头圈子建于明洪武年间。8 E) T' \3 _2 v' O3 w$ X0 V# h' c
f+ ^6 @2 J# o$ H
. G! ?, y! f$ Z) E& q' W+ n4 y# Q) J- L( F" ?9 |
21. 青岩城墙# y( B: U- f+ `' b
x& O! q- q8 _, r( e1 v
8 y; Q+ X$ K1 K( `5 o/ x4 O4 `9 N5 ?3 c* J
贵州省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距市区约29公里。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20多年了。天启4年至7年(公元1624年-1627年)在离青岩堡约1公里的“四只把”坡(地名)建土城,时人称为“王城”音译汉语为“兵城”或“营盘”之意,这是今青岩城的雏形。城门上大书“定广门”三个字。城门左右两边有逶迤城墙,上筑敌楼、垛口、炮台。全部用方块巨石筑就,一派青灰苍黑。古镇曾有九寺、八庙、三宫、三阁、一院、一楼,还有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原为土城,经数百年历史沧桑,经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渐成街巷纵横错综之石城。8 Q! r+ J& B5 ~( M+ _
( {$ ]) B$ |* L' {7 Q$ X# c
4 `+ X3 l' _/ N+ b( h
* \( x' l6 O! y3 x5 ~ 22. 曲阜城墙% p2 I6 _6 t3 x# a6 P' O
. f# f0 r) z7 t
# o8 A$ u* \2 @+ F: R1 Q8 q
) @' n' Z2 \( o B 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故里的明故城城墙,始建于1512年至1522年(明嘉靖元年),这是曲阜明故城的南城墙。曲阜明故城是为护卫孔庙而建。“移城卫庙”,这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也极为罕见。故城墙高约9米,底部宽约8米,城周长约4.8公里。故城墙内为曲阜老城区,面积约1.41平方公里。城外护城河宽、深约3.3米,城与河之间距7至10米不等。故城有5门,且均建有瓮城。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因历史原因大部拆除,仅留正南门、北门和西北、东北两处城角。
9 G2 m/ W! F, V+ o4 Y# g# F
. j y& m8 C& \
/ x2 Y* Y" h- H( v1 ~/ ^
( h: ~* p2 R, r2 q# p 23. 盘橐城墙/ ` m- r0 q; ~& F. X9 N) @7 E
% l4 J" T A+ }1 \' P; o: [
: }1 c4 _0 U! @+ l5 M
! G- B/ J, I+ @) z, q 新疆喀什市的盘橐城,又名班超纪念公园,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公元74至91年间,是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扶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目前,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了盘橐城,占地14.5亩,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 a9 C8 ?5 j2 q3 L* [9 e- t6 N
% K# \9 B0 x1 A
& O$ g8 w# Z# S* A
2 J a' r6 J8 D" n0 W 24. 巍山城墙
1 w3 m" N! ^) @0 ^ v
) D& l9 W8 ?- u3 |% H# F0 O
\/ H- i% x: T9 @1 z5 o
( U8 a! b T' h9 T- a 云南省大理州南部巍山县的巍山古城墙,始建于元代,明洪武23年(公元1390年)扩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中心建星拱楼,古城形方如印。城内为棋盘式街道格局。有25条街,18条巷,街道纵横交错。巍山北城楼名拱辰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在高大的城墙上,有五间重檐歇顶式的古老建筑。城楼南面挂“魁雄六诏”,北面挂“万里瞻天”横匾。气势雄威。古楼高23.5米,下舌城墙高8.3米。楼架由28棵大柱支撑,由东、西两道小门登级而上。登上楼顶,举目四望,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向四方延伸,屋舍俨然。整个巍山坝子全收眼底,十分壮观。0 f7 ^3 H$ j1 f, G- y$ @+ {
! H( f, D' t8 U) v5 I t8 g' v
& ]) b1 r; S9 N5 s0 C2 W. Y1 O$ j$ {' S, n. O! u( c
25. 凤阳城墙5 M: } f6 z, N2 A) j/ [ @5 t, b
8 t- C8 J2 }3 A& r
$ `0 [4 ]5 A6 E2 x* F
6 l" `; U" ~2 q+ x 安徽省凤阳县的明中都皇故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600多年前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农民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创了明王朝,营建了大明王朝第一座都城,享有“东方巴比伦”之称。中都城共有内、二、外三道城墙:“外城”周长30.36公里;二道城称“禁垣”,周长7.67公里,高2丈;内城称“紫禁城”,周长3.68公里,近似方形,高15.15米,墙底宽6.9米、顶宽6.4米。中都皇城为最里面一道城,周长3.68公里,平面近方形,规模比北京故宫还大10000多平方米。中都城(罢建后)有9座门、28街、104坊、3市、4营、2关厢、18水关。其布局严格遵守传统的对称原则,重点突出的是中轴线上宫阙的建筑布局。' m* C/ i( U8 ^) @0 x l4 f% ~
( e2 C$ V6 W* a6 Z& H0 J, C
( v, M$ ?, `6 Z( ~$ D, ^9 @) \6 [
6 h* _* z6 w3 H! ^! B6 f& k% t 26. 归德城墙
* N' H& s1 M, {1 f: n6 Z5 X' V- z4 o$ ]0 [" C- P1 r/ a, _
! T/ W8 c3 z0 W$ h! m! }! t# A
( _9 A i. N! f' @$ ^9 c' _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明归德府古城墙,始建于唐代,睢阳城在明弘治15年(1502)时被淹,次年筑土围城。正德6年(1511)在旧城北重筑新城,以元代城墙为南城墙。嘉靖37年(1558)包砖建成。南墙长950.6米,北墙长993.4米,东墙长1210米,西墙长1201米,周长4355米。高6米,顶阔6米,址阔9米。南为拱阳门,拱券式建筑,门洞全长21米,台高8米。北为拱辰门,东为宾阳门,西为垤泽门。门上原皆有城门楼,1943年毁于炮火。现北城门楼与南城门楼均已修复。四门之外原皆有瓮城,每瓮城各1座扭头门,民国年间被拆除。城墙四面共有9座敌台,形制大小不一,西门向南的第一个马面呈半圆形建筑,其余皆呈凸出墙外马头形。城墙角各有一处角台,形制相同,大小不等。城墙上城垛口3600个。城墙外3.5米为护城河,宽处500米,窄处25米,水深1-5米,绕城一周。护城河外550米处的护城土堤,周长9公里,基宽20米,顶宽7米,高5米,明嘉靖19年(1540)筑成,今堤上果树飘香。 X1 i4 n/ \% j2 j1 m0 g
/ A" I6 G: M& k" i2 E2 F# O; R
/ a3 N: r% i' N1 o9 v
3 I1 m' p1 J% [+ A 27. 洛阳城墙
" G$ B7 z+ M. k% o! g, T% G
5 N% ~- K2 E+ w# n# s% m- ~ G6 r
: O/ J+ [+ I+ j( {3 L; A: o
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阳故城有二: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十八里今洛阳市区。洛阳是我国7大古都之一,以三个最而著名。一是建都最早,二是历史最长,三是朝代最多。据说在这建都的先后有13个王朝,100多个帝王,延续1600多年。+ B% Y8 E/ U* @, o) h' T8 r8 T. v
* Y, {& t1 k* F
汉魏洛阳城城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西周初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称洛阳。因该地在汉魏两代最为繁盛,故史称汉魏洛阳故城。现存平面为长方形,南城墙因洛河北移被水冲毁。北、东、西 , d- Z, R8 v) T# I; x& w: U
3面城墙保存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内,北墙全长约3700米,宽约25-30米;西城墙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东城墙残长约3895米,宽14米。全城周长14公里。西城墙探出5座城门,除北起第二门为一门二洞外,皆为一门一洞。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时期修建的金墉城,由 2 M! r9 V, Z- o2 |( J1 w
3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为255米。3城之间有门道相通,城墙宽约12-13米,残高
5 x- U- q- i4 \6米左右。3 i! X0 j3 F+ ?4 a3 t/ G/ @/ H
7 s ?8 h& E) R. ^ Z( W+ J% D
- ]& b; b$ O3 V% B! a' ~
$ G/ G- D; E8 e' r5 V( O. @% s 隋唐洛阳城的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的外郭城正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代称建国门,唐朝、北宋继续沿用,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发掘显示,定鼎门遗址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3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和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目前仅见于定鼎门遗址,在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作为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定鼎门沿用时间长达530年,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都城城门中沿用时间最长的。2007年,工作人员在定鼎门遗址区发现了骆驼蹄印,它是洛阳作为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历经1000多年,隋唐洛阳城遗迹保存完好。
% _6 s8 V9 X& D! ~. G1 S
$ L: w* h* f/ v6 O: ?) S& Z* h" F' T; S
. Q4 Q; N* B4 h 28. 广府城墙1 g8 v2 H( P) |+ S& J1 i8 ?$ i3 ?4 v
' E5 N) \3 ?; f' ~1 V: \5 F4 {2 t; {* v* R( ?4 X1 ~
. n* E! k9 k% g2 S+ D$ h" D8 u: U
广府古城墙,位于邯郸永年,四周环水,处于永年洼地的中央,又有滏阳河绕城而过,素有“双水绕城”之说。其民居古朴雅致极具明清风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犹如镶嵌在冀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为一体的古镇典型。广府古称曲梁,自西汉起,历代为郡、府、州、县治所。隋唐以前为土城,周长六里二十四步。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曾在此建都。元朝侍郎王伟做郡守时,将土城增扩为9里13步(4522米)。明嘉靖21年(1542年),知府陈俎调集9县民工,历时13年将土城改为砖城,城高12米、宽8米,建垛口1752处。嘉靖43年(1564年),知府崔大德又增修四瓮城。古城内外历史文物及遗存众多,有广府古城、弘济桥、杨露禅和武禹襄故居、毛遂墓、藏兵洞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步步皆古迹,处处有风情。行走在古城深处,整齐的青灰色民居,分列街道两边。围绕在古城墙四周的是长约5公里的护城河。" |* |6 ? P$ N+ Z4 I
& D! X1 m1 e' L) K" c5 }
- `' {1 P" s5 K0 q* B/ h& H! ~: X- z' t B7 B. d
29. 苏州城墙
1 t% n+ z( x2 ?2 n3 v4 w4 N' q! S; R2 X
( W. `1 _6 F3 k- d, ]( H' [
- a$ z s- ?/ K o 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古城墙,可以上溯到2500年前。两千多年前的夯土围城,早在五代时期就已改成了砖砌。上世纪50年代以前,苏州的城墙还是连绵的,只是经过了全国性的毁城浪潮后,苏州的城墙也就成了现在这样残缺不全的了。时值今日,苏州仍拥有的城门或者沿用的地名有(从正北顺时针):平门、齐门、娄门、相门、葑门、南门、盘门、胥门、金门、阊门等10个。能够看到较完整城墙的有盘门到胥门段;能看到城墙遗址(有土墙,但无城砖)的有南门到葑门段、相门到娄门段、金门到阊门段;拥有古城门的有:盘门、胥门;拥有残存城门的是阊门;民国后新建带罗马风格的城门:金门;恢复重新建设的城门及城楼的:阊门、葑门;拥有完整瓮城或遗址的:盘门、阊门;能够参观的带有水门的城门:盘门(古建)、阊门(重建)和葑门(重建);已无遗迹可寻的城门:相门、齐门、娄门、平门等。 + n' q, K# J! t) Y7 s1 _
历史上,苏州最早的城墙是8陆门8水门。苏州是当年的大城,又是水乡。拥有地理之便的苏州,连护城河都修得那般宽阔。苏州城墙大多都拥有两条水道,叫做内城河和外城河,这是两条军事防御的沟壑。
- u4 M( u( \9 ]0 U0 s; m
5 h. M8 Q3 N6 k1 v7 _3 _) M# U
# I, X) v6 |9 m% x1 b' i8 t8 r* n" S- c1 Y. y { U+ V3 w
30. 南京故宫, J+ T9 Y; a& u/ @' _9 ?( v
" O; |' r6 q+ u5 j+ j9 x; B 4 c- k; v) h7 w) Y+ W0 `& @9 p6 q
5 W1 U* N1 U$ O, Q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是明朝初期的皇宫。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于元至正26年(1366年),地址在元集庆城外东北郊,初称“吴王新宫”,后又称“皇城”。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故新宫建筑规模有限,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内廷建筑,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新宫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奉天殿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乾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
7 X* x0 p# R+ [6 B
' u/ p: A. F( |$ ]- z/ |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改集庆为应天府。朱元璋为做皇帝,最终选定这块“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征用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这座朱元璋的宫殿,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明故宫现存午门,东华门,西安门门阙,以及内外五龙桥,柱础,碑刻等建筑遗迹。
( g- Z1 R) `: x0 J
" p& D$ ]# M z+ I1 g; P9 U/ Q/ @ E$ R8 [0 p
; K5 [5 Q# h" Z, j \2 Z 31. 沈阳故宫
# l4 v- f5 b4 d/ T( J" t* F- a7 U0 i* n
+ B8 y- ~6 t/ p R/ C
! X, f( P( F6 g4 T6 ~) D 沈阳故宫,即后金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是后金和清初的皇宫,占地约6万平方米,全部建筑114所,300余间。与北京故宫相比,沈阳故宫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满、蒙、藏特色。东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筑群布局仿照八旗行军帐殿(大幄次)的布局。中路的特点则是“宫高殿低”,居住部分位于高台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区域,这是来源于满族人喜居于台岗之上的生活习惯。西路以及中路的东西二宫则是完全的汉式建筑。; _" b$ q" b! K2 W* l i; e" `
& @# z# D" Q: k; u7 H7 a
; t2 Q4 t, m5 o" G+ l; v7 q* d. V8 E; e
32. 北京故宫
& p- {( `% c* [/ ?8 I3 \0 @& f/ }' f
4 W- G, f4 J+ H7 |% Y/ u
% \/ W7 F) L" X: x: J0 f' ~* v# u7 Y* ?0 k7 H2 i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庞大建筑群,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3 `3 u* Y5 B0 a( J. q. w& q# G4 D; r& v1 R! T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H1 w, Q1 D" r2 C
8 u: T4 M' ]; g4 ]
. H3 ]8 \" D, c6 w+ B1 \
" m# u0 o2 E) h/ L
故宫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h1 O) y, i8 O3 f7 j0 ]( C" n1 z1 d, s+ ]
# e3 M n% b+ q& q! m& w3 ^# K% ~; [' _( y W5 O* L- o) |, w. N3 ?
: _& Y& T2 X3 m6 h8 [
33. 长城5 d- K3 P7 ?# `7 B/ Y0 z& j
) p. @% L0 e7 O% i8 C! h
8 O h1 ` x6 w) \2 Q, P8 `$ z$ U
}7 _% E5 l: N# `9 R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 n# v) \7 ] A( U- K
& o/ F) _# j' @: J. k( M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
3 [9 o5 F' l8 a* S% Q
& j4 t* N! B* ^ @. W- u; h 在万里长城上有许多关口。这些地方多以“关”、“口”命名。而在张家口的长城处,却以“门”命名,谓之“大境门”。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 e9 [- U+ L+ A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