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华同
搜索
黄金广告位联系EMAIL:[email protected] 黄金广告[email protected]
查看: 2134|回复: 6

值得静心一看:20个佛教经典故事---开悟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5 13: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泥泞路上
: }% m/ P- T: S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 [8 s* w( p! U! L1 J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 r: @# a: S) E" F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 N- e5 V6 Z* n3 |! U1 W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3 L4 p* a, i6 i# ~$ {3 P6 |* L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5 w0 t; J4 Y, z5 g% A. i) J' l9 N3 e0 V) Y

/ j; P# Q* C, u9 h
# c# M- J; @# S* f. q2、四个老婆
4 x3 x, {9 i( P, Z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9 ^7 X* U, G' j9 g% K1 ~; N; T( B! X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 J. b# a- k+ K7 H) e  S3 A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 B1 B! L/ x) }% `( c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2 q) F/ Q: x2 [  e% u; k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3 l3 L; \- X. X& v$ G7 U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8 B' _7 }3 \# ?0 Y. L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 h' ^, M5 u2 ^6 m5 `! p, D4 R# L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7 M! c6 z2 M/ O+ }: j
0 {4 a3 Z$ {8 T6 G9 s, w2 V8 J) Z8 s$ n
, _/ I- p. `3 S$ K: k: x# k( u$ K- W0 g* a, u
3、一切皆空
7 g# ]0 g4 _, y' |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6 |4 I% P  V2 j( J, l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 f- T) I8 }1 ]! V2 T4 A- Y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 c6 A: \! g% v& t" Z' [# R  u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3 U$ b* a) Y8 c; O
7 G. ?/ U7 [/ T2 n. H, B  D
4、求人不如求己
# G+ L. u& L5 g0 W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 [( P1 d9 g/ x- y' S; K3 ^- V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7 ^) f7 R8 K. {; K% ~9 P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 L+ N2 o" U7 C& Q* \7 k9 L  那人答:“是。”
, v0 x% ^7 @7 B! _! t. j7 U8 G" N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1 d6 H; G8 O# i9 w5 R  g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 ?; x7 j+ o5 }  f  a, y' i3 ]7 R9 R% u* t0 x
5、输与赢 % p5 y. l6 x. Q2 N/ ]# C' z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 f) Y  g! i, z9 U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 t" t+ e* R  D9 k1 I3 E" z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 k1 O* @# E, x' K7 d' J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L: i0 c' R( Q( x/ e4 w3 N; {9 c, S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K! [3 R+ @) w- G8 s) m; B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8 @% f/ c9 u' B7 Y0 z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9 K+ a& \4 R" @; l& A7 o1 @0 f- Y7 W
; t1 l; k1 w, r, V5 X3 L" T

3 l% H0 M3 H- L' \0 i* \" K! Z: l
. J1 n; w. M0 r% Z6、你且看他
  |9 I( ]/ P/ \1 T1 `1 @8 R/ R, q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3 \8 v% V, X! L$ d/ h8 Z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7 t$ L# x2 V6 T/ i
9 K. {. ^6 Q& j) h$ m7、一杯茶   W1 r( K2 w' ~3 Q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 b3 [( x5 Q& F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 {* h" o% t. |. Y; j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f4 Y  B) H7 x$ {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0 r, n+ V2 ]3 V7 `3 r2 a

$ F* A& l( r* j5 c2 `8、悟性如光 4 \# E8 D% s  Z; E+ ]: a
  读佛经。
& K: o& n( Z" G+ L! q  一个人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 j) I. g. x  S  G% m; y  佛祖把那个人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1 P  T$ o4 o. k+ X1 t6 U( [  那个人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1 c! t7 T! m) L$ M! Y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4 ?+ I( y3 U+ ~7 y* L, C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 S; |7 V! y8 s+ }! p) ?' c; l: Q" r; W
9、打破碗 5 z! v6 M2 x' [  A: u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 E& E/ p0 i0 n+ O2 y# }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 u/ H2 X0 A- K, l2 H5 j8 x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3 l3 ]0 ]4 O5 B- S  z$ a8 o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 q' L+ V, h$ L+ f5 Z2 o, v7 B$ z* f  s
10、送一轮明月 1 ?; T( L: M5 e+ ]" a' [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 _) w; D1 S/ g3 s& X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 w# w4 F# ]3 Z) i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 ?1 d. b5 s& E0 Z) B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 ]" J: c7 P& r9 U9 W, H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 e& E5 i' m- z1 s! ~8 _! T( ?/ ~6 n( f5 s. P) E9 `
11、一滴水 , @- I. d1 r4 G2 v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徒弟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G3 q( s5 ^' @- Y1 u, Y2 r- f
  徒弟们都回答不出。
; K+ r7 G; N: D' K7 U/ X& Y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1 ?$ r+ ^& V3 W1 {( X1 B! p* s# \* d* D8 T4 r6 x
12、平常心
7 U( u8 U0 J' V' }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 Z8 x  G2 ]' f2 k0 S' w  Z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 S) c, p# A9 z  o5 O1 b1 A$ r) z& p  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0 D% S  G* n7 G- Z. h$ J9 u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0 X! H9 W7 t, I% _$ q0 ]" Q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5 g: i3 U8 ]) T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 @$ D2 U% Z, T1 a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y: _7 _  h: r/ N; C3 s) Y* ^, v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j2 E6 [8 D, y5 `# S/ D1 s& z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5 T; _& u/ ]# I& e2 [9 I" a3 I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N5 R& O4 Q9 z; J$ ?/ d: g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 s( F, C$ O5 ~5 L; T5 M( U" ^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Q0 G  h- w( `

7 \9 z/ ], G! f" O( F7 M7 E3 W13、禅者的祝福
$ D$ `+ Y, r/ {% }( j+ T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 q1 t: g( A& G& w; [' \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8 W8 W; d8 o" t' |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 `/ ~* j2 g7 O" N9 H/ z* p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7 I( _0 I' K. K0 H, T2 z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 u  Q" D  q9 r- X# S

: _8 U7 O5 e( f2 G14、死期到了
1 U! K$ t, P* H% @, c, {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y2 l- `& x- Q- X9 ~
  “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4 E- ^8 L1 B- c0 J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转身而去……, N: N; D, R) T+ _  {$ I

' n, e5 r: Y+ h' b' e15、天堂与地狱 ) ?' v9 Y2 G/ J, z1 |
  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5 o" [( `4 s/ X  R; B6 c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2 A) [" `, a- n+ G( q7 r, F$ c
  白隐反问:“你乃何人?”
3 w, ?" V& S; Q% E( K3 Y4 ^7 t2 y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1 |% s+ S: ^$ K& C8 y2 R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7 B6 p2 U* a* g
  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Z9 ?: ~6 V" t3 L  V! g( @( [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 }; }/ f' u) J/ l* J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9 o' d) Q+ q! _  \. F  I0 y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 d0 j# D# {; V! z: C. _2 H* j7 G
. W2 S. H( m3 L4 {# I4 f4 O# l16、惹尘埃 # E7 H# n3 V$ x% d+ D
  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 G( }4 V( t  j; p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5 C& O  e- v4 J; J) X

$ _- g3 C, t& g  t2 A9 ~17、修佛 ( g* H' i6 E6 q) e$ d& ~0 u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 N! i6 b8 w: o$ w$ i0 F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 x5 ~) l! s( v' }* A0 Q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8 o7 Y, u! Z' X" M% \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 e' a- `: D( C( Y1 k) o6 C; n# F2 ~
18、心境 ) r3 e9 s: N  H3 T% t7 B* j- _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 Z$ M& U2 Y: F; Y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6 o  d3 C  W9 `: f4 l) B! k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 K- d' r1 Y. M8 o1 ^) U# u/ l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5 z0 D. u' X1 `- i/ i: @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 P) @% J4 l# V2 y4 d( A/ \- y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 a- W6 b) J: e/ R4 U- R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1 }) s6 U6 b6 G9 l; S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2 ?- D/ ]) S0 L0 |! U5 C7 ^- X" @

" F" l. O7 ~, O3 f& T: h& d' p19、礼物
* Q! W6 W4 S0 Z5 Q: {/ B4 S: A# `6 Y/ C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 ]+ s1 W' D  u; C: w6 ^$ p! {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9 e* ]# a$ ]2 i  J3 l3 `! u& _+ a; ?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 k! u2 w3 A. W" t) S* {0 P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 k7 h+ @9 g/ c* q9 y, T# C, ^# W: |' h; L
20、快乐之道
6 X7 C- x. S- C# M5 Z" b6 u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 E1 ^: a, A9 _; ^+ V6 y, ~* o' y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 @' P9 G: w, m- l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 ~! \9 P8 N/ S' y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2 J  n- X1 C; d+ _
  乙说:“我现在拚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y2 L0 N( a4 K" G2 v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b% e" K* e" k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3 s: C* T, W0 V, u; h* U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6 s5 s' ~4 U9 U" s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5 y& Y1 |2 k6 K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 M$ E! P# n5 I3 @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n" w% c( Z# c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 w7 |" P" F' ~# p: `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 b1 w8 N, p4 l
9 l' o& h- F7 D# d' D* ]+ ?8 j8 g7 J5 w
发表于 2011-9-25 14: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了?不明? 知了?不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17: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看完的话 会遗失一些部分的  mark下 以后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23: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22: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确实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22: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讲得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16: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有用,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华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人同志

GMT+8, 2025-2-2 15:47 , Processed in 0.13186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